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面具 魏炜
海森是一个二流演员,他的经纪人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大富翁费德诺聘请他去给父亲老费德诺演场戏。老费德诺病重住院了,费德诺先生本该在医院里陪着他,但费德诺先生很忙,根本挤不出那么多的时间。但他又怕这事传出去会败坏自己的形象,这时他就想到了和自己长得很像的海森。
海森是个演员,经过两天的练习,已学得惟妙惟肖,就连费德诺先生本人也分辨不出来。再戴上根据费德诺先生的面貌特制的橡皮面具,简直就是费德诺先生再生了。他就和费德诺先生签下了合同,正式演出了。
第一次走进病房时,海森还有些忐忑,他老老实实地坐到床边。老费德诺先生看到他到来很高兴,絮絮叨叨地说起了他童年的趣事。海森不敢搭腔,只是在一边不时地应和一句,或是笑笑。但老费德诺先生似乎已经很满足了,脸上一直带着微笑。海森看规定陪护的时间到了,就站起身来。老费德诺一把拉住了他的胳膊,乞怜地望着他,“再陪我一会儿吧,我知道你很忙,但我真的想跟你再说说话呀。好吗?”海森看到老人眼睛里那份热切的期待和隐隐的凄楚,不忍拒绝,就又坐到床前。老费德诺先生又说了10分钟,这才和他依依不舍地告别,并热切地要求他明天准时赶过来。
一出医院,经纪人就递给他一张支票,海森高兴地收起了支票,这时,过来一个年轻人,声称是《太阳快报》的记者,听闻费德诺先生放弃了很多生意,每天都赶到医院来陪伴父亲,很是感动,特地来采访的。
海森不愧是一个演员,很快就酝酿出了情绪,来了一个现场表演。他诉说了自己对父亲的爱,诉说了父亲对自己的好,说到动情处,还流下了几滴眼泪,感动得记者眼圈儿都红了,不失时机地给他拍了一张大特写。
第二天一早,费德诺先生就打来了电话,说《太阳快报》登出了那篇专访,非常精彩,有很多人打电话对他表示敬意,还有几个合作伙伴要尽快跟他签订供货合同。他要提高付给海森的酬金,还要把合同期延长。
之后,海森继续如约赶到医院,慢慢地他不仅听老费德诺先生说话,还给他讲些笑话。老费德诺经常笑得前仰后合,像个孩子一样兴奋。
这天下午,海森像往常一样赶到医院。老费德诺脸色很不好,主治医生告诉海森,老费德诺的血液化验中发现了一种病毒变异。这种病毒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药物可以抑制它,它会要了老费德诺的
命。
海森立刻给费德诺先生打了电话,通报了老费德诺的病情,恳求他抽出一些时间到医院去陪陪老费德诺,这可是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了。
费德诺连连推辞:“我没有时间,希望你能多陪陪他,我可以给你更多的钱。” 海森生气了:“费德诺先生,在你的眼里只有钱吗?他是你的父亲,他现在需要你。” 费德诺也生气了:“不用你来教训我,我知道该怎么做。请你按照合同做,不然……”他话里的意思很明白。海森将面临巨额合同赔款。
海森给气病了。医生对他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海森开上了玩笑:“你不会是说在我的血液里化验出了变异的病毒吧?”医生点了点头。海森猛地一惊,愤怒地吼道:“费德诺,这个混蛋,他骗了我!他是制药公司的老板,是赫赫有名的病理学专家,他一定猜到了老费德诺身体里的病毒有传染性。这个混蛋,他让我替他得了病!”
第二天下午,又到了他该去陪伴老费德诺的时间。他本来已经恨透了费德诺,下定决心不再替他装下去了,但时间一到,他就再也坐不住了,还是悄悄溜出医院,换上了行头,戴上了面具,赶到了老费德诺的病房。
老费德诺躺在病床上,有气无力地对他说:“我以为你不会来了。” 海森笑了:“为什么不来?我听到了好几个笑话,一定要讲给你呢。”
老费德诺欣慰地望着他,点了点头,眼睛里竟闪烁着泪光。他一挥手,从门外进来两个年轻人,他们是老费德诺的律师。老费德诺对海森说:“先生,请告诉我你的名字。我已经立下了遗嘱,要把财产全部转给你。”
海森一愣:“你早就看出了我不是你的儿子?”
