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2020-08-15 来源:爱go旅游网
󰀁

2008年第5期总第169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ongjiangResearchesonHigherEducation

No.52008seria.lNo.169

论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李晓波,陈何芳

1

2

(1.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8;󰀁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在介绍了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德、法、英、美、日、俄等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深入分析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即近代高等教育层次确立、外延扩大、职能拓展、受到国家的普遍干预。

关键词:近代高等教育;概况;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2614(2008)05-0004-04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中,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与󰀁萌芽阶段󰀁的古代高等教育和󰀁雏形阶段󰀁的中世纪大学相比,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更为完善并逐步定型,成为今日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基础。近代高等教育为何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其演变过程和发展特点如何,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与这两次运动相比,17世纪的欧洲科学革命虽然没有对传统大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欧洲产生了各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比如,专门学院、技术学院等,有关近代科学的部分内容也开始进入传统大学的课程之中。

二、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世界各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差异巨大,由于历史文化和教育传统不同,各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始点也是不同的。比如,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起始于鸦片战争时期,美国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是其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开始,但欧洲才是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发源地,其近代化过程被公认为起始于中世纪末期。

17世纪末期和18世纪中期分别建立的哈勒大学(Halle,1694年建立)、哥廷根大学(Gottingen,1737年建立)和埃尔兰根大学(Erlangen,1743年建立),标志着德国大学发展进入了近代阶段[2]115。它们既在办学理念和课程设置等许多方面不同于中世纪传统大学,又对柏林大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1694年建立的哈勒大学是第一所新式大学。新大学的主要特征是排除宗教教条,大胆选用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学者任教,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教学,为大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为高水平的科研与教学奠定了基础。哈勒大学的又一特色是提倡󰀁教自由󰀁和󰀁学自由󰀁,为摆脱传统的束缚和促进科学进步提供了宽松的条件。

1737年建立的哥廷根大学除了在文学系新设政治学、自然历史、地理、外交学、数学、科学和艺术、古代和近代语言等课程外,还在法律系设置了大批为地方政府服务的封建法、德国习惯法和欧洲宪法等学习内容。不仅如此,它还开设了当时欧洲最好的有关宫廷艺术的课程,以满足地方官吏和贵

[3]

族的需要。哥廷根大学注重科学研究,设有藏书丰富的图

一、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简要背景

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近代科学革命,是促进欧洲大学进入近代高等教育阶段的三个主要因素。文艺复兴是欧洲资产阶级在整个思想领域展开的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运动,其目的在于建立资产阶级新文化;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以一种符合资产阶级要求的宗教去替代原有的服务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宗教。这两次运动对欧洲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两次运动冲击了中世纪大学占垄断地位的经院主义课程,新的学科如希腊文、修辞学、诗歌、历史等学科正式被大学接纳,为自然科学和实验方法进入大学开辟了道路。

其次,两次运动加快了大学世俗化的进程。中世纪后期的大学已基本沦为教会的附庸,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大学的控制,大学转而成为世俗政权的工具,服务于世俗国家而非教会的需要。

再次,两次运动使大学由国际性的机构转变为民族性的机构。中世纪大学以国际性特征著称,由于宗教改革时期政府的干预和影响,欧洲80所大学几乎全部由国际性大学转变为国内或地区性大学,拉丁语也被各民族的语言所取代。

最后,两次运动使学术自由风气开始复苏。中世纪后期,政府对大学的控制和高压、宗教教派之间无休止的论争和宗教迫害,极大地损害了大学学术自由的风气,宗教法庭和禁书目录使许多大学学者噤若寒蝉。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中,这种高压与迫害开始有所松动,学术自由的种子又开始萌芽,并在德国得到了大力发扬,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思想环境[1]93。

书馆和各种研究所。上课大多采用讨论、实验观察等新方法,即使对古典文化的研究也抛弃了背诵、模仿等做法。哈

收稿日期:2008-03-01

作者简介:李晓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评价;陈何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

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论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成为其他大学的榜样,其后很多大学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为19世纪柏林大学的建立以及德国大学成为欧洲最高学府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

