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R下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链模块化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 1年第1期 s i。 。。 d T。 蔷 。 t R 。 。h 文章编号:1000—7695(2011)01~0107—05 EPR下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链模块化研究 杨传明 J/,√I /-~一~一一 ~.一量 一一一一 一 一 咖一~ 1 (苏7,11科技大学全球经济发展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基于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现状和特点,结合模块化原理,分析在该产业链应用模块化理论的适用性。依 据参与回收过程主体的不同,构建生产商协调下的模块化回收模式、生产商联合主导模块化回收模式、外包模 块化回收模式和集群模块化回收模式。经数学模型和理论证明,引入模块化理论有利于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 业链健康发展,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创造经济效益,产生社会效益 关键词:模块化;回收物流;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一㈨一 ㈤~~一~一.一 ~ 一 ~ 一一~ 一一一 .n ● n .Ⅱ 甜 ~ _量 Research on the Modularity of Logistics Industrial Chain of the Recovery of Waste Electronic Products Based ON EPR .咖 _暑| YANG Chuanming (Resear{'h Institute of Global Econonly,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zhou,Suzhou 2 1 5009,China) 一~ 一~一一~咄一~一.一~~_一塞 _云m m _里 1 引言 要通过众多分散的回收个体来进行,造成回收工作 混乱、电子垃圾污染日益严重。2009年1月开始实 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和2008年2月国务院法制 办出台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 例》明确规定电子废旧品的生产商责任延伸制度 (EPR),即将传统的由政府和纳税人共同承担的废 物处理的责任上移至生产企业。EPR制度下,电子 废旧品产业链如何理顺环节关系,加强企业问合作, 保持信息交流通畅,保证在严格执行EPR制度回收 要求的同时,又取得良好的利润空问或产生较小的 损失便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引入模块化理论整合 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链则可有助于应对相关要 求,促进整个产业链有序健康发展。 模块化理论形成于传统产业链的以生产者为基 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电子废旧品回收物 流备受关注。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网络从收集废旧 物品延伸到再生产品的市场需要相关的物流活动, 始于废旧电子产品的收集,终于再生产品的分销。 整个过程包括收集,检验/分拆、再加工、报废处 理、再分销等环节。有效的电子废旧品回收运作可 以有效的保护环境,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社会 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降低企业物料成本,减少物 料损耗,S ̄Dl:i企业收益,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 业形象,加大供应链各节点的信息交流,增强竞争 优势。 目前我国数量庞大的电子废旧品回收工作,主 收稿日期:2010—01—11,修回日期:2010—06—03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开发区发展水平提升路径选择研究”(08EYBO(O);苏州市哲学社科基金项目“ERP下苏州电 子废旧品回收物流现状及对策研究”(09一C一28) 项目来源:苏州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项日“基于ERP的苏州企业电子废旧回收物流运作模式研究”(Z1344) 108 杨传明:EPR下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链模块化研究 础的生产消费方式正逐渐向以消费者为基础的方式 转变的过程中 。经典解释认为模块是指具有某种 确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标准界面 结构与其他功能的半自律性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 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而模块化则是 将复杂的系统分拆成不同模块,并使模块之间通过 标准化接口进行信息沟通的动态整合过程 J。 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模块化被普遍应用于经营 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等诸多方面。