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全员安全考试试题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4分,共60分)
1.修改后的 《安全生产法》 由**主席于2014年签署第十三号令予以公布,自2014年( )起施行。
A、10月1日 B、11月1日 C、12月1日 D、8月31日
2.《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D、坚持安全发展 3.保障人民群众( )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A、生命 B、财产 C、生命和财产 D、生命和健康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 ),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A、综合管理 B、监督考核 C、监督管理 D、综合监督管理
5.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
A、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B、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生产经营 C、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D、经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施( )制度。
A、审批 B、登记 C、淘汰 D、监管 7.依据《安全生产法》,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 )的原则,查清事故
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A、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B、公开、公正、公平
C、及时、准确、合法 D、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 A、劳动用工情况 B、安全技术措施 C、安全投入资金情况 D、事故应急措施
9.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 )。
A、行政处罚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D、批评教育
10.依据 《安全生产法》 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 )后撤离现场。
A、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 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C、经现场负责人同意 D、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 11.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和( )的事项。
A、事故应急措施 B、防止职业危害 C、安全技术措施 D、职业危害申报
1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 A、安全作业培训 B、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C、安全生产知识 D、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13.《安全生产法》 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 ),方可上岗作业。
A、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B、培训合格证书
C、相应资格 D、特种作业操作合格证书
14.《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 C、安全设施 D、工作设施
15.交通信号灯显示绿灯亮时表示()。
A.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B.准许车辆、行人通行 C.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16.下列行为中你认为是最安全的是()。
A.过马路时随意横穿马路 B.用水冲洗电气设备
C.工作中随意窜岗离岗 D.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人站在上风向 17.下列条件中不属于燃烧的基本条件的是( ) 。 A.可燃物 B.助燃物 C.着火源 D.催化剂
18.当发现受伤者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时,我们应该采取下列哪种急救方法( )。
A.胸外心脏挤压法 B.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C.紧急止血法
1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传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20.《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B.许可C.安全
21.《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 )报告。
A.班长 B.保卫人员 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22.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 ) A.有电 B.无电 C.可能有电 D.也可能无电 23.下列情形中属于工伤范围的是()
A.因醉酒导致伤亡的情形 B.自残或者自杀的情形
C.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情形 D.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24.安全生产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 A.作用B.保证C.依据D.措施
25.根据《安全色》规定,安全色分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分别表示( )。
A.禁止、指令、警告和提示 B.指令、禁止、警告和提示 C.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 D.提示、禁止、警告和指令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是()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C.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D.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 A.应急救援基地 B.应急救援体系 C.应急救援队伍 D.应急救援医院 3、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是()
A.科学严谨 B.依法依规 C.实事求是 D.注重实效。 4、在生产过程中,下列哪些属于事故?( )
A.人员死亡B.人员重伤C.财产损失D.人员轻伤E.设备损失 5、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程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事故,采取的( )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A.控制自然灾害的破坏B.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C.环境免遭破坏 D.设备和设施免遭损坏E.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 6、安全生产法中“危险物品”的含义是指()
A.易燃易爆物品 B.危险化学品 C.重金属物品 D.放射性物品 7、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导致事故发生的( )。 A.人的不安全行为B.自然因素C.物的不安全状态 D.客观因素E.管理上的缺陷
8、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安全生产工作中发现不安全状况和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措施,是( )的重要手段。
A.消除事故隐患B.改善劳动条件C.落实整改措施 D.做好安全技术交底E.防止伤亡事故发生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
A.时间 B.内容 C.参加人员 D.考核结果 10、下列情况中,有三种情况属于违章作业,()
A.高处作业穿硬底鞋 B.任意拆除设备上的照明设施 C.特种作业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 D.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要害区域内逗留 三、判断题(本题共每题2分,共20分 )
1、对拒不执行停产执行决定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停电停供民用爆炸物品等强制措施,可以采取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
2、新《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方针的规定,增加了综合治理的内容。() 3、生产经营单位为节约成本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4、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5、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6、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7、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危害或设备、财产损失的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资产安全。()
8、在生产过程中,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系围巾以及留长发辫而又不将其放入工作帽内的行为属于违章行为。()
9、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安全防护装置对操作带来不方便,可以不用或者拆除。()
10、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有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义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