1809年,为了通过教育的繁荣和精神上的胜利来洗刷普法战争失利所带来的耻辱,洪堡在德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持建立了柏林大学。该校贯彻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和󰀁独立与自由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实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柏林大学,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带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学者;学生在校不仅要接受教育,而要学习如何自由地、创造性地探索知识前沿。到19世纪末,柏林大学哲学学部开设的课程多达70门左右,不仅开设人文和社会方面的课程,而且引进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几乎囊括当时除神、法、医之外所有的高级学问。柏林大学还建立了各种科目的研讨班(Sem-inar)和研究所,为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提供了组织基础。研究机构引进教学过程,有利于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探求知识、发现真理的目标,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师生的科研能力、净化其道德灵魂。柏林大学很快成为德国大学教育的一个模式,并被世界各国普遍仿效。至1850年,几乎所有德国大学都鼓动人们到实验室去,到图书馆去,去研究科学、发现真理。在德国大学模式的直接影响下,美国留德学者、高等教育家吉尔曼于1876年创立了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从此之后,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又一功能,被各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认可。

值得指出的是,近代科学研究机构并非首创于德国大学。早在柏林大学建立之前的19世纪初期,法国近代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的皇家协会等都是著名的科研机构。另外,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也不仅仅以柏林大学的出现为标志。除了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之外,法国在柏林大学之前也已建立了近代高等教育机构,先期揭开了高等教育近代化的篇章。

真正意义上的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始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新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改革[4]。法国大革命时期关闭了一些旧大学、创建了一系列新的专门学院,形成了大学校、综合理工学院和其他研究机构并存的局面。一些专门学院根据一两门主要学科或专业而设立,围绕该学科传授相关科目,由政府的不同部门管辖,后来被统称为大学校;综合理工学院不仅是单纯的工科院校,还引进了近代科学内容,强调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成为近代科学和技术学院的样板;法国还成立了专门进行研究的法兰西学院、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研究院、医学研究院等。这些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在形式上区别于中世纪大学,而且通过设置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技术课程,增强了高等教育与近代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事业的联系。

英国满足工业社会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机构,是19世纪中期之后出现的󰀁伦敦大学󰀁和一大批󰀁城市大学󰀁。这些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最大区别之一在于,其课程设置完全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以近代自然科学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过,由于这些院校的学制不规范和学术水平低等原5

因,直到20世纪仍然被排斥在正统的教育制度之外,不仅无权颁发学位,而且在社会声望、学术水准、入学对象资格、毕业生就职等方面都与传统大学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因此,英国型的近代高等教育显然是典型的二元结构,一部分是以牛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传统大学,它们着眼于培养少数精英阶层,课程以󰀁自由教育󰀁为主,掌握着颁发学位的特权,构成英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中的最高层次;另一部分是伦敦大学和城市大学等代表的新兴高等教育机构,它们从中层资产阶级、特别是新兴的工商业阶层利益出发,强调技术教育,其社会声望和学术地位低于传统大学[3]。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近代高等教育带有浓厚的传统影响,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存在着鲜明的等级差别。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较晚。建于1636年的哈佛学院是美国仿效牛津、剑桥模式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到独立战争前,美国共创办了9所学院,主要是仿效英国的模式。独立战争后,美国开始出现专业学院。1802年开办的西点军校是美国第一所设有技术学科的学校。1824年伦塞勒多科技术学院正式建立。各州也开始创办州立学院,强调培养实用人才。1825年,美国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杰弗逊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强调州立大学应成为建设各州的智囊团和人才的策源地。1862年,󰀁莫雷尔法案󰀁的颁布进一步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威斯康星大学首倡大学要为农业、工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提出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这一思想得到了其他大学的响应,大学正式与社会主动结合,形成了大学的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是美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876年霍普金斯大学建立,采取了提高水平、设置研究生课程等措施,将一批诸如哈佛、哥伦比亚、耶鲁等学院改造成大学。美国高等教育在近代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体系最健全、功能最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统之一。

日本是东方诸国中最早开始近代化的国家。它既没有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传统,也没有殖民地国家那种殖民化高等教育过程,而是自觉地进行自上而下、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改革,并结合本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及文化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高等教育体系。明治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拿来主义、国家主义和实学主义。1868年以后,陆续接收了德川幕府直辖的21所学校,把全国分8个区,每区设一所大学。1877年开办东京大学,是日本第一所欧美型大学。1886年颁布的󰀁帝国大学令󰀁确立了国家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将教学和科研作为大学主要职能。同年,东京大学改为󰀁帝国大学󰀁。1897年京都帝国大学建立,1907年东北帝国大学成立,1910年九州帝国大学成立。1880年东京大学设学士研究科,开日本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到一战以前,日本已经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除帝国大学和专门学校外,还有高等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实业专门学校。文部大臣拥有对所有国立、公立、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审批与监督权力。1893年日本的大学引入讲座制,所有国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都被赋予了国家官员的身份。

