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有答案)
一、填空题
1、细胞壁的主要功能,一是______,二是______,并具有______、______以及______。 2、T4噬菌体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3、耐氧菌之所以能在有氧的环境中生存,而不被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所毒害,原因是其细胞内存在______和______两种酶。
4、放线菌为7.5~8.@5、酵母菌菌为3.8~6.@0、霉菌为4.0~5.@8、藻类为6.0~7.@0、原生动物为6.0~8.0。
@43、培养基按所含成分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按物理状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按用途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5、真菌是不含有______素、______营养,以______进行繁殖的真核微生物。 6、微生物包括的主要类群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7、1971年,McCord和Fridovich提出了一个关于厌氧菌氧毒害机制的______学说。其根据是厌氧菌缺乏______酶,一般也缺乏______酶,因此易受______等的毒害。
8、微生物将空气中的N2还原为NH3的过程称为______。该过程中根据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的关系,固氮体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3种。
9、线粒体的核糖体在大小上类似于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线粒体与细菌之间的近缘关系,支持真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是由______演化出来的假设。
10、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抗原称为______,具有______而没有______的抗原称为半抗原。
二、判断题
11、放线菌是一类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它们产生的孢子都是不长鞭毛的。( )
12、只有能利用无机氮化物合成氨基酸的微生物,才属于氨基酸自养微生物。( ) 13、肽聚糖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称作“Park”核苷酸,就是UDP-N-乙酰胞壁酸四肽。( )
14、昆虫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其性质一般是酸溶性结晶蛋白。( ) 15、存在于真核微生物细胞中的微体,通常都是过氧化氢酶体。 ( )
16、菌株的概念与克隆的概念相差甚远。( )
17、使用手提灭菌锅灭菌后,为了尽快排除锅内蒸汽,可直接打开排气阀排气。(18、微生态制剂是一类根据微生态理论制成的有益菌制剂,可以不含活菌。( 19、5-溴尿嘧啶是以碱基颠换的方式引起基因突变的。( )
20、炎症引起发热、红肿、疼痛及功能障碍现象,是对机体有害的。( )
三、选择题
21、经革兰染色后呈现蓝紫色的是( )。 A.大肠杆菌 B.立克次氏体 C.衣原体
D.金黄色葡萄球菌
22、丝裂霉素的抗菌机制是( )。 A.抑制细胞壁合成 B.抑制蛋白质合成 C.抑制DNA合成
)) D.抑制RNA合成
23、青霉(Penicillium)的无性繁殖产生( )。 A.外生的孢囊孢子 B.外生的分生孢子 C.外生的节孢子 D.外生的游动孢子
24、T4噬菌体的的装配包括的亚装配过程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5、培养百日咳博德氏菌的培养基中含有血液,这种培养基是(A.基础培养基 B.加富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26、 有一种简便快速筛选抗药性突变株的方法是( )。 A.琼脂块培养法 B.梯度平板法 C.影印平板法
)。 D.夹层培养法
27、过氧化氢酶能解除( )的毒性。 A.超氧化物自由基 B.过氧化物 C.三线态氧 D.过氧化氢
28、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的发明者是(A.巴斯德 B.科赫 C.列文虎克
D.别依林克(M. Beijernck)
29、下列哪一条是决定能否感染的最重要条件( )。 A.侵入数量 B.侵入门径 C.致病力 D.侵袭力
30、参与甲烷形成反应的独特辅酶中,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 )。 A.辅酶F430 B.辅酶F420 C.辅酶M
)。 D.甲烷呋喃
四、名词解释
31、古生菌
32、核衣壳(tmcleocapsid)
33、光介导紫膜ATP合成
34、基因重组
35、干扰素(IFNs)
五、简答题
36、简述酵母菌的形态、生理特性及经济意义。
37、封闭系统中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经历哪几个生长时期?各期有何特点?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来指导工业生产?