老费德诺点了点头,目光中满是辛酸:“儿子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装在了我的脑子里。自打你一进门,我就看出你是假冒的了。但我很喜欢你,孩子。你给我带来了快乐,我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我每天都在盼着你来呢,就连那个可怕的病毒,也被你的快乐赶跑了。我真要谢谢你啊,孩子。”
海森更是惊愕了:“你都好了?那,那个病毒……”老费德诺得意地笑了:“那是我和医生合演的一出戏,就是要考验考验你,我的孩子。”
海森心下一松,伸手准备去揭下脸上的面具。 老费德诺拦住了他:“别揭掉它,孩子。”
海森愣住了:“你都知道我是假冒的了,我还戴着它干什么呢?” 老费德诺痛苦地摇了摇头:“你就给我留下这最后的一点儿希冀吧!” 海森点了点头,重新又把那个费德诺的面具戴好。
3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海森的经纪人介绍他去替代富翁费德诺陪护他病重的父亲,他很卖力地模仿费德诺,并在陪护的时候用尽各种笑话取悦老费德诺,这一切不仅源于他需要钱,还源于他有一颗善良的心。
B. 小说中的标题“面具”有丰富的含义,它既是指费德诺用来欺骗父亲特制的橡皮面具,也指海森和费德诺的充满欺骗的伪善面孔,极具讽刺意义。
C. 当海森被当成费德诺被《太阳快报》记者突然现场采访,海森说到了自己对父亲的爱,父亲对自己的好,感动了记者,这首先得益于他演员的身份。
D. 老费德诺和医生合演的一出戏,使得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悬念顿生,同时也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题。
35. 小说结尾说到海森得知身份早已暴露,准备揭下面具时,“老费德诺痛苦地摇了摇头:‘你就给我留下这最后的一点儿希冀吧!’”这句话,既是理解老费德诺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34. B
35. ①这句话展现了老费德诺面对现实痛苦而矛盾的心情。他知道了儿子的无情无义,但又宁愿在假象中臆想着儿子的好,以求获得一种自我的宽慰。②揭示了老费德诺第一次见到海森就知道他是假扮的却没有揭穿他的原因,丰富了老费德诺的形象。和儿子的无情相比,被欺骗的他表现出对儿子的包容与忍让。③深化了小说主旨。表现出了亲情被搁置、被背叛、被抛弃后的悲凉。面对温情脉脉的面具,老费德诺选择自我欺骗,是对现实生活中被物欲与名利扭曲的伪善孝道和亲情的讽刺,发人深省。
【3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也指海森和费德诺的充满欺骗的伪善面孔”错误,充满欺骗的伪善面孔不应该包括海森,因为文末海森的行为得到了老费德诺的认可。 故选B 【3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
含意。
本题题干中已经给出了答题角度,即“理解老费德诺”和“理解小说主旨”,因此从这两个角度作答即可。从“理解老费德诺”方面来看,这句话丰富了老费德诺的形象。第一,这句话是老费德诺的自我宽慰的表现,展现了老费德诺面对现实痛苦而矛盾的心情。他知道了儿子的无情无义,但又宁愿在假象中臆想着儿子的好,以求获得一种自我的心理宽慰。这既是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又是父亲对儿子的一种无奈。第二,这句话是有情的父亲和无情的儿子的对比,和儿子的无情相比,被欺骗的老费德诺表现出对儿子的包容与忍让。从“理解小说主旨”方面来看,这句话深化了小说讽刺伪善孝道和亲情的主旨,表现出了亲情被搁置、被背叛、被抛弃后的悲凉。面对温情脉脉的面具,老费德诺选择自我欺骗,是对现实生活中被物欲与名利扭曲的伪善孝道和亲情的讽刺,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
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B. 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C. 唐朝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D. 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 B. 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了三次诗歌革新。 C. 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证明盛唐诗人有放眼千里万丈豪情。 D. 文章第五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 B. 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 C. 唐代诗歌所表现出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 D. 唐代诗人在治乱两种时世里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在诗歌里,这是政治气象的更新促使的。
参考答案:
1. B 2. C 3. D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项,“文人们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篡改文意,偷换概念。原文第一段中的“其中有些因素”指文人自觉努力中的有些因素,不是除“文人们自觉努力”外的“其他因素”,文本中“其中”换成了“其他”,表意不同。
