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教案

2020-10-17 来源:爱go旅游网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验

指 导

2011年9月

实验一、 油菜生育特性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油菜生长发育的动态,掌握油菜生长发育的动态观察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生育时期

油菜生长发育过程,需要经过发芽、出苗、现蕾、抽苔、始花、盛花、终花、成熟几个生育时期

1、发芽出苗期

种子吸水萌动,胚根穿过种子的珠孔露出白色根尖,称为发芽。胚根伸长入土时,下胚轴也同时伸长,将两片子叶和胚芽顶出土面,子叶平展由黄转绿,称为出苗。出苗期以75%幼苗的子叶平展为标准。

2、现蕾期

随着花芽的分化与形成,主茎顶端生长锥分化的一簇小花蕾长大,用铅笔尖轻轻拔开二、三片心叶,用肉眼能看到黄绿色的花蕾时称为现蕾。在生产上将田中有50%以上植株现蕾时作为现蕾期。

3、开花期

油菜为无限花序,花序长,开花多,开花期长达30天左右,有一个明显的始花、盛花、终花期。开花时植株的主花序先开,一般田间有25%的植株开始开花,称为始花期。主花序开花后3天前后,第一次分枝由上而下依次开放,全田有75%以上花序开花称为盛花期。植株边开花边谢花,全田有75%以上的花序全谢花,花瓣变色,开始枯萎,即是终花期。

4、角果成熟期

开花受精后的子房逐渐发育成园筒形的果身,柱头和花柱成为果啄,花柄换名为果柄,胚珠发育为种子。一般在终花后30天左右,全田有50%的角果转黄变色时,即称为成熟期。

每个学生将上述主要生育时期及时记载于下表

表1、油菜生育期记载

品种 播种出苗现蕾开 花 成熟期 期 期 期 始期 盛期 终期 (二)、叶片生长动态

油菜出苗后约4-7天出现第一片真叶,以后陆续出现新叶,直至始花期前10天以内叶片全部伸出。着生于主茎下、中、上部的叶片,分别依次为长柄叶、短柄叶、无柄叶。凡叶柄长度超过叶片全长三分之一者为长柄叶。不及叶片全长三分之一,且柄上着生不连续的小裂片者为短柄叶。叶柄上的小裂片相互连接为一整叶,且叶片狭长者为无柄叶。以叶片由卷合伸张至平展时为出叶期。老叶由绿转黄且变黄部分达二分之一者为黄叶。

在生物园教学基地油菜实验田中,当幼苗现第一叶时,每2人定点观察10株,菜苗出现5片真叶后选定生长良好的5株一直观察至成熟时止(寒假离校时标记当时最上一个叶位,来校后继续观察)。观察结果记载如下表。

表2 叶片生长动态调查

品种 第 株 月/主茎第总叶绿叶最大叶 绿叶数中有 日 几节位数 数 长 宽 长柄叶短柄叶无柄叶数 出叶 数 数 (三)、角果生长动态 角果的生长,先长足长度,而后长足宽度,宽度长足后角果体积不再增大。角果成熟所需时间,与不同开花期的环境条件有关。分别于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于主花序上各选定同一天开放的10朵花挂牌记载,结果记录于下表。

表3、始花期的角果生长 月/日 果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长宽 长宽 长宽 长宽 长宽 长宽 长宽 长宽 长宽 长宽 开花期 花后5 天 花后10 天 花后15 天 花后20 天 花后25 天 花后30 天 退绿期 黄熟期 表4、盛花期的角果生长(表格格式同前) 表5、终花期的角果生长(表格格式同前)

三、作业

田间观察结束后,每人于明年5月下旬写出“油菜生长发育观察报告”,连同观察记载资料交教师评阅。

实验二、棉花的形态特征及四个栽培种的比较

一实验目的

棉花属于锦葵科的棉属。栽培种有四个,即陆地棉、海岛棉、中棉、草棉。生产上栽培面积最大的是陆地棉。本实验主要了解棉花及四个栽培种在各生育期的主要形态区别

二、实验内容 (一)、陆地棉的主要植物学特征 1、根

棉花的根系属园锥根系,具主根、侧根、支根、根毛。在适宜条件下,主根入土深度可达2-3米。侧根开始与地面呈水平伸展,以后渐向地下伸长,长达60-100厘米,下层较短。侧根多分布在地表以下10-30厘米深度范围。

2、茎和枝

棉花的主茎园形、直立、中实。具有多数分枝。茎的颜色幼时为绿色,老熟时或受日光照射后呈紫红色。茎表面常有茸毛,茸毛多少,依品种而异。

茎上有节,每一节上有一片真叶,叶腋有一个腋芽,主茎下部2-3个叶的腋芽一般不发育,约自第4节起,以上的腋芽发育成为叶枝或果枝。第一个果枝出现的节位称为第一节位。第一节位出现的高低与品种及环境条件有关。

