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民经济核算 公式

2021-11-02 来源:爱go旅游网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公式: 第一产业: 1、农业 第二产业: 2、工业, 3、建筑业

第三产业:4商业、服务业、仓储业5、交通、邮电,6、地质普查,7、房地产、公共事业,8、卫生、体育、福利,9、教育、文化,10、科研,11、金融、保险、证券,12、国家机关、社会保险13、其他行业

初次分配:国民原始收入(国民总收入)GDP——收入法:

公式:加值(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折旧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再分配:公式: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最终消费+储蓄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 国民总支出(GDP)——支出法:

公式:总增加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最终消费=总消费=居民消费+公共消费

总储蓄=总投资=固定资本形成+库存投资 三等价原则:国民总产值=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支出

1、劳动报酬:工资、奖金和津贴,公费医疗和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离退休费,个体劳动者报酬,农村劳动者报酬。

固定资本消耗: 固定资产原值, 减固定资产净值。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间接税),减向企业转移支付,减出口退税。

营业盈余: 业主收入,净利息,公司利润,公司红利,公积金,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向企业转移支付,出口退税

公式1、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2、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耗

4、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生产税+国外要素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生产税净额+生产补贴+国外要素净收入

工业总产出=成品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结存差额+工业作业价值 (工业作业价值包括加工费、消耗的材料和零件)

农业总产出=粮食价值+林业价值+蓄业价值+蓄业存栏期初期末差额 建筑总产出=建筑工程产品价值+安装价值+自营价值+大修理+设计价值

交通运输总产出=客运收入+货运收入 商业总产出=商品销售收入-进价所得 营业性服务总产出=营业收入

房地产总产出=管理部门+开发部门+自有部分=房租收入+其它业务收入+房产销售收入-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自有虚拟房租

金融总产出=各项利息收入-各项利息支出+辅助性收入+投资所得 社会服务总产出=营业收入+其它业务收入

事业、行政总产出=经常性业务支出+固定资产虚拟折旧

中间消耗=原料+材料+燃料+动力+运输 费+修理费+金融服务费+广告 1、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

3、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生产税+国外要素净收入=国内生产净值-生产税净额+生产补贴+国外要素净收入

4、国民净福利=国内生产净值+国外要素净收入+改善环境投入-破坏环境产出+休闲时间价值费+教育费+服务作业

国内生产总值基本分析

不变价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汇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 生产率分析

资本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总额 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经济增长率

发展速度=(报告期GDP-基期GDP)/基期GDP 经济增长率=发展速度-100% 部门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GDP贡献度=部门增加值增量/GDP增量 GDP弹性系数=部门增加值增长率/GDP增长率 公式:1、总投入=中间投入+最初投入 2、总产出=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3、该部门总产出=每个部门总投入 4、第二象限的总量=第三象限的总量

公式:1. 原始总收入=总营业盈余+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来源-财产收入使用)

2. 原始净收入=原始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 3. 使用合计=财产收入使用+原始总收入

4. 来源合计=财产收入来源+总营业盈余+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

公式:1. 经常性转移支出=现期所得税支出+社会缴款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其它经常转移支出

2.经常性转移收入=现期所得税+社会缴款+社会福利+其它经常转移收入 3.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经常性转移收入-经常性转移支出 4.使用合计=可支配总收入+经常性转移支出 5.来源合计=原始总收入+经常性转移收入 6.可支配净收入=可支配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 公式:1. 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公共消费支出 2.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支出 3.使用合计=最终消费支出+总储蓄 4.来源合计=可支配总收入

5.净储蓄=总储蓄-固定资本消耗

公式:1、可支配总收入=来源小计-使用小计 2、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总消费 3、净金融投资=总储蓄-总投资 4、消费率=总消费/可支配总收入 5、储蓄率=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

6、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居民个人消费支出 公式:1.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

2.资金余缺=总储蓄+应收资本转移-应付资本转移-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净额-统计误差

3. 来源合计=总储蓄+应收资本转移-应付资本转移

4. 使用合计=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净额+统计误差+资金余缺 公式:1. 净值=全部资产-负债 2. 资产方合计=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 3. 负债与净值方合计=负债+净值

实际计算题里面的公式

1.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

2. 工业总产出=成品价值+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结存差额+工业作业价值 3. 农业总产出=粮食价值+林业价值+蓄业价值+蓄业存栏期初期末差额 4.中间消耗=生产成本-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小型工具支出 增加值=总产业-中间消耗

5. 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

6.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增加值=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7.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8. 中间投入=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

固定资本消耗=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总支出=总产出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中间使用=中间投入=14239

总消费=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出口+进口-统计误差 9.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10. 总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

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

11. 财产收入净额=(利息收入+红利收入+其他财产收入)-利息支出—红利支出—其他财产支出+外商企业留存收益)

12.原始总收入-营业盈余、混合总收入+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来源-财产收入使用)

原始净收入-原始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 使用合计—财产收入使用+原始总收入

来源合计=收入来源+总营业盈余/混合总收入+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 13. 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经常性转移收入-经常性转移支出 使用合计=可支配总收入+经常性转移支出 来源合计=原始总收入+经常性转移收入 可支配净收入=可支配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 14.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

总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总营业盈余 15. 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支出 使用合计=最终消费支出+总储蓄 来源合计=可支配总收入

净储蓄=总储蓄-固定资本消耗 16. 个人消费支出

(政府部门)=食品、衣服+教育+保障+保健 (居民部门)=消费+房租+交易+装修 公共消费支出

(政府部门)=安全+环保+科研+公共服务 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支出 使用合计=最终消费支出+总储蓄 来源合计=可支配总收入 净储蓄=总储蓄-固定资本消耗

17. 固定资本形成价值=当期获取固定资产+当期获取非生产资产-当期处置固定资产

库存增加=库存期末价值-库存期初价值 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存货增加

18.本转移净额=国内资本转移净额 =(住户+企业+金融+政府)资本转移收入- (住户+企业+金融+政府)资本转移收入

企业资本转移净额=企业资本转移收入-企业资本转移支出 19.=总储蓄-固定资本消耗

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变动

净贷出=总储蓄+应收资本转移-应付资本转移-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购买

20固定资本消耗=总储蓄-净储蓄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动 帐户右方合计=总储蓄+应收资本转移-应付资本转移 净借入=总储蓄+应收资本转移-应付资本转移-资本形成总 额-其他非金融资产净额

21. 资本转移收入=资本转移净额+资本转移支出 来源合计=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

资本形成总额=合计-其他非金融资产-资金余缺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增加 投资率=非金融投资总额/可支配总收入=

22. 金融资产合计=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通货和存款+股票以外的证券+贷款+股票与其他产权+保险专门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项

金融负债合计=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通货和存款+股票以外的证券+贷款+股票与其他产权+保险专门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项

净贷出/净借入=金融资产合计-金融负债合计 23. 居民储蓄额=居民可支配收入-当期消费支出

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净贷出)=居民储蓄额-实物投资支出

居民的金融负债额=金融资产总额-净金融投资额行存款+股票和债券+保险缴款)- 金融投资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