C项,“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逻辑关系错。原文第三段“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可见文本是并列关系,选项中表
述成先改革文风,有了先后,即承接关系。
D项,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中说的三次重要革新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且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选项中的“宏博气象”只是初唐四杰的诗歌革新所强调的。 故选B。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证明盛唐诗人有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分析,文章引述是为证明“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项,“唐代诗人”扩大范围。结合“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分析可知,政治气象的更新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感受反映到诗里是初唐到盛唐时的现象。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羞涩是灵魂的镜子 李琬
①入夏的夜晚,空气闷热起来?天空同样沉郁。爱散步的人本来想寻一点闲谈的兴致,可街市的
灯火已把天空映得发红,不见星辰。我胸中气闷,只想:就像城市夜晚的星星一样,如今真正的羞涩已不多见。
②学校要搞话剧表演。那天我们几个在讨论剧本的事。有个情节是少女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我原本想要让少女羞涩些,结果是这一设想获得了一致的揶揄与批驳。只是一件小事,他们大概是混淆了羞涩与做作。
③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在这个被利益和欲望裹挟着、在大量信息里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里,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人们用冷眼瞥着这张曾经令人感动的面庞。人们不再关心内心曾有的不安与生涩,只是直露着一切。这一切快乐、痛苦、渴求、怨恨,它们的根系都是欲望,并最终汇入欲望的洪流里。
④俗世夹杂着几吨烟尘让我看不分明,至少我看不见真正的羞涩。我一次次问道,难道那素白衬衣、扎麻花辫的女子,深埋着头拉着旧手风琴默默做梦的羞涩,一去不返了吗?
⑤羞涩是可贵的。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听苗歌,歌声轻快飞过山头又在情人的吊脚楼外敛足,盘桓着低回着,诉说内心迟迟未发出的感叹;听维吾尔民歌,那声音的源头是来自大漠的荒凉,唱歌的人用鼓声与歌喉的苍茫、词句与情感的炽烈来抵御荒凉,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羞涩;听蒙古歌谣,唱着刚出生的小羊,把不肯喂奶的母羊唱得内心柔软了,唱出了晶莹的泪珠;最让我倾心的还是彝族的海菜腔,飘忽不定,尽是善良灵秀的男女内心的吟咏与欢歌,蒙上了沉静素美的纱……没有丢失羞涩的民族,让我心生敬意与倾慕。
⑥羞涩是质朴的,而质朴的品质在我们生活里稀缺;虽然我未曾事农桑,却常常渴望一个温厚纯良庄稼人那样的质朴和羞涩。对于羞涩的人,外部世界里种种功利的繁芜丛杂、根根攀攀令他不安,他只想着,哦,看这庄稼多高多壮实,都是我的双手耕作的,哦,此刻炊烟正在唤我回去。我应当回家。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
⑦羞涩是灵魂的镜子。面对着心爱的人,羞涩的女子低垂下头,此刻内心奔涌如大海而嘴唇缄默;此时她的羞涩让她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热恋、矜持与纯真,她读到自己内心的诗句。是的,羞涩就在你的体内,只对着你的灵魂,照见你灵魂的真相。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才坚定对艰辛生活的信念,恪守那易碎的脆弱的纯洁理想。没有羞涩或故作羞涩的人就没有这面镜子,他看见的只能是自己生命虚无空洞的幻影。
⑧作为灵魂的一面镜子,真正的羞涩绝非扭捏的做作、矫情的粉饰。如同一个远古的女子艰难跋涉途中,在清晨醒来坐在山头,望见前方葱郁的水草,脸颊被圆满火红的太阳映热,有了微醉般的羞涩。羞涩是我们生命里的大气象,我祈望着它不再衰败也不会死灭,执拗地坚韧地活在这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话剧表演的小事洞察到现代社会羞涩缺失的重大社会现象。 B. 笫⑥段作者向往庄稼和炊烟,表明羞涩的质朴、真切与自然。
C. 本文的羞涩既指女子的表情,还包含人间真情以及人们对生命本质的回归。
D. 文章首尾均提到“羞涩”和“做作”,表明文章主旨是批评那些混淆了羞涩与做作的人。 5. 作者认为“羞涩”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6. 结合文章第⑤段有关内容,分析“最纯粹的羞涩”具体内涵。
参考答案:
4. D
5. ①羞湿是原生态的,无包装的,让人变得纯粹。②羞涩是质朴的,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③羞涩是真诚的,能照见灵魂的真相,让人明了人间的真情意。 6. 情人间内心的迟疑(或“矜持”);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与不安;对亲情与母性的赞美;每个人内心的善良灵秀和沉静素美。
