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峰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
[摘要]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是组成人类体育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灌输,形成了具有深
厚民族特色渊源、历史悠久的科学项目。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秉承着人民的劳动智慧,是充分展示人民情感的历史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对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和赏析,找到民族传统体育题材相关项目的内在魅力,以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为我国古典文学内容增添色彩。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题材;特色;中国古典文学;解读
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16.24.021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人民在长久生产生活中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历史文化流传并对后辈寄予厚望的重要标志,是通过独特的形式展示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人民是行为和活动受到传统文化、习俗以及教育理念的影响,成就了具有独特魅力,又富含特殊历史意义的体育运动项目,充分展示民族文化色彩。由于民族特色与民族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传统遗留下来的民族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时代的文化产物,并且伴随我国人民的成长。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主要是为了强健人民的体魄,实现生产和生活的终极目标,但是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和情感色彩,充分展示了民族思想和民族气节。民族传统体育对于人民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是体现整个民族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因素。能够保留下来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是我国人民对民族特色文化体会的总体,代表着人民是情感和思维,是整合文化形式的关键形式。由于周边政治、文化因素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促使传统体育项目关系着国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形式营造特色中国古典文学,可以积极地与国际进行文化、经济交流,实现了向世界展示国家精神面貌的目的。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吸取外国文化经验,不断满足自身的成长需求。古典文学通过运用语言的魅力展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在发展的过程中渲染体育项目的感染力,为实现民族文化升华奠定良好的文学基础,打造具有深刻影响的民族特色文学氛围。
一、特色中国古典文学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创造和设立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从前的社会存在动荡和纷争,连年的战乱影响了人民安定的生活。骑御这项体育活动就是在古代社会长久生活环境下形成的,由于生活在战乱时期,人们需要训练骑御技术,以此保证正面迎接战争。在许多古典文学名著中都出现过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画面,像著名的《三国演义》、《水浒
[作者简介]沈云峰(1984-)男,汉,吉林省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传》等。
另外一项体育竞技运动在古典文学中也比较常见,与骑御之术同样,对于生活在战争中水深火热的人们同等重要,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在许多古典文学中也有生动刻画这样的场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就是杜甫在文学作品中创作出的经典名句,说明了骑御技术的重要性,为渲染历史场景营造了良好的气氛。
还有舞蹈、蹴鞠等体育活动就证明社会进步到另一个阶段,由于治理有方给予人民安居乐业的环境,人们开始活跃于娱乐活动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之中。舞蹈和蹴鞠的体育项目创设,不单单是为了锻炼人民的体质,还是为了表现出人民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热情。
诸如此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有许多,类似于围棋等,不但磨炼人们的体质,还开发了人们的智慧,满足了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需求。
二、特色中国古典文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关联(一)描写民族传统体育素材丰富古典文学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展现出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满足了社会进步的需求,能够丰富人民单一的劳动生活。特色的中国古典文学经常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写作基础,在描写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添加渲染气氛的辞藻,以乐观、积极的体育竞技项目展现人民的正能量,充分实现了对时代背景的刻画和描写。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描写,还能更深刻地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强健的体魄保卫家园,也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举国欢庆,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断融合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充分实现了丰富作品内容的需求,将作品的形式内涵化。成功拓展后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极好的推动作用。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唯一不变的是文学创作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意义。
(二)透过古典文学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底蕴
对特色中国古典文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就能够发现古典
41
文学对民族传统体育形式的提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单是对人们身体的锻炼,还是充盈民族智慧的重要体现。古典文学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将自身融入到作品情节中,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描述,积极地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表达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古典文学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描写和渲染,成功提升了传统体育形式的底蕴。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蕴含了人民的智慧,在设计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都考虑到了锻炼身体机能的重要性。在文学工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关注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底蕴,通过细腻的描写,进而提升了古典文学的艺术美感。举例子来说,诗词歌赋的古典文学作品形式,就以简单的描写手法成功渲染了体育活动的氛围,形成了具有良好体系的文学写作手法。传统的戏剧创作,或者是小说的形式,就细致鲜活地呈现出体育竞技的场面,带动读者的兴奋点,满足了文学作品传递的需求。
