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花儿开在春天1

2020-02-01 来源:爱go旅游网
花儿开在春天里

——贵池区城关小学课堂教学比赛综述

贵池区城关小学 孙华俊

为推动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开展,积极落实贵教研[2011]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引导教师徜徉在幸福的教研路途。结合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为教师搭建教科研平台,提高自身教学素养,提高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月26—29日,贵池区城关小学开展了2011语文、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比赛活动,王敏、孙康等

39位青年语文、数学教师参加了比赛。

学校组织:几多欣喜几多希望

准备伊始,城关小学黄璜校长亲自挂帅,多次召开不同范围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确定参赛范围、比赛场地、比赛时间、评委组成、评分办法、出场顺序、协作班级、课间衔接等细节,及时出台《城关小学2011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尽可能考虑到各种可能存在的疏漏,力争把

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

纵观活动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欣喜地看到团队互助的意识与展现,也欣喜地看到部分青年教师正茁壮地成长,对课堂教学的认知日臻理智和成熟,“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日渐清晰。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我们也明显地感受到部分教师失落与遗憾:稍纵即逝的课间生成未及时把握或处理失当,课前预设欲重点“擦亮”的“亮点”越擦越乱、越擦越暗„„但我们坚信,“心若在,梦就在!” 只要坚守梦想、坚持不懈,课堂教学的真谛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欣喜着,希望着,憧憬着。

参赛教师:几多辛苦几多收获

鉴于教师人数众多,全员参与比赛势必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因此,此次活动向年轻教师倾斜,要求凡1976年元月及以后出生的在编在职在岗的专职语文、

数学教师全员参加。并欢迎不在此限的其他教师积极申报参加。 最后,语文组陶泉芳、周龙富、桂小杏、江世文、吴玲玲、李敏、丁胜国、沈汉、王敏、章一平、陈春霞、疏金燕、包国英、万华俊、程桂梅、邱小红、涂银凤、孙继琴、叶桂玲、包白云、纪春霞、陆友明和数学组黄彩、孙康、包毅平、叶敏、李丽、章慧、李正英、汪丹、张叶军、张宏俊、赵素芬、何贵林、王雪林、

钱七二、许龙学、柯春利、余莉等39位教师参加了比赛。

我们知道,任何一节课的精准把握和巧妙设计犹如“怀胎十月的一朝分娩”,是理论积淀的过程,是经验总结的过程,更是日渐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输

出”的过程,更是一个“新旧”纠结斗争的过程,是破茧而出“化蛹成蝶”的过程。其中的心理、生理上的阵痛抑或持久的痛苦唯有经历者才有切实的感受。

从本次比赛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我们坦言,教师个体基本素养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我们认为所有老师都扬弃了“被参加”的心态,都能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与,课前均作了充分有效的准备,都希望把自身对教学内容(教材)的理解和学习课改理念与实践的收获在课堂中逐一展现。我们无意于“以成败论英雄”,更不会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借用池州市教研室赵永全主任在去年市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总结会中所说“参加教研活动,只要有一点点收获都是值

得的”。

是啊,收获有的来自于“成功”后经验的总结,更多来自于“疏漏”、“失

误”、“偏差”后的自我反思与警醒。

辛苦着,收获着,成长着。 观课教师:几多比较几多反思

本次活动历时4天,共计39节课,其中语文22节、数学17节,分校承办了语文7节、数学6节。比赛规模大、时间跨度长,但广大教师均能克服自身与生俱来的惰性,克服既要上课、又要批改大量作业等常规工作及给参赛教师代课、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等一系列困难,坚持挤出时间听课、观课、议课,参与面广,

参与时间长。

相信参赛教师的积极投入、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抑或认知偏差、方法失当等都能给所有听课教师留下自我在心底暗暗比较的依托。有比较才有甄别,有比较才有感悟,有比较才有进步。反之,如果对周围的事务漠然置之、熟视无睹,那么,课堂教学的个性与张力、灵动与思想就是空中楼阁,教学研究与探索更是无稽之谈。诚如池口小学陈宏元老师在综合点评时开场白中所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积极地思考,就不会有思想;如果不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就不会有值