4.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首先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D项,文章的主旨应该是通过羞涩丧失的现象,表达现代物质社会的人对回归生命本质以及恪守生活的信念的渴望。
5.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概括“羞涩”具有的特点,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的内容。第⑤节“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体现了“羞涩”的原生态特点,没有任何包装。第⑥节“羞涩是质朴的”“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概括“羞涩”的第二个特点。第⑦节“照见你灵魂的真相”“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表现“羞涩”真诚的特点。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虽在暗室,终日矜庄,见者莫不懔然加敬。博览坟籍,精力过人,至于前言往行,多所究悉。词辩占对,尤是所长。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友于笃睦,而家教甚严,诸弟虽昏宦,恒不免杖罚,对之肃如也。未弱冠,州辟主簿。太和十五年,释褐著作佐郎。于时,孝文留心氏族,正定官品,士大夫解巾,优者不过奉朝请,聪起家便佐著作,时论美之。后迁书侍御史,凡所弹劾,不避强御,孝文或欲宽贷者,聪辄争之。帝每云:“朕见薛聪,不能不惮,何况诸人也?”自是贵戚敛手。累迁直阁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直阁如故。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委总管领,故终太和之世,恒带直阁将军。群臣罢朝之后,聪恒陪侍帷幄,言兼昼夜。时政得失,预以谋谟,动辄匡谏,事多听允。而重厚沈密,外莫窥其际。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曰:“卿天爵【注】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荣也。”又除羽林监。帝曾与朝臣论海内姓地人物,戏谓聪曰:“世人谓卿诸薛是蜀人,定是蜀人不?”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帝抚掌笑曰:“卿幸可自明非蜀,何乃遂复苦朕?”聪因投戟而出。帝曰:“薛监醉耳。”其见知如此。二十三年,从驾南征,兼御史中尉。及宣武即位,除都督、齐州刺史,政存简静。卒于州,吏人追思,留其所坐榻以存遗爱。赠征虏将军、华州刺史,谥曰简懿侯。魏前二年,重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延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薛聪传》) 【注】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
B.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
C.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
D.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男女成年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而“弱冠”就是还没有成年。
B.“谥”即“谥号”。 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帝王的谥
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C.“人爵”是与天爵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尘世人们所封的爵位,例如国君所赐的公、侯等。 D.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国境以外为海外。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薛聪为人清高,博学多才。他很看高自己,不随便与人交往;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典籍,深入研究前人的言行,擅长辞藻辩驳与应对。
B.薛聪官运亨通,敢于直谏。他被当时的人称赞,因此被朝廷任命为著作佐郎,起点很高;他任书侍御史,敢于弹劾豪强,连孝文帝都敬畏他。
C.薛聪深得信任,受到重用。他被孝文帝视为心腹,总是陪伴侍卫在其身边参与谋划;他长期担任直阁将军,宣武帝登基后又任都督等职。
D.薛聪任性而为,受人尊重。当皇上戏问他是否为蜀人时,他感到被皇上戏弄,于是扔了手中的戟后出去;当他在齐州去世后,官民因怀念他而留下他的坐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5分) (2)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5分)
参考答案:
4.D 5.A 6.B 7.
(1)遭逢父亲丧事, 薛聪在墓旁修建房舍守孝,哭泣的声音,使路人悲伤感动。(得分点:父忧:父亲丧事;庐:修建房舍;酸感:使……悲伤感动,各1分,句意2分)
(2)孝文帝想要提升他的名爵地位,他总是坚持推辞不接受,孝文帝也很体恤了解他。(得分点:苦让:坚持推辞;雅:很;体悉:体恤了解,各1分,句意2分) 4.
