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高血压112例治疗体会
2021-05-21
来源:爱go旅游网
用医技杂志2010年9月第l7卷第9期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September ! !y !!!! Q! 857· 1.3指标检测:在基线时和治疗结束时全自动生化检测仪 (Olympus Au560日本产)检测患者肝功能状态,包括检测血 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等。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均以;±s形式表示,用t检验 或£ 检验行统计学分析。 2结 果 见表l。 表1肝功能指标比较(;蜘) ATP酶的活性。有利于肝细胞摄取和分泌胆红素。腺苷蛋氨酸 3讨 论 还通过转硫基作用,合成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牛磺酸等化合 物,有利于肝细胞的解毒功能。因此,补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 复方丹参注射液内含丹参、降香。其中,丹参具有养血活 血、凉血清心、利胆退黄等功效。丹参通过改善肝脏微循环, 供给肝脏有益因子,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和调理素活性, 使肝脏免受损伤,最终起到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 作用。同时丹参有抑制血栓素B (TXB )产生,肝内胆汁郁积 患者有的血浆TXB 、6-酮前列腺素FIa(PGFIa)升高,TXB 具 有强烈的收缩胆管作用,造成肝内胆汁郁积而使黄疸加深或 持久不退,使用丹参町降低TXB:、PGFIa,并调整其比例,而起 到消退黄疸的目的。降香也有改善微循环作用。 腺苷蛋氨酸是在腺苷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作用下,由蛋氨 酸和三磷酸腺苷(ATP)合成的化合物,它在体内转硫基的生 化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腺苷蛋氨酸通过甲基转移作用.活 化细胞膜磷脂的生物转移反应,保障细胞浆膜的流动性和 Na/K—ATP酶的活性。肝细胞浆膜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Na/K— 酸可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和肝内胆汁郁积的消退。 复方丹参和腺苷蛋氨酸皆为临床中常用的护肝、退黄药 物,但作用靶位和机制不同,因而推测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 作用。本研究显示,复方丹参联合腺苷蛋氨酸组治疗前与对照 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因而2组具有 可比性。治疗后,复方丹参联合腺苷蛋氨酸组各项指标明显低 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或P<0.01),表明复方丹参联合腺 苷蛋氨酸能保护肝功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并优于单用腺 苷蛋氨酸。复方丹参和腺苷蛋氨酸具有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分会.病毒性肝炎的 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2):56—60. (收稿日期:2010—04—20) 颈源性高血压1 12例治疗体会 四川省蓬安县人民医院(637800) 郭锋吴素蓉林爱民蹇波刘林 随着颈椎病患者数量的增多,颈源性高血压病有不断增 长的趋势,需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 年l2月收治的颈源性高血压患者1 12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展的星状神经节注射『11为主配合颈部软组织小针刀松解等综 合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结果。颈椎病控制后,血压随之下降。 通过对颈椎病及其他病因的综合治疗,可以使高血压患者达 到以下几个层次的治疗效果。 1.1一般资料 ll2例患者均为颈椎病伴高血压,颈椎病和高血压均符 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其中男性74例,女性38例, 年龄24 68岁,平均46岁;病程3个月至10年。颈部X线 1.2.1完全治愈:不使用任何中西药物,血压长期稳定在正常 范围,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单纯颈源性高血压治疗效果更好, 完全治愈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很多高血压患者,血压逐步降至 正常,无须再服降压药。 片。正位可见颈椎关节增生,侧位显示椎体前后缘唇样增生性 改变。 1.2方法与疗效 1.2.2明显好转:可以不使用任何中西药物降压,血压能稳定 在正常范围,偶有血压波动,经过适当的颈部治疗,很快恢复 正常。 确诊的颈源性高血压以治疗颈椎病为主。我院2001年开 1-2.3好转:经过治疗高血压好转,虽然仍需服用降压药控制 858· 实用医技杂志2010年9月第l7卷第9期J0umal 0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Ⅱues,September 2010, ̄o1.17,No.9 血压,但药量较前明显减少。