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方案第二部分民主与法治课时训练(十二)违法与犯罪试题

2022-10-14 来源:爱go旅游网
课时训练(十二) 违法与犯罪

一、单项选择

1.2019年5月14日,某市一男一女两人分别骑自行车沿学府路逆行向服装城方向行进。面对民警,两人解释称,他们着急去服装城上班,所以才逆向骑行。女子徐某与男子张某被处以罚款50元。他们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2.2019年6月8日,鹤壁网警接到举报,李某在微信群内传播两段涉及命案视频,并称“真事,这是发生在鹤壁铁西的事情”。鹤壁网警经过核查,该市并未发生此类警情,李某的行为已涉嫌传播谣言,并被依法行政拘留三日。这警示我们

( )

A.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尽量不要去做 C.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微信群里的广告信息都是虚假信息

3.据未成年人犯罪大数据显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这说明( ) A.一般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刑罚处罚 B.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C.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4.[2019·武汉]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作者将该出版社告上法庭。李某、某出版社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5.王某才在微信群和朋友圈通过发送文字信息的方式公然辱骂他人,行为十分恶劣。2019年6月23日,彝良县洛旺派出所依法抓获王某才,并对其作出了行政拘留十三日的行政处罚。该网友之所以会被行政处罚,

( )

是因为 ( )

①他侮辱了他人的人格尊严,逾越了我国法律的底线 ②他触犯了我国的刑法,行为十分恶劣

③在网上公然辱骂他人的行为,必定会受到刑事制裁 ④他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6.2019年6月20日,龙南县人民法院宣判一起涉恶犯罪集团案件,付某俊、陈某平等12名被告人分别犯敲诈勒索罪、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等被依法判处刑罚,其中最高获刑有期徒刑六年。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应加重对罗某的处罚 B.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C.行政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D.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能根除当前社会存在的黑恶势力

7.2019年8月28日,武山县文旅局联合武山县检察院对县城内所有书店及学校周边的报刊点、娱乐场所等重点场所,进行了联合检查专项行动,以深入推进“扫黄打非 护苗2019”专项行动。整治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我们青少年应

( )

①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自律 ②加强监督管理,共建先进文化 ③珍惜学习时间,远离校园周边 ④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8.斑马线是行人的“生命线”,是驾驶员的警惕线,更是城市文明最直观的体现!过斑马线的正确操作是什么?一提前减速,二仔细查看,三礼让行人,四缓慢通过。2019年7月,九江交警再次告诫大家“不礼让=罚款150元+记3分+曝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不礼让斑马线”属于不文明行为,但并不违法 ②曝光措施有利于警示大家尊重他人,珍视生命 ③日常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④曝光能够让大家遵守交通规则,杜绝交通违法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是和熟悉的人接触,还是和陌生的人接触,做人多个心眼。出门在外,当你遇到形迹可疑的陌生人求助时,你认为下列做法最可行的是( ) A.避免伤害,不予理睬 B.与人为善,独自带路 C.建议对方,寻找警察 D.关爱他人,倾其所有

10.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 ) ①小青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黄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小李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周旷课、夜不归宿,有时还抽烟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1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社会问题,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留守孩,喜欢结交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法律意识淡薄,过激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作祟,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的收入等。这警示我们

( )

①应该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 ③不良行为是小节,对个人成长无关紧要 ④预防犯罪,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12.2019年4月23日,陇西县渭河初级中学5名学生因琐事在校外一巷道内,对同校学生张某进行殴打,张某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拒绝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我们中学生 ①应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防范意识 ②为避免打击报复,低调处理,不告诉老师 ③当遇到欺凌时,要不顾一切代价进行抵抗 ④加强道德修养、分清是非,远离不良诱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

二、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13.2019年9月2日南昌新闻网讯:近日,东湖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了一起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东湖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雷某抢拽行驶中的公交车方向盘致一人轻微伤,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其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后判决被告人雷某有期徒刑一年零九个月。

据悉,2019年3月18日,在红谷滩新区820路公交车上,乘客雷某和司机发生激烈争吵,期间不时伸手要抢夺方向盘。司机胡某见状采取紧急刹车,造成车内乘客李某没站稳撞在车内栏杆上,后经鉴定损伤程度构成轻微伤。

(1)结合所学法律知识,谈谈雷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为什么?

(2)雷某的教训是惨痛的,你会对你身边的司机朋友说些什么?

