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2023-04-26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7年7月 第28卷第4期 ・—-——173・——-—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急诊内科(23 ̄I) 李德云综述 马礼坤审校 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在发病机理及临床方面的新发现导致了新的治疗观念与方法。尽早 诊断、施行危险分层、尽快开通“罪犯”血管的灌注、实施介入干预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治疗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死于心 脏疾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vn— drome,ACS)是心脏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 目前临床上诊断ACS的主要依据是:①缺血 性胸痛的临床病史;②有冠心病的客观依据:心电 图sT段压低或短暂抬高、T波倒置;③血清心肌 坏死标记物浓度的动念变化;④冠脉造影或血管超 声或心肌显像证实有冠心病。对于同时具备这几个 条件的典型病例诊断为ACS是不困难的,但临床 上常常遇见许多不典型患者,在诊断ACS方面, 需注意以下几点: 床上,很大一部分ACS患者发病前无临床症状, 甚至在发病后短时间内发生心源性猝死。提高对 ACS的认识、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降低ACS患 者的病死率是当前临床上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定义及分类 ACS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 破裂,其表面出现破损或裂纹,继而血管痉挛,血 小板粘附聚集,局部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血流 显著减少或完全中断而引发的一组急性或亚急性心 (1)临床表现 大多数就诊患者都有典型的 缺血性胸痛症状,但不能忽略无胸痛ACS患者。 据报道,无胸痛ACS患者中女性较多,另外ACS 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尤其伴有糖尿病、高 血压、脑血管病更易发生无胸痛ACS。因此,对于 这类就诊患者若出现颈背部或下颌疼痛、咽部阻塞 感、胸闷、心悸、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不明原 因心衰或休克等应行常规EKG检查,并观察动态 改变,且监测血心肌坏死标记物。 (2)心电图 对疑诊ACS患者首先在短时间 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过去将急性缺血事件分为不 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急性心肌 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又分为 Q波性心肌梗死和非Q波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 心脏猝死。由于在心电图上出现肯定的Q波改变 时间相对较晚,因此该分类方法不利于ACS的早 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方案的确定。此外,Q波和非Q 波性心肌梗死的分类方法对于评估预后方面没有太 大价值。因此,国际上推崇的分类方法为ST段抬 内完成l 8导联心电图检查是诊断的关键。ACS患 者的心电图表现包括:sT段抬高;ST段压低;心 电图无变化-2 J。缺血性胸痛患者sT段抬高对诊断 AMI的特异性为91%,敏感性为46%。对于缺血 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 合征两大类…。其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属于 前者,而后者则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 高性心肌梗死。 2 ACS的诊断和危险性评估 性胸痛患者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或非sT段抬高而 EKG示sT段下移、T波倒置或有左束支传导阻滞 应高度疑诊AMI。对EKG正常或呈非特征性心电 图改变的缺血性胸痛患者应动态观察EKG变化、 对到达急诊科的急性缺血性胸痛及疑诊AMI 的患者应迅速而准确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其 危险度作出评估,及时确定治疗方案。这样可以预 防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ACS患者的病死 率。 2.1 ACS的诊断 迅速测定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以及二维超声心动图 检查,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TIM IⅢB研究发 现,60%UA和非Q波MI患者心电图并无变化。 总之,EKG虽然对诊断ACS很重要,但不能忽视 EKG无变化的ACS患者。 (3)血心肌坏死标记物 对临床上高度怀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74・—・—— ACS的患者,应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测定。血 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测定不仅可以作为ACS的诊断 依据,而且对于ACS治疗结果以及危险性的评估 均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急性缺血损伤的早期指标 包括: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一MB(CK —MB)。如果肌钙蛋白无法测定,CK—MB(聚集 测定法)是最佳选择 J。肌红蛋白和CK—MB的 特异性均小于肌钙蛋白,一些疾病如骨骼肌创伤、 心肌病、心肌炎、肺动脉栓塞、休克及糖尿病等可 能导致假阳性而影响其特异性。肌钙蛋白作为心肌 损伤的非酶学指标,在AMI的诊断中因其特异性 强、敏感性高,在血液中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对 微小心肌损伤具有诊断价值等优点而备受重视,目 前已作为新的“金标准”而逐渐取代CK—MB的 地位。