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脑 畔 (pàn) 缅 怀(miǎn) 行 将就木(xíng) ...B.追 溯 (sù 洁(jiǎo) 怒 不可遏(nù) 皎) ...C. 赌 注(dǔ) 帷 幕(wéi) 目 眩 神迷(xuàn) ...D. 棱 角(léng) 彷 徨(fáng) 震 耳欲聋(zhèn)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百十个腰鼓使无比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 B.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事中造就英雄。 C.我们看到了云霞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换。 D.从山上张望,连绵的冰峰、辽阔的冰河粒粒在目。 3.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成都博物馆举办的“灯影中国”皮影展,不仅展示了皮影不修边幅的原生态制作工艺,....还利用高科技将皮影和光影配合得天衣无缝,引得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令传统文化在........瞬 .
息万变的时代焕发出了活力。 ...A.不修边幅
B.天衣无缝
C.纷至沓来
D.瞬息万变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部电影以收入超过26亿多的佳绩荣登票房排行榜之首。 B.“和”被看作是修德养性的关键,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 C.成都大运会推广曲一经发布,就深受大众喜爱,纷纷为其点赞。 D.武侯区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旨在培养“爱读书”的浓厚氛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选自《马说》)乙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
(选自《核舟记》)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食 之不能尽其材 食:吃 .B.右手 攀 右趾 攀:抓住,拉 .C.左手 抚 炉 抚:摸着 .D.其人视端 容 寂 容:神色 .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 以 其道 以 其境过清 ..
B.鸣之而不能通 其 意 而计 其 长曾不盈寸 ..C.执策而临 之 鹏 之 背 ..D. 其 真无马邪 请循 其 本 ..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住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一根木头保持平衡。 B.住在右边的船工用椎拍打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放的木头 C.在右边的船工用椎拍打着发髻,仰着脸,左手靠一根木头保持平衡。 D.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放的木头。 8.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皆写人物。甲文刻画了食马者,乙文介绍了舟尾的两个船工。 B.两文形象鲜明。甲文凸显食马者的懒惰,乙文表现两个舟子的悠闲。 C.两文都有描写。甲文写食马者的动作语言,乙文写舟子的神态动作。 D.两文语言简练。甲文“不知”中含嘲讽,乙文“卧”暗写小舟随波漂荡。 9.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写出李白《送友人》的前四句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前四句,在下面的横线上先写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诗歌中的物候
①唐代诗人杜审言有诗云:“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诗中所提及的“物候”,就是春天来临时梅柳抽芽、浮萍转绿等自然现象。
②许多诗歌在抒怀言志的同时,也对物候做了观察记录。南宋诗人陆游的《鸟啼》诗写道: “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陆游可称得上是懂大自然语言的诗人,他不但留心物候,还能用物候预告农时。
③不仅如此,有些诗中的物候还反映了当时的气候特征,人们可以据此研究历史气候的变 迁。诗人李颀《望秦川》诗云:“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诗歌描绘了唐代长安一带遍植竹子的景象。但唐代北方随处可见的竹子,如今已难觅其踪影。因为竹子须生长在气候温暖的地方,这说明一千多年前中国北方的气候比现在温暖。
④这样看来,读懂了诗歌中的物候,也可以读懂大自然的语言。乙
历法中的物候
①陆游《鸟啼》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古时农人通过观察物候现象出现的时间顺序,来确定时令,制定出物候历法。但是物候会因时、因地而异,所以物候历并不精确。那有没有更能精准计算时间的历法呢?
②通过观测,人们发现星象变化比物候更有规律,更能精准计算时间。西周开始设专人进 行星象观测,人们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分成24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等情况。
③这种利用天体位置变化的时间规律,建立起来的时间系统叫天文历,它比物候历更精确。 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就是一部精确度很高的天文历法,它计算的每个交点月时长为27.21223天,同现代观测的27.21222天只差十万分之一天。
④天文历法适当安排了年、月、日的关系,用以计量日期、确定季节,能准确反映自然规律,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摘自光明网,有删改)
10. 观察和记录物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两文内容,分点概括。
11.甲、乙两文相互关联,两文开头都引出对象,两者所引对象是否相同?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
12.甲、乙两篇文章的题目,哪一个不够恰当?请结合两文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然后为之新拟一个题目。
13.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请你回顾某次旅游的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选自《全唐诗》)
14. 诗歌连用两个“故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
15.有人评价该诗后两句“以微物悬念,含悠扬不尽之致”,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讽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
贞元中,擢进士。元和元年,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赈灾。居易见诏节未详,即 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以省赀饷。宪宗颇采纳。有囚更三赦不得免。又奏言:“父死妻嫁,债无偿期,禁无休日,请一切免之。”奏凡十余上,益知名。
后对殿中,论执刚直,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不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 若黜之,是钳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
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河朔复乱,贼取弓高①,绝粮道。于是,天子荒纵,居易 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②,民赖其汲。
复拜苏州刺史,病免。六年,卒,年七十五。宣宗以诗吊之,赠尚书右仆射。
(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有删改)【注释】①弓高:地名。②李泌六井:唐代杭州刺史
李泌所凿的六口井。 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皆讽时之 病 病:生病 .B.以省 赀 饷 赀:通“资”,物资 .