试题分析:原文标点: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 陛下,是虏非蜀也。”做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如此题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转换。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A应为“古代男子成年时要行冠礼”,另外“还没有成年”有误,男子20岁 称弱冠,此
时已经成年。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考点:理解常见古文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B“他被当时的人称赞,因此被朝廷任命为著作佐郎”因果倒置。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薛聪,字延智,品行正直有见识,他很看高自己,不随便与人交往。即使在看不见人的房间,也整天严肃庄重,见到他的人没有不肃然起敬的。他广泛阅览古代典籍,精力过人,对于前人的言行,也多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辞藻辩驳与应对,更是他所擅长的。遭逢父亲丧事,薛聪在墓旁修建房舍守孝,哭泣的声音,使路人悲伤感动。兄弟的情谊和睦深厚,但家教特别严,弟弟们即使成家做官,常常也免不了要受棍棒的惩罚,对他肃然起敬。不到二十岁,州府征用为主簿。太和十五年,开始做官,担任著作佐郎。在当时,魏孝文帝留心于厘清氏族,审定官秩品级,士大夫入仕做官,优等的人也只能担任奉朝请,薛聪一开始就是著作佐郎,当时的人评论称赞他。后来升任书侍御史,所有他弹劾的人,即使是强横也不回避,孝文帝有时想宽恕人,薛聪就据理争辩。孝文帝常说:“我看到薛
聪,不能不感到害怕,何况是其他人呢?”从此权贵外戚都不敢妄动。屡经升迁到直阁将军,兼任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依然担任直阁之职。薛聪很受孝文帝的信任,对外把他看作德才兼备的能臣,对内把他视为可靠的心腹。亲信禁卫之兵,都委任薛聪管辖统领,所以整个太和年间,薛聪一直担任直阁将军。群臣退朝以后,薛聪总是陪伴侍卫在皇帝身边,谈话直到夜深人静。时政得失,他都参与谋划,时常劝谏皇帝的过失,所进谏的事多被皇帝采纳。他稳重沉着细密,外人无法窥探行迹。孝文帝想要提升他的名爵地位,他总是坚持推辞不接受,孝文帝也很体恤了解他,对他说:“你的道德修养已经很高,本来就不是用官爵可以使你感到荣耀的。”又任命他为羽林监。孝文帝曾和朝臣议论天下姓氏的地理位置和人物,对薛聪开玩笑说:“世人都说你们薛氏是蜀人,肯定是蜀人吗?”薛聪回答说:“我薛氏的远祖广德,世世代代在汉朝做官,当时人称之为汉人。我的九世祖薛永,随刘备入蜀,当时人称之为蜀人。我现在侍奉陛下,只能算臣虏而不能算蜀人。”孝文帝拍手笑着说:“你自己说明不是蜀人就行了,何必还要挖苦我呢?”薛聪于是扔了手中的戟后出去了。孝文帝说:“薛羽林喝醉了。”他被皇帝知遇到了这种程度。二十三年,跟随皇帝到南方征战,兼任御史中尉。等到宣武帝登基,任命为都督、齐州刺史,执政简约平静。在齐州去世,官民都怀念他,留下他的坐榻用来纪念他。赠为征虏将军、华州刺史,谥号简懿侯。魏前二年,追赠薛聪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延州刺史。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
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三千骑犯刘家口。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击,身中二矢,斩首六级,寇退乃还,由是知名。十四年从李成梁出塞,抵可可毋林,斩馘多。明年再出,亦有功。成梁攻北关,有容陷阵,马再易再毙,卒拔其城。
从宋应昌援朝鲜,乞归。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彭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沈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红毛番长韦麻郎驾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税使高寀召之也。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由浙江游击调天津,迁温处参将,罢归。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特设水师,起有容统之,擒倭东沙。
泰昌元年,辽事棘,始设山东副总兵,驻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龙有镇江之捷。诏有容统水师万,偕天津水师直抵镇江策应。有容叹曰“率一旅之师,当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数十艘往,获济者数万人。时金、复、盖三卫俱空无人,有欲据守金州者。有容言金
州孤悬海外,登州、皮岛俱远隔大洋,声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龙取金州,未几复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归,卒。