在区别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UA时,主 要看CK—MB增高是否大于或等于正常值上限的2 倍。CK—MB低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下,如检测 cTn为阴性则归人uA;如检测cTn为阳性则表明 有微小心肌坏死,应归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范 畴。 (4)特殊检查如果患者的临床表现、EKG、 心肌酶学等可以确定ACS的诊断,那么具有创伤 性检查如冠脉造影、血管镜等和非创伤性特殊检查 如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对于诊断不是必 需的,否则延误早期及时治疗。但这些检查可以用 于高度怀疑ACS而不能确诊的患者,还可用于 ACS的治疗、危险度评价和预后评估 J。 2.2 ACS的危险性评估 对于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有助于治疗方 案的选择、远期预后的评估。 2.2.1 ST段抬高的ACS危险性评估 (1)心电 图评估患者的病死率随sT段抬高的心电图导联 数的增加而增高。如患者伴有下列任何一项,如女 性、高龄(>70岁)、既往有梗死史、心房颤动、 前壁心肌梗死、肺部罗音、窦性心动过速、糖尿 病,均属于高危患者。(2)血清心肌标记物评估 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与心肌损害范围呈正相关。肌 钙蛋白水平越高,预测的危险性越大;CK峰值和 cTnI、cTnT浓度可粗略估计梗死面积和患者预后。 这也适合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危险f生评估。 2.2.2非sT段抬高的ACS的危险性评估 (1)非sT段抬高的AMI的危险分层临床上 主要根据患者症状、体征、EKG以及血流动力学 指标对其进行危险分层。①低危险组:无合并症、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7年7月第28卷第4期 血流动力学稳定、不伴有反复缺血发作的患者。② 中危险组:伴有持续性胸痛或反复发作心绞痛的患 者。不伴有EKG改变或sT段压低≤lnlnl:ST段 压低>lmm。③高危险组:并发心源性休克、急性 肺水肿或持续性低血压。 (2)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分层2000年国 外提出了对uA危险分层的建议:ST段压低≤lmm 为低危险组;ST下降>lmm为中、高危险组;cT— nI、cTnT轻度升高为中危组,cTnI、cTnT明显升 高为高危组。1个月内出现的静息心绞痛或48h内 反复发作静息心绞痛及梗死后心绞痛不论ST段压 低是否大于l mm、cTnI或cTnT是否升高均应视为 中高危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或心 绞痛发作时并发左心功能不全、二尖瓣返流、严重 心律失常、低血压应视为高危险组。 3 ACS的治疗 3.1治疗策略 (1)sT段抬高的ACS尽快、充分、持续开 通与梗死相关的血管,最大限度地挽救心肌,保存 心脏功能,应采取早期干预策略如溶栓、介人治疗 或冠脉搭桥术(CABG)。 (2)非ST段抬高的ACS抗栓不溶栓;进行 危险分层;低危患者应保守治疗,中高患者倾向于 采取早期干预策略。 3.2 ACS的综合治疗 3.2.1 ST段抬高的ACS的治疗 3.2.1.1再灌注治疗不论是溶栓治疗还是直接作 介入或外科搭桥手术治疗,希望尽量减少心肌坏 死、尽快疏通血运是近年比较一致的观点。 (1)静脉溶栓治疗在目前我国现有的条件 下,大部分地区可能仍以溶栓治疗为主。溶栓治疗 越早越好,l一2h内开始比6h内进行要好;6— 12h开始溶栓,可能利多于弊;12h后的溶栓已无 效果。 (2)介人治疗直接PTCA或PCI与溶栓治疗 比较,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高,达到心肌梗死溶栓 试验(TIMI)3级血流者明显多,再闭塞率低,缺 血复发少,且出血的危险性低。据临床统计, . CA或PCI成功率高,并发症较低。因此,PTCA 或PCI可较广泛用于AMI患悟的机械性再灌注治 疗。对溶栓治疗未再通的患者应尽快行冠脉造影, 若TIMI血流0—2级立即行补救性PTCA或PCI治 疗。而对溶栓治疗成功的患者,若无缺血复发,应 在7—10d后择期冠脉造影,若病变适宜可行PTCA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7年7月第28卷第4期 或PCI治疗。Nesser等 研究了低频高能超声溶栓 ACS闭塞相关血管或“罪犯”血管血栓及粥样硬 化斑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开通率为73% (19/26),其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成功率最高,超 声溶栓成功患者胸痛能完全缓解,认为低频高能超 声可有效、安全溶解闭塞相关血管血栓,对富含血 栓的病变可进行超声溶栓,可作为经皮冠状动脉腔 内成形术的互补手段在临床应用。 (3)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 急诊CABG 适合于高危患者,尤其是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 者行PTCA失败或广泛冠脉病变;左主干病变等不 适合PTCA或PCI治疗者。据临床观察高龄ACS患 者进行冠脉旁路移植手术,从近期疗效看,院内病 死率最高,但与PCI组和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 显著性;从远期疗效看,没有进行血运重建的药物 治疗组的远期心源性病死率最高,为26.1%。因 此高危的、高龄的ACS患者,可从早期的冠脉血 运重建治疗,尤其是冠脉介入治疗中获益,减少远 期病死率。波兰Szygula—Jurkiewicz等 报告,对 ACS患者,CABG是住院期间发生非出血性卒中的 最重要预测因素;既往有卒中史,特别是住院期间 的卒中史是出院后卒中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3.2.1.2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对于诊断为ACS的患者应当 迅速开始抗血小板治疗,治疗力度应根据患者的危 险分层而定。AMI患者在溶栓前即应予使用。目前 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环氧化酶抑制剂—— 阿司匹林:ADP受体拮抗剂——抵克力得、氯吡 格雷;血小板GP II b/III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 抗、依替非巴肽、替罗非班。一般应首选阿司匹 林,对阿司匹林过敏或禁忌者改用氯吡格雷。对不 准备行早期介入治疗者也主张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 格雷使用。