沙皇俄国从18世纪中期开始创立传授近代科学技术的专门学院和大学。到1865年,俄国有大学7所、专门学院14所。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高等教育机构中非大学机构数6论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直到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整个学制初步建立之时,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才得以理顺。欧洲各国教育制度的基本确定,使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逐渐产生了稳定的联系。英国的公学和一些文法学校成为大学教育前期的普通教育阶段;法国国立中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德国的文科中学也成为进入大学的阶梯,而实科中学则与工业学校相关联;在尼德兰、意大利等地,也创办了各种中等教育机构,为高等教育做准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并且在各个国家以学制的形式确定下来。

(二)近代高等教育外延扩大

从16世纪开始,部分国家已经出现了独立于大学之外的学院,比如,1530年建立的法兰西学院、1534年设立的维也纳学院等,它们同样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16世纪还出现了以科学研究为重点的学院,如法国的皇家植物园和德国的科学院等。美国在19世纪通过󰀁莫雷尔法案󰀁建立了大批提供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的学院,以加强高等教育对工农业发展的服务。这些非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大大扩展了高等教育的外延。从18世纪末开始,󰀁高等教育󰀁不仅包括传统大学形式,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还包括依托传统大学形式而引入新理念和新职能的新型大学,如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性大学;甚至还包括各类专门或综合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名称上,高等学校除了󰀁大学󰀁之外,法国还有󰀁专门学院󰀁和󰀁综合理工学院󰀁,德国出现了󰀁工科大学󰀁,英国出现了󰀁城市大学󰀁,美国的󰀁社区学院󰀁发展迅速。从层次上讲,传统大学只有一个类似于今日󰀁本科󰀁的教育层次,美国1867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成立,标志着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更高的新层次󰀁󰀁󰀁研究生教育。而英国在19世纪中期出现的城市大学,以及美国20世纪初出现的󰀁初级学院󰀁,又意味着一种较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开始出现。研究生层次和职业技术型较低层次的拓展,突破了传统大学的单一层次。这时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集合概念,在外延上包括大学、独立学院以及其他各种类型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在内涵上具有两条规定,一是建立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之上,二是实施专业性的教育。当然,高等教育自产生以来,其内涵的各因素仍然处于变化之中,不会永远保持不变。

(三)近代高等教育职能拓展

1.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高等教育内部科学研究活动的重新兴起和发展知识职能的重新发现,是19世纪高等教育变革的巨大成就。历史上,英国和法国的大学教育一直是世界高等教育活动的中心,但其科学研究活动却大多在校园之外进行,以英格兰的󰀁皇家研究所󰀁和法兰西的󰀁科学院󰀁为代表。传统大学中虽然也有一定的科研活动,但有两个基本的历史缺陷:一是不把科研活动看做是正式的教育任务或职责的一部分,更没有主动将科研与教学结合在一起;二是注重纯理论科学研究,忽视应用科学和技术研究[6]42。而在以柏林大学为首的德国大学模式的带动下,世界上的许多大学开始从单纯保存和传授知识转向创造知识和发展科学。科学研究职能开始进入大学教育活动领域,成为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量的增长远远超过大学,技术、军事和医学学院等职业与专业性学院增长迅速。俄国的大学由历史󰀁哲学、自然科学󰀁数学、法学和医学四个学部构成,除一所大学以外其他都没有设置神学部。到十月革命前,俄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基本形成,其主要特征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政府非常重视大学的发展,主要学习德国模式创建研究型大学;俄国整个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大学和非大学两部分,在办学目的、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有明显区别;在管理体制上,俄国所有高等

[2]172-177

教育机构均由国家实行严格管理。

总体而言,法国、英国和德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不仅是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典型代表,而且是世界高等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普遍发展模式。19世纪以后,在各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过程中,仿照法国大力发展工科技术学院走向近代化之路的国家有俄国、前苏联、中国、日本等国家。在英联邦国家、英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特别是那些大学历史悠久、传统大学势力较为强大的国家或地区,往往采取英国型的近代化道路,例如,19世纪期间北欧一些国家的大学、美国殖民地时期建立的大学、印度、新加坡等地的大学改革等。在19世纪末之前,德国型改革模式直接影响了各国研究型大学的产生,例如,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我国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的改革等。甚至法国和英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德国大学的影响,纷纷改进和加强高等教育内部的科学研究体制[3]。但是,19世纪末以后德国大学逐步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到20世纪初期逐步走向了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道路,这也对奥匈帝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的高等教育近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