得借鉴的东西”。 比较着,反思着,收获着。 参与学生:几多兴奋几多紧张

受场地限制,每协作班级参与学生为40名(分校全员参与,46人)。各班主任、搭档教师配合密切:一人带队,一人在班上照应余下部分学生组织临时教学。各班均能根据“比赛日程安排表”提前10分钟带队到达指定场地外静候入场,课后有序退场,节点准确,衔接紧凑,未出现丝毫差错,展现了城关小学广

大教师团队协作意识与协作能力。

课堂上,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观众,新鲜的内容、新鲜的课件、新鲜的方法„„孩子们的兴奋溢于言表,兴奋之余也有些许短暂的紧张,旋即又释然,在老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和点拨下,思维渐渐被点燃,火花时常闪现,孩

子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妙语常常让人忍俊不禁。

笑过,不免引人深思:作为师者,为孩子们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建构有效

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学习品质,任重而道远。

评委老师:几多辛劳几多感慨

为体现公平、公正,切实加强兄弟学校间的协作与交流,本次比赛评委均受邀来自区内兄弟学校。池口小学陈宏元、实验小学査爱玉、里山中心学校王锋、梅龙中心学校吴先春、高坦中心学校张焕兵和城西小学陈友萍、池口小学金锋、墩上中心学校方宗元、实验小学章庆林、高岭中心学校朱恒分别担任语文、数学组评委。他们中有的成名已久,有的是后起之秀,但共性鲜明——都是三尺讲台

上执着的行者!

他们有的来自城区,有的来自乡镇,有的在学校兼行政事务,有的要照顾病

中的公婆,有的还要照应读小学的女儿„„

22节语文!17节数学!连续三、四天!其中的辛劳一如城关小学黄璜校长在总结会上所说:“不仅要听还要观,贵在思,难在比。”相信评委老师的敬业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都给我们城关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陈宏元老师在29日综合点评时说:(注:摘自陈宏元老师《姑妄之言》一

文,原文部分照录,未作改动,贵池小语博客群)

从总体来看,这22位老师在精彩纷呈的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了四

个“大件”:

第一,通过扎实的训练,给学生留下了生动的语言。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内化富有活力的语言,丰富其语言的积累,就是完成这个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当堂理解、内化了大量富有活力的语言,如:海底世界的“窃窃私语”,黄河里的“惊涛骇浪”,大江保卫战的“惊心动魄”,鸟岛上鸟蛋的“密密麻麻”,猎人在生命桥面前的“目瞪口呆”,农夫“焦急”的“揠苗助长”,等等等等,其中不少语言学生已能自如地在课

堂上出自己口。

第二,通过有效的指导,给学生留下了实用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老先生的话极其简要地明确了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许多老师用自己教学的实际行动阐释了叶老的理念。疏金燕老师为了二年级学生学会在读书时画出生字新词,她在黑板上进行了板书示范,先把“热”“情”二字分别画上圈,再在“热情”下面画一道横线;学生一学就会,而且现学现用,十分奏效。陈春霞老师在对二年级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时,循序渐进地给学生留下了说话写话的范本和方法:她先出示了三个 “小树带着小鸟,去

了 ,看见了 ” 排比性的句式,指定学生各自分别说一句;再引导学生连起来说完整;学生说熟练了之后,再导出照样子写话的目标和要求。孙继琴老师通过对比式的点拨,也使学生初步感受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的效果。毫无疑问,学生一旦掌握了实用的语文学习方法,他们自己就能自由地在语文的海洋

里遨游了。

第三,通过生动的描述和直观的展示,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表象。语言文字是交流的工具,也就是刻画形象、描绘景象、述说道理的工具,因此,高效的语文教学应该有利于学生各种表象的建立。王敏老师用惟妙惟肖的简笔画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在学生心里搭起了一座震撼人心的生命之桥;陆友明老师以充满激情的描述,引导学生感悟彭德怀的表情、行为和语言,在学生心目中树起了彭德怀不舍而又坚定、爱骡更爱战士的高大形象;叶桂玲老师用图文结合的课件呈现了狼、鹿、植被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学生留下了简洁而又清晰的印象;还有幻灯展示出的那玉琢冰雕的广玉兰花儿,灰椋鸟归林的热闹景象……这些在学生脑海里留下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形象地深化了他们对