对准备行PCI治疗者术前同时应用血小 板GPIT b/III a受体拮抗剂,尤其对于高危患者更 可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 。 (2)抗凝①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目前 的临床试验显示低分子肝素比普通肝素更具有优越 性_】。 引,已成为ACS患者抗凝的首选药物。现在 推荐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或阿司匹林+静脉 普通肝素(需监测neff)。对需要早期接受介入 治疗的高危ACS患者,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的 治疗作用相当,然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期内更 换抗血栓制剂种类,可能会增加大出血的发生 率-】 。②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一l75一 bivalirudin能引起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包括颅内出 血,临床试验已经被禁止。③xa因子抑制剂: Meddahi等65_J 证实,xa因子抑制因子DX9065a 比水蛭素有更强的凝血酶抑制作用,而,对于附着 在血凝块上的凝血酶,DX9065a的抑制作用不如水 蛭素。Fondaparinu能通过抗凝血酶III抑制xa因 子,已经初步显示在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 的安全性。 (3)抗心肌缺血①硝酸酯类药物:临床常 用的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5一单硝山梨醇 酯。这类药物可改善心肌血供、减少心肌耗氧量, 缓解症状。ISIS一4试验未显示硝酸甘油对STEMI 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改善作用。而一些研 究发现硝酸甘油可导致肝素的抗凝血作用下降,值 得我们注意。②B一受体阻滞剂:未接受溶栓治疗 的患者,B一受体阻滞剂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 少室早和室颤的发生率;溶栓治疗的患者,B一受 体阻滞剂减少梗死后再缺血和非致命性MI的发生 率,应在MI发生后12h内开始B一受体阻滞剂治 疗;正在应用溶栓制剂的低危STEMI患者尽早静 脉应用B一受体阻滞剂有利于改善再次梗死发生 率。目前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此类药物 应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使用。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ARB):ACEI或ARB阻止了心室重构这一有害过 程,而心肌重构在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是最 为明显的。因此主张在发病早期应用,可以降低心 衰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死亡率。目前常用的ACEI 为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 ARB为氯沙坦、缬沙坦等。④钙离子拮抗剂:钙 离子拮抗剂能减少uA患者的缺血发作频率,但并 不能有效地减少uA患者AMI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由于钙离子拈抗剂的小动脉舒张引起的心动过速和 冠脉盗血等不良作用,使其并没有充分显示出降低 AMI发生的作用,而且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能 导致一定比例的血压下降,这不利于AMI患者的 预后。因此,在AMI常规治疗中钙离子拮抗剂不 宜推荐使用。 (4)调脂治疗 目前主张AMI患者在急性期 无论血脂水平高或不高,都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进 行干预。在一项对uA和AMI患者的研究中 , 那些在24h内使用了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后果显著好 于延后用药的患者。然而,近期发表在JAMA上的 一篇荟萃分析研究显示¨ :在ACS发生后的14d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7年7月第28卷第4期 内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并不会降低死亡、脑卒中的 发生风险。另外,他汀类药可增加胃肠道前列腺素 含量和活性。Atar等¨ 评估了糖蛋白Ⅱb/IIIa抑制 剂奥波非班对ACS长期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的数据,未使用他汀类药的患者在出院时有129例 参考文献 1 Fhygesen tCa,alpert JS.The definitions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myoeardial infarction,mad unstable angina.Cur Cardi01 Rep,2001;3(4):268—272 2 Sumj AA,Surilf K,William A.Diagnosis of Acute Com— 胃肠道出血事件(1.9%),而他汀类药治疗组为 32例(1.O%)(P=0.001)。因此认为他汀类药 可预防ACS患者的胃肠道出血。 nary Syndrome.AJn FamPhysicib,2005,72(1):1a20一 I26 3 Cheng CI,Yeh KH,Chang HW.Comparison of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clinical features,anglographlc resuits and early outcoules in men vs women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 3.2.2非sT段抬高的ACS的治疗 (1)药物治疗根据ACC/AHA心肌缺血处 理原则,所有非sT段抬高ACS患者均应住院治 疗,同时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抗凝和抗心肌缺血治 疗。从6个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加 肝素治疗比单用阿司匹林减少死亡和MI的发生。 在ESSENCE试验中表明,依诺肝素与阿司匹林合 用优于普通肝素加阿司匹林,其死亡与MI下降 17%。