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数学组 执笔 谭湖燕
一、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而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计算机的大范围普及,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处处延伸。计算机网络以其丰富的资源、快捷的信息传送等特点,对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现教育网络化既是信息时代的呼唤,又是科教兴国的需要。
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主讲”的角色定位,使教师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指导学生学习、研究学习方法、创建学习环境上来;为了能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为了能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在网络环境下独立自主的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了能让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自由选择的课余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发展的能
力。我校数学组根据学校具备比较完善的 校园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拟开展《交互环境下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研究》的实验研究,旨在利用校园网络,通过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给教师一个自由创造和自由发挥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创造学习的平台。 二、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是科学的认识论和能动的反映论。是人们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的哲学基础。它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并将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之中,其主要的基本观点为:人们的认识是通过实践产生的,时间是认识的源泉;认识由认识的客体、认识的主体和映象构成;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认识总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如果能受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自我价值观的支配,则在认识活动中能表现出一种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2、现代教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活动是帮助人们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优良个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主要不是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所以说,教育活动又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育技术学对于教育学是派生和依赖的关系,和教育学有着直接和有机的联系。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教育辞典》第七卷第3页)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提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即著名的“教育技术”94新定义)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殊的优势使得现代教育教学过程更加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校园教育网络使教育活动的质量、数量和效果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创造了“个别化学习”和远程教学的环境,使学生独立学习、主动求知、大胆创造和密切协作成为可能,而这四方面素质正是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
3、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社会,“读、写、算、信息处理”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文化的四大支柱,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4、认识活动主体理论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新科技革命带来挑战,现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既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又具
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竞争和合作精神,以及随机应变、办事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人才。现代教学论认为,作为认识活动主体的学生,是具备丰富个性的能动的主体,教学过程的展开,既要重科学,讲规律;又要重情感,讲创造,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动学习上来。
三、实验内容和目标
1、利用校园网络搜集数学资源,制作数学资源包。了解教师对教学资源库内容的需求,确定了课题研究的重点。
2、教师利用数学资源库进行创造性教学,形成新型的数学教学系统。
3、学生利用育英数学教学网页进行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形成新型的数学学习系统。
4、重视教师培训,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整体水平。
(1)专家引领,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
(2)专业培训,为资源库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3)资源开发教师培训,为资源库的开发提供质量保障。 (4)资源利用教师培训,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服务。 5、家长利用育英数学教学网页对学生进行检测和辅导,达到家校互动的目的。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课题组成员运用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情况,收集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并作出结论,对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2、实验研究法。通过主动变革,借助各种方法、技术,主动控制实验条件,减少或消除无关因素的干扰,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测量法。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定,了解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相符合的程度,把所观察到的学生的属性予以数值化,再加以分析和研究。
