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布袋木偶戏的语言文化现象浅析
作者:赵钰龄 赵艺林 计洁 房凯歌 吴滋源 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09期
【提 要】漳州布袋木偶戏是漳州地区的传统剧种,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作家多从历史演义和传奇小说选取题材,后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语言习惯等进行改编,恰也使得这一剧种的剧本成为漳州通俗文学、方言学等研究领域的瑰宝。文章拟从语言文化的视角切入,浅析传统剧本《金台传》中的“方言俗字”“方言用词”和“特殊语法现象”现象,进而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以期助力漳州布袋木偶戏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漳州布袋木偶戏 语言文化 探究 一、漳州布袋木偶戏概述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掌中戏”,是由木偶表演、剧目、音乐、木偶制作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期的剧作家多从历史演义和传奇小说选取题材,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传统剧目,例如《茶药记》(全本戏)《牛头山》(折子戏)等。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新编神话剧、儿童剧也开始出现,但总体而言,但传统剧目的表演仍占绝对优势。
二、《金台传》简介
《金台传》为现今仍活跃在布袋木偶戏舞台上的经典剧目,剧本由木偶戏艺人郑福来口述、福建文化局印制。该剧讲述了北宋仁宗年间的豪杰——金台,在寻亲途中的一些打抱不平、行侠仗义的事迹,其故事情节概述如下: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西北)有一个名为金台的少年,因母亲思女心切,奉命至徐州访姐,途中从土匪手中解救出林正英、林芳父女,剿灭土匪营寨。金台寻至姐姐后,因“买肉”之事与叚一刀相战,后二人惺惺相惜,结为兄弟,共同除去地方恶僧铁头陀,赢得了一方美名。 三、《金台传》的语言文化底蕴浅析 (一)《金台传》的语言现象考察
《金台传》作为漳州民间通俗文学的代表之一,作品内容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加之“戏剧”这一体裁,更使其成为方言现象的汇集地,以下拟就从方言俗字、方言用词、特殊语法现象三个方面考察并浅析《金台传》中的语言现象。 1.方言俗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谓方言俗字,概指现代某方言区创造或使用的与正字或本字相对的字。对俗字的整理研究工作,有助于理解特定时期的社会心理与特定地域的社会文化,同时也为音韵学、方言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语料。在此特将《金台传》中的俗字类别及相应的字例列举如下: 1)改变义符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就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其中“以事为名”之“事”,指的就是与意义相联系的义符。义符一般能够反映字所指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使字更易于为人民所理解与应用。因此对于那些表意性不强的文字,人们常常对原字的部件进行改造,构成方言俗字。《金台传》中“义符改变”的现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①给正字增加义符:《金台传》中的许多俗字,是在原有正字的基础上增加义符构成的,如:“採”等。
採,即“采”的增旁俗字。“采”,《说文解字》记载:“捋取也。从木从爪。”字的上部分表现为手掌向下之形,描绘出手采摘东西的景象,可见本字就标明了其本质属性。而“採”字左侧的“扌”,也标明了“手”这一施事主体。因此这一俗字中包含了兩个相似的表义部件,推测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带“扌”的字在语用实际中更为常见,民众对其更为熟悉,因而在正字之外另加义符,以进一步凸显其义。
②改变正字的义符:《金台传》中有许多由经改变正字的义符而得的俗字,譬如“枮”等。枮,即“砧”的换旁俗字。“砧”字,本意为捣衣石,后也可用于指切物用的砧板,《金台传》中用的就是“切肉用的砧板”之意,但可能是要突出材质为木材的缘故,故将“砧”的石部被换成了“木”,更为形象直观。 2)减省
在实际语用的过程中,为提高效率与增强便捷性,人们会将字的笔画进行减省。《金台传》中减省而得的俗字数量较多,又可分为省去偏旁部件和省去笔划两大类,具体字例如下: ①省去部件,如“”等:
,即“职”的俗写体。“职”字,小篆写做,《说文解字》记载:“記微也。从耳戠聲。之弋切。”右侧的“戠”,即为表音的成分,后繁体字写成“職”,不难看出,俗字正是由繁体的“職”省去声符的半部分而得的。 ②减少笔划,如“㪯”等:
㪯,即“举”的俗写体。俗字上方的“文”,即为精简笔画后的符号,“学”字的情况与此相似。需要说明的是,这一俗写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闽南地区,《京本通俗小说》和《青平山话本》等文献中都出现了作为精简而得的“文”这一符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增繁