(选自《明史?沈有容传》,有删改) 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B. 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C. 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D. 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试”是古代科举的地方考试,又称“大比”。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B. “倭”指倭寇。是指元末到明中叶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 C. “海外”与古代的“海内”相对,“海内”指国内,“海外”则古今同义,指国外。 D. “乞骸骨”意思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家。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沈有容热爱军事。他从小就会骑马击剑,后考中武生乡试,梁梦龙、张佳胤都赏识器重他,让他担任要职。
B. 沈有容作战勇猛。指挥夺取刘家口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虽身中两箭,但仍斩首六级,等敌人退走了才回来。
C. 沈有容有计谋。他曾想用奇兵攻打倭寇的巢穴,可惜福建巡抚金学曾不按他的计划行事,导致部队攻打失败。
D. 沈有容爱护百姓。郎先发布禁令不让人去救百姓时,他表示反对并下令让几十艘船开往各岛,从而使数万人获救。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2)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
参考答案:
4. A 5. C 6. C
7. (1)倭寇于是离开东番,海上平息了十年。捷报上达,文官武将们都论功受赏,有容只是受赏白银而已
(2)没有多久,镇江果然丢失了,水师就不再前进。第二年,广宁失守,辽民逃往各岛避难,每日盼望登州 的部队救援。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句子结构,“有容白当事”一句中,“当事”做“白”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B项;“悟”与“呼”表示两种行为,前者是“麻郎醒悟”,语意已经完整,后者则是“叫来高寀的使者”,语意完整,故中间要断开,可排除C项;“索还”指“讨要”,中间不能断开,“所赂寀金”意为“贿赂高寀的金钱”,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D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C项文中的“海外”指远离内陆的地方,不是指国外。 【6题详解】
试题分析:C项由原文“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可知,“想用奇兵”的是福建巡抚金学曾,这里对象有误;且“福建巡抚金学曾不按他的计划行事”于文无据。 【7题详解】
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去”:离开;“息肩”:平息;“赉”:赏赐。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 参考译文: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时就会骑马击剑,爱好用兵的谋略。万历七年考中武生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看见他认为他不是平凡之人,任用他为昌平的千总。又受到总督张佳胤的赏识,调到蓟镇的东路军,管辖南方士兵的后营。
十二年秋天,朵颜长昂带领三千骑兵侵犯刘家口。有容半夜率领二十九名勇猛的士兵迎击,身中两箭,斩首六级,贼寇退走了才回来,由此知名。十四年跟随李成梁出塞,抵达可可毋林,斩杀敌人无数。次年再次出塞,也有功劳。成梁攻打北关,有容冲入敌阵,坐骑一再更换一再死去,最后攻下了那座城。
随从宋应昌支援朝鲜,要求回来。分封日本的事情失败,福建巡抚金学曾想用奇兵攻打他们的巢穴,启用有容防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 ,倭寇劫掠各村寨,有容打败了他们。倭寇占据东番。有容防守石湖,计划全部歼灭他们,带了二十一条船出海,遇到风,存下十四条船。经过澎湖,与倭寇相遇,打死数人,放火烧沉他们六条船,斩首十五级,夺回男女三百七十多人。倭寇于是离开东番,海上平息了十年。捷报上达,文官武将们都论功受赏,有容只是受赏白银而已。
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的红毛番酋长韦麻郎驾驶三艘大船到澎湖,要求互通贸易,他们是征收商税的使臣高寀召来的。有容告诉当权的人,自己请求前往劝说他们。见到麻郎,指明陈述利害关系。麻郎醒悟,叫来高寀的使者,讨回贿赂高寀的金钱,扬帆而去。从浙江游击将军任上调到天津,又调任
温、处参军,被罢免回家。四十四年,倭寇侵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求特别设立水师,起用有容统领,在东沙擒获倭寇。
