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读音是:guō mò ruò。
郭沫若的拼音是:guō mò ruò。 结构是:郭(左右结构)沫(左右结构)若(上下结构)。 注音是:ㄍㄨㄛㄇㄛˋㄖㄨㄛˋ。
关于郭沫若的词语
李郭同舟 东郭先生 以沫相濡 郭公夏五 南郭处士 相濡以沫 治郭安邦 呴湿濡沫 濡沫涸辙 沤沫槿艳
郭沫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郭沫若: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1923年回国。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其间从事中国古代史、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抗战期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王昭君》、《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及散文、小说、历史、考古学著作等。有《郭沫若全集》。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⒈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1923年回国。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其间从事中国古代史、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抗战期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王昭君》、《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及散文、小说、历史、考古学著作等。有《郭沫若全集》。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基础解释: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其他释义:郭沫若(1892-1978):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1923年回国。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其间从事中国古代史、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抗战期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王昭君》、《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及散文、小说、历史、考古学著作等。有《郭沫若全集》。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
关于郭沫若的造句
1、抗战爆发,郭沫若写了一篇文章,深以苦住北平的周作人为念,并有“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的推崇话。
2、郭沫若先生是一位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大学者。
3、郭沫若历来关注原始思维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4、郭沫若的抗战史剧,便具有这种优秀品格。
5、郭沫若是学界泰斗,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
关于郭沫若的成语
治郭安邦 李郭同舟 相濡以沫 郭公夏五 相喣以沫 呴湿濡沫 涎玉沫珠 沤沫槿艳 北郭先生 南郭处士
关于郭沫若的诗词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友人邀游郭沫若先生故居》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关于郭沫若的单词
Guo Moru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