14.某县未满18周岁的学生阿斌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校不认真学习,与社会上的懒散

青年交往,沉迷网络游戏。为了得到上网的费用,他们在某茶庄附近多次对路过行人持刀抢劫。该县人民法院依法分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 000元。

(1)阿斌等三人的持刀抢劫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行为?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2)为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请你分别向学校和同龄人提两点建议。

三、概括与评析(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析) 15.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经中央批准,2019年5月底至6月上旬,中央扫黑除恶已完成对北京、陕西等8个省(区、市)的进驻工作,2019年6月12日前进驻西藏、宁夏,第三轮督导工作全面启动,这标志着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实现了对各省(区、市)全覆盖。

2019年6月,湖南新晃“操场埋尸”案引发广泛关注。该案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的重大成绩。公安机关在审讯侦查过程中,发现该团伙成员杜某与2003年新晃一中教职工邓某失踪案有重大关联。随着深埋地下的尸骸重见天日和DNA检验鉴定的确认,“尘封”16年的罪恶被逐步揭开。等待杜某等黑恶势力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2019年7月,乐安县人民法院对江西首例“套路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进行一审宣判,被告人黄某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四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2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其余20名被告人分别判处16年至1年4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等。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四、探究与实践(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

16.近年来校园暴力的新闻层出不穷。学校是孩子们离开家庭保护,逐步学习进入社会的过渡空间,在这里他们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学会与他人相处,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校园欺凌事件 近年来频频曝光一些校园欺凌事件,常见的有:给受害者起侮辱性绰号,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经常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多次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宁波某学院学生董某等五人在学校宿舍内对小江欺凌、殴打行为持续数个小时,最终被依法宣判。 辨析行为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辨别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

小强本是一个好学乐学、与人为善的同学。八年级时,小强看到几个穿着时尚、气势高昂的同学把一个

“坏蛋”揍了一顿,觉得这是一件“很帅”的事情。父母有时也说 “谁欺负你,你就打他,打坏了我给你拿钱”。小强结交一些“好友”后,经常旷课、打架、偷盗……毕业后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深刻反思

(2)结合小强的成长经历,请你反思小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心灵感悟

(3)为预防同学们走上小强同样的道路,请你给他们提出忠告并共勉。 快乐成长

(4)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你会怎样与同学相处,避免校园欺凌?

【参考答案】

1.C [解析]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与严重违法,一般违法又分为民事违法与行政违法,严重违法行为,即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从材料中“被处以罚款50元”可知,他们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故选C。

2.C [解析]材料中李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较小,情节较轻,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特征,故A错误;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C正确;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坚决不做,故B错误;D过于绝对,错误。故选C。

3.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D正确;犯罪行为才会受到刑罚处罚,要承担刑事责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A、B、C错误。故选D。 4.C

5.D [解析]材料中“行政拘留十三日的行政处罚”,可知他公然辱骂他人,已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触犯了我国的行政法律,故①④说法正确;该网友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故②错误;③说法过于绝对。故选D。

6.B [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违法犯罪都一律平等地接受法律制裁,故A错误;法不可违,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刑法才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D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

7.D [解析]整治校园周边文化环境,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我们青少年自己也有责任,应增强法律意识,学会明辨是非,故①④符合题意;公民个人有监督的权利,但管理属于行政机关职责,故②错误;“远离校园周边”明显不妥,故③说法错误。故选D。

8.D [解析]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礼让斑马线”不仅是不道德的行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是行政违法为,故①错误,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故选D。 9.C [解析]面对违法犯罪或可能的伤害时,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机智勇敢地保护自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C具有安全意识,符合题意;我们要与人为善,A是缺乏爱心的表现;独自带路缺乏警惕心,B说法错误;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D错误。故选C。

10.A [解析]小黄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小青参与抢劫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可能还是犯罪行为,故①②正确;小李没有参加献爱心活动,属于道德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故③不符合题意;旷课、夜不归宿、抽烟是不良行为,故④错误。故选A。

11.D [解析]从一些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一些特点,可知是因为他们缺乏明辨是非、自我控制能力,法律意识淡薄等,故①④符合题意;②中的“必然”说法过于绝对,错误;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故③错误。故选 D。

12.C [解析]拒绝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我们自己也有责任。我们应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分清是非,增强防范意识,故①④符合题意;当遇到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时,我们应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故②③做法错误。故选C。

13.(1)雷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雷某抢拽行驶中的公交车方向盘,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雷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已触犯了刑法;雷某被判有期徒刑一年零九个月,说明他受到了刑罚处罚;综上所述,雷某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 (2)①增强守法观念,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②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我们应敬畏生命,珍视生命,增强安全意识;③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④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14.(1)属于犯罪行为。因为阿斌等人多次持刀抢劫的行为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2)学校: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法治教育;②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③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未成年人。

同龄人:①树立法律意识,遵纪守法;②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③防微杜渐,正视错误,勇于改过。

15.(1)示例:《正义永远不会缺席》《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呵护生命,合力声讨凶手》《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全》等。

(2)示例:①中国共产党的角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角度: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③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④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角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⑤从公平与正义的角度: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⑥从违法犯罪的角度:法不可违,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16.(1)不良行为:给受害者起侮辱性绰号;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严重不良行为:经常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多次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殴打小江同学的行为。犯罪行为:宁波某学院学生董某等五人在学校宿舍内对小江欺凌、殴打行为持续数个小时。

(2)①小强自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交友不慎;②小强没有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法治意识淡薄;③小强父母没有履行好家庭保护的责任;④学校监管不力,未履行好学校保护的职责。

(3)①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改正,任其发展,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②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

远离犯罪;③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④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⑤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4)①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不欺凌同学;②当遇到校园欺凌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可以告诉老师或家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