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产与运作管理名词解释

2022-08-22 来源:爱go旅游网
生产运作管理

1.订货提前期:发出订货到收货的时间间隔。

2.成组技术:~零件族~相似的制造属性或设计属性~减少调整准备时间,加快

零件的转向生产。

3.生产设施的布局:合理安排企业或某一组织内部各个生产作业单位和辅助设施

的相对位置与面积、车间内部生产设备的布置。

4.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以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为对象,按生产产品或提供服

务的生产要求,组织相应的生产设备或设施,形成流水般的连续生产=流水线生产。

5.库存控制系统:控制订货点、订货量来满足外界需求并使总库存费用最低。 6.生产柔性:~用户需求变化;市场变化——品种柔性、产量柔性 7.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

8.工艺设计:是指按产品设计要求,安排或规划出把原材料加工成产品所需要的

一系列加工过程、工时消耗、设备和工艺装备需求等的说明。

9.按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加工工艺内容为依据……=工艺专业化形式。 10.工作测量:在一定的标准测定条件下,确定人们作业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制

定出时间标准或定额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11.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

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12.精细生产:~对资源占用少、利用率高 (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新的生

产方式)

13.团队工作方式:是指由数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负责并完成这项工作。

14.生产率:投入资源和产出的比率

15.系统柔性:~系统处理外界变化的能力。

18:管理需求策略:通过更好地协调服务供给与需求来提高服务能力实用率,

称管理需求策略

19.装配线平衡:对于某装配流水线,在给定流水线的节拍后,求出装配线所需

工序的工作地数量和用工人数最少的方案。

20.工时定额(标准工作时间):操作人员在标准条件下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

时间。

21.四巧技术 (ERCS):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22.5s管理: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

23.零部件的“三化”要求:产品系列化,部件标准化,零件标准化。

24.MTO(订货型生产):与MTS相反,MTO是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

定的要求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品种、型号规格和花色完全符合顾客的要求,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可以直接发送给顾客,不必维持成品库存,也不必经过分销渠道销售。

25.产品结构文件(物料清单文件,BOM):它不只是所有元件的清单,还反映

了产品项目的结构层次以及制成最终产品的各个阶段的先后顺序。 26.相关需求:企业内部物料转化各环节之间发生的需求。 27、独立需求:用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29、生产能力:指企业的设施,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在先进合理的

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

30、作业放宽时间: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需要、休息与生理需要,需

要作业时间给予补偿的时间。宽房率=宽放时间/作业时间。

31、备货型生产(MTS):是预测驱动的,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

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的成品库存来即时满足用户的需要。

32、网络计划优化:就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利用时差来平衡时间、资源与费

用三者的关系。

33、生产运作系统: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活动过程。

34、固定量库存控制系统:就是订货点和订货量都为固定量的库存控制系统。 35、查定能力:原设计已不能反映实际情况,重新调查核实的生产能力。 36、工作测量:在一定标准测定条件下——作业活动所需的时间——时间标准

或定额

37:企业资源计划:是在MRPI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基础,

以先进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为运行平台,能将供应链上合作伙伴之间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

38:并行工程:对产品及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

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39:生产管理:对企业生产系统的设置和运作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包括生

产组织工作,生产计划工作,生产控制工作。

40:生产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41.现场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现场中的生产要素和管理目标要素

进行设计和综合治理,达到全方位的配置优化,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1.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1)生产运作管理: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①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与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运作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工作设计。

②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主要指现行的生产运作系统中,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用户的需求,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主要涉及生产运作计划、组织与控制三个方面。

③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与改进:产品的改进、加工方法的改进、操作方法的改进、生产组织的改进。

(2)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高效:提高生产率,能够迅速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灵活:能很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不同的品种和开发新品种或提供不同的服务和

