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2022-08-18 来源:爱go旅游网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蒲柳人家》 指导思想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应该重视语文课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教学本文,我充分把握和利用教材特点,以帮助学生树立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祖国的健康高尚的情操。同时,以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指导、补充和评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求在各个维度上实现新课程中提出的课程目标。 教材分析

这篇小说以六岁小孩何满子为线索展开情节,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描绘和歌颂了京东北运河边上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他们身上那种侠肝义胆、仗义疏财、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这篇小说的语言也非常有特色,熔民间语言与口语、书面语与古典说唱艺术语言于一炉,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是学生领略民族优秀语言艺术的理想范本。 学情分析

小说是学生非常喜爱学习的文学体裁,而且,就九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而言,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和基本的描写方法已不是困难,难的是这篇小说所传达出的属于特定时期的民族文化气息和氛围。而这种气息和氛围,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和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隔了一条鸿沟。这种时空差异造成的文化的鸿沟正是学生学习本文的最大障碍。所以必须进行课内外衔接,联系阅读积累和经验,拓展学生的关注视野,引导学生大关注和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深刻地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2)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会小说语言的乡土气息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

根据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经验,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小说的人物形象为学习的突破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完成以学生的实践为主,由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和探究,发挥集体的力量。教师相机引导、点拨、补充、评价,发挥主导作用。在师生、生生间相互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培养积极探究的学习意识。

研讨探究法 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

诵读法 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尤其是继承了传统的说唱艺术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使学生能深入领会小说的语言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2)引导学生大量关注并正确对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2)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具有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 教学准备

教师制好多媒体CAI课件。安排学生听读课文范读录音一遍,要求学生认真自渎课文,充分熟悉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同学们已经阅读过几部中国古典小说名著,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是否令你们荡气回肠、由衷景仰呢?(请两三名学生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学习。(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刘绍棠简历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指导学生注意刘绍棠的创作风格) 三、赏析人物 多媒体显示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手段来表现生活的,阅读课文看看文中主要描写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2)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人物,他有什么特点? (3)细读课文,看看小说中是怎么描写他的? (小组合作探究,选代表全班交流。用外号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塑造立体化人物(即不避瑕疵)这两点,可能需要教师相机点拨和补充。)

四、语言品味 多媒体显示 这篇小说的语言也非常有特色,试分析品味以下句子的语言特点。 1.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2.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3.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4.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教师范读句子,并且建议学生边小声诵读边品味。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其从语体、修辞、用词、诵读感受等角度进行体会,小组选代表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五、风情领略 多媒体显示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它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习,确如一幅风俗画,一路读来,饶有风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种“乡土气息”,这种“民族风格”? (教师引导、点拨学生从生活风俗、人物外部形象、思想性格、语言特色等方面来体会。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六、拓展延伸 多媒体显示 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传统和乡土风情,这也是作品脍炙人口、荣膺大奖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已深切感受到,正是这种民族特色的坚持,才为他们赢得了欣赏的目光和成功的喝彩。例如女子十二乐坊的民乐演奏在日本走红、民歌皇后宋祖英亮嗓维也纳金色大厅等,大家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 (学生热情高涨,踊跃发言,从周杰伦“中国风”的歌曲谈到成龙、李连杰的中国功夫,从国家领导人的唐装谈到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从张艺谋的电影谈到遍及全球的中餐馆„„教师对学生的热情表示由衷的赞赏。)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独树一帜的乡土文学。通过刘绍棠乡土小说的成功,以及众多相关的成功事例,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全世界的人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我们更有理由坚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就能赢得世界的掌声。

八、课后作业 多媒体显示 用外号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教学反思

这节课可以说是我在小说阅读教学上的一次尝试。以往的小说教学,我总是以小说的体裁特点来架构课堂,引导学生认识典型环境,赏析典型人物,梳理情

节脉络,归结小说主题,这样按部就班,久而久之,模式化的课堂教学使我的教学设计悄然滋生了创新惰性,也使学生渐感乏味厌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大胆地打破这种陈旧套路,充分发掘利用课文所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和语言艺术魅力,实现课文阅读与课外相关阅读经验相衔接,课堂学习与现实的文化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身边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更深广的层面上实践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让我们师生一起充分体验了一回“语文即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