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3-12-12T11:41:50.013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11月供稿 作者: 陈志英
[导读] 背诵是语文积累的一种方式,但是它建 立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是朗读的“水 到渠成”也是朗读成果的体现。陈志英
〔摘要〕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 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 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但现今,很多师生 并没有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出现了 “不闻读书声琅琅,单见习题如海洋”的可怕 情景。加强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言感悟及表达能力,已 经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中迫切需 要完成的任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作用 意义
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 的内容。
第一,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 解,同时能进行自我熏陶。学习课文不能仅 靠老师的讲解和灌输,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 师为主导,放手让学生去朗读、理解、鉴赏,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课文整体有了感知 的过程,对语言有了理解的过程,所以要坚 持朗读训练达到“教为不教”的目的。唐代诗 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情乎”,一定 的情景产生一定的情感。初中语文课文都是 选择的文辞优美、激情荡漾、气势酣畅的文 章,大声朗读可以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 的学习氛围,以情动情,使学生的情感和课 文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言皆若处于吾之 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学生对这 些文章不断朗读,就会潜移默化地吸收其中 包含的思想和艺术养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基 本的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 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 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朗读的 过程中更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 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 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第二,朗读是不断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 重要途径。现代的阅读观认为,阅读时搜集 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或得审美体 验的重要途径。衡量一个人阅读水平的高低 关键看他的语言理解能力的强弱。而经常朗 读,语言能力就会逐步增强,如果有感情的 朗读,语言理解力就更强,同样阅读水平也 能更高。对于初中生来说,无论将来是升学, 还是进入职业学校参加工作,都要具备必要 的朗读能力。而仅有小学的阅读水平是不够 的,所以初中阶段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阅 读能力,恰恰朗读就是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水 平行之有效的一种好方法。课堂朗读练习是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分段朗读,全篇朗 读等。但是朗读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自读、齐 读、领读、轮流读、分角色朗读等,并且要以 自读为主。
第三,朗读是背诵的基础,是语文积累 的重要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说写水 平。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就是为了培养语 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 以学好的。朗读的过程是广泛汲取语言素养 的积淀过程。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文质优美的 文章,自然会吸纳好的表现手法和优美的词 句,在今后说话、写作时自觉不自觉的模仿、 应用。而且能够扎实的掌握多音多义字的意 义和读音,克服滥读半边字的毛病。祖国丰 富的文化精髓、脍炙人口的篇章。要靠学生 的朗读和背诵去记忆、流传和再创造却是相 得益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领读、范读、领 背和及时检查学生背诵,是指导诵读的重要 手段。教师的领读特别是领背,是非常直观 的指导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正音、读出语气、 品味语句的内容。《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 要求1~6 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 篇(段),7~9 年级学生背诵80 篇(段),合计 240 篇(段)。
背诵是语文积累的一种方式,但是它建 立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是朗读的“水 到渠成”也是朗读成果的体现。
第四,朗读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无论什么思维活动比平 时都要紧张,时时都在思索文字所包含的意 义,达到了会意。朗读要使用视觉、听觉、运 动觉等,通过中枢神经进行多渠道的信息反 馈和协调活动,尤其是脑、眼、口的配合。不 停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分配 性、转移性等。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灵活性、深刻性等。而朗读要做到丰富感人, 必须深入理解课文,创设情境,这样又可以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因此通过认真的朗 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和想象 力,从而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一篇课文,经 过高声朗读,就会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五,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趣。试想,当抑扬顿挫的朗读给人以悦耳的 享受时,当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人带入身临其 境的意境时,当富有韵律的朗读撞击人的心 灵时,有谁会无动于衷?有谁不产生尝试一 番的念头,进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浓厚兴 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加强 朗读大有裨益,特别是对“诗词曲赋”的朗 读,这些体裁本身具有回环美、节奏美、韵律 美、音乐美,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美 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我在教文言文时,往往先让学生听课文 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 朗读的节奏,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动笔,在 文中给生字词注音,给难读的语句标出朗读 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自已练读,要求学生读 准读通课文。再指名个别学生朗读,要求读 得准确而流利。接下去就引导学生来赏析文 章内容,必要时,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意,在 赏析中加以品读。最后要求学生整体朗读, 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这样,朗读就 会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并且每个朗读环 节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在整个 朗读过程中,思维始终在活动。因此,学生对 文章的理解速度大大加快,对文章理解的深 度也大大加深。
课前演讲一直是我教学环节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对于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我建 议他们演讲的内容是朗读优秀的记叙文。加 强朗读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更能激发学 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 学效率、培养审美情趣等,因此,在教学实践 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真确的朗读培养语感, 让课堂内外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让校园的每 一天都从琅琅的读书声开始。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二师28 团梨华 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