泰昌元年,辽东事务棘手,朝廷开始设立山东副总兵,驻守登州,就任命有容担任这个职务。八月,毛文龙在镇江打了胜仗。诏令有容统帅水师万人,偕同天津的水师直达镇江策应。有容叹息说:“率领一 支部队,去抵抗正嚣张的敌人,我知道那是不可能成功的。”没有多久,镇江果然丢失了,水师就不再前进。次年,广宁失守,辽民逃往各岛避难,每日盼望登州的部队救援。朗先下令,敢摆渡一个人过来的斩首。有容反对,立即命令几十艘船开往各岛,几万人获得了救援。当时金、复、盖三卫都空虚没有人,有人要据守金州。有容说金州孤立地远处海外,登州、皮岛都与它远隔大海,声援不到,不可据守。等到文龙取得金州,没有多久又丢失 了。四年,有容因为年老请求退休,回到家中,去世。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②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③,公与监军使燕④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韩愈《新修滕王阁记》)
【注】①三王:指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写《重修滕王阁记》的王仲舒。②中书舍人太原王公:指王仲舒,曾任中书舍人,太原人。③浃和:和睦。④燕:通“宴”。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 壮:认为……豪壮 B.以为当得躬诣大府 诣:到……去 C.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 令:美德 D.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假:请假 16.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未得造观”滕王阁原因的一组是( )(3分)
①系官于朝 ②以言事斥守揭阳
③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④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⑤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 ⑥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滕王阁闻名遐迩,作者从年少时就知道它是江南的第一名胜景观。 B.王仲舒任南昌地方长官后,曾经著书呼吁关注滕王阁的修缮问题。 C.王仲舒修缮滕王阁没有劳民伤财,作者对此务实精神持肯定态度。 D.本文在写法上没有正面描写滕王阁及其四周景物,而是以情取胜。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3分)
译:
(2)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3分)
译:
参考答案:
15.D(借助、借用,文中指“借用为理由”)
16.A(②写遭到贬官及其原因;④⑥系“未得造观”滕王阁的结果,而非原因)
17.B(①是撰文而非著书;②撰文时间为三十年前任刺史从事时,而非任南昌地方长官后) 18.(1)(到今天)刚好满一个月,您又来在这里设宴,您怎么能够没有感情呢?
(得分点:“适”,刚好、恰好;“期月”,满一个月;“乌”,怎么,难道。译文不通顺者酌情扣分)
(2)用写信的方式命令我说:“希望您替我记录这件事情!”
(得分点:“以书”,用书信、用写信的方式;“其”,希望、一定、可要;“为”,替、给。
译文不通顺者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就听说江南有许多适合于登临观赏的美景,而滕王阁独自排在第一位,有瑰丽、雄伟、奇绝、独特的称号。等到看到了三王所写的《滕王阁序》《滕王阁赋》《重修滕王阁记》等文章,我觉得它们文辞壮美,更想去看一看滕王阁再读一读这些文章,以便忘记我的忧愁。受到在朝廷做官的束缚,参观滕王阁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我因为谏迎佛骨的事情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时选择走近便快速之道而到海上,又不能够经过南昌参观所说的滕王阁。这年冬天,因为皇帝进封(“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的)尊号,在国内施加恩德,我转任袁州刺史。袁州是南昌的下属区域,我私下感到高兴和庆幸地对自己说,我认为应当有机会亲自到南昌府述职,承受南昌府差役人员的管束。等到没有事情将要返还的时候,或许可以得到一个机会到滕王阁的所在,私下里注视胜景,满足我的心愿啊。到了袁州七月的时候,诏书下达,把中书舍人太原人王仲舒先生作为御史中丞,任命为江南西道的观察使;洪州、江州、饶州、虔州、吉州、信州、抚州、袁州都是他所属管治的地方。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缺乏便利的事情以及不能满足的愿望,王公到了之后,(缺乏便利的事情)都停止了,(不能满足的愿望)都实现了。大的事情通过驿使迅速上报,小的事情立刻处理。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阳气上升,阴气闭合。在数日之内百姓就修炼出美好的品德,而您在千里之外的湖光山色中怡然自得。我虽然想提出些意见,谈论利益和弊端,在您的府下听从命令,可是我们袁州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借来作为出行的理由,又怎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麻烦您的接待人员?于是滕王阁又没有机会到达啊!
