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职业核心素养为关键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杨光辉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摘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针对于社会的技术性基础性的人才培养,关注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基于此,本文以提升职业核心素养为关键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争取让职业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职业核心素养;关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当中,都是培养以职业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这样在培养的过程中就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规范性以及职业标准性的养成,经过很多社会工作的实践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对人才进行招聘的过程中都非常关注于人才的职业技能,但是人才的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这样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已经成为职业准入的门槛和通行证,职业院校在竞争的过程中要关注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让人才培养更加完善。
一、关于职业素养的分析和研究
职业素养一般是指在职业岗位中对于职业者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在职业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方式。个体从事一个职业,要在职业中表现出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行为方式,也就是个体职业技能以及道德操守的表现,这和职业者的职业情感以及规范和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职业学校的学生职业素养主要是在学校教学以及学校环境的熏陶下,通过技能性的训练以及自我的锻炼适应社会上对于人才提出来的要求,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都和岗位之间相契合,这里的职业素养主要包含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职业态度、职业意识等等[1]。
二、我国职业院校在职业素养核心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分析我国在现阶段的职业素养核心人才培养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模式,职业素养的关键性作用也没有体现出来。我国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性,但是也存在地域之间的差异,这样的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就可能被束缚起来,由此也导致了一些职业院校在教育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直使用的是本科院校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方式,职业学校和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差别性,因为没有意识到这种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过分的关注了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技能的提升,并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很多职业院校中,这种理念还没有发生改变,这和高素质人才需求的社会发展情况不适应,职业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了新的要求。很多职业院校的教育位置并没有因为知识经济的到来发生改变。在职业教育的领域当中,对于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开始进入到广泛的探讨,更加强调的是职业者的社会应变能力以及社会发展潜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尤其是职业素养,这样构建起以培养人才职业素养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就迫在眉睫[2]。
-242-
2016年11月
三、以职业核心素养提升为主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提升对职业核心素养的理解和重视
职业院校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已经对人文素质以及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有了很深的理解,同时也在这方面开设了一些课程,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但是单一性的人文课程并不能有效的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课时比较少,学生对于这样的课程重视程度低。知识经济时代中,学生能力和学生素养的提升需要被职业院校所重视,学生如果没有完善的职业素养,那么势必在社会工作中缺少竞争能力,最后可能导致被社会所淘汰,提升学校和学生对于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视需要得到广泛的宣传,例如,企业到校园中进行宣讲,让学生知晓工作中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职业素养对于未来工作的促进性作用。除了企业的宣讲以外,还可以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在锻炼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外,告知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作用,以及在未来走向中的重要性,这些都是社会对于人才的最新要求,也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基础所在[3]。
(二)提升职业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设置
要想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单一的靠宣传和理念的深入是不够的,还要在课程上进行巩固和加深,这样课程设置就成为提升职业核心素养的途径。在课程设置上要秉承的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在知识方面所具有的不同性反应。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就要有一定的渐进性。在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分为三个方向和等级,分别是高级、中级和初级,学生在进入到职业院校以后的第一年就需要进行职业核心素养的锻炼,进而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进行中级和高级的训练,在整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了提升和完善。除此以外,职业院校还需要和企业以及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合作,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这些对于就业者的职业核心素养提升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性作用。学生学习完成以后要通过职业考核和教师的评价,获得相应的成绩或者证书才能毕业,获得劳动就业资格,这样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4]。
(三)强化职业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职业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因此除了理论课程以外,更加注重实践课程的深入,在实践和教学实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首先,明确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职业院校主要是通过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那么具体在目标的设置上要确定学生理论学习的体系,确定对理论课程的理解程度,让学生通过实践对知识进行拓展和修正,在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能够对一个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断,提升动手操
科学教育
作能力,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沟通交流,让学生的团队意识更强。实践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在具体项目实践中,清楚自己要做好哪一部分的工作,清楚自己要钻研哪一部分的工作难题,因此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严肃的科学态度被培养起来。
其次,实践内容的科学性安排。实践内容主要是让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时间更加匹配,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主体,学生的表现是主体,在实践以后学生需要上交实践心得报告,这样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明显[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以提升职业核心素养为关键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中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关于职业素养的分析和研究、我国职业院校在职业素养核心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分析以及以职业核心素养提升为主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人才模式主要是从提升对职业核心素养
141.的理解和重视程度、提升职业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设置、强化职业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几个方面展开的论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职业院校职业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建议和启示。
参考文献:
育教学刊),2015,12(10):253.