果枝与叶枝的区别: 果枝:⑴每节上直接着生花蕾,叶片与花蕾对生。⑵枝条弯曲,为合轴分枝。⑶与主茎夹角大。⑷一般着生于茎上部各节间。

叶枝:⑴每节不直接着生花蕾,一个节上只有一片叶子。⑵枝条不弯曲,为单轴分枝。⑶与主茎夹角小。⑷一般着生于下部几个节间。

果枝按其节数的多少,又可分为三大类:

⑴无限果枝:果节数多,养分时可继续伸长形成新果节。

⑵有限果枝:仅能生长1-2个节,即停止生长,在顶部丛生几个铃,株型很紧凑。

⑶零式果枝:棉铃直接着生在主茎节上。 3、叶

棉花的叶片分为子叶和真叶,真叶又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 陆地棉的子叶近半圆形,较大而厚,色绿。 真叶:

⑴完全叶 主茎上每一节直接着生的叶片及其他部位发生的均具有叶片、叶柄、托叶的叶片。主茎上的叶片,随着个体发育进程,叶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即靠近子叶节的第一片真叶全缘,继后叶片出现裂缺,缺刻把叶片分成几个裂片,由最初的3个增至5个,甚至7个,至主茎顶部又减少至3个裂片。叶身中脉所在的裂片称主裂片或称中裂片,主裂片左右两边的裂片称为副裂开片。

裂口深浅:不同品种裂口深浅不同。比较裂口深浅的方法是:取主茎七、八节上的叶片,将中裂片从裂口处反转来,叶尖达不到叶基红点的,就是裂口小于1/2,叶尖超过叶基红点的,就是裂口大于1/2,叶尖超过叶基红点后,尖端又从叶基红点折转超过两裂口连线的,可说裂口深达2/3以上。

⑵不完全叶 在主茎叶腋发生分枝时,不论是果枝不定期是叶枝,最初出现的一个节短缩,肉眼几乎辨别不出节间、节上有一片叶,形如托叶,实为分枝上第一节着生的无柄叶,属不完全叶,称先出叶。易脱落。

4、花 由外向内可分为五部分

⑴苞叶:三片,叶三角形,裂齿转深而尖长 ⑵花萼:五片,联合成杯形

⑶花冠:五个花瓣组成,陆地棉的花冠呈乳白色

⑷雄蕊:约60-90枚,花丝基部连成一雄蕊管,并与花冠基部相连。 ⑸雌蕊:1枚,为雄蕊管所包围。 5、果实

蒴果,称棉桃或棉铃,3-5室,棉铃可分为铃尖、铃肩、铃面、铃基、铃柄几部分。陆地棉的铃圆形或卵圆形。铃的大小通常以每铃子棉重量表示,平均7克以上的称为大铃,5-7克为中铃,5克以下为小铃。

6、种子

除去纤维的棉子。棉子上有短绒的称为毛子,毛子色有白、灰、绿、棕等到色。种子无短绒的为光子,黑色。尖端有毛的为端毛子。

7、纤维 由胚珠表皮细胞发育而成,是单细胞,外形上可分三部分。 基部:靠近种子表皮细胞一端,直径较小,易断裂。 中部:直径最大,成熟纤维有很多扭曲。 端部:靠顶端渐细,没有中腔,也无扭曲。

棉纤维的长短、粗细、颜色因棉种或品种而异。 (二)、四个栽培种的主要区别

表1、四大棉种各生育期主要开矿特征表 棉种 陆地棉 海岛棉 中棉 草棉 染色体数 26 26 13 13 苗子叶 近半圆形或椭圆半圆形,叶片大肾形,叶片较小而肾形,叶片小而蕾形,叶片较大,而肥厚,浓绿色。 薄,淡绿色 薄,嫩绿色 期 较厚,绿色。 主茎中裂片宽,三角中裂片长而渐中裂片矛头形,裂中裂片短矛头中部形,裂口深小于尖,裂口深大于口深1/2-1/3。叶形,裂口深2/3叶片 1/2。叶片中等1/2。叶片最大最片较小,长大于宽,或小于1/2。叶片大,有长茸毛。 厚,无茸毛。 有短茸毛。 小,长小于宽。 花苞叶 苞叶基部分离,苞叶基部分离,苞叶基部联合离,苞叶基部联合,铃有苞外蜜腺。较有苞外蜜腺。较无苞外蜜腺。较浅向外反卷,无苞期 深缘齿。 深缘齿。 缘齿。 外蜜腺。 花 花瓣乳白色,多花瓣黄色,基部花瓣鲜黄色,基部花瓣鲜黄色,有数品种无红斑,有少许红心,花许红心明显,花较红斑,花小。 花中等大。 很大。 小。 铃 铃面平滑,油腺铃面有大凹点,铃面有小凹点,油铃面光滑,油腺不很明显,铃大铃中等大,较尖腺明显,铃小,较不明显,铃小,呈卵圆形,向上长,铃肩不明显。 尖长,有肩。向下圆和扁圆形,有着生。 着生。 肩。向下着生。 种子 大、毛子 大、光子或端毛 小、毛子或光子 小、毛子或光子 纤维 较细长 细长 短而粗 短而细 二、材料和用具