三、特色中国古典文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相互提升(一)民族传统体育题材促进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升华体育文化是人们自我发展的本色反应,这也是人们对于社会和世界的一种认知,我国体育文化在早期来源于人们智慧的结晶,这也凝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精神在历代人们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不断形成了一定的形式和构架,这种发展的表现形式在体育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现阶段古典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古典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两千多年前,汉代就有《踏歌》一个民间舞蹈,这一舞蹈的主要形式就是踏足,但是其中还加入了非常具有流动性的步伐,这也让观看者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极大的视觉反差。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民间舞蹈通过演变和进化,单纯踏足的舞蹈中加入了甩袖和扭腰等动作,这一点也和现在的体操十分相似。所以,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中都包含了发展进步的观念,成功触动了读者对文学内容的共识,有效推动了文学作品的升华。
(二)古典文学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灵魂魅力提升
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从时代变迁的角度来观察,体育项目的内容在不断变化,民族的特色深植与体育竞技精神当中,时尚的改变又促进了体育形式上的转变。古典文学形象的描写和刻画,成功营造了一个民族体育文学氛围,为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灵魂魅力奠定了稳定基础。通过有效的整合体育项目内容,可以形成一套完善客观的体育学科。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不单包含体育项目的科学性,还富含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者,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借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写作题材,成功塑造了独特的艺术类别,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解读的新角度,是充分展现我国特色文化底蕴的有利途径。中国古典文学因为形成的环境因素非常独特,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积淀。展现我国古典
文学底蕴的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华瑰宝的魅力,也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研究和体会。观察古典文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长久弥新,只有不断提升古典文学的写作方式,才能够提升体育竞技的灵魂,是鼓励人们不断完善自己的重要指导性力量。古典文学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题材,表达的是人民的坚韧性格,也是弘扬和传播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在特色中国古典文学中存在许多描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作品,这些作品足以体现我国人民的智慧与顽强。悠久的发展历史不断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进步,渊源的文化气息促进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进步,细致深刻的解读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应用,是从人民的角度展示历史的演变,以民族传统体育为题材进行古典文学的创作,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最优化、最广泛的途径。构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目的很简单,又很透彻,主要就是为了提升人民的健康体质,并且为人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产氛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众多,具体的形式内容也非常丰富,既包含体能竞技形式,又包含智力比拼的环节。众多的体育项目都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出现过,通过渲染体育竞技的场面,烘托人民顽强的意志力,以及睿智的判断能力。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题材进行特色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是具有相互促进作用的。以民族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生动的描写和刻画能够凸显出人物和历史时期的独特味道,实现了对古典气息的烘托效果。通过这样的写作手法成功地树立了一种写作形式,也是当下文学创作者可以成功借鉴的重要方式。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或者是事件表现时代的精神,才能够创作出成功被人们所接受的文学作品。虽然文学表达的形式比较多元化,但是中心主旨的含义都是一致的,为的是揭示社会发展的内涵,传递坚韧的人民精神,以乐观、积极的正能量促进社会和国家的进步发展。中国特色古典文学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创作,结合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并发扬光大,对当代我国社会的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也为我国文学事业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艳荣,丁传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对学生传统文化
文学素养影响的研究[J].运动,2014,20:74-77.
[2]扶平凡,汪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民族风情与地域文化国际学术研
讨会”召开[J].文学遗产,2015,01:148.
[3]宋秋敏.论琼瑶歌词对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借鉴[J].宁
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9-12+16.
[4]赵红卫.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实践意义浅论[J].
中国成人教育,2013,14:136-138.
——基于文化哲学角度[J].[5]许振刚.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命运—搏击(武术科学),2012,05:85-87.
(收稿日期:2016-01-07)
yūwénjiànshè
语文建设2016.
8
学
术
文化纵横
·文学
语言教学关注
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