4、个案研究法。收集、分析大量以个别学生或个别班级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个案材料,帮助分析、矫正、调整实验因素。
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师生的实践活动,按照科学原则适时调整,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06年9月前)
1、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涉及的现实调查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恰当的切入角度。
2、进一步开展理论学习,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寻找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契机.
3、组建课题组.理清实验思想、明确实验目标、写出实验方案。 4、对课题实验老师进行技术培训。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2006年10月——2009年2月)
1、制定实验计划;
2、在校园网上建立资源库收集平台。 3、在校园网上建立育英数学网页。 4、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包进行创造教学。 5、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创造学习。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09年3月——2009年6月) 1、通过交流、座谈,收集多方信息。
2、课题组实验教师对实验研究进行总结,形成论文;然后由实验课题组汇总写出总体实验报告。
3、撰写实验总结,成果结集并展示,总结实验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4、请专家组鉴定,形成经验,结题。 五、研究主要过程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交互环境下小学数学新课
程资源库建设和利用的研究” 自课题获准立项开始,各位实验教
师脚踏实地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我们把小学数学资源包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放在课题的重中之重,目前正处于实验的实施阶段。全体实验教师在加强学习,积极研究。
在资源库的搜集和整理过程中,我们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收集。由于资源包的开发是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开展,我们把收集素材的任务交给了一至三年级的数学教师。老师们在繁忙的教学工作的同时,广泛积极收集并提交资料,建立一个个完善的资源包。即低年级教师主要整合归纳一个个单元教学内容的资源,把不
同版本的同样内容的单元教材、教学建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件、等收集提交。值得一提的是,老师们并不只是单纯地收集网络上的素材,很多老师把自己教学中或在各类教学竞赛活动中的优秀教案、课件及教学反思添加在资源包里,形成很有特色的育英原创资源包特色。如徐巧频老师将自己的在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的教案、课件《整理和复习》添加到整理和复习资源包,对上好整理和复习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第二阶段:整理。制作过资源包的老师们都知道,整理资源包的任务是一个及其繁琐的过程。这要求老师们把从网络中搜集到的凌乱的大量素材整理成以资源包的形式呈现,以便于教师方便快捷地使用。在第一次的资源包的制作中,我们主要借助于学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但这样造成了搜集资源包的教师对制作后的资源包不熟悉,不好运用的弊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硬件是基础,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关键。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了保证我校拥有一批水平高,能灵活运用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教学的教师队伍,也为了资源包的整理工作能顺利进行,从第二次制作资源包开始,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教师参加了由学校信息组培训的“搜集和整理资源包的技术和过程”, 并制作出了“小学数学资源包整理模块”,这样大大提高了整理资源包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们课题实验组已经整理出了人教版第一册至第六册的12个资源包,第七、九、十一册的六个资源包正在整理当中。
第三阶段,整合利用。将资源包的资源有效运用到课堂之中。全面整合现有资源,初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针对于第一册至第六册的教学资源包都已经制作整理完毕的现状,现在我们课题组已经进入了“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阶段,对已经开发的第一册至第六册进行实证研究。很多老师能在课堂上运用资源包上的素材进行教学并写出心得体会。目前这一阶段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除了完成总课题组“资源包的开发和利用”的任务外,我们课题组还要求每个实验老师都按时完成每月两次的课题札记,把自己做课题的点点滴滴的心得体会撰写成文字。全体实验教师都要开发典型课,进一步完善资源包题库建设,更新资源包。我们把本学期优秀教师的教案、课堂实录、优秀学生的成果等内容都不断地添加在学校资源库内,日积月累形成学校独有的资源。各年级的测试卷等收集入题库。教师教学比赛的教学设计、反思、课例分析、学生个案分析、教学课件等收集入专家库,等。便于教师选择利用,也便于比较教学和择优取用。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课题实验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网页,在博客中都有自己的教学资源。 六、研究成果
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数学资源库显示出了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了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校建立了交互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并已挂上互联网,其在数学网页中的内容呈现栏目有: (1)资源包:小学数学人教版第1、2、3、4、5、6册资源包。 (2)教改新闻:及时发布学校教育教学新闻,转播校外有关的教育新闻,教育理念,教改动态等。 (3)数学百科:可添加以下内容:
数学史话:介绍和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渊源、由来和数学背景。 数学故事:介绍和本节内容相关的古今中外的数学故事、名人轶事、趣事。或以童话的形式再现数学知识,并配以漫画。
生活数学:和本节内容密切相关的现代社会的工业、农业、商业和科技领域中的国内外最新数据、资料作为课程资料的补充。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展示数学学习的收获体会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或展示和实践调查相关的资料。