1、棉花植株:陆地棉

2、棉花叶、花、铃、种子和纤维标本 3、沙培7天、15天的棉苗 三、进行方法

1、观察陆地棉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纤维,观察棉株上不同部位的叶片变化,仔细比较果枝和叶枝的特点。

2、观察四个栽培种的主要形态特征,比较其异同。 四、作业

1、果枝和叶枝的区别如何。描述所观察的陆地棉叶形和铃形。

2、四个栽培种在各生育期的主要形态区别,根据观察列表加以说明。

实验三、水稻的形态特征及种子发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水稻的植物学特征识别籼、粳、糯;了解稻种在不同水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特性。

二、实验内容 (一)、稻的植物学特征

1、根:有种根和不定根。种根又叫胚根,仅一条;不定根又叫冠根,由茎基部各节发生。从种根和不定根上又可发生支根。稻根成长后,皮层部分薄壁细胞缢缩解体,形成较大的空腔,叫作裂生通气组织,是地上部向根系输送氧气的通道。

2、茎:由节和节间组成。稻茎中空,每茎有10-18个节。各节均有腋芽,基部各节密集,腋芽能萌发分蘖并可发生不定根,故称为根节或分蘖节;地上部分节间伸长,一般有伸长节4-6个,通常不发生分蘖和不定根,茎杆最上一个节为穗颈节。

3、叶:发芽时最先长出的是胚芽鞘,白色无叶绿素;接着出现的为不完全叶,绿色,仅具叶鞘而无叶片;以后依次长出若干片完全叶10-18片,完全叶由叶鞘、叶片、叶舌、叶耳等四部分组成,叶片与叶鞘连接处叫叶枕。最上一片叶叫剑叶(顶叶、止叶、旗叶)。

4、穗:稻属园锥花序。穗的中轴叫穗轴,穗轴上有节,叫穗轴节。从穗轴上发生的枝梗称第一次枝梗,从么一次枝梗上再发生第二次枝梗。枝梗上着生小穗,小穗由小穗梗、付护颖、护颖(不孕花外颖)和小花组成。每个小穗有三朵小花,但下部的小花退化,仅上部一朵小花发育。发育小花有内、外颖各一片,浆片2枚,雄蕊6枚,雌蕊1枚。

5、果实:谷粒内有糙米1粒,称颖果,由果皮、种皮、胚及胚乳组成。着生胚的一面为腹部。背部有一纵沟,称背沟;腹部常有腹白,米粒中心多有心白。腹白、心白的多少及有无与品种及栽培条件有关,腹白、心白多的品种米质差。米的色泽有白、红、褐、黑、紫等色。

(二)、籼、梗、糯类型识别 1、籼、粳亚种的区别

表1籼、粳亚种的区别

项目 籼亚种 粳亚种 叶的形态、色泽、顶叶片较宽,色淡绿,顶叶叶片较窄,色浓绿,顶叶开度叶开度 开度小 大 叶毛的多少 多 少或无 芒的有无及长短 多无芒,间有短芒 长芒至无芒,芒略弯曲 颖毛 毛稀短,散生 毛密而长,集生于颖棱上 谷粒形状 细长,断面扁平 短园,断面呈园形 脱粒性 易 难 谷粒对石碳酸的反染色较深 染色较浅 应 1%的石碳酸:将苯酚置于水浴锅中加热溶解,然后配成1%的的溶液。 谷粒对石碳酸的反应:取籼、粳谷粒各100粒,在30℃温水中浸6小时,

把水倒出,用1%的石碳酸浸泡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再置于吸水纸上24小时,观察染色反应;或直接将谷粒浸泡于装有石碳酸溶液的培养皿中,8小时后观察谷壳着色情况。

2、粘、糯性的区别

表2、粘、糯性的区别 项目 粘性 糯性 胚乳颜色 白色透明 乳白色不透明 胚乳成分 含20--30%的 无直链淀粉或极少 饭的粘性 粘性小 粘性大 碘—碘化钾反应 吸碘性大呈蓝色 吸碘性小呈红褐色 碘—碘化钾溶液:1.3g碘化钾溶于10ml水中,再加0.3g结晶碘,溶解后加水至100ml。

胚乳淀粉对碘—碘化钾反应:取粘、糯稻种子,在米粒横断面上滴碘—碘化钾溶液1滴,观察着色反应。

(三)、稻种发芽特性

1、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

数3个100粒种子放入3个垫有吸水纸保湿的培养皿中,分别置于20℃、30℃、40℃培养箱中发芽,每天观察发芽率和根芽长度。

2、不同水分(氧气)条件下种子的萌发

数2个100粒种子分别放入1个垫有吸水纸保湿的培养皿和放有深水的烧杯中,置于 30℃ 培养箱中发芽,每天观察发芽率和根芽长度。

三、作业

1、绘稻穗模式图

2、籼、粳亚种谷粒对石碳酸的反应,粘、糯稻淀粉对碘—碘化钾的反应的观察结果

3、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观察结果

4、不同水分(氧气)条件下种子的萌发观察结果如何,为什么?