语言的感悟,发展了他们的语感。

第四,引领学生深切体会,给他们留下了健康而丰富的情感。语言文字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课堂自然应该是富有情意的课堂。在这方面,22位老师或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句,或指导学生带着某种感情读书(读出某种感情),或以饱含激情的语言予以渲染,或以夺目的课件进行“催化”,各施妙招,招招见效,学生大多或深或浅地被感动了。有理由相信,学生都经历了一次动情的体验和心灵的洗礼。

这22节课使我大有斩获,也激活了我的一点思考:

第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深挖洞”好,还是“广积粮”好?我以为还是要“广积粮”,不要“深挖洞”比较好。因为“深挖洞”的老师总是喜欢抓住那么几个所谓的重点词语,带领学生品味得不依不饶,感悟得不了不当;或者抽一句而引开去,发散得无穷无尽,拓展得无边无际。我们提倡“广积粮”,所积的“粮”就是充满活力的语言,积的方式就是读、背、说、听、写,就是通过这些常规的语言实践,把课文中规范的、生动的语言整体有机地吸收、内化到自己的语汇库里。课后练习中设计的背诵、复述课文、分角色朗读、讲故事等题目,目的都在于此。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牢牢盯紧这一

课、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通过扎实有效的读、背、述、写实践训练,

将课文的“他属”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语言。

第二,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思维训练如何定位?当前,语言文字训练已然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课堂上语文味浓了,说教味淡了。但是,思维训练似乎却被大家忽略了。既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那么,离开思维训练的语言训练就必然是浅薄的、虚浮的。那些缺乏积极思维的朗读肯定是有口无心的,默读肯定是浮光掠影的,口语表达必然会不得要领。所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该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些把课文中的字、词、句拆成零件的做法,其实是把应有的思维训练转移到了记忆上,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而且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思维。要做到激发学生的思维,就尽量不要问“美不美”,而要问“怎么美”;不要问“快乐不快乐”,而要问“快乐是怎么表现出来的”;不要问“读得有没有感情”,而要问“你听了有什么感受”……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克服那些“伪思维”——那些一边要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一边要他们思考只有静静地默读才能回答的问题的行为;那些面向中高年级学生提出的“这一句写谁,做什么”之类问题的浅入浅出的行为;那些用直观展示取代学生想象,还陶醉般地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的行为……让学生真正读进去,想起来。设若如此,语言

与思维的训练就同步了,发展也就协同了。

第三,关于读书。首先需要我们给足学生读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读,一定要把书读通、读熟、读透,读到能背诵或者可以复述的程度。做到了这一点,内容的理解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其次,要根据读的目的决定读的方式。初读时一般是有生字词的障碍的,必须明确读的目的,应该要求学生自由轻读,把书读通。如果他们基本过了初读的关,就没必要阻止齐读。对于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提供了思考题就应该要求他们默读,边读边做一些有助于回答问题的记号。分组读、分角色读、接龙读、竞赛读等读书方式都应该各有其目的,不能为追

求读书花样而随意为之。

另外,小学语法教学中理解术语与感受表达功能的错位现象,课件在凭借语言文字感悟课文时的越位现象,先贴情感类型标签再让学生“被”感动进而“引导”他们表达虚情假意的现象,用相同或相似的教学方法教学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现象,仍然纠结在我心里,借此提

出,还请各位指点迷津。

城西小学陈友萍老师点评数学组17节参赛课时认为:(摘要)

一、对17节课的欣赏:

青年教师拔节而长,各有特色:有的在理解教材处理教材方面能力特强;有的在讲解时非常有条理,清晰,明朗,易懂;有的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更突出一些;有的教学机智更娴熟一点……高水准的学生,重教研的领导,积极进取的教师团队。 二、给选手们的几点建议:

课堂上你关注到学生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了吗?又关注到什么程度?几种常见的现象:教师的话多了,抢了该学生说的;齐答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自问自答依然存在;怪学生不配合老师等,针对不同现象该怎么去做。

三、要使自己的课能从众多的课中拔出来,应朝那些方面去努力?1、研读教材 2、有创意才有看点。

春天里,百花盛开;课堂上,俊秀汇集。“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在教学生涯中,我们唯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执着与专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大步重重越”的情怀和信念,方能领略满园春色、一路花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