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心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成效显著

2023-04-05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刊特稿 EATURES 组织农业机械开展跨区域流动作业,是我国广大农 查、收集整理发布信息、组织签订引机协议、落实农机作 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举,在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业合同、备足备齐农机货源、指导农民维护保养和检修 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机械化大生产与农户小规模 机具、培训农机操作驾驶人员、落实农机帮扶措施等项 经营的对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 基础工作。二是切实加强组织指挥。省、市农机部门成立 路。 了农机跨区作业办公室,设立24小时热线电话,沟通信 反馈情况。以县为单位成立了机械调度指挥中心,做 近几年来,河南省加强了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协调 息、理服务,全省农机跨区作业的规模、领域、范围进一 好机械组织调度。制定应急工作预案,成立农机作业应 大。2007年参加全省跨区机收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超 急预备队,对特殊情况适时给予救援服务。2007年三 )万台,水稻联合收割机达到1万台;农机跨区作业 夏,全省共为l6万困难户进行了机收帮扶。三是扎实搞 从收获环节向耕作、播种、秸秆还田等生产环节延 好技术后勤服务。从接待、信息、中介、技术、安全、供油、 :业范围已拓展到全国10多个省份。其中焦作市首 投诉、生活服务8个方面组织力量,保证服务到位。2007 织农业机械走出国门,到蒙古国进行了跨国作业。 年三夏全省共设立接待服务站达400余个,组织农机管 理部门、农机供应、生产企业技术服务人员达1.6万余 人,确保了跨区作业顺利进行。四是不断提升信息服务 功能。在网上发布农机作业供求信息,为机手发放《农 机跨区作业指南》。2007年全省共为5000多名农机跨 区作业领队和机手发送手机短信78.7万条。 3.强化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和规范 一鬻 1 强化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 河南省政府连续9年下发了《关于组织小麦跨区 会战的通告》,要求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强化组 障。省、市、县政府均成立了农机跨区作业协调领 是培育规范中介组织。完善中介组织资格认证 组,统一协调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全省公安交 制度,严格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管理制度,制定中介 统在农机跨区作业高峰期间增派警车,组织万名 组织服务规范,积极鼓励和扶持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承 上路巡逻,加强交通疏导,对数量较大、编队转移 担起跨区作业的经营服务活动。2007年商丘市60%的 外出作业。二 合收割机,安排警车护送过境。各公路收费站为参 联合收割机通过中介组织或经纪人引进、区作业的农业机械开辟绿色通道,免收通行费用。 是培植农机服务组织品牌。引导跨区作业队由松散型 系统提前备足油源,根据跨区作业梯次推进的规 向紧密型转变,对农机大户、合作组织实行政策支持和 ∈行重点保供措施。气象部门及时通过多种渠道, 气资讯情况提供给农民和机手。 2.强化农机部门的组织服务责任 一项目倾斜,开展明星农机大户、合作社、跨区作业队命 名表彰活动,打造品牌效益,稳定市场供求关系。三是合 理配置市场资源。针对全省自有机械不断增多的实际, 及时采取措施,调控从省外引机数量,加大组织省内机 是精心做好组织准备。包括及早开展市场需求调 2008.0 3。RCL L G 08 怒H褒 暴蔫 INER 器■NO 0G ENS广IOt,' ̄ 墨 L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刊特稿 F£ATUR£S 械外出作业力度,以保持跨区作业效益。2007年全省组 织外出机械达4万多台。 鬻 瓤 1.农机社会化服务是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的 主要特征 1.加快了农机化发展,确保了农业丰产丰收 河南省农民户均耕地规模小,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增加了农机经营主体的收益, 农民自购自用农机,既不经济,也不合理。把分散的农 调动了农民投资农机、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机 业机械与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把机械化生产和家庭 化进程。目前,全省小麦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0% 承包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机资源有效配置,走 以上;水稻收获机械化正在普及;玉米机播、秸秆还田 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都超过50%;玉米收获机械化快 速推进。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满足了农业生产“春争日、 夏争时”的要求,奠定了农业丰产的基础。解决了长期 以来小麦收获季节存在的“烂场雨”问题,改变了过去 因天气变化造成丰产不丰收的状况。 2.促进了农机服务产业的形成,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机跨区作业的开展,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农机服 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带动了农机中介组织、经纪人 队伍迅速壮大,带动了农机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维修 及零配件供应以及农机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大 做强了农机服务业。全省农机大户已发展到1.7万多 户,专业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到4200多个。农机作业、销 售、维修三大市场从业人员已达550万人,农机经营服 务年收入达165亿元。 3.支持了劳务经济发展,推动了土地流转市场的 发育 农机跨区作业的开展,解决了劳动力季节性不足 的矛盾,为劳动力稳定转移创造了条件。虽然全省外出 务工农民已达1700多万,但近几年农忙季节不再出现 农民“返乡潮”,也没有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农机社会 化服务的广泛开展,土地流转进程逐步加快。邓州市由 农机服务组织为外出务工农户代托管的土地面积已达 90多万亩。 4.巩固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了符合省情的 机械化发展路子 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 基础上,实现了机械化大生产与小规模农户经营的对接, 满足了广大农户对机械化的需求,稳定了农村基本经营 制度,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同时探索了以社会化服务 为特征,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的农机化发展机制,改变了 “户户都种田,家家小而全”的农机经营格局,完善了农 机经营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的农机化发展路子。 __ 农技—AGR 。 CH N 冀 二 20 0 8.0 “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 益”的路子,是符合眢隋的现实选择。 2.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服务方式是推进农机社会 化服务的重要环节 农机跨区作业是目前规模最大、实践效果最好的 社会化服务方式。近几年,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土地 流转进程加快,订单作业、土地“托管”、土地集中承包 等服务方式越来越多。这些方式与跨区作业方式共同 构成中国特色农机化应用模式。不断丰富完善农机服 务方式,不仅是实现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环节,也是 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的重要条件。 3.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是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 的重要组织载体 农机社会化服务必须以市场为取向。在市场机制 作用下,一些农机户发展成为专业大户,一些则走向联 合,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从而使农机经营与农业生产 经营相分离,农机经营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劳动分工进 一步细化。一批有规模、有水平、有效益的农机专业合 作社和专业大户必然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织 载体,成为农机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4.政府扶持引导和服务是保障中国特色农机化发 展的重要条件 目前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足,资金筹措 困难,且农机服务在服务业中属低盈利领域,政府必须 发挥好扶持、引导作用,加大财政补贴、信贷等政策扶 持力度。积极培育农机作业市场,规范发展农机中介组 织和经济人队伍,加强组织协调和引导服务,以保障中 国特色农机化健康发展。今后一段时期,河南省将大力 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规 范农机中介组织和经济人队伍,营造良好的农机服务 市场环境,扩大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领域,进一步加快农 机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进程,为发展 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