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关系融洽,您和监军派人在这个阁上设宴,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参加宴会。酒宴进行到中途,综合各种意见说:“这阁子如果再不修整,将会毁坏。以前您在这里任刺史的属官,有恰当的理由来翻新滕王阁;您所写的文章,确实还题写在墙壁上。到如今已过了三十年,您来到南昌担任地方长官,到今天刚好满一个月,您又来在这里设宴,您怎么能够没有感情呢?”您回答说:“是的。”因此,腐烂变黑弯曲折断的楹柱屋梁椽子木板栏杆,破败残缺的屋盖瓦片台阶砖子,浸坏模糊不鲜艳的色彩,修治一下就停止。没有比前人奢侈,没有损害可供后人观赏的景观。
工程完成之后,您和大家喝酒,同时写信命令我说:“希望您替我记录这件事情!”我既因为不能够到达滕王阁观赏而叹息,又私下里高兴自己的名字能够写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没有推辞而接受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优美,登临眺望的欢乐,即使我年龄很大了,如果能获得机会跟着您一起游玩的话,我还能为您做文章。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写下这篇阁记。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 你的徐州朋友小王需要在南京参加今年上半年的自学考试,他还没有看到下面这则报名通知,请你将其编写成一条短信,把最重要的信息告诉他。(不超过60字)(5分)
从5月1日开始,我省2013年上半年自学考试报名工作已经开始。5月1日至6月7日为网上报考时间,考生可以登陆江苏招生考试办公室(www.js.gov.net)和江苏招生考试信息网(www. js.com.net),了解政策规定和报名程序,查询个人信息,进行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时间为6月1日至6月7日。这次报名,南京、苏州、无锡三个地方实行网上付费试点,其它地方仍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能进行网上付费的考生都要到选择的报名信息确认点交费,签字,确认。
参考答案:
今年上半年自考网上报名时间5月1日至6月7日,网址www.js.gov.cn(或“www.
js.com.cn”),现场确认时间6月1日至6月7日。( “报名时间” “自考报名”、“网址”、“ 确认时间”共四个得分点,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2分,答出三点4分,答出四点5分;超过60字在得分的基础上扣1分)
8. 根据下面文字,补写后面总括性的句子,每处补写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总是积极的。从中国近7年来的人口年龄结构来看,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较高,平均每年劳动力的可提供总量约有1000万人。但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会在2015年前后放慢甚至停止增长,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社会抚养比例和消费性人口比例的加速提高,劳动力的负担不断加重,成本也不断加大,劳动生产率将受到严重影响。
可见,作为对经济增长十分有利的“人口红利”,虽然_________,但也________。 参考答案:
9.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三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6分)
①塔山石榴历史悠久,在晋代潘岳所著《安石榴赋》中就有“榴者,天下之奇树,塔山之名果”的记载。②塔山石榴之所以闻名的原因是“色泽艳丽、果大皮薄、味甜汁多”。③塔山石榴目前已形成以塔山为中心,绵延50多公里,总面积超过6万余亩的石榴种植基地生态群落。④为把“塔山石榴”这块金字招牌打造好、利用好,淮北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石榴文化旅游节。⑤文化节带动了
当地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形成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多赢。⑥塔山石榴先后获得“安徽省优质农产品”“全国优质石榴”等称号,成为淮北市的一张精美“名片”。
(1)序号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序号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序号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② 结构混乱,“之所以……的原因”杂糅,删去“之所以”。③ 不合逻辑,去掉“余”改为“总面积超过6万亩”或删去“超过”。⑤成分残缺,“财政增税的多赢”后加“格局”或“局面”。
10.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 。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 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 ④①②⑤③
参考答案: D) 略
六、写作(60分,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分)
有人问一老船长:“如果前方有一个巨大的暴风圈,正朝你的船而来。请问,你将会如何处置呢?”旁边的人七嘴八舌,有人说“返航是最安全的方法”;有人说“将船头向左或向右转九十度,脱离暴风圈的威胁”。老船长均摇头否定,他说:“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抓稳你的舵轮,让你的船头不偏不倚地迎向暴风圈前去。你将会发现,很快地,你已经安然冲过暴风圈,迎接另一片充满阳光的蔚蓝晴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