实验四、油菜的形态特征及冬前苗期的田间诊断

一、目的

认识油菜的主要植物学形态特征,并通过冬前(小寒前)油菜苗期的田间诊断,认识冬发苗、冬壮苗、冬瘦苗的长势长相,了解其形成原因,为采取相应的培管措施提供依据。

二、内容

(一)油菜的形态特征 1、根 直根系:

白菜型油菜为密生根系,主根入土浅,支根细,数量多;甘兰型油菜主要分布在耕作层20-30cm;芥菜型油菜为疏生根系,主根入土深,支根分布稀疏,木质化程度高。

2、根颈

在栽培上常将子叶节以下的整个幼茎称为根颈。在植物学上,根和幼茎连接处的一小段幼茎称为根颈。根茎的精细,长短是衡量油菜苗期生长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壮苗,根颈粗短,根子发达。

3、茎和分枝 (1)、主茎

甘篮型油菜的主茎可划分成三个茎段。苗期为缩茎段,节短而密,苗床期留苗过密,缩茎段会延长形成高脚苗;伸长茎段,节间由下而上渐长,着生短柄叶;苔茎段:位于主茎上部,节间自下而上渐短,着生无柄叶。

(2)、分枝

油菜的分枝性很强

根据分枝的级数分:一次分枝;二次分枝;三次分枝。

根据一次分枝的多少和在主茎的分布不同分为:下生分枝型:缩茎段腋芽比较发达,分枝生长速度比主茎快或相近,株型丛生状,筒状;上生分枝型 缩茎段和伸长茎段的腋芽不能正常发育,株型为扫帚形;中生分枝型 缩茎段的腋芽不能正常发育,株型为纺锤形。

3、叶

真叶为不完全叶,无叶托

甘蓝型油菜的叶型有三种:长柄叶,着生在缩茎段,叶柄茎部两侧无叶翅;短柄叶,着生在伸长茎段,叶柄茎部两侧有叶翅;无柄叶,着生在苔茎段。

5、花

花序为总状花序,分为主花序,分枝花序。为十字花科植物。 6、果实和种子

油菜的果实为角果,由果柄、果身、果喙三部分组成。

种子:一般呈球形,色泽有黑色、褐色、黄色、红褐色,千粒重3g左右。 (二)、油菜三类型的识别 1、白菜型油菜

植株较矮小,上部苔茎叶无柄,叶基部全抱茎。花淡黄至深黄,花瓣圆形,较大,开花时花瓣重叠或呈覆瓦状,花序中间花蕾低于开放花朵。角果肥大,果喙显著,果柄与果轴夹角约为600。种子3克左右,无辛辣味。南方油白菜基叶

叶柄宽,中肋肥厚,叶柄两侧多有附叶(裙边),叶全缘或有浅缺刻,叶面微被或不被蜡粉,种皮有褐、黄或黄褐杂色。

2、芥菜型油菜

植株较高大,茎较坚硬,主根木质化较坚硬。叶面皱缩被有蜡粉和刺毛,叶色灰绿或青绿,有的紫色,苔茎叶均有叶柄,不抱茎。花瓣窄小较长,开花时四瓣分离,花色淡黄,花序中间花蕾位置高于开放花朵。角果细而短,果柄与花序夹角小,约为450。种子较小,千粒重2-3克,辛辣味较强,种皮有黄、红、褐色。

3、甘蓝型油菜 植株高大,分枝粗壮,基叶具琴状缺刻,上部苔茎半抱茎;叶色蓝绿似甘蓝,密被蜡粉或有少量蜡粉。花瓣大,黄色,开花时两面三刀侧重叠。花序中间花蕾位置高于开放花朵,角果较长,多与果轴呈直角,种子大,千粒重3-4克,不具辛辣味,种皮黑色或黑褐色

(三)冬苗期田间诊断

越冬期的苗势与长相是由秧苗素质、移栽质量、冬前有效生长期、越冬阶段气候条件以及栽培管理措施决定的,这一阶段的冬油菜常形成“冬发”、“冬壮”、“冬瘦”三种类型的长相。