[1]周洁.中职生会计职业核心素养及其教学设计[J].读与写(教[2]康亚伟,刘爱军.义利兼修,德才兼备--孔子思想对学生职[3]陈海燕.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析[J].广西教育[4]唐祥金.高职院校专业群育人的创新实践研究——以苏州[5]黄丽娟.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反思[J].教育界,2016,14(12):
业素养的化成[J].速读(上旬),2015,12(2):50-51.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5,25(6):59-60..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5,17(4):63-68.
(上接第240页)能训练链,第一步: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模仿。第二步:教师出更为灵活、有效的学习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提示重点步骤。第三步:师生思考交流制作步骤。第四步:教师命性,虽然从理论上说SPOC可有效解决目前开放式MOOC教学方法题,学生独立完成。第五步:学生自主创作。在各个环节中均可以中的部分问题,但该模式的开展还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来加快通过SPOC在线学习交流平台进行教学互动。(2)线下学习与管改革步伐。SPOC在高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希望能有更多教师作理。《平面设计与图像处理》课程线下学习的学生层面主要包括网为实践者的切实参与,该模式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络资源自主学习、作业的完成与提交。学习者利用网络资源依据行检验和优化,逐步增加新方法、新思路。自身学习进度进行自主学习,以便参与在线小组讨论及实体课堂参考文献:讨论。教师层面是在完成学生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新时代--SPOC[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的思想和疑惑,线下交流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线下学习社区2014,35(1):84-90.中作为下一节课的课题引导学生参加在线交流讨论和解答。[2]白凤翔.SPOC教学模式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大
4、考核标准的认定学学报,2014,36(S2):146-147.SPOC课程中参加课程的学生需达到规定的预备知识储备与[3]吕静静.开放大学混合式教学新内涵探究--基于SPOC的启规范学习强度,有学期的概念,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学习活动,完成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5,(03):75-79.规定的任务和测试,成绩合格者获取该课程学习证书,等同于相应[4]吕青.基于SPOC的混合课堂教学设计[J].福建电脑,2016,学分认证,甚至与校外签约院校进行学分互认。考核标准包括:(1):83-88.SPOC平台的作业、单元测试以及在讨论组中的表现,也包括在面[5]徐葳,贾永政.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对面教学中的课堂作业以及课堂表现。而未被选取者则可以自由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参与课程学习,自主掌控学习进度与线上讨论等,但不被授予课程2014(4)证书及学分。将课程学习与学分挂钩,能有效提高在校生的课程作者简介:柯文燕,女,汉族,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硕士,讲结业率。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学分认证的同时要建立相配套的信用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信息可视化、动画设保证、学历认同、课程标准、评估机制等管理体系。计。
三、小结
SPOC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线和传统教学混合模式,创造(上接第241页)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持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以突出思政教育中普遍性与特殊性、能动性与制约性相结合的教育基本原则。
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可深入应用网络教学法、沙龙模拟教学法、说理教学法及实践教学法等等。其中,说理教学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地方式向学生传授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而心理疏导教学法,以当前阶段学生的心理特性为基础,通过疏通及引导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改正当前所存在的思想认识错误点,切实达到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目的。
结束语
纯正的思想政治见解,是保持团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基础。基于社会各界对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基于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教学
原则就具有积极的意义,这要求老师持续推动教学方法创新,整合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突出大学生在当前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达到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红革,王威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03-106.
[2]吴新业.以人为本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02:44-46.
[3]潘清.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分析——评《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02:123.
2016年11月
-2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