Katsouras等¨ 报告,与亭扎肝素(tinzapa. rin)比较,依诺肝素对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显 示更加持续的益处,至少持续6个月。多达1O多 个临床试验证明,血小板GP II b/III a受体拮抗剂 +阿司匹林+标准肝素治疗高危UA、NSTEMI明 显减少AMI危险或死亡,但血小板GP lI b/III a受 体拮抗剂价格昂贵,目前实用的仍是“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三联治疗方案。虽然 硝酸甘油能减少UA患者症状发作的次数,但不能 改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B一受体阻滞剂显著减少 UA患者有或无症状缺血发作的频率。从循证医学 角度,至今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钙拮抗剂可应用于治 疗心绞痛。 (2)再灌注治疗对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 目前公认不能溶栓。但现在有人认为小剂量溶栓药 物治疗非sT段抬高的ACS有效,因为小剂量尿激 酶没有溶栓作用而发挥抗凝作用。 (3)介入治疗 UA/NSTEMI病人究竟保守还 是介入治疗好目前还有争论。早期临床试验TIM III B与VANQUISH试验未得出介入治疗优于保守治 疗的结论,但以后的研究证明早期介入安全有效。 TACTICS实验 2。 证明,早期PCI的非sT段抬高的 ACS,6个月后MAC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 组,特别是高危患者。目前主张低危患者应早期保 守治疗,高危患者应早期行PTCA或PCI治疗。 (4)外科手术治疗(CABG) 治疗指针同上 述的sT段抬高ACS的治疗。 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coronary intervent lon.Chest, 2004;126(1):47—53 4 Jacobs AK C0mnary revas—ularization in women in 2003 sex levisited.Circulation,2003;107(3):375—377 5 Kizer JR,Muttrej MR,Matthai WH.Role of cardiac tropo— nin Tn the long—term risk stratiif%ation of patients un der- going po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 ion.Eur Heart J, 2003;24(14):13 14—122 6])ibra A,Mehtlli J,Schwalger M.Predictive value of basal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for myoc ardial salvage in patients iwth acute myocardial ifnarction is dependent on thetype of .reperfusion treatment.Eur Heart J,2003;24(12): l128—1133 7 Nesser HJ,Karia DH,Tkalec W et a1.Therapeutic ultra— sound in cardiology.Herz,2002;27(3):269—278 8 Szygula—Jurkiewicz B.Wilczek K,Szafron B et a1.In hos— pitla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ithout ST elevation and multivessel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reated with early invaslVe strategy.Comparison of resul ts of percutnaeous coronary intervent ion and coronary artery by —pass g.Pol Arcn Med Wewn,2004;112(2): 91—918 9 Frazier CG,Shah SH,Armstrong PW et a1.Prevalence and nlnaagement of hypertensio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 tients varies by sex: observatiOils from the Sibrafiban versus aspirin to Yield Maximum Protection from ischemic Heart e・ vents postacute cOmNary snydromes(SYMPHONY)rna— domized cl inical tirals.Am Heart J,2005;150(6): I260—1267 10 Rothberg MB,Celestin C,Fiore LD et a1.Warfarin plus sapirin after myocardial ifnarction or th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meta—analysis with estimates of irsk and bene— ift.Ann Intern Med,2005;143(4):24 11 Martin JQ,Herbert DA,Robert MC et a1.Aspiirn dose nad six—montIl outcome after 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J Am Coil Cardiol,2004;43(6):97 12 Mahaffey KW,Ferguson JJ.Exploring the role of enoxapa— rin in the management of hish—risk patients with non—ST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垦夕}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7年7月第28卷第4期 l168 —--——177—--—— 一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the SYNERGY tri・ 一a1.Am HeartJ,2005;149(4 Supp1):¥81—90 1 3 Becker RC.The vulnerable endothelium:priming the vas- 17 Briel M,Schwartz GG,Thompson PL et a1.Effegts of ear- ly treatment with statins on short—term cl inical outcome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 meta—analysis of random- cular endothelium for。