本组1 12例经治疗痊愈7O例(占 奋,使其支配的血管运动功能紊乱,引起血管舒张功能障碍而 致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强,血流阻力增大,引起高血压[31。同时广 泛的细小动脉痉挛,也引起肾脏缺血,反过来分泌血管紧张素 62.5%),明显好转32例(占28.5%),好转1O例(占9%)。 2讨 论 椎动脉为供应脑部血液的重要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发出 后,经上六位颈椎的横突孔上行至颅内供应小脑、脑干的交感 神经节后纤维血液。在上位颈椎,椎动脉距离关节突关节的钩 椎关节距离非常近,另外上颈段活动度较大,椎动脉容易受到 牵拉和压迫。当此段颈椎发生增生、小关节错位或韧带劳损钙 化时,这种牵拉和压迫更加明显,刺激椎动脉发生痉挛121,同时 由于椎动脉受压供血不足,导致延髓的椎体交叉及颈髓内的 网状结构缺血(延髓内心脏调节中枢和血压调节中枢对缺血、 缺氧尤为敏感),使脑干延髓供血供氧量不足,脑组织CO,浓 度升高,直接刺激脑内化学感受器,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增 高,从而导致高血压病。此外,颈椎的增生,错位及周围软组织 增加,进一步促使全身细小动脉痉挛,血压进一步升高。造成 临床服用降压药效果不佳的持续高血压(尤其舒张压高难于 降低)。我们通过对颈椎病的综合治疗,明显缓解颈椎病的症 状,使颈源性高血压得到了很好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立生,刘小立.现代疼痛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 宋文阁,类维富.临床疼痛鉴别诊断.济南:济南出版社. 1993. 3 吕有魁,何宗宝,陈东昌.国内颈椎性血压异常发病机理研究 概况.颈腰痛杂志,2007,28(1):61—62. 的无菌性炎症均可刺激、压迫颈交感神经节,引起交感神经兴 (收稿日期:2010—04—19) 睾丸扭转27例诊治体会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t ̄(041r000) 张乔喜杜旭东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的急症,多发生于青少年,临床上常 以急性阴囊疼痛及腹股沟区疼痛就诊。延误诊疗后果严重。我 院2005年lO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睾丸扭转27例,报告 如下。 类。鞘膜内型多见于青春期,临床上发生的睾丸扭转多为此 型。本组25例手术探查的患者中除1例为睾丸附件扭转外均 为鞘膜内型。鞘膜外型睾丸扭转罕见,常发生于新生儿和1岁 以内婴幼儿,扭转部位在睾丸鞘膜上方,所以也称精索扭转, 往往失去生机,需做睾丸切除。 3.2发病因素:睾丸扭转常发生于先天性睾丸系膜过长、睾 丸引带发育不良、隐睾、睾丸下降不全、附睾与睾丸接合不全、 1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7例,年龄10~54岁,平均17岁,左侧22例, 右侧5例,发病时问l h至1个月。27例患者中l4例因睾丸 完全坏死行睾丸切除,其中2例患者为隐睾扭转切除睾丸,1 例患者为手法复位后再次扭转而切除;9例患者扭转睾丸复 位后热敷,血流不同程度恢复而行固定术;麻醉后扭转睾丸自 行复位1例;睾丸附件扭转1例;手法复位1例;转院1例。 27例患者起病均为绞痛,其中17例发生在夜问睡眠过 附睾与部分精索过度活动精索过长、阴囊过大等情况。据统计 新生儿至7O岁老人均可发生睾丸扭转,12~18岁的青少年为 本病高发年龄段,约占65%m,且左侧睾丸扭转的发病率高于 右侧『2】。本纽27例平均发病年龄为17岁,其中左侧发病22 例,与文献『1,21于艮道相符。在以上解剖因素影响下,长时问剧 烈活动、提睾肌痉挛、夜间睡眠姿势的突然变化、外力作用特 别是外伤等是造成睾丸扭转的诱因。本组27例患者l7例发 生于夜间睡眠中,1例有明确外伤史,3例有剧烈活动史。 3.3诊断:睾丸扭转好发于青少年,本组平均发病年龄17 岁,以左侧多见,可能与左侧精索过长有关。本组左侧睾丸扭 程中;1例有明确外伤史;3例有剧烈活动史;6例无明显诱 因。所有27例患者均表现为患侧阴囊及腹股沟区疼痛,阴囊 抬高试验阳性24例。2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25例 均提示睾丸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 2结 果 27例患者中行手术探查且术中诊断为睾丸扭转者24例, 其中有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假阴性;睾丸附件扭转1例;转 院治疗1例;行手法复位成功后,家属拒绝手术探查l例。24 例手术探查的患者中12例因睾丸缺血坏死行睾丸切除,9例 转22例,占81%。睾丸扭转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阴囊及睾丸绞 痛,从隐痛开始继之持续剧烈疼痛,可向同侧下腹部或者股内 侧放射,偶伴恶心、呕吐等症状。大多在夜间睡眠中突然起病。 查体患侧睾丸明显肿胀,抬高呈横位,触诊睾丸质地坚硬,触 扭转睾丸复位后温盐水热敷后血运恢复行睾丸固定术,2例 隐睾扭转坏死切除,1例麻醉后自行复位但精索长达16 cm 手 痛较明显,精索变粗,阴囊抬高试验阳性,大部分患者患侧提 睾肌反射消失,扭转时间超过24 h,可见阴囊皮肤增厚、水 肿、发红,此时睾丸与附睾界限更不容易触诊清楚。 由于睾丸扭转单从临床症状及局部体榆很容易被误诊为 急性睾丸附睾炎,延误诊治时常须切除睾丸而对患者带来严 重身心伤害,因此睾丸扭转与急性挈丸附睾炎的鉴别诊断非 术记录睾丸扭转情况:左侧均为顺时针方向扭转.右侧均为逆 时针方向扭转。扭转180。3例,360。7例,360 ̄ 1 080 ̄10例。 3讨 论 3.1睾丸扭转分型:睾丸扭转可分为鞘膜内型和鞘膜外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