C.帝未 谕 谕:明白 .D.宣宗以诗 吊 之 吊:悼念 .1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黜之,是钳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 (2)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
18.本文和《卖炭翁》都体现了白居易的什么品质?本文中白居易还有什么突出品质?请结合文章作答。
19. 下面是《经典常谈》中对四部典籍的评价。请根据阅读体验,在代表典籍的字母后填上恰当的选项。
A.《离骚》 a.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一切古典的工具。 B.《说文解字》 b.实录历史自见善恶,汇集百家成一家言。 c.用神话和动植物的臂喻,表达鲜明爱憎。 d.辞令叙述意味深长,战争描写有声有色。 C.《左传》 D.《史记》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 20. 保尔身上具备许多宝贵的特质。下面四个语句中最接近保尔特质的是哪两项?(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B.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天一阁 余秋雨
①不知怎么回事,天一阁对于我,一直有种阻隔。照理,我是读书人,它是藏书楼,我是宁波人,它在宁波城,早该频频往访的了,然而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直到后来我再次到宁波讲课,才得以进入。
②但是,就在头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第二天来到天一阁时,院子全是一片汪洋,重重砖墙间透出湿冷冷的阴气。我只好脱掉鞋子,高一脚低一脚地向藏书楼走去。我知道,历史上的学者要进天一阁看书是难乎其难的。或许,我今天进天一阁也要在上天的主持下举行一个虔诚的仪式?
③不错,它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悲怆的中国文化奇迹。 ④少有文人学士既愿以清苦的藏书为业,又能把管理、保存、继承等关节琢磨到极端,直到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出现。范钦自27岁考中进士后开始把搜集图书看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他花费大量资财,凭借冷峻的理性和强大的意志力,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一座藏书楼。 ⑤但天一阁真正堪称悲壮的历史,始于范钦死后。我不知道保住这座楼的使命对范氏家族来说算是一种荣幸,还是一场延绵数百年的苦役。范钦和他的继承者们给家族制定了一个严苛的规定,严禁子孙无故开门、私领亲友入阁等,开阁门必得各房一致同意。嘉庆年间,宁波知府丘铁卿的内侄女钱绣芸是一个酷爱诗书的姑娘,为登天一阁读书而嫁入范家。但她万万没有想到,成了范家媳妇之后还是不能登楼,最后郁郁而终。
⑥从范氏家族的立场来看,不准登楼,不准看书,委实也出于无奈。只要开放一条小缝,终会裂成大隙。但是,永远不准登楼,不准看书,这座藏书楼存在于世的意义又何在呢?这个问题,每每使范氏家族陷入困惑。就在这时,传来消息,大学者黄宗羲想要登楼看书!他与范氏家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照理是严禁登楼的,但他的人品、气节和学问深受国人钦佩。于是,范氏各房竟一致同意黄先生登楼。这件事是范氏家族文化品格的一个验证,这里有选择,有裁断,有一个庞大的藏书世家的人格闪耀。
⑦从此以后,天一阁有了一条可以向真正的大学者开放的新规矩,但执行还是十分苛严,在此后近200年的时间内,获准登楼的大学者也仅有10余名。
⑧而到了中国近代,这座古老的藏书楼开始了新的历险。晚清时社会动荡,当地小偷趁乱拆墙偷书,然后当废纸论斤卖给造纸作坊。甚至有偷儿与书商勾结,将偷出的书高价卖给外国人。范钦想象不到会有这样一个时代降临,想象不到天一阁会遭此浩劫。
⑨然而毫无疑问,范钦和他后代的文化良知在现代并没有完全失去光亮。大量的热心人想努力保护好天一阁这座“危楼”。天一阁一次次被大规模地修缮和充实,现在已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
⑩我们这些人,在生命本质上无疑属于现代文化的创造者,但从遗传因子上考察又无可逃遁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孑遗,因此或多或少也是天一阁传代系统的繁衍者,尽管在范氏家族看来只属“他姓”。
⑪登阁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有删改)
21. 文章题为《风雨天一阁》,这“风雨”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联系全文,分条作答。 22.文章第⑤、⑥段分别提及钱绣芸、黄宗羲两人有何用意?请联系文章,简要分析。 23.文章最后一段有何妙处?请联系全文,简要赏析。
24.本文最有可能选自余秋雨的哪本散文集?请从下面三本文集中作出选择,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A.《何谓文化》 B.《行者无疆》 C.《文化苦旅》
25. “应对”是一种口语交际能力。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把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其合理的顺序是什么?请在方框内填出正确的序号。
在日常交往中,当有人向我们提问、建议或者质疑,采取恰当的方式做出回应,就是应对。怎样才能巧妙应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①应对技巧可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一些巧妙应对的例子来学习。
②如果是一般询问,就客观回答;如果是恶意刁难,就给予回击。 ③如果面对一些特殊场合,如答记者等,就要采用一定应对技巧。 ④前提是认真聆听对方话语,准确理解其意图,判断其观点态度。 正确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组应对案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其应对技巧。
案例 当伙伴惊讶“不知木兰是女郎”时,木兰以双兔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加以巧妙解答。 当友人怒骂“非人哉”时,陈元方毫不示弱,反击对方无信无礼。 当鲁肃惊叹“非复吴下阿蒙”时,吕蒙风趣地说应该对自己刮目相看。 当六一公公问“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时,双喜却说他吓跑了自己的虾。 当惠子笃定“子之不知鱼之乐”时,庄子暗自改换“安”的意思取得辩论胜利。 当先驱传令“天子且至”时,军门都尉如实回应军中只闻将军令。 技巧 巧设比喻 ① ② ③ ④ 据实作答 (3)下面是某校“读书之星”公众号评论区的留言。请你任意选择两条留言,用比喻的方式进行巧妙回应。
①读的书总是很快就会忘掉,岂不是白读了? ②不是我不爱读书,是有的书实在太难读了。 ③读书对写作文到底有没有帮助?
选择:____________回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选择:____________回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