产业链作为一种 企业组织形态,是一种介于独立企业与市场之间的, 呈中问态的经济组织,随着企业界产业链管理理念 的逐渐深入,产业链成员开始受到来自内部外部的 压力,愈发成为一个半自律的系统。将模块化理论 应用到产业链管理领域,是对模块化理论和产业链 理论的进一步延伸。 2模块化理论于电子废旧品回收产业链适用性分析 尽管模块化有很多优势,但并非每个行业领域 都能应用模块化的战略,一个系统是否适合模块化 取决于系统的复杂性、可分性与组织、运营方式、 需求等的多样性的要求。 (1)系统的复杂性 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具有多主体参与、多 阶段生产、多要素相关的特点,是一个典型的复杂 系统,在这样的三维结构下,系统运动的每个环节 都充满了复杂性,从而很难保证系统的最终运行结 果令人满意,而模块化擅 在复杂的事务和孚统中 发挥作用。 (2)系统的可分性 一个系统是否可以模块化取决于系统的可分解 性,即意味着该系统既能被分解成若干部件又可以 进行重新组合,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会失去原有的 功能。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从产品结构、产品 回收再制造过程及产业组织都可以分解实现模块化, 每个模块都能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也都能作为一 个子模块存在于整个系统中,便于每个模块的创新 和运营,最大程度的发挥模块化带来的生产和组织 优势。 (3)系统模块组织要求 构成模块化系统的各个模块都有各自的特点和 优势,在遵循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同种功能的模块 供应商都可以对原有市场上的产品产生替代作用, 并且不同替代模块的组合能形成不同形态的产品与 服务。电子废旧品本身和其回收过程的不同模块均 具有替代性的特点,如不同的回收物品提供者、回 收商、再生产品制造商、分销商、顾客等之间都可 以相互替代。 (4)系统模块运营方式要求 在模块化结构中,每一个模块具有半自主的权 力,这就使得使同步操作成为可能。这种模块间的 平行作业可以超越传统的分工生产方式,各个子模 块进行独立设计,并保持创新的同步性。电子废旧 品回收是一个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行业,而且各类 回收物品的提供者、回收商工作、制造商的产品再 制造、分销商的运作经营等都可以进行同步作业。 (5)系统信息处理与传输要求 由于模块在功能上具有相对独立特征,客观上 就决定了模块化结构对协调模块运转所需信息和处 理信息能力的要求比较低。模块只要求遵循看得见 的标准信息,而对于各自的隐藏信息则无须公开和 传输,因此,模块化结构对信息处理能力和传输速 度的要求较低。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过程中,回收 物品提供者、回收商、再生产品制造商、分销商、 消费者等模块在满足公开信息标准前提下,对于各 自的经营等信息均无需公开。 (6)电子废『}]品不确定性要求 在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系统中,物流服务对象 即电子废旧品以及对物流服务要求均具有极大的不 确定性,物流服务对象的不确定性包括服务区域的 不确定、电子废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确定等,服务 要求的不确定则包括顾客对物流服务地点、时间和 质量的要求变化等。而模块化可以通过组织之间的 竞争与合作稀释这种不确定性。 3 基于模块化理论的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链 分析 根据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链的特点,按照 参与回收过程主体的不同,利用模块化理论,可以 建立生产商协调下的模块化回收模式、生产商联合 主导模块化回收模式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模块化回收 模式和集群模块化回收模式。 3.1 生产商协调下的模块化回收模式 生产商协调下的模块化回收模式是由电子产品 生产企业建立独立的逆向物流体系,以便回收各种 回流物品并将其送到企业的回收物品处理中心进行 集中处理。该回收模式中,可以由生产商自己直接 负责从消费者回收电子废旧品,也可以由负责中间 销售的分销商(包括零售商和批发商)负责回收并 转交生产商进行处理。模块结构图见图1。在这种 模式下,生产商起到主导作用,负责确定系统的设 计规则,发布系统信息,如回收产品类型、价格等, 确定各个模块之问的界面标准,当各模块活动在此 规则指导下,独立开展本模块的活动。当系统环境 发生变化时,只有生产商模块有权改变联系规则, 杨传明:EPR下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链模块化研究 109 各模块只能充分接受系统信息的基础上,处理各自 信息。该模式生产商模块发挥着领导作用,具有很 强的网络控制能力,适合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电子 回流产品的回收处理工作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以支付费用等方式交由专门从事回收物流服务的企 业负责实施。外包模块化回收模式的网络结构如图 产品生产企业。 图1 生产商协调下的模块化回收模式 3.2 生产商联合主导模块化回收模式 处理好电子废旧品并回收其中的资源需要先进 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而单个企业难以承担,EPR 制度又要求必须承担,这就需要建生产相同产品或 者相似产品的同行业企业进行合作,以合资等形式 建立共同的回收物流系统(包括回收网络和处理企 业),为各合作企业甚至包括非合作企业提供回收物 流服务。