1、冬发苗

在适期早播,大壮苗早栽、肥水条件良好的条件下,菜苗充分利用冬前的有效生长期进行营养生长与养分积累。进入越冬期,具有较大的营养体,根颈粗度大于1.5cm。根系发育良好,单株绿叶数达12-14片,叶腋芽较多,叶面积指数达1.5以上,能够封行。在近年二熟制地区推广的“秋发”油菜,即为此类的、典型代表,但在冷冬年冬发过旺的菜苗往往易受冻害,若 能顺利通过,则可望达到亩产250-250公斤的超高产水平。

2、冬壮苗

适期播种,适龄壮苗移栽,菜苗在冬前有效生长期内有较大的营养生长量与养分积累。进入越冬期有较大的营养体,根颈粗1-1.5cm,根系发育良好,单株绿叶8-10片,叶面积系数1或以上,基本封行而未抽苔,叶厚色深,叶片嵌紫,抽少量腋芽,具较强的抗寒能力。产量可达亩产150公斤。

3、冬瘦苗

由于晚播晚栽,苗床拥挤或肥力不足,进入越冬期出现多种类型的瘦苗: (1)、脱肥型瘦苗

油菜冬前生长良好,其长势长相均以达到壮苗标准,但随着温度下降与肥力不足,红叶率显著增加,绿叶数减少,落叶增多,叶面积指数小于1。

(2)、徒长型瘦苗

苗前期或由于苗床拥挤,或由于直播的间苗不及时,造成根颈细长横卧地面,成“L”型向上生长。这种菜苗的总叶数和绿叶数虽已符合壮苗要求,但根颈细弱,根颈粗不到1cm,根系发育差。

(3)、缓发型瘦苗

苗期由于缺少肥水或缺硼,进入越冬期时,单株总叶数5、6片左右,绿叶数约占总叶数的50%,叶片小而较厚,上下叶片的长短大小差异不大,根颈细小,且木质化程度较高,长势弱。

以上三种类型的瘦苗是当前生产上常见的冬苗长相,是油菜冬管的重点对象,常采取以工促壮、促根保叶等措施,促瘦苗向壮苗转变,争取亩产100公斤

左右水平。

三、材料及用具

干植株标本,各种类型的油菜田 游标卡尺,米尺 四、方法

(一)观察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植株。 (二)、田间诊断调查方法

在田间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5-10株测量苗高、菜苗开度、总叶数、绿叶数、单株叶面积,根颈粗,叶面积指数。

表1油菜越冬前苗期植株长相调查

日品株苗高 油菜总叶单株叶根颈叶面积苗类型 期 种 号 (cm) 开度 数 面积 粗指数 (cm) (cm2) (cm)

五、作业

1、试述所观察的油菜品种植株特征。

2、根据诊断结果,提出形成不同类型长相的原因及分别应采取的培管措施。

实验五 水稻生育特性观察

一、 生育期观察 (一)、生育期的观察方法

1、秧田期:播种后在秧田定点观察出苗期和三叶期。定点的方法是:播种时在有代表性的秧厢上,每品种选取3—4个点,每点1平方尺,各点用同样大小的报纸覆盖,播种后揭出报纸,在覆盖处再播种预先数计好的种子。出苗时定期观察点内出苗数,再根据播种总粒数计算出出苗期、出苗率、三叶期及成秧率。 2、大田期:水稻移栽后,大田每品种定10—20蔸作为生育观察材料(小区一般垂直插秧方向连续定10蔸,大田20蔸;小区靠边行2蔸,大田5蔸不宜作观察材料)。定点后进行定期(三天1次)观察。 (二)、生育期记载标准

1、出苗期:观察点内发芽总粒数的10%不完全叶突破芽鞘,叶色转青的日期为出苗始期,50%为出苗期,80%为齐苗期。

2、三叶期:观察点内50%的秧苗第三片完全叶全展的日期。

3、返青期:移栽后50%的植株新叶重新展开,叶色由红转绿,心叶开始伸长,同时有新根发生的日期。

4、分蘖期:10%的植株新生分蘖叶尖露出叶鞘1厘米时为分蘖始期,50%为分蘖期。总茎蘖数最多时为最高分蘖期。分蘖速度最快的时期为分蘖盛期。 5、茎蘖数与最后有效穗数相同的日期,为有效分蘖终止期。

6、拔节期: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早稻达1厘米以上,晚稻为2厘米以上的日期。

7、孕稻期:50%的植株的剑叶叶枕全部露出下一叶叶枕时的日期

8、抽稻期:10%的稻穗穗顶露出剑叶叶鞘达1厘米时为抽穗始期;50%为抽穗期;80%为齐穗期。

9、乳熟期:50%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充满颖壳,呈乳浆状,手压开始有硬物感觉时为乳熟期。

10、蜡熟期:50%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浓粘,手压有坚硬感,无乳浆状物出现的日期。

