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制度
2024-03-01
来源:爱go旅游网
制度名称 受控状态 财务分析管理制度 编 号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为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监督和控制,准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及时反馈预算执行差异情况,促进企业进一步优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职责:财务部指派专人负责企业财务分析工作。 第3条 财务分析时间 财务部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定期、不定期、专项分析。每月应提供一份财务指标分析报告,每季应召开一次经济活动分析会。 第4条 财务分析的基本要求 1. 财务分析必须以准备、充分的财务数据、统计数据和其他资料为基础和依据。 2. 财务分析应从实际出发,正确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出薄弱环节和关键性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根据财务分析的目的,针对实际情兑,灵活选取各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 第2章 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第5条 财务分析的具体工作内容 1. 各项收入完成情况和主要原因分析 2. 各项支出情况及主要原因分析 3. 营业利润完成情况及其完成的主要因素和采取的措施 4. 资金运用、债权债务清理情况及其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5. 应付福利费收支情况分析。 6. 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及分析 7. 现金流量及分析 8. 工资总额收支和劳动生产率完成情况及主要原因分析 9. 其他重大经济事项分析 第6条 具体操作程度与要求 1. 对比找出差距:实际与计划比较、实际同上期比较、实际同历史水平比较等等,具体操作要求相比较的指标性质相同、包括的范围一致、代表的时间相同。 2. 研究查明原因:找出差距后寻找产生差距的原因、影响因素。确定影响因素时,应根据经济指标的客观关系,运用逻辑判断的方法来决定,如成本的高低与工作量的增减、成本管理的好坏、市场情况及外部环境变化等有关。 3. 计算确定影响程度:对产生的差距的影响因素从数量上确定其影响程度,既要分析绝对数,也要分析相对数 4. 总结提出建议:采用书面的方式,对生产经常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建出建议,制定措施,提高管理水平 第3章 财务分析主要内容的操作实施 第7条 生产经营状况分析 从产量、产值、质量及销售等方面对企业本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简单评价,并与上年同期水平进行对比说明。 第8条 成本费用分析 1. 原材料消耗与上期对比增减变化情况,对变化原因做出分析说明 2. 对比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的增减变化情况(与上期对比)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对业务费、销售佣金单列分析。 3. 以本期各产品产量大小为依据确定本企业主要产品,分析其销售毛利,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降低产品单位成本的可行途径。 第9条 利润分析 1. 分析主要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 2. 对各项投资收益、汇兑损益及其他营业收入做出说明 3. 分析利润未完成情况及其原因 第10条 存货分析 1. 根据产品销售率分析本企业产销平衡情况。 2. 分析存货积压的形成原因及库存产品完好程度。 3. 本期处理库存积压产品的分析包括处理的数量、金额和导致的损失。 第11条 应收账款分析 1. 分析金额较大的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情况,包括催收或上诉的进度情况。 2. 本期末取得货款的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如果比例较大应说明原因。 3. 应收账款中非应收账款部分的数量,包括预付货款、定金及借给外单位的款项等,对于借给外单位和其他用途而挂应收账款科目的款项应单独列出并做出说明 4. 季度、年度分析应对应收穠款进行账龄分析,予以分类说明。 第12条 负债分析 1. 根据负债比率、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财务风险的大小。 2. 分析本期增加的借款的去向。 3. 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应根据各项借款的利息率与资金利润率的对比,分析各项借款的经济性,以作为调整借款渠道和计划的依据之一。 第13条 其他事项分析 1. 对发生重大变化的有关资产和负债项目作出分析说明(如长期投资等) 2. 对数额较大的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以及超过限度的现金余额作出分析。 3. 对其他影响企业效益和财务状况的较大项目和重大事件作出分析说明。 第4章 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第14条 财务分析结束后,分析人员应及时编制财务分析报告,按照规定时间报送相关领导。 第15条 财务分析报告中提供的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如实反映情况;分析的结果要客观、科学,具有指导性。 第5章 附则 第16条 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17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每年修订一次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