生产商联合回收模式的网络结构如图2所 示。生产商联合主导模块化回收模式各模块供应商 地位基本平等,各模块可以根据环境信息的变化情 况,通过模块间的信息反馈,对系统的设计规则做 出相应调整。 图2 生产商联合主导模块化回收模式 3.3外包模块化回收模式 外包回收模式是指生产企业通过协议形式将其 3所示。这种模式电子产品生产商最大限度的利用 模块化外包,外包企业模块则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或者与生产商共同设计回收模块,或者独立负责模 块的回收物流、再制造等环节。在考虑模块外包企 业时,生产商可以从模块的技术特性(外包企业的 综合实力)及物流成本等方面进行选择,以便获得 最佳的经济效果并保持对回收供应链的整体控制。 图3外包模块化回收模式 3.4集群模块化回收模式 由于电子废旧品具有较好的回收经济性,在 EPR制度实施之前存在着大量的非原始制造商的回 收企业,这些企业对于具有EPR制度约束的生产商 产生极大的竞争压力。双方在回收市场中的竞争, 削弱了单一制定回收价的定价优势,使得企业之间 的关系变得更加难以预测,价值增值环节变得更加 关联,并出现一系列的重叠、替代、交叉、融合等 特征。电子废旧品回收或服务优势已经远远超出单 个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范围,越来越体现在各价 值创造模块之间的系统协同中。这种情况下,形成 了集群化模块化方式,每一个模块均聚集若干企业, 上游模块集成企业同时面对若干个下游模块企业, 而下游模块企业也同时面对着若干个上游模块企业, 原有的单向链式契约关系被打破,企业之问形成了 网状契约关系,产业价值链也变成了立体价值网, 模式见图4。这种组织模式中没有哪个企业在网络 组织中处于控制和支配的地位,系统设计规则是有 生产商模块、非原始制造商等模块共同协商决定的, 各模块的设计规则开始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 后在政府和行业组织协会等协调下,各个模块进行 回收竞争博弈缩小规则认识上的差异;市场会对模 块进行优胜劣汰,促使系统的设计规则以网络组织 l10 杨传明:EPR下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链模块化研究 行为主体共同认可的形式反馈给各个模块供应商, 通过这种对分散规则的处理、传播和交换,使系统 的设计规则不断的被筛选,从而进化发展。 最终消费者 非原始制造商l 堡塑 × 茎塑 非原始制造商2 生产商3 零售商3/一 _ 批发商3 非原始制造商3 发商模块 l蒿蕞嚣 覆买 非原始制造商废旧品处理模块 ,。 ! !j!! _.—,●。。 —!! !! ! 、 I l产品分拣 H产品再造f I : 圈 j 图4集群模块化回收模式 4 模型验证分析 基于理论分析,本文从一般均衡角度构建模型 验证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链模块化的优势。假 设存在一个资金和信息全流通的电子废旧品回收市 场,其中存在n个差异化的电子废旧品回收竞争企 业,每一个企业均可以选择是否进行参与模块经济。 企业的成本为C( ),企业的支出水平为r,利润为 P (C。, (C ,C:…C, ))。模块化经济下,可以通 过模块运作降低C( ),如生产商可将回收物流环 节外包给第三方运营商。当企业不参与模块化经济 时,溢出效益发生率为 。如果 (0 k n)个企 业决定建立一个模块化协议,共同分担原有企业的 成本,设其中企业的线性对称准则为S ,溢出效益 发生率为 ( 1)。 根据变量定义,一个非模块化企业的有效支 出为: =rj+ ∑0 (1) 对于一个模块化企业的有效支出为: = + ∑0+ ∑0 (2) 企业i利润总值为: Q = (c ,ft(c ,c ,&,c ))一 n一 ∑0(3) 就Q 对企业的支出水平ri微分并最大化处理, 得到 砉口 dci+∑ 口 一s (4) 当每个企业在其他企业规模能力给定的情况进 行决策时,可以消除dr ̄dr,假定W(c。,c ,…, c )=(印 / ,)/(印 / ), ≠i。在企业没有采 用模块情况下,一阶条件为: p c(z”){1+(n一1)W( “)) }一1 0 (5) P:为P 对i的成本偏导数。在采用模块协议的 情况下,一阶条件为 P (。 ){1+(n一1)W(e(z )) }一 0 (6) 当且仅当企业希望支出收益水平提高超过Z。, 即z。>z 时,(5)和(6)式等号成立。将Z 代入 一阶条件替换 ,当且仅当: p:c(Z ){1+(n一1)W(C(。”)) }一S ≥0 (7) 时,z 一 >0,利用Z 一阶条件式(5),可得 一 z。的符号由下式决定: {1+n(n一1)W(c(z。)) }一s {1+(n~1)W(c ( 。)) } 0 (8) 由一阶条件可知,(8)式子中两大括号中表达 式均为正数。说明合作各方均承担一部分支出成本 时,模块协议可能会使有效均衡界的值更高,在电 子废旧品回收产业内模块协议运作要比无模块运作 带来更高的效益,均衡界值也相应提高。由模型可 以进一步得出,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链模块化 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降低运营成本 要从电子废旧品回收中获得较好的经济价值, 必须要降低回收物流中的成本,利用模块化设计合 理的回收物流系统结构,使企业集中核心竞争力, 对于各个环节,如回收、运输、拣选、分拆、再制 造、废弃处理等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进行控制,采用 通用的技术确定标准和弹性,建立正常情况和突发 情况条件下的控制和履行机制,优化回收流程,节 约物流时间,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使得 各个模块企业成为低成本、灵活多变的柔性生产网 络节点,进而节约运营成本。 (2)减少市场和资金风险 电子废旧品回收过程中存在着回收产品质量不 确定性、数量不确定性和时间不确定性。这些不确 定性大大的影响到回收物流生产计划的确定、库存 管理、回收处理等,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 且由于电子废旧品的回收价值的不确定,寿命周期 短,市场变化快,使得行业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较 少,而回收环节多、工序长、效益慢也增加了资金 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回收物流中的各个企业必须要 更加重视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模块化将整 个回收过程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通过组 合不同的模块,可以构建构成柔性的、可变的、多 样化的服务系统,系统中各模块可以平行开展工作, 化解因特质交易过多带来的风险,各模块之间具有 “背靠背”平行竞争的性质,使得各子模块可以相 对独立的展开工作,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化解战略趋 杨传明:EPR下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链模块化研究 同带来的风险,也可以采用多种替代模块实现多样 化服务,降低回收物流中的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 并将资金投入的整体连续性变为局部间断性,有效 的分散了资金风险。 (3)加强行业合作 模块化技术结构是开放式的,企业可以通过模 块化网络超越自身资源与能力的局限,把原本属于 其他企业的互补资产、互补技术以及共享产业能力 等大量的外部资源纳入本企业的发展轨道,以此来 培育、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系统中各个模块相 互独立,模块之间可以按照设定的系统信息进行整 合,模块内部又可按照同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形 成关联,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与退出合资 企业、技术合作、承包关系、雇佣合同、金融协定 等活动,如建立联合的回收物流系统不仅可以减轻 单个企业在建立逆向物流系统上的投资压力,增强 专业技术优势,实现规模经营,还可以为各合作企 业提供廉价的原材料,保证该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原 材料来源,实现企业间合作共赢。 与传统的分工经济不同,模块化也鼓励各个模 块之问的人除了在自己所属的模块外也可以同时属 于其他模块,通过非正式的形式发挥相互促进的效 果,加强了经济主体之间的联动效应和协同效应。 (4)增进信息交流 以前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过程中,信息都是从 最终消费者逐步逐级传输生产商,而在模块化产业 链中,信息流动相互的,产业链的各个模块均可以 各种技术和机制来交换信息。产业链中的每一个模 块发出的个别信息被主体所处的系统环境加以解释 后,再反馈到整个系统。各模块通过对自身信息和 系统信息的处理、传达和交换,使得模块之问得联 系规则不断按照需要及时改变发展,通过系统信息 和个别信息的共同作用,保证了电子废旧品回收物 流产业链信息的交互通畅,即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又减轻了长鞭效应。 5 结论 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是一个迅速变革并存 在极大不确定性的复合系统,其产业链中的各个环 节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依赖关系。将模块化理论引 入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链研究,建立以信息技 术支持的信息传递体系,提高产业链中企业的合作 效率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创 造经济效益,产生社会效益,因此,将模块化理论 引入电子废旧品回收物流产业链的研究具有一定现 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5,16—19,92. [2]徐丙臣.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发展战略[J].中国流通经 济,2009(4):20—22. [3]谭建,喻小军.基于派系过滤算法企业集群模块化应用研究 [J].科技管理研究,2008(】0):】22一】24. [4]BAKLWIN C Y,K B C LARK.Design Rules The Power of Modular— ity[M].MIT Press,2000. [5]ERNST R,KAMRAD B.Evaluation of Supply Chain Structures through Modularization and Postpone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9(124):495—510. 作者简介:杨传明(1979一),男,汉,山东莱阳人,苏州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经济学、信息 资源管理。 (责任编辑:廖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