开发新的服务

准时:在用户要求的时间、数量内,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清洁:对环境没有污染

2.工作设计的内容与目标

工作设计:是确定具体的任务和责任、工作环境、以及完成任务以实现生产管理目标的方法。~通过工作设计,可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质量,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夺得目的。

(1)内容:①明确生产任务的作业过程 ②通过分工确定工作内容

③明确每个操作者的工作责任 ④以组织形式规定分工后的协调,保证任务的完成 (2)目标:一、满足生产率和质量的目标

二、使工作安全、有激励性、能使工人有满意感

3.简述企业选址应考虑的因素

经济因素

运输条件与运费 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 能源可获性与费用 厂址条件和费用 政治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4.基于时间的竞争对生产运作管理有什么要求

2 时间在现在竞争力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内容,生产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时间因素:(1)以泰勒为代表的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实质是通过缩短加工时间,来提高劳动生产率。(2)缩短调整准备时间,提高及其的加工柔性。生产运作系统要求能够快速应对不同零件加工的要求,缩短调整准备时间;(3)基于时间的竞争也要求企业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生产系统在研发新产品时可以采用并行工程,以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4)缩短从产品创新到产品处理的总周期,这也是基于时间的竞争对生产系统的新要求。

5.处理非均衡需求的策略

纯:改变库存水平、改变生产速率、改变工人数量;及其三的混合 改善人员班次安排 利用半时工作人员(钟点工) 由顾客选择不同的服务 利用外单位设施 雇佣多技能工人 采用生产线方法

6.简述生产计划的层次以及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

(1)生产计划是一种战术性计划,包括综合生产计划、产品出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 ①综合生产计划以假定产品为计划对象;

②产品出产计划以具体产品和工矿配件作为计划对象,具体产品和配件都是企业向市场提供的具体物品;

③生产作业计划是产品出产计划的执行计划,是指挥企业内部生产活动的计划,对于大型加工装配式企业,生产作业计划一般分成厂级生产作业计划和车间级生产作业计划两级。 (2)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品种、产量、质量、产值、出产期

7.生产过程中存在哪些浪费

(1)生产过剩的浪费 (2)停工等待的浪费 (3)搬运的浪费 (4)加工的浪费 (5)动作的浪费 (6)废品的浪费

8.简述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作业总时间

(1)工作时间: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设计缺陷的工时消耗;工艺过程缺陷的工时消耗 (2)无效时间:管理不善而产生的无效时间;工人因素引起的无效时间

9.为什么要进行装配线平衡

“浪费时间资源;忙闲不均、引起矛盾;浪费人力资源”现象

9.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效率的途径有哪些。

(1)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作效率的途径:①减少零件变化②提高生产运作系统的柔性

(2)特征:①设计方面。每生产一种新产品都必须重新设计,绘制新图,或做较大修改。 ②工艺方面。必须为每种新设计的产品编制工艺,需设计、制造新的工艺装备。③生产组织方面。只能进行粗略分工,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④生产管理方面。只能粗略制定工时定额。

10.生产柔性

(1)生产系统柔性:一、能适应不同的产品或零件的加工要求(能加工的产品或零件种类数越多,则柔性越好)

二、指转换时间(加工不同零件之间的转换时间越短,则柔性越好) (2)提高哦啊系统柔性的途径:硬办法:提高机床的柔性 软办法:成组技术

2、简述随库存量增加而减少的相关费用。

1.订货费 2.调整准备费 3.购买费和加工费 4.生产管理费

5.缺货损失费

5、简述MRP的基本思想或基本原理。

基本思想是,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

6、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与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运作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工作设计。

8.简述影响流程设计的主要因素。

产品/服务的构成特征

12、简述工艺专业化涵义与优缺点

是指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工艺专业

化具有对产品品种变化适应能力强、生产系统可靠性高、工艺管理方便的优点。具有加工线长、运输量大、运输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组织管理工作复杂等缺点,由于变化品种时需要重新调整设备,耗费的非生产时间较多,生产效率低。 (1) 工艺专业化: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