thr0I‰is witll unfractionated heparin:biOlOgic plausibility for observations from the Su- perior Yield of the New Strategy of Enoxaparln,Revascu— ized contolrled tirals.JAMA,2006;295(17):2046— 2056 18 Atar S,Cannon CP。Murphy SA et a1.Statins are associat- larizat。 ion and G1 Ycoprotein IIb/IIIa Inhibitors(SYN- ERGY)tira1.Am Heatr J,2005;150(2):189—192 14 Petersen JL,Mahaffey KW,Becker RC et a1.Coordinated series of studies to evaluate characterstics and mechanisms f acutoe coronary syndromes in high—-risk patients random・・ ly assigned to enoxaparln or unfractionated heparin:design d weith lower risk of gastrointestnal bleedlng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coronary syndromes:analysis of the Orbo— ifban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coronarySyndromes—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16(OPUS—TIMI 16)tria1.Am Heart J,20o6;151(5):976 19 Katsouras C,Michalis LK,Papamichael N et a1.Enoxapa- ifn versus tinzaparin in non—ST—segment elevationacute coronary syndromes:results of he enoxaparin versus titnza- nd rataionale of the SYNERGY Library.Am Heart J, 2004;148(2):269—276 15 Meddahi S,Bara L,Fessi H et a1.Determination of pro- thombinase activation after addihg human Purriifed pro- parln(EVET)tiral at 6 months.Am Heart J,2005; 150(3):385—391 20 Cannon CP。Weintraub WS。Demopoulos Comparison thrombin to human clot:comparison of hirudin。an acfiva- ted fact.or II inhibitor,with Dxgo65a,an activated factor X inhibitor,on clot—associated thrombin and on pro- thrombin activation.Blood CoagIll Fibrinolysis,2005;1 6 f oearly invasive and conservaflye strategies in patients with nstuable coronary syndromes treated with the slycoprotein II (2):125—133 16 Debabrata M.Comparison of outcomes in acute coronary b/III a inhibitor tirofiban.N Ensl J Med。2001;344 (25):1879—1887 (2006—07—05收稿) syndrome in pat ients receiving stat ins wihitn 24 houm of onset versus at later times.Am J Cardiol。2004;94:1166 他汀类药物干预血栓形成的机制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心内科(241000) 张林叶综述 王安才审校 摘要他汀类药物通过降血脂、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发挥抗炎作用、稳定斑块、抗血小极聚集以及对凝血和纤溶系 他汀类药物;抗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异戊二烯化蛋白 统的影响来干预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血栓形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血管事件中 起着重要作用。血栓形成的倾向受许多因素的影 合成减少,血浆和组织细胞内胆固醇浓度均降低, 促进浓度依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活性提 高。加速LDL的分解代谢,并能减少极低密度脂 蛋白(VLDL)生成,使VLDL转化成LDL减少, 响,包括血液的粘稠度,血管壁内皮细胞对凝血的 平衡,循环血液中的凝血因子,纤溶系统活性,局 部血流以及一些促凝因子与抑凝因子之间的平衡 等。他汀类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干预血栓的形 成,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脂蛋白水平。平均使血胆固醇(TC)下降30%一 1他汀类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4O%。LDL—C F降35%一45%。高脂血症和脂质 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酶系中的限 从而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水平,故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血胆固醇和低密度 速酶,他汀类药物通过对其的抑制作用,使胆固醇 代谢紊乱不仅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而且引起 血液高凝状态。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血脂,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