(4)专家库:收集优秀教师的说课、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个案和分析等研究成果,供教师教学借鉴。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了自己的典型课例,并附一些课例反思。收集开发和教材相关的教学课件。
(5)积件库:和耐特公司合作建立了苏教版和人教版新教材积件库。 (6)基本题库:分类建立基本题库,收集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思考题和每一单元的能力测试题。
(7)真我风采:展示教师和学生风采,师生自我优秀作品展示。 (8)雁过留声:便于智力型讨论、贴图讨论,进行数学幽默,便于师生、生生、家校交流沟通,畅所欲言。
(二)在研究过程中探索了新型的教学体系
1、小学数学新课程资源库为教师提供备课资源,为创造性教学提供时空准备
在数学资源库中已经开发了第一册至第六册教学资源包,这些资源包分别来自我们学校和参和课题研究兄弟学校整理好的资源包,资源包分类收集了各个教学内容的教材分析、教材比较、背景和故事、教案和课件、练习和操作、活动和游戏、教学反思、测试和评价等研究成果。在资源库信息支持下课题组利用这些素材开展集体备课、再次备课,体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快捷性。具有集体智慧的互补性,以集体的智慧保障个体的教学质量。具有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促使教师们多方面、全方位使用教学资源。
2、建立资源库优化组合信息资源,突出创造性教学的重点信息
我们知道,网络有天一般的广阔,海一般的容量,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在课堂中教师怎样把握内容范围?怎样选择和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这就需要教师把握运用信息的重点。教师主要在校园网络的数学资源库内查找,避免了在众多信息中犹豫不决,受到无关信息干扰。
课件中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形式、教学过程及其控制的设计应由教师的教学设计所决定。不同的教师都有他本身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利用制作工具自制CAI课件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教师自身的愿望。但教师往往为制作课件寻找素材花费大量的时间 ,甚至有时花很多时间收集到的素材,却因为素材的不灵活性而制约课件的表现
力。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数学资源库开发的资源包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资源包中有大量和教材配套的素材,,这些素材具有独立性、灵活性、通用性、可重组性等特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生特点、个人教学风格,从资源包中调用所需素材,重组课件。教师不但避免因制作课件而浪费时间,而且还可根据教学思路及不同的学生、班级在短时间内修改课件。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中的《乘加、乘减》时在首先是这样设计课件:“5只小白兔和1只小灰兔在森林里采蘑菇,小白兔每只采了4个蘑菇,小灰兔只采了3个蘑菇,小松鼠问:小兔们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在这个课件中突出了5个4加3或6个4减1的教学思路,即5×4+3或6×4-1,从课件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来。在课堂教学时突发灵感,觉得把“小灰兔只采了3个 蘑菇改成5个蘑菇”可以突出5个4加6,6个4加1和6个5减4,这样有利和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价值更高。于是这位教师马上调整课堂教学程序,利用资源包的素材,在短短的时间内把课件修改过来。
3、在资源库的支撑下,教学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所以我们面向21世纪的教育开放性和活动性,要求教学不能局限和课堂、书本和校内,必须开放教育空间,拓宽教育渠道,进行开放式的教育活动。那么、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融合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的,数学教学资源库的最大优势就是能为我们及时提供各类有用的信息,这是数学学习的宝库。例如:教学《辨别方位》时,教师首先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辨别方位方法的知识,这一教学环节是教学活动由课内教学
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主参和学习,自主获取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学生通过搜索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提交给教师,教师通过筛选后,提交到资源库。在课堂上教师展示了部分资料,如:怎样看植物的生长辨别方位,怎样看太阳,星星、月亮辨别方位,还有些学生搜集到怎样辨别长沙市的方位知识,很有实用价值;……课后,学生可进入校园网的数学资源库进行本课有目的的阅读。这一教学环节是通过提供课外学习资源,充实课堂教学资源。 4、在交互环境下探索了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在交互环境下的学习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则由原来的“学习者”逐步转化为“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小组能力。 基于我校校园网络的方便快速,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
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建构知识。
↓
把要解决的问题系列化,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学生选择自己的交流对象组成学习小组,利用“论坛”通过发问激励,展开热烈讨论,进行交流合作。
↓
进行协作探究后,各小组把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激发了学生创新求异的精神。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科学的对待数学教学组织形式,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5、实验中教师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增强
在此研究课题中,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很强,每位教师都主动有意识的作好教学后记,写教学札记、写课例和反思、个案分析等,常上网查找资料充实资源库。
在这一研究课题中教师拓宽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过去教师查阅资料、获取素材,都是各自需要什么就查什么,没有把资料系统整理,用完后就丢弃掉了。如今教师可以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资源包后提交到资源库,形成系统,有利于后来者使用。资源库的丰富性、方便性,让教师们深深感到开放和合作的重要意义,感到和同仁的合作和交流是促进自己更快成长的有效途径。 春华秋实,教师们通过努力,获取不少的成绩:12个资源包的制作整理,6个获一等奖,6个获二等奖;罗铭、吴征两位老师所撰写的论文获得省课题研究论文评选一等奖;孙琨老师的《乘法口诀》在湖南省“小学数学资源库建设研究”案例征集评比中获一等奖;《期末复习》、《小猴卖桃》、《分和合》、《认识人民币》在区小学数学资源库素材评比中获一等奖、全省展示课《辨别方向》及课件获省一等奖。李佳佳老师人机交互课《百分数的认识》获省一等奖;《左右》一课获全国课堂教学一等奖,课件也获全国一等奖。罗铭老师的说课《平均分》获全
