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稿
海山乡学校 柯伟珍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老课文。课文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从整篇课文来看,《富饶的西沙群岛》篇幅较长,许多语句描写优美。
这一节课,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目标也基本达到,上得扎实是这堂课最大的特点。我通过以下几方面对这节课做一评价:
一、教学思路清晰。课文从海面写到海底,又从海底写到海滩再到海岛,教师也紧紧抓住这条线,用这样的顺序来贯穿课堂教学,以词句训练为基础,以“读”为教学主线,努力营造一种“平等、信任、激励、自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们主动地学,自信地学,兴趣盎然地学,达到扎实有效的课堂效果。
二、阅读训练 扎实有效
读是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直接与本文对话,通过“你感受到了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词语。比如在指导学生感悟描写鱼多,鱼美的优美……句子的同时,进行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子训练,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谴词造句的艺术。
三、注重抓重点词品读课文
老师在教学第3自然段时,抓住了“各种各样”、“懒洋洋”、“到处都是”、“威武”这几个词,通过图片展示和动作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珊瑚的确美丽,海参的确懒洋洋,大龙虾的确威武。
当然,本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学时间不够,那我们就要从教学过程中去寻找,大家不难发现,老师在教学描写鱼的句子时,多处重复教学,教学环节不够清晰,应重点抓住鱼的“多”和“好看”而展开有目地引导。如果这一环节重新加以调整,会挤出大量时间的,把这些时间利用到最后写话中去,相信这堂课将会更加完美。当学生不能准确回答出老师的问题,或回答不完整时,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而在这节课中,老师的引导有时还不够到位,这点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精彩的课永远是下一课。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接近它的真谛。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