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发展规划

2022-06-15 来源:爱go旅游网


1、 农村发展规划:指各地区根据其当前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状况和未来可能发展的

趋势而制定的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的一种计划形式。

1、区域经济中比较常用的理论主要有均衡与非均衡理论、梯度与反梯度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经济发展阶段论。

2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以大推动理论为代表。

大推动理论主要强调投资与增长的部门均衡,,认为只有部门和产业之间均衡发展,才能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要点四方面:核心在于取得外部经济效果;所需要的投资来自于国际国内双向投资;重点投资领域集中于基础设施和轻工业部门;过程必须通过政府而不是由市场调节来组织实施。

3、亚当斯密,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李嘉图,比较成本优势说;冯屠能,农业区位论;劳恩哈特和韦伯,工业区为理论。

4、可持续农业的特征:协调性;可持续性;人口规模的适度;高效性;公平性

5、中国农业可持续模式,生态农业模式:立体复合型;物质循环利用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型;资源开发利用型;农林牧结合型

6、常用的预测模型:趋势外推预测法;马尔科夫预测;P68

常用的决策模型:线性规划模型;层次分析模型;

7、衡量人口年龄扣成的指标: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少比;抚养系数;年龄中位数;平均年龄

8、人口自然增长:是农村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其主要指标是人口的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人口的机械增长是指区域人口的净迁入

9、人口容量是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10、城镇化水平预测常用的方法模型:与经济相关分析法;劳动结构转化法;时间趋势外推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ogistic模型与速度分析法;综合城镇化水平测度模型

城镇化:农业人口及土地转向非农人口的城市化现象及过程。P96

11、农村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一定时期某个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制定指导和调节农村人力资源的计划,使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以及配置等都能与该区域的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一致。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名村人力资源数量大,剩余劳动力多;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P104

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

宏观战略措施。P1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农业生产布局和土地利用的合理安排;人口远景预测和小城镇居民点布局;工业企业合理布局及其用地选定;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水利工程规划;交通运输干线规划;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确定和土地保护工程规划

13、现代农业是发达的科学农业,既包含高水平的综合性生产能力,具备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集约化、可持续等特征;又包含现代制度建设,具备管理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

现代农业区域的类型:优势农业区(基础农产品优势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际贸易产品优势区);生态农业区(草原牧区;农牧交错区;山地农区;都市农区)

14、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P154

15、农村工业园区的建立P184

16\\、流通和服务业

乡村旅游区域空间组织演变阶段:探查阶段——混杂无序空间模式;参与阶段——极点中心空间模式;发展阶段——点轴分区空间模式;巩固阶段——网络竞争空间模式;停滞阶段——圈层集群空间模式

乡村旅游空间组织规划:点——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旅游项目;线——科学合理,规划动线视线;网——集中整合,合理功能分区;面——综合协调,优化空间分布;流——区域联动,搭建市场平台 P200

17、城乡统筹发展P207

18、农村社会事业包括: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

农村教育发展规划内容:婴幼儿教育规划;小学教育规划;普通中学教育规划;中等专业和职业技术教育规划;农村扫盲规划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管理基本原则:保障资金筹集的社会化原则;保障的低水平,广覆盖原则;;保障的重点和水平层次化原则;社会保障制度化、规范化原则;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原则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巩固完善“五保”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健制度;农村养老保健制度 P224

19、村镇总体规划:一般是在一定的时期和行政区域内,以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已区域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为条件,对区域内的集镇、村庄和主要建设项目进行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安排。

村镇总体规划的内容:确定规划期限;确定村镇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及经济发展目标;预测人口发展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化水平预测;分析村镇的发展动力;协调人口与用地关系;村镇总体布局;村镇公共活动中心及公共建筑物规划;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村镇交通运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近期建设规划

村镇的性质P233

村镇的规模:一般由村镇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指标来表示,一般以人口规模为主导,

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影响城镇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生产力分布;资源状况;自然环境;村镇现状;建设条件

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全面综合的安排村镇的各类用地;集中紧凑,达到既方便生产生活又能使村镇建设造价经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体现地方性;村镇各功能区之间,既有方便的联系,有不互相妨碍;各主要功能部分既要满足近期建设要求,又要预计发展的可能性;对村镇现状,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和改造的关系

村镇建设规划:是指在村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一个村庄或集镇内部的各项建设及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和具体安排。

村镇和规划主要包括村镇居住区规划、村镇基础设施规划和村镇公共设施配置

居住区主要建筑经济指标:建筑密度、居住密度、容积率、

村镇道路网的形式:方格式、放射环式、自由式、混合式P240

村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不同层次的村庄与村庄、村庄与集镇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彼此联系而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系统。

村镇体系的结构层次:中心镇;一般集镇;中心村;基层村。应形成以中心集镇为中心,中心村为网络,基层村为基础的村镇体系,形成互相协调、相互作用的村镇居民点网络

村镇体系布局:卫星式、带状式、集中式、自由式

20、农村生态环境规划是以乡镇为基本规划单元的区域综合发展规划,它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

规划原则:生态平衡原则、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则、极限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区域性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

干系人也叫利益相关者,是指在某项事物中所涉及的所有既定利益者,该项事物的发生将会使得干系人的利益发生损益。

分类:最重要的一方——政府;规划师——研究部门或专家;污染防治行动主要责任方——排污者;受益主体方——社区和非政府组织

21、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P271

22\\农村发展规划的执行与实施可以运用多种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推动、目标考核、责任制与监督手段

农村发展规划的评估标准确定:农村发展规划实施效果标准、农村发展规划实施效率标准、农村发展规划效应标准、农村发展规划引导区域可持续发展标准

土地专题性评价主要包括: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23农村发展规划方案与规程调控的保障措施:组织保障、科技推动、监督检查、项目管理责任、政策扶持和奖惩机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