11、完熟期:早籼稻80%谷粒变黄,米质变硬;晚稻全部谷粒变黄的日期。 12、全生育期:从播种第二日起至成熟的日期。

二、叶龄观察 (一)、定株:秧苗第一叶全展后选有代表性的秧厢1—2厢定10—20株秧苗做观察株,3叶全展时用红漆标记样株叶片,以后每隔一个叶龄再标记一次。水稻移栽时可将样株移入本田,每蔸插一个样株,定期(3天1次)记载叶龄,直到剑叶定型为止。 (二)、叶龄记载方法:叶龄以主茎完全叶叶序为准,尚未完全抽出的心叶(n),以其抽出的长度(m)达到下一叶(n-1)叶全身长(M)的大体比例来衡量,以小数表示之。

1、心叶露尖卷曲如筒状,m长度小于1/3M时为0.1。 2、心叶顶端开始展开,1/3M4、3/4MM时为0.9。

6、心叶叶枕从下一叶叶枕中露出时为1.0。

三、群体动态观察 (一)、秧田群体

1、出苗率:第一完全叶出现时,调查观察点内的总出苗数,求算出苗率: 出苗率=出苗数/(观察点总种子数*发芽率)*100 2、成秧率:插秧前1—2天,调查点内正常苗和缩脚苗(苗高不足正常苗一半者)的数量,求算成秧率:

成秧率=(正常苗-缩脚苗)/(观察点总种子数*发芽率)*100

3、分蘖株率:调查观察和带分蘖的株数,

分蘖株率=带分蘖的株数/样点内总苗数*100 (二)、本田群体

1、分蘖动态观察:定点定株观察,小区每点10蔸;大田每点20蔸,共4—5个点。回青后调查基本苗数(含秧田分蘖),分蘖开始时每3天调查一次总茎蘖数,直至抽穗为止。

表1、水稻分蘖动态记载表 调查日各 蔸 总 茎 蘖 数 万/亩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 均 基本苗 月 日 2、叶面积动态

本田期可在分蘖期、孕稻期、抽稻期、乳熟末期各调查一次。每小区五点取样五蔸测定叶面积。 (1)、称重法:将5蔸稻苗洗净分株,再取近1/3的样株摘下全部绿叶,趁鲜叶末萎蔫之前将各叶中部相联,成直线紧挨平铺于桌面,测量中部叶片总宽度(厘米),并截取中部5—10厘米长度,长*宽即为小样面积。将小样面积的绿叶部分和其余取样叶片分别干燥称重。

全部样品叶面积(平方厘米)=(小样叶片干重+其余叶片干重)*小样面积/小样叶片干重 (2)、系数法:实测样品每片叶的长和宽,长乘宽再与系数K值相乘即为各叶叶面积。K值在不同生育期略有不同,一般苗期和成熟期为0.67,其他生育期为0.75。

四、产量性状

成熟期每小区取10蔸,带回室内考种

表2、成熟期考种 品种株穗有效每穗每穗每穗空秕千粒理论实际谷草或处高 理

长 穗数 总粒实粒空秕数 数 粒数 率 重 产量 产量 比 实验六、水稻幼穗分化过程观察

一、实验目的

识别水稻幼穗形成各时期的形态特征。 二内容

1、第一苞原基分化期:第一苞原基和叶原基在解剖镜下的区别:①叶原基分化在前一叶原基遮住了生长点之后才发生,而第一苞原基在剑叶原基还没有包住生长点时就已发生;②苞原基生长初期与生长锥中轴的夹角呈钝角,而叶原基呈锐角。

2、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在第一苞原基增大后,在生长锥上分化出第二苞原基,第三苞原基„„等,在各苞的腋部产生新的突起即为第一枝梗原基。此时幼穗开始出现白色苞毛,肉眼尚难辨认。

3、第二次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期:自穗顶最迟出现的第一次村梗原基最先分化出第二次枝梗,依次向穗基部发展。至基部后上部第一次枝梗顶端颖花的各部器官开始分化。此时幼穗全部为苞毛所覆盖,幼穗长1—1.5mm。

4、雌雄蕊形成期:首先在最上部第一次枝梗顶端小穗结实花上出现雌雄蕊原基,然后依次向下分化形成。此期幼穗长5—10mm,外被浓密苞毛。镜检可见内外颖和雌雄蕊突起。

5、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幼穗长1.5—4cm,小花长约2mm。已能明显分清颖壳。 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穗和颖壳长度均约为全长的一半,花药呈明显黄色,后期镜检可见四分体。

7、花粉内容充实期:小花大小达到全长85%左右,颖壳叶绿素增加。

8、花粉完成期:抽穗前1—2天,内外颖大量出现叶绿素,花丝迅速伸长。

三、作业

1、你观察到的幼穗分化过程到了什么时期?并说明特征。 2、简述水稻幼穗形成各时期的田间判断方法,

实验七 棉花生育观察

一、棉花生育期观察 1、出苗期: 2、现蕾期: 3、开花期: 4、始絮期: 5、拔杆期:

