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奥美拉唑配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评价

2022-05-31 来源:爱go旅游网
322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34

·临床荟萃·奥美拉唑配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评价

李文君

(中国人民解放军91917部队,北京 102401)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106例我院慢性胃炎患者,

纳入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5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单一治疗,实验组行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及症状改善时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长及药物不良反应。恶心、皮疹、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

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症状改善时长、病灶消失时长较短,实验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呈现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行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药物安全性水平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关键词:慢性胃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34.244

本文引用格式:李文君.奥美拉唑配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4):322+324.

0 引言

慢性胃炎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贫血、腹泻、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部分严重的患者可见呕血、便血等症状[1]。本研究给予慢性胃炎患者行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对其结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较。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慢性胃炎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及症状改善时长数据(见表1),治疗前2组患者C反应蛋白未见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症状改善时长、病灶消失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两者差异明显(P<0.05)。

表1 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及症状改善时长比较组别实验组参照组tP

例数5353--C反应蛋白(mg/L)治疗前11.53±3.3711.55±3.380.03050.9757

治疗后2.1±0.165.33±0.7530.66300.0000

症状改善时病灶消失时

长(d)长(d)5.02±1.026.25±1.84.32810.0000

12.22±1.3613.93±1.885.36510.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慢性胃

炎患者106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53)与参照组(n=53)。实验组男23例,女30例;年龄为25-67周岁,平均(46.32±12.77)周岁;慢性胃炎病程时间为1-15年,平均(7.81±2.36)年。参照组男25例,女28例;年龄为26-69周岁,平均(46.35±12.80)周岁;慢性胃炎病程时间为1-17年,平均(7.79±2.34)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慢性胃炎病程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分组方式通过可比性校准。纳入标准:①经内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②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研究风险,自愿签署相关协议。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应用药物过敏;②消化性溃疡[2]。

1.2 方法。参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单一治疗,青岛双鲸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片(国药准字H20020714),每日口服2次,每次20 mg。实验组行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在参照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黑龙江龙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拉霉素胶囊(国药准字H19990041),每日口服2次,每次0.25 mg[3]。全部患者均行1星期连续治疗,告知患者正确用药方式及饮食方案,提升其治疗依从性。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星期后C反应蛋白与症状改善时长、病灶消失时长。记录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包括:恶心、皮疹、呕吐等。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106例慢性胃炎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及症状改善时长、病灶消失时长数据行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患者恶心、皮疹、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数据以P<0.05为校验基线,判断其统计学意义。

2.2 慢性胃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慢性胃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见表2),2组患者恶心、皮疹、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

表2 慢性胃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实验组参照组χ2P

例数5353--恶心2(3.77)1(1.89)

--皮疹2(3.77)2(3.77)

--呕吐1(1.89)0(0.00)

--总不良反应5(9.43)3(5.66)0.54080.4620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中常见病之一,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餐后满胀等症状,病程时间较长,且病情极易反复,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4-6]。本研究针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其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C反应蛋白未见明显差异,实验组症状改善时长、病灶消失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2组患者恶心、皮疹、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奥美拉唑是临床中常用的质子泵抑制药物,在酸性环境下浓度较高,进入患者体内后,奥美拉唑可作用于胃黏膜细胞,避免胃酸对患者胃黏膜造成进一步损伤,故对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产生积极影响[7-8]。克拉霉素是红霉素衍生物,具有抗菌广谱性特征,本药物口服吸收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慢性胃炎症状。

(下转第324页)

2 结果

2.1 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及症状改善时长比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324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34

同时增大第一次成功穿刺的概率。而且患者在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临床推广的价值较大。

等方面也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病人的感染主要是通过细菌通过皮肤或是导管接头进入人体,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效果与感染也有很大的影响[5]。医护人员在实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求严格执行无菌的原则,不仅需要对患者手术进行处的皮肤进行消毒,而且手术过程中的器具也需要做消毒处理,防止因感染影响到疗效[6]。

本次研究显示,在两组患者在行中心置管后,常规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误穿动脉,7例患者出现了血肿等症状,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血肿。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93%,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32%。常规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为(10.23±3.58)min,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的置管时间(8.59±1.27)min,常规组患者的第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2.09%,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第一次穿刺成功率97.67%。使用常规性颈内静脉检查办法与中心静脉置管与在B超下行颈内静脉检查以及中心静脉置管相比,置管时间更长,第一次穿刺成功率反而更低,在术后也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综上所述,在B超下进行颈内静脉检查以及中心静脉置管的方法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可以有效地减少置管时间,

参考文献

[1] 祁永芝,刘东英,卫莉,等.专科护士在B超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

管术可行性研究[J].全科护理,2017,15(10):1242-1244.[2] 王君芬,王信娟,潘海燕,等.B超引导下经颈内静脉行

PICC置管技术在双侧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8,20(2):357-358.

[3] 何燕娴,张艺军,李平.B超探头压迫法预防经外周静脉置

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效果[J].实用老年医学,2017,29(10):987-989.

[4] 廖利萍,高英,彭娜,等.在B超引导下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

静脉置入术临床效果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7,26(8):594-597.

[5] 佚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时行B超引导的效果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3):3137-3138.

[6] 陈连带,崔虹,黄敏清,等.改良扩皮方法在B超引导下实施PICC

置管的临床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37(4):297-299.

(上接第321页)

依然具有稳定正常的血流,那么就会影响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有效率。而动态心电图则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可以监测患者24 h内的动态心脏变化情况,以此得出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9-10]。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的阳性率没有可比性(P>0.05),但动态心电图对部分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较高,经对比可知P<0.05,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所述,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提高疾病检出率,保证后续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广泛。

[3] 王琼.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

对比[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9):92-93.

[4] 姜丹.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对

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56.

[5] 苏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

价值对比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9):1063-1064.[6] 刘海燕.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对比

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4(11):24-25.

[7] 张红梅,王学工,李艳玲.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

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7,19(a01):100-101.[8] 马茜,胡萍,雷敏,等.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

常的诊断价值比较[J].医学信息,2016,29(3):49-50.

[9] 顾喆,章冬霞.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并心律失常

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3):355-356.[10] 王效婷.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比

较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4,16(3):154-156.

参考文献

[1] 张栩.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

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6):873-875.

[2] 马慧琴.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应

用的价值[J].养生保健指南,2017(38):159.

(上接第322页)

综上所述,本研究予以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且克拉霉素的药物安全性水平较高,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模式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4):57-57.

[4] 郑年凤.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现

代诊断与治疗,2013(17):3922-3923.

[5] 李斌.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75例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1):149-150.

[6] 聂浩鸿,田维霞.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胃

炎82例[J].中国药业,2008,17(9):55-55.

[7] 赵志丹,王晓艳.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

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53-154.

[8] 袁俊.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当代

医学,2014(29):124-125.

参考文献

[1] 丁瑞富.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63):92+96.

[2] 舒一民,黄海聪,尚才兵.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

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10):25.

[3] 袁素娟.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