国一等奖,同时课件获全国一等奖。陈彪晗老师的《小议网络平台教学》获省电教论文二等奖;… …
(二) 在研究过程中探索了新型的学习体系 1、运用资源库优势,在网络中拓宽学习空间
网络能为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料,通过上网学生可深深体会到了网络信息量之大,开拓了视野,满足了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数学网页是通过老师有目的的正确引导,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学生通过鼠标点击,自由的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数学史话”提供了许多数学知识的渊源、由来和数学背景;“数学故事”以故事的形式讲述数学知识、数学名人轶事、数学趣事;“生活数学”让学生了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了解和社会密切的数据、资料,作为课程资料的补充。“基本题库”为学生提供练习和自测参考题;“精彩参考题”为学生提供拓展题。有些内容是课本涉及不到,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学生通过网络在数学资源库内查找,了解了很多课外知识。 2、在网络中提高信息素养,培养综合能力
运用网络,在数学网页上遨游学习,学生可以借助网络上的多种交互功能,真正实现生生、师生、家校之间的合作交流、讨论等内容。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学生在“论坛”中发表个人见解,展开热烈讨论。
家长遇到教育问题,也可在“论坛”中讨论商榷。网上学习和学校课堂有机整合,可以真正的实现协助式学习的学习情景 ,有助于学生的协助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搜索、分析、处理和呈现信息,能够接触各种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掌握相应的信息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信息素质。学生利用数学资源库的积件制作出集声音、图片、动画、文字于一体的数学小报;有些学生还能制作自己的网页。这些基本技能和素养,还辐射到其它学科中去,如:学环保题材的语文课,课前学生搜集跟课文相关的资料,拓展课堂知识,课后利用积件库和搜集到的资料制作电子宣传海报。 3、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展示的平台,推动实践能力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校的数学资源库网页为学生提供了数学实践能力的展示舞台,为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创造机会,推动实践能力的发展。在“真我风采”和“生活数学”这两个栏目中,学生通过实践,收集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数学日记、幽默数学、数学调查报告、数学小报等形式,提交到网页中展示出来。实验期间,向网页提交实践资料的已有300多人次,经过教师审核,已展示出来的有80多人次。(在审核时,教师尽量考虑内容的不同、形式的不同、质量的高低进行取舍。) 4、学生在兴趣中求知,在求知中增强主体意识
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 实践告诉我们,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如果仅以简单机械的书写作业为主,那么学生基本以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为主,失去主动探究的求知精神。在交互环境下利用多媒体校园网组织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在良好的状态下自主积极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建构知识。如教学“墙壁粉刷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校园网的数学资源库中提供给学生部分可查资料,学生还可上因特网查找资料。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房间的平面示意图;房间的长、宽、高;门窗的长和宽;涂料的种类、颜色、毒性、价格;有关粉刷常识问题等。让学生围绕“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需要多少涂料?需要多少钱?”这三个问题进行探究,教师适时指导。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则由原来的“学习者”逐步转化为“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1、资源包分类问题
科学的分类有利于教师的查找和浏览,提高使用效率。是按现有学校进行分类好还是按知识点分类好,值得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
2、资源重复问题
由于网上众多的教育网站是我们搜集资源包素材重要的资源来源,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重复的内容。如何避免重复一致的素材,也是今后我们研究的方向之一。
3、资源产权问题
由于牵涉到一些利益问题,如老师的知识产权问题,会人为造成共享障碍。怎样才能让教师心甘情愿地将手中宝贵的教学资料和课件贡献出来?怎样保护老师们的知识产权?
4、有效利用问题
资源库案例上交、上载资源库以后,如何使这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能得到经常不断的修改、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5、评价标准问题
如何对一个数学教学资源包的质量进行评价?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评价标准。教学资源库的评价指标(如素材丰富程度、分类和检索的科学性、快速性、易用性、智能性等)的权重如何确定等,还
是一个有待我们去探索的问题。
(二)本课题成果的学术价值和成果推广使用前景
小学数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利用,将会给数学教学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它能帮助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教师搭建迅捷丰富、宽松友好的教研平台,利用“资源库”资源开展教学,能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改变部分学校教学资源贫乏的现状,而且将引发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一系列的变革,从而迅速改变数学教学的面貌。数学资源库的建成,为老师们节省大量的备课和制作课件的时间,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库”,能有效提高了教师教育教研水平。
由一线教师为开发主体,经过课堂教学实践验证和专家把关后,进入资源库,供一线老师再实践再修改这样一种互动型的资源库,我们认为这个课题是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的。
2008-4-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