表1、棉花生育过程

播出现开始拔种苗蕾花絮杆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播种至出苗天数 出苗至现蕾天数 现蕾至开花天数 开花至吐絮天数 吐絮至拔杆天数 全生育期

二、苗期的观察

选择有代表性棉株10株(定苗后5株),每三天(定苗后5天)观察1次。 1、株高:地面至生长点的距离。

2、出叶速度:各时期主茎真叶数。叶片基部平展了就算为1片真叶 3、真叶大小

长宽系数法:长(中脉长度):自叶基红点至中裂片尖端之间的距离;宽:中裂片左右两旁裂片尖端之间的距离。单叶面积=长*宽*系数(不同品种系数不一样)。 直线平方系数法:侧脉长度:从叶基红点至近中裂片左或右旁裂片尖端之间的距离。

主茎叶单叶面积=侧脉长度的平方*系数(岱红岱为1.11) 果枝叶单叶面积=中脉长度的平方*系数(岱红岱为0.76) 3、红茎比

表2、棉花苗期生长发育观察记载表 厘米 月株株红真一二三四„ 日 号 高 茎 叶真真真真数 叶叶叶叶长 长 长 长 1 2 3 4 5 „ 平 均 二、现蕾至吐絮期的观察 1、主茎生长速度 2、红茎高度

3、主茎下数第四叶宽度

4、果枝及幼蕾出现速度及顺序 5、开花、结铃规律 6、吐絮观察

表3棉花现蕾至吐絮观察记载表

株号: 品种: 月日 株高 红茎 下数四果枝果节开花成铃脱吐 叶宽 数 数 数 数 落絮数 数

棉花株式图

图例:△:蕾,△6/5 ●:花,●7/2

♀:铃,♀7/10 ☆:絮,☆8/18 ×:脱,×6/15

实验八 烟草生育观察

一、生育期观察

1、出苗期:从播种到50%植株第一片真叶出生。

2、十字期:从50%植株第一片真叶出生到50%植株第三片真叶出生。 3、生根期:从50%植株第三片真叶出生到50%植株第七片真叶出生。 4、成苗期:从50%植株第七片真叶出生到大田移栽。

5、还苗期:从移栽到50%植株根系生长,叶色开始转绿,心叶开始生长。

6、伸根期:从还苗到株高30cm左右,叶数达12—16片,株型近似球形(团棵)时。

7、旺长期:从团棵到50%植株现蕾。

8、成熟期:从现蕾到烟叶自上而下逐渐落黄成熟。

表1、烟草生育期观察记载表 播出苗十字7叶移栽 还苗 团棵 现蕾 开花 首次末次种 期 期 期 采摘 采摘 出现 日期 生育 期天数 二、生长动态

每小区定5株,伸根期3天观察1次,旺长期2天观察1次。 1、株高:从地面量至生长点 2、茎粗:测量茎基部茎围长度

3、叶片大小及其增长动态:叶片全展后测量长和宽,长:从茎叶交界处至叶尖;宽:量最宽处

4、出叶速度:叶片全展算1叶

表1、烟草生长发育观察记载表

株号: 品种: cm 月/日 株茎1叶 2叶 3叶 4叶 5叶 6叶 „„ 高 围 长 宽 长 宽 长 宽 长 宽 长 宽 长 宽

实验九、烟草的形态特征及商品类型观察

一、目的

认识红花烟草的主要植物学开矿特征,识别烟草不同的商品类型。 二、内容

烟草属茄科烟草属,是1年物草本植物。 (一)、烟草的植物学形态 1、根:为园锥根系,主根入土深,可达1.3—1.7M,根群多集中在17—33CM范围,烟草许多部位,特别是在茎的基部能产生不定根。烟草根系是烟碱合成的主要场所。

2、茎:直立、圆形,表面有粘性的茸毛,茎幼嫩时髓部松软,老熟时中空,变为木质化。茎高一般60—300CM,多叶烟高达350CM。茎到生长后期,从叶腋间发出腋芽,茎顶端着生花序。

3、叶:烟叶大小因品种而异,小的7—10CM,大的可达60CM以上。在一株上,中部叶片最大,下部次之,上部最小,叶柄有或无。叶片呈螺旋状排列在茎上。

⑴叶形:用长宽比确定,有8种:

①宽椭圆形,长为宽的1.6—1.9倍;②椭圆形,长为宽的1.9—2.0倍;③长圆形,长为宽的2—3倍;④宽卵圆形,长为宽的1.2—1.6倍;⑤卵圆形,长宽比与宽椭圆形一致,只是宽的部位偏下;⑥长卵圆形,长宽比与椭圆形一致,只是宽的部位偏下;⑦披针形,叶片窄长,长为宽的3倍以上,是宽处常在叶片的基部;⑧心脏形,长为宽的1—1.5倍,叶的最宽处在基部,叶基部中脉处呈凹状。