38、列表比较LFT与HFT的异同。
39、 嗜酸性微生物有什么特点。
40、简述梯度平板法筛选抗性突变株的原理,设计一系列实验以筛选抗异烟肼的吡多醇的高产突变株。
六、论述题
41、何谓病毒杀虫剂?试述其优缺点并指明其改进策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外形;一定的抗原性;致病性;对噬菌体的敏感性 2、【答案】头部;颈部;尾部 3、【答案】SOD;过氧化物酶
4、【答案】天然;组合;半组合;液体;固体;半固体;脱水;选择;鉴别 5、【答案】叶绿(或光合色);化能有机;孢子 6、【答案】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非细胞类生物
7、【答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8、【答案】生物固氮;共生固氮体系;自生固氮体系;联合固氮体系 9、【答案】内共生细菌
10、【答案】完全抗原;反应原性(或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
二、判断题
11、【答案】错 12、【答案】错 13、【答案】错 14、【答案】错 15、【答案】对 16、【答案】错 17、【答案】错
18、【答案】错 19、【答案】错 20、【答案】错
三、选择题
21、【答案】D 22、【答案】C 23、【答案】B
24、【答案】C 【解析】T4噬菌体的的装配包括4个完全独立的亚装配过程:无尾丝的尾部装配,头部的自发结合,尾部与头自发结合,单独装配的尾丝与前已装配好的颗粒相连。
25、【答案】B 26、【答案】B 27、【答案】D 28、【答案】B 29、【答案】C 30、【答案】B
四、名词解释
31、答:古生菌是指一群具有独特基因结构或系统发育生物大分子序列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壁含假肽聚糖、糖蛋白或蛋白质,主要包括一些独特生态类型的原核微生物,如产甲烷细菌及大多数嗜极菌。营养上它们从化能无机自养生物到有机营养生物。一些是中温生物;另一些是能在100℃以上生长的超嗜热生物。古生菌形态学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古生菌可以通过二分裂、芽殖或其他的机制增殖。它们有的是单细胞,然而也可以形成菌丝体或团聚体。
32、答:核衣壳是病毒的核酸和衣壳的合称,是任何真病毒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有些较复杂的病毒,其核衣壳外覆盖一层被称为包膜的、内含蛋白质或糖蛋白的类脂双层膜。 33、答:光介导紫膜ATP合成是指嗜盐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光能所造成的紫膜蛋白上视黄醛辅基构象的变化,使质子不断驱至细胞膜外,从而在膜两侧建立一个质子动势,再由它来推动ATP酶合成ATP的过程。
34、答:基因重组是指两个独立基因组内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稳定基因组的过程。由于每条染色体的两份拷贝在有些位置可能具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通过互换染色体间相应的部分,可产生于亲本不同的重组染色体。
35、答:干扰素是高等动物细胞在病毒或dsRNA等干扰素诱生剂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类具有高活性、广谱抗病毒能力的特异性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很小。具有抑制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免疫调节和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等。
五、简答题
36、答:(1)酵母菌的形态
酵母菌的细胞直径约为细菌的10倍,是典型的真核微生物。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椭圆状、柱状和香肠状等。 (2) 酵母菌的生理特性 ①能发酵糖类产能。 ②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③多数以出芽、少数以裂殖进行无性繁殖;有的种可进行有性繁殖,产子囊和子囊孢子。 ④行芽殖的酵母菌可以形成由单个细胞排列而成的群体,称为假菌丝。 ⑤腐生型的酵母菌分布在自然界含糖的环境,如水果、花、树皮上。 (3) 酵母菌的经济意义 ①酵母菌是各种工业生产的菌种。
酿造工业:如制酒、制醋;食品工业:如面包制作;酶制剂:如脂肪酶、石油脱蜡、长链脂肪酸制取。
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37、答:(1)封闭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经历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4个生长时期。
(2)各时期特点如下:
①迟缓期: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内RNA、蛋白质含量增高,合成代谢活跃,细菌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敏感。在迟缓期细胞处于活跃生长中,但分裂迟缓。在此阶段后期,少数细胞开始分裂,曲线略有上升。