有些俗字与现今通行的正字相比,笔划只增不减,形体结构变得更加复杂,此即为“增繁”的现象。“增繁”所得的俗字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正字到俗字经历了“恢复到繁体”的阶段,譬如“游”字被俗写成“逰”的形式,其中经历了简体正字“游”到繁体正字“游”再到更换部件的俗字“遊”这样一个过程。另外一些增繁俗字的出现,也有可能是受到形近字的影响,譬如《金台传》中出现的俗字,右部分的书写方式明显与“僚”“寮”等字相同。除以上几类之外,《金台传》中还出现了音近替代、隶定不同、结构变换等现象。俗字的产生,虽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但其所体现的传承性、简便性和规律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另外《金台传》中的某些方言俗字都能在三国、两宋碑刻等资料中找到相似用例,这对探寻闽南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往轨迹,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方言用词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变革等原因,闽南方言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南蛮鸠舌之音”,作为闽南方言的分支,漳州方言亦是如此。探究其“晦涩难懂”的原因,除却“音韵”方面的因素之外,数量庞大的方言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现参考《现代汉语词类表》的划分标准,按照现今使用频率从大到小的规则,将《金台传》中出现的方言词简要列举如下: 1)动词
随:动词,意为“马上,就”,表示极时间短。 例:英白:阿舅,随也。 比秤头:动词,意为“称重”。
例:英白:他在卖肉,只有切一下刀,加减买的人就回,不许比秤头。 卸败:动词,有“败坏,玷污,辱没”之意。
例:台白:呸,大胆奸僧,三更夜半,敢到寡妇房中,你真是卸败佛门体。 交关:动词,意为“拜访,相互发生往来等关系”。
例:嘿,是我福,无能得金台。今日独坐,未有什么人交关,真是闷闷不樂。 2)形容词
欢喜:形容词,意为“高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台白:哈哈哈哈,外甥,你说话真是能言巧语,我看了真是欢喜。 淡泊:形容词,意为“数量很少”,普通话说为“一点点”。 例:今咱入内取出淡泊钱项。
另:淡泊仔:与“仔”连用,含义、用法均同“淡泊”。 例:落街来去买淡泊仔菜蔬应用
本领:形容词,意为本领高强的现多说为“本事”。
例:喽甲白:走吓,哎呀,利害呀!这个夭寿仔金台果然本领,咱大王被他结果了。 3)副词
亲:程度副词,表示程度深,与“很”同义。
例:(暗白)哎呀,观看有一位妇人,妇亲象寡妇一般,待贫僧近前假化缘。 明白:程度副词,表示动作已完成的状态。
例:芳白:咱现在去探访你的母舅明白了,今日赶紧回家。 紧紧:副词,有“赶紧”“赶快”“迅速”之意。 例:台白:最好,紧紧 4)名词:
事体:名词,意为“身体”。
例:离别我家已三年有余了,不知我母亲以及我小弟事体如何? 名姓:逆序词,名词,普通话说为“姓名”。
例:陀白:贫僧铁头陀,小辈何所名姓,快快通名姓受死。 钱项:名词,意指“钱财,财物”。
例:他若有钱项,我候等三更之时,把他斩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下日:名词,意为“以后的某个时间”。 例:台白:你下日敢再口大言嗎? 5)称谓词
公妈:称谓词,意指“祖父祖母”。
例:我是异乡之人,现在来投在徐州,举目无亲,公妈早年去世了,那里有钱项。 夭寿仔:人称代词,骂人的口头语,多为女人用,相当于普通话“死鬼”。
例:喽甲白:走吓,哎呀,利害呀!这个夭寿仔金台果然本领,咱大王被他结果了。 恁[3]:人称代词,通常做复数第二人称,普通话说“你们”;有时也可用作单数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的”。
例:环白:今好險是你母舅在咱家中救咱,现在恁母舅追赶前去,与奸僧大战一。 以上即为《金台传》中出现的几类方言词及其用例,要指出的是:“语气词”虽然在该剧本中频繁出现,譬如、等,但经考证,这些词语的书写与发音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并漳州方言的固定用法,很可能是剧本抄写者所自行撰写的成果,因此不将其纳入“方言词”之列。 3.特殊语法现象
漳州方言不仅在“字”“词”方面与普通话有极大的不同之处,在“语法”方面也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金台传》中出现了宾语前置现象,如“何怪之有”,定语后置现象,如“猪肉十斤”。以下拟对《金台传》中最具有出现频率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仔”“来”两个字的用法进行简单说明。 1)“仔”的用法
“仔”在闽南方言中一般用作充当词尾,使用范围广,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均可与之搭配,产生不同的词义。《金台传》中不仅有置于词尾的“仔”,而且还有“词中缀”的“仔”,这里简要列举如下:
①“仔”充当词中缀:一类是无实际意义,但已成为固定用法,不可省略,如《金台传》中将“今日”说为“今仔日”,闽南方言中常出现的“蚵仔煎”“歌仔戏”也属于这一类;词中缀“仔”的另一种用法,即使词义范围扩大,譬如《金台传》中的“前日仔”,泛指前些天,并不仅指“前天”这单一时间段,同样,闽南方言中常用的泛指祖先的“公仔妈”,也属于这一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②“仔”充当词尾 a.名词+“仔”