优点:对产品品种变化适应能力强、生产系统可靠性高、工艺管理方便。 缺点:A完成整个生产过程需要跨越多个生产单位,因而加工线长、运输

量大、运输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组织管理工作复杂等; B变化品种时需要重新调整设备,因而耗费的非生产时间较多,生产效率低。

(2)对象专业化: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建立生产单位。

优点:便于采用高效专用设备组织连续流水作业,可缩短运输路线、

减少运输费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命周期,简化生产管理。

缺点:只固定了生产一种或很少几种产品的设备,因而对产品品种

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

输入:产品出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库存状态文件 输出:采购指令单、生产指令单

基本思想: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

16、与其他生产类型组织相比,多品种小批量类型的生产组织工作有哪些特征?

品种繁多,每一种生产的数量甚少,生产的重复度低。

17、如何在库存管理中应用ABC分类管理法?

ABC分类的基本思想:按照所控制对象价值的不同或重要程度的不同将其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A类物资:严密控制,小心精确地确定订货量和订货点,紧密的跟踪措施,使库存时间最短;

B类物资:正常控制,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赋予较高的优先权;可按经济批量定货;

C类物资:简单控制,可通过半年或一年一次的盘存来补充大量的库存,给予最低的优先作业次序。

18、简述5S活动及其主要内容。

整理 是指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整顿 是指把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定位放置,摆放整齐,使用时随时能找到,

减少寻找时间。

清扫 是指清除工作现场的灰尘、油污和垃圾,使机器设备以及工装夹具保

持清洁,保证生产或工作现场干净整洁、无灰尘、无垃圾

清洁 是整理、整顿、清扫这“3S”的坚持与深入,并制度化、规范化。 素养 是指培养现场作业人员遵守现场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

20、影响生产流程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品种数的多少和每种产品产量的大小,费用 24、简述项目管理的目标及其关系。

目标是,以低费用、短工期完成高质量的项目。质量、费用和进度。 25、简答生产柔性的含义以及提高生产系统柔性的途径。

含义:1,能适应不同的产品或零件的加工要求,能加工的产品种类数越多,则柔性越好。2,指转换时间,加工不同零件之间的转换时间越短,则柔性越好。

提高系统柔性的途径:硬办法,提高机床的柔性;软办法,成组技术。

28、回答库存的总费用有哪些。

1.年维持库存费 2.年补充订货费 3.年购买费 4.年缺货损失费 30、简答影响制造企业的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33、简述MRP系统模块的输入和系统模块的输出组成。 输入有:产品出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库存状态文件 35、何谓浪费?制约着企业发展的问题有哪些?

36、管理活动中常用的工具有哪些?请将各种工

具表达出来。

1、管理循环圈——PDCA “PDCA”是指计划P(Plan)、行动D(Do)、检讨C(Check)、调整A(Adjust)。

2、七种工具——QC7:(1)排列图 (2)因果图 (3)散布图 (4)直方图 (5)控制图 (6)检查表 (7)分层法

5、如何正确看待企业中存在的库存问题?

问题的分类:单周期库存、多周期库存 独立需求库存、相关需求库存

问题的基本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生产批量模型、经济批量模型 价格折扣模型、随机库存

工艺专业化: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

优点:对产品品种变化适应能力强、生产系统可靠性高、工艺管理方便。 缺点:A.完成整个生产过程需要跨越多个生产单位,因而加工线长、运输

量大、运输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组织管理工作复杂等; B.变化品种时需要重新调整设备,因而耗费的非生产时间较多,生产效率低。

(2)对象专业化: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建立生产单位。

优点:便于采用高效专用设备组织连续流水作业,可缩短运输路线、

减少运输费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命周期,简化生产管理。

缺点:只固定了生产一种或很少几种产品的设备,因而对产品品种

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

输入:产品出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库存状态文件 输出:采购指令单、生产指令单

基本思想: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