⑵叶尖:有渐尖、钝尖、急尖和尾状4种。

⑶叶面:叶面有平滑和皱缩2种,叶面皱缩的烟叶往往叶色较绿。 ⑷叶缘:有波浪形和皱折形2种

⑸叶色:分为深绿、绿、浅绿、黄绿4种。

⑹叶脉:一条主脉,俗称烟筋,两侧有侧脉9—12对。主脉粗细及与侧脉的角度是品种特征之一。

⑺叶片着生部位:一般烟叶自下而上分为脚叶、下二棚、腰叶、上二棚、顶叶5个部位。

4、花序:聚伞花序,在烟株主茎顶端长出1个单花,在花柄有基部以分枝的形式长出3个花茎。花冠呈漏斗形、圆筒形等,粉红色或淡黄色。花瓣呈五角形突起,花萼管状或钟状,雄蕊5枚,四长一短,雌蕊1枚,柱头2裂,自花授粉。

5、蒴果和种子:蒴果形状有卵形或圆球形,每株有蒴果100-400个,每个蒴果有种子1—3千粒,千粒重50—250mg,褐色,暗褐色等。

(二)、烟叶商品类型

烟草由于栽培方法、品种及调制方式不同,可分为烤烟、晒烟、晾烟等。

1、烤烟:利用烤房火管加温,使叶片干燥,烤后叶片金黄色,烟味醇厚,其化学成份是含糖量高,蛋白质和烟碱含量适中,叶片厚薄适中,是卷烟的主要原料。

2、晒烟:利用太阳光的热能晒干,晒烟的尼古丁含量高,含糖量低,叶厚,

味浓香气重。部分用于卷烟,也用于雪茄烟、斗烟原料。香料烟、黄花烟也属于此类。

3、晾烟:晾烟是把烟叶悬挂在索上,放在晾房或荫处,利用通风让其自然干燥的缓慢调制过程。晾烟具有尼古丁含量低、含糖量低的特点,具有特殊香气,叶片较薄。主要用于制混合卷烟、雪茄烟、雪茄外包皮、斗烟等。白肋烟也属于此类。

三、材料及用具

烟草植株用有关标本 四、方法

(一)观察比较几个主要烟草品种的形态特征。 (二)观察比较烤烟、晒烟、晾烟的异同。 五、作业

1、试述所观察的烟草品种的株型、叶片、花和果实的特点。 2、试述烤烟、晒烟、晾烟的主要特点。

实验十、油菜的经济性状考察与测产

目的:了解掌握油菜经济性状的测定方法,学会田间估产。

主要内容:取样方法;测株高、分枝高度、分枝数、主花序长度、着果密度、荚果数、每荚粒数、千粒重;估产。

主要仪器和材料:钢卷尺、数粒机。

主花序 实验十一 稻米外观及食味品质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学习稻米品质鉴定的方法和技术及评定一些稻米品质

二、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稻米外观品质

1、胚乳透明度:各品种取10粒精米,用刀片横切后观察其剖面,根据透明度

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级。 透明:玻璃质,横切面胚乳无腹白,晶亮透明

半透明:半玻璃质,横切面胚乳腹白很少,稍有透明光泽 不透明:粉质,横切面胚乳腹白很多,无透明光泽

2、垩白:各品种取10粒精米,目测垩白平均所占比例,根据稻米分级标准分级。

稻米垩白分级标准

级别 0 1 5 9

3、米粒形状:各品种取10粒精米,测其长度和宽度,根据稻米分级标准分级。

稻米长度和形状分级标准

名称 特长 长 中等 短 (二)、食味品质

各品种取100克精米,分别装入500ml烧杯中,加水(籼米140ml、粳米120ml、糯米100ml),高压锅中蒸煮20分钟,再焖10分钟后取出,立即盖以表面玻璃,防饭面硬结,冷却至室温后称重,计算稻米胀性.。

出饭率(%)=饭重/米重%

最后按个人品味评定食味,分好、中、差。

长度(mm) >7.50 6.61-7.50 5.51-6.60 5.50或以下 级别 1 3 5 7 形状 细长 适中 粗 圆 长宽比 >3.0 2.1-3.0 1.1-2.0 级别 1 3 5 垩白面积(%) 无,0 小,<10 中,10-20 大,>20 1.1或以下 7 三、主要设备及药品

游标卡尺、小刀、高压锅、500ml烧杯、各种类型的稻米

四作业

1、将测定结果填入下表 品种 胚乳透 垩 白 米 粒 米 粒 出饭率 明 度 长 度 形 状 2、对各品种比较品质优劣,作出综合评价。

食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