“仔”可加在名词之后,赋予词语不同的词义或情感色彩,如:表示亲昵,一般位于人名之后,如剧中金台为徐英的舅舅,徐英却呼其为“阿舅仔”,即体现两人之间的亲密的关系;表示“小”的特征,如闽南人将小和尚称为“和尚仔”,而“和尚”则用于指成年和尚,当然上所提及的“阿舅仔”,也不排除由于金台年纪尚轻,所以徐英才如此称呼的缘故;有些“名词+仔”并不表示“小”的特征,前面也可加上“大”字,此时的“仔”仅是名词性词语的标志,如“鸡”这一概念可称为“鸡仔”,也可说成“大只鸡仔”,其实两种表述所指的鸡的类型相同;有些“名词+仔”构成的词语属于卑称或表示厌恶的情感,这时的名词一般属于职业名称,如:将唱戏的人成为“戏仔”。
b.数量词+“仔”
数量词后面也可加上“仔”,表示数量极少,如:“一撮仔”的数量就比“一撮”所指的数量小很多。应指出的是,有些词虽然不屬于数量词一类,但加上“仔”之后,也具有表示极小的作用,如:《金台传》中出现的“淡薄”意为一点点,而剧本中也出现了“淡薄仔”,所指的数量则比“淡薄”更少。 c.动词+“仔”
动词后面也可加“仔”,此时所构成的词语会成为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例如:“夹”为动词,“夹仔”则成为名词。 d.形容词+“仔”
形容词后面也可加“仔”,此时所构成的词语会成为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例如:“剃头”为动词,而“剃头仔”则指实施剃头这一动作的人,即为理发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带“仔”的词大多表示厌恶的情感。 2)“来”的用法
“来”在闽南语方言中也是频繁出现的字,《金台传》中的具体用例如下: ①“来”作为与“去”相对的趋向性动词:《金台传》
中的第一回,金台上场即言:“来了”,意指人物上台登场。 ②无实际意义的“来”,以“来去”“来助”等形式出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来去”这一形式频繁出现在第一场两位喽啰的对话中,如:“看破,这来去弄双剑恰好。”“这来去拾猪粪。”“我赶紧这来去先斩后奏。”在闽南人的语用实际中,“来去”后面也常加地点名词,如:“来去学校”“来去漳州”等,意思等同于“去学校”“去漳州”,表示说 (下转第16页) (上接第14页)
话者的一种祈愿和希望。“来助”则出现在第二回铁头陀与金玉环的对话中,铁头陀说“你对你公公妈妈也是什么人说出,多少来助,佛祖最有应,定规保你全家满门福寿绵长。” 此外《金台传》中还出现了一些较为特殊的句式,例如“这也就是把你警戒就是”,“这是要引出各位英雄到来”,这些句子的句法结构较为复杂,疑似出现成分赘余等错误现象,如今闽南方言中的相关用例也较少。 (二)《金台传》的文化底蕴浅析 1.地域性
《金台传》作为漳州地区留存时间较久、流传范围较广、搬演频率较高的剧目,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从开场金台“救世英,除恶霸”的行侠仗义,到结尾处叚隆的仗义相助,人物的言行无一不在彰显着义字当先的传统。除此之外,漳州地区的民俗信仰情况也在劇中有所体现,如“一家和气子孙贤,口念弥陀发善缘”的念白和“平提寺”等场景的设置,也在透露出了“崇奉释教”的信仰情况。 2.口头性
《金台传》的“口头性”主要体现在剧中人物的对白里常出现方言口语、俗语和俚语,有如“打断牙齿连血吞”“天增岁月人增寿”等俗语,读起来朴实直白,朗朗上口。再如在山头首领被打死,山寨被捣灭这样严肃的时刻,两个小喽啰却插科打诨,说起了“拾猪粪”“弄双剑”等极富趣味性的俚语,使这一武打戏愈加充满邻里乡间的生活气息。
综上所述,《金台传》通过描写金台的一系列英雄事迹,展现漳州人民“急公好义”“崇奉释教”等文化特性。同时剧作中包含的地方俗字,方言用词,方言语法等,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漳州文化,描画出了区域文化演变的轨迹。其实不唯《金台传》,其他布袋木偶戏剧本皆是如此。通俗文学的体裁使它们得以讲述人民大众的关乎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而戏剧结构中念白成分较大的特征,又得以使故事以近乎“原生态”的语言形式世代流传。但现今,布袋木偶戏领域的荧屏化、普通话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当成为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金台传》,郑福来口述,专区艺术剧团保留。 刘中富2004《干禄字书字类研究》济南:齐鲁书社。
林枫范正义2008《闽南文化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重奇2005《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王景贤、白勇华2006《指掌乾坤》,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姚松荣2008《闽南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张涌泉2010《汉语俗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长楫2006《闽南方言大词典》,福建人民出版社。 郑政林志杰2009《闽南民间表演艺术》,福州鹭江出版社。 (通信地址: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