②对数期:细菌以最快的速度生长和分裂,导致细菌数量呈对数增加,细胞内所有成分以彼此相对稳定的速度合成,细菌为平衡生长。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和环境变化等,群体的生长逐渐停止,生长速率降低至零,进入稳定期。
③稳定期:活细菌数最高并保持稳定,细菌开始储存糖原等内含物,该期是发酵过程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营养物质消耗和有害物的积累引起环境恶化,导致活细胞数量下降,进入衰亡期。
④衰亡期:细菌代谢活性降低,细菌衰老并出现自溶,产生或释放出一些产物,菌体细胞呈现多种形态,细胞大小悬殊。
(3)根据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提高工厂生产效益:
①在工业发酵和科学研究中迟缓期会增加生产周期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采取必要措施来缩短迟缓期。
②对数期的培养物由于生活力强,因而在生产上普遍用作“种子”,对数期的培养物也常常用来进行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
③稳定期是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如某些放线菌抗生素的大量形成就在此时期,因此如果及时采取措施,补充营养物或去除代谢物或改善培养条件,可以延长稳定期以获得更多的菌体或代谢产物。
38、答:LFT与HFT的异同如表示。
表2-7-2
39、答:(1)嗜酸性微生物的定义
嗜酸微生物,又称嗜酸菌,是指只能生活在低pH(<4)条件下,在中性pH下即死亡的微生物;嗜酸微生物的细胞内pH仍接近中性,各种酶的最适pH也在中性附近。专性嗜酸微生物是一些真细菌和古生菌。 (2)嗜酸性微生物的嗜酸机制
该类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排阻外来H+和从细胞中排出H+的能力,且它们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还需要高H+浓度才能维持其正常结构。
40、答:(1)梯度平板法是利用培养皿的一侧至另一侧铺有药物浓度呈梯度分布的琼脂培养基,以筛选相应抗药性突变株的方法。一般先将培养皿一侧搁高约5mm,倒入约10ml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放回水平位置,再倒上等体积含适当浓度药物的相同培养基,放置一天后,即成梯度平板。培养基内的药物浓度呈线性梯度,一端浓度高,另一端浓度低。若在梯度平板上涂布经过诱变的菌悬液,经培养后,某些突变的菌株就可以在适当药物浓度的培养基表面生长,然后选择在较高药物浓度下生长的菌株,分离培养即可得到抗药性突变株。
(2)筛选抗异烟肼的吡多醇高产突变株主要是运用突变育种的方法,先得到大量的突变株,再从其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菌株,的步骤如下:
①选择出发菌株:选用经历过生产条件考验的菌株作为出发菌株,这类菌株对生产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正突变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②同步培养:进行诱变育种时,细菌尽可能达到同步生长状态,且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比较容易变异。 ③制备单细胞悬液:将细菌悬液先用玻璃珠振荡分散,再用脱脂棉或滤
纸过滤,保证细菌悬液可以均匀地接触到诱变剂。细菌的浓度大约为108个/ml。 ④诱变处理:诱变剂可选用物理诱变剂(紫外线、X射线、γ射线超声波等)或化学诱变剂(碱基类似物、烷化物、羟胺等)。
⑤中间培养:诱变处理后的细菌可能会有表型延迟的现象,可将诱变处理后的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几小时,待细菌分裂几代,显现出稳定的变异。
⑥抗异烟肼的吡多醇的高产突变株的筛选:先将培养皿一侧搁高约5mm,倒入约10ml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待凝固后放回水平位置,再倒上等体积含适当浓度异烟肼的相同培养基,放置一天后,即成异烟肼梯度平板。将细菌悬液涂板后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在异烟肼浓度高的区域能够生长的菌株即为抗异烟肼的突变株。
六、论述题
41、答:(1)病毒杀虫剂的定义
病毒杀虫剂是指利用病毒侵染害虫致使害虫死亡的一种治虫剂,病毒一般有核型多角体杆状病毒和颗粒病毒。
(2)病毒杀虫剂的优点如下: ①致病力强,使用量少。
②专一性强,安全可靠。大多数昆虫病毒对益虫、其他有益动物和人类都是安全的。 ③抗逆性强,作用久长。多数昆虫病毒有抗性很强的多角体蛋白保护,可在土壤中长期保持其生活力。
④生产简便,成本低廉。 (3)病毒杀治虫的缺点如下: ①病毒的工业化生产还有困难; ②病毒多角体在紫外光及日光下易失活;
③杀虫效果一般要经10~20天才显露出来,不像化学农药那样能“立竿见影”; ④昆虫在接触低剂量的病毒后,经30~40代后也会产生抗性(化学农药大约经15~20代后即产生抗性)。
(4)可利用遗传工程等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改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