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注射液在基层卫生院的应用
关键词 黄体酮注射液 基层卫生院 应用
黄体酮注射液为淡黄色澄明油状液体,每支1ml,含黄体酮20mg,为孕激素类药,具有孕激素的一般作用。在月经周期后期能使子宫内膜分泌期改变,为孕卵着床提供有利条件,在受精卵植入后,胎盘形成,可减少妊娠子宫的兴奋性,使胎儿能安全生长。在与雌激素共同作用时,可促使乳房发育,本品可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抑制垂体前叶促黄体生成激素的释放,使卵泡不能发育成熟,抑制卵巢的排卵过程,松弛子宫及输尿管平滑肌,缓解输尿管、尿道平滑肌痉挛;减少睾酮分泌,使前列腺细胞萎缩[1]。查阅大量资料,发现黄体酮注射液在基层卫生院有以下几种用途,总结如下,供与大家一起分享。
妊娠的诊断:部分育龄妇女月经周期不规则,40~90天,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或者取环后,停经50余天,不能化验尿HCG及进行阴道B超检查,患者不愿意或者没有检查的条件下,此时黄体酮注射液即为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20mg,肌内注射,1次/日,连用3天,停药3天,无阴道流血,提示怀孕,出现阴道流血,流血量大于月经量,未孕,月经来潮[2]。
先兆流产: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可伴有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无妊娠物流出,可采用黄体酮保胎,具体方法:20mg,肌内注射,1次/日,连续用至阴道流血停止后3天或至妊娠3个月,若治疗期间阴道流血增加,腹痛加剧,则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保胎无效,腹部B超或者阴道B超提示胚胎死亡,应立即行清宫术[3]。
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用于黄体功能不足型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型。黄体功能不足型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60岁男性患者,不连用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可连用维生素K1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液体中或者生理盐水中静滴,因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可致急性尿潴留,致使疼痛症状加重。
前列腺增生及肥大症:见于老年男性患者,症状为尿线变细,尿痛明显,单用三金片、普乐胺片,疗效不显著,加用黄体酮注射液20mg,肌内注射,可明显缓解尿道疼痛。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深入贯彻,基层卫生院医疗业务工作量大幅度提升,医生紧缺,且很多情况下缺乏辅助检查,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成为医生诊断疾病的唯一方法,治疗性诊断也逐步成为重要方法,黄体酮注射液作为国家基本药物之一,其价廉,使用方便,在妇科、产科、内科应用广泛,建议乡村两级医生掌握其适应证,正确、合理使用,解决基层医疗需要。但尚需更多的临床验证。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5.
2 张国楠,熊庆.妇产科急危重症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0-342.
3 李胜男.药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9.
5 傅德明.黄体酮治疗泌尿系结石[N].中国医药报,2000.
6 梅祥,陈金书.黄体酮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症15例[N].苏州医学院学报(医学版),2000,2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