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继电保护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020-09-18 来源:爱go旅游网
中国电力教育 2OO8年1O月上总第122期 继电保护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梁国艳张瑛王丽君 摘要: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继电保护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传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嫩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于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改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继电保护;专业教学;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梁国艳(1965--),女,辽宁阜新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 张瑛(1964--),女,辽宁本溪人,沈l ̄n-r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王丽君(1971一),女, 内蒙古通辽人,沈i ̄n-r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辽宁沈阳1101;56) 继电保护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 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培养发电和继电专业技能型、应用型、创新性人才有着举足轻 为了巩固理论教学的效果,安排了同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 重的影响。而现在工科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 实践教学环节,目前主要有:常用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测试试验、 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面临就业压力等现象,在课程 参数调整实验;35kV线路保护课程设 ̄-t-.1lOkV线路保护调 教学中若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 试实习、变压器保护调试实习、变电所参观实习、电站运行实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对传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电气二次部分毕业设计等。其中保护调试实习含有变电所值班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通过 员和水电站值班员技能鉴定的内容模块。 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理念, 沈阳工程学院为例,对继电保护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实践教学内容是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继电保护专业理论知识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很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本文以 服务的,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服务,通过实践教学开发培 根据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定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地掌握继电保护知识,增强对理论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得到 学院办学定位为应用型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是学院 很好的结合,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接触学习到了本专业大 的人才培养目标,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但普遍高考成绩在二本 量的新技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录取分数线以下,因此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进行设置。《继电保 护》是继电保护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主干课,要求学生 二 构建应用型大学课程教学新模式 《继电保护》是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 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对较为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不要求,注重 课程,它是在完成了电工、电子、电磁场、电力系统分析、电气 结果的应用,重点讲述基本原理和结构,并结合现场实际,使 设备等专业基础课后而开设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教学交 保护装置组成及应用与工作原理紧密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互进行的综合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认识和掌握继电保护在电 使学生掌握保护的原理、结构、过程、运行维护和调试知识。 1.理-:.,eSt学以够用为度 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调试及设计方法。根据胜任职业岗位 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在课程改革 要保证理论教学的内容够用,就需要继电保护专业教师认 中强调职业技能培养,使课程教学内容融入职业技能鉴定的应 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与本课程相关的电力系统分析、 知与应会要求,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维 电气设备、大电机等课程的知识点要求,由相关课程的教学人 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员再根据各门课程提出的教学内容要求,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 业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够用为度的要求。 2.实践技能知识以先进和实用为准 《继电保护》作为电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以前—直是按 保护装置的调试实习,这种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对 知识点的理解,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提出将以传授 要求,制定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这样可以使得一个专 教材章节的顺序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考试,再进行课程设计及 要使得学生毕业后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够上岗,这就要求 知识为主改变成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多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给他们学习的内容与现场的情景尽 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 可能相适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深入发电厂和变电 1.将理论教学模块化,将理论教学部分分为基础知识、线 所,充分了解现有的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现状,针对高职高专特 路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和母线保护等几个模块,有 点和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多年来我们一直不断地调整课程内 利于建立学生对电力系统保护的整体概念。 容。随着微机保护的发展,增加了微机保护方面的内容,并淡 2.提高理论教学中所包含的实验项目的要求,一方面增加 化了传统保护的内容。在扩展知识面方面以够用为度,强化基 了实验项目的课时数, 面改变了传统做实验的方式。 圈 中国电力教育 2008年1O月上总第122期 3.将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训结合在一起,两者的教学内容应 型,每学期的考卷同时出A、B卷两套,统一评分标准、教研 相辅相成。 应用起到直接街接的作用。 室审定难度系数、规范评分过程,以保证考试的客观l生和公正性, 施,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考试形式则由闭卷改为开卷或“一 4.将课程内容融入毕业设计,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实际 考后对试誊进行分析,找出考试成绩波动的因素,确定改进措  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他们表示参加工作后感觉所学的专 页纸”开卷,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所谓“一页纸”开卷,业知识与工作结合紧密,工作后能很快适应现场,没有技术陌 就是允许学生在规定的一页纸内,根据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生感,所学内容基本涵盖所从事工作的很多内容,非常实用。 和掌握写出相关内容,考场上只能参考自己准备的一页纸进行 答卷。这种方式比单纯的开卷更具有实际意义,使学生能够在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因此,要改 考前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归纳和总结,有助于对学生 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 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试卷内容上可以更加灵活,注重对学生所 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体,就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和教学手段。 1.采用CAI课件教学 由于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等技术融 为一体,使传递的信息更为丰富和形象,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非常适用于优化专业课教学。例如在讲解电流保护的动 作过程时,尽管配合图纸,教师进行详细的分析,但同学们还 是很难理解。而利用多媒体中的动画效果就可以把整个动作过 程很生动形象地描述清楚,同时还可以配合现场的视频了解电 流保护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情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极 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2.适当开展课堂讨论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 适当开展课堂讨论。教师在课前布置好下次课的题目,然后让 同学们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大家可以根据 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也可以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最后由 教师进行总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5.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 教师利用电子邮箱和计算机网络建立QQ群与学生互动。 通过班级电子邮箱,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继电保护技术的参考 资料、现场的规程和参考书目;而利用班级QQ群可以勇陕捷 地与学生交流,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 把设计的要求、需要注意的问题、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等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使学生感到老师就在他们身边, 可以随时进行辅导,取得了很好的辅助教学效果。 四,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 学生成绩考核的改革体现了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要求, 实行以教学目标为考核内容,力求按照工程环境和技术标准的 条件考核学生,考试方式采取书面答卷和实际操作演示或口试, 实践性教学环节必须考核实际能力。 书面答卷由课程小组定期组织教师出题,逐步完善考试题 (卷)库,并组织课程小组教师充分讨论出题范围、难度及题 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考核。 实践操作考核参考“继电保护工”考证体系。例如考核内 容是根据提供的保护二次展开图、端子图和安装接线图、继电 保护检验方法进行保护调试实训;通过调试实训,加深对继电 器、继电保护装置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常用仪器和试验设备 的使用方法,以及继电器的构造原理、调试方法步骤;掌握阅 读保护、控制、测量装置的原理展开图和安装图的读图方法。 按学生在课程试验中的表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的 熟练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任务的质量、课 程成果等综合评定。考核内容和办法见表1。 表1考核内容和办法 序号 考核内容 占分比例 l 会用兆欧表测试继电器和设备的整组绝缘,判断绝缘性能 5% 2 会进行单个继电器的特性检验和定值调整 l0% 3 能用导通法对设备的配置及二次回路接线正确性进行检查 5% 4 在线路电流电压保护整组调试过程中能进行正确操作和故障分 25% 杭处理 5 在距离保护整组调试过程中能进行正确操作和故障分析、处理 25% 6 能正确分析实验结果 l0% 7 完成实验报告,保证质量 2O% 实验成绩综合后按优秀(90~100分)、良好(8O~89分)、 中等(70~79分)、及格(6O~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五级计分制评定,单独计人学生成绩册。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关系到学院的教 学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决不是单纯的课程改革, 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教学质量系统工程。最终的成果应体现 在学生学习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 值上。 参考文献: 【1】潘运红,王春茹.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东工 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06,(6):78—79. [2]田有文,等突出继电保护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沈阳 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05,(7):9:3-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