近代欧洲高等教育并非中世纪大学突变的结果,而是经历了世俗化和民族化的缓慢发展过程。高等教育的世俗化和民族化基本上始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其主要特征是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逐步摆脱中世纪统一的办学模式,在课程中大量设置适合国情的世俗性学科,形成了带有强烈民族特色的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课程结构。大学的世俗化和民族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同一过程

[8]

。一方面,各国

大学在民族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摒弃或否定以往基督教教会宣扬的普遍真理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义,导致教育内容的宗教性削弱、世俗性增强。另一方面,大学的世俗化过程又大大加强了各国大学同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联系,高等教育也日益带有了民族特性和地方特色。

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近代高等教育层次确立

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层次,在世界各国通过大学和学院的教育被普遍确认和建立。高等教育层次的确立是一种历史的巨大进步。一方面,古代高等教育虽然存在了数千年,但它们是同低级阶段的教育连在一起的,教育还没有严格的初等、中等和高等的阶段划分;另一方面,中世纪时期虽然有了初级的学校,如西方的僧侣学校、大教堂学校、行会学校等,但它们与大学之间很少有必然的制度上的衔接,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往往是相互重叠的。此后的中等教育虽然具有为高等教育做准备的功能,但论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2.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在历史上,学校教育自产生后便游离于生产过程,成为一种非生产性的闲暇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最高形式的高等教育,同样远离人类生产劳动过程,主要是政治与宗教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很少有生产性职能。但是,这种传统在19世纪下半叶被新的变革所突破了。1862年󰀁莫雷尔赠地法案󰀁通过之后,美国诞生了高等教育史上特有的󰀁赠地学院󰀁。这些学院把教学和科研活动延伸到课堂和校门之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建立了供学生观察、实验和实习之用的示范农场,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于生产实际。同时,赠地学院还担负起向公众传播农业知识的责任,开创了短期课程、补习班、函授等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活动。这一创举在大学教育史上第一次大张旗鼓地倡导教育为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服务,为大学教育走出象牙之塔,回到沸腾的社会生活开辟了道路。后来,在赠地学院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些州立大学,如威斯康星大学,更是鲜明地树立起了大学必须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旗帜,建立了一套适应本地工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课程。至此,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的职能在美国大学里正式诞生[6]43~44。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高等学校相继把新的教育职能纳入自身活动,世界高等教育由此在整体上形成了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服务社会。

(四)近代高等教育受到国家的普遍干预

近代以来,教会对大学的控制遭到削弱,高等教育成为主要由国家主办、资助或依法管理的教育机构。在法国,拿破仑于1806年创立帝国大学,作为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权力机构,帝国大学的总监由拿破仑本人挑选,大学区总长和大学教师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命。在德国,普鲁士邦于1787年正式成立了高级学校委员会,负责管理中高等学校,其他各邦纷纷效法;1794年普鲁士颁布的󰀁民法󰀁规定,各级学校的设立必须经国家允许,都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在俄国,沙皇政府时时试图控制大学,因而大学的自治权经常得而复失;󰀁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实行教会与大

参考文献:

7

学分离,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行统一领导。日本的大学一经成立便处于文部省的控制之下。英国的大学虽然享有充分的自治权,但仍受到国会立法的制约[7]28。当然,国家的干预主要属于外部的宏观调控,各国大学的内部均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

高等教育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高等教育活动、制度和思想的发展,都是一种历史的发展。作为一种培养󰀁高级󰀁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高等教育󰀁形式与名称的确立、内涵与外延的划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近代各民族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确立,无疑对世界高等教育的󰀁成型󰀁作出了实质性贡献。近代高等教育层次的确立、外延的扩大、职能的拓展、国家干预和管理的加强,都体现出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历史进步。近代高等教育的演变及其发展特点,也奠定了现代以及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基础。

[1]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3.

[2]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的类型与道路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1):92.

[4]孙沈鲁.战后外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共同特征及与近代高等教育的联系[J].高等农业教育,1999,(7):95.

[5]黄福涛.浅析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5):81.

[6]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7]袁祖望.高等教育比较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OverallDescriptionandFeatureAnalysisofModernHigherEducation

LIXiao-bo,CHENHe-fang

12

(1.HubeiInstituteofTechnology,Wuhai430068,China;󰀁2.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97,China)

Abstract:Thispaperfirstanalysesthehistoricaldevelopmentbackgroundofmodernhighereducation,thengivesanoveralldescriptionofit,andfinallysumsupitscharacteristicsfromfouraspects.

Keywords:modernhighereducation;overalldescription;featuresanalysis

󰀁责任编辑:西广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