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月潭》导学案

2021-10-09 来源:爱go旅游网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预 设】关健点: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中国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题导入】:复习导入,揭示课题。(5分钟)

  〖切入举偶〗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

  (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板书课题)

  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向往;交流与展示,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谈话质疑: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

  (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

  师生在地图上找到中国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些“疑问”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学习过程】(15分钟)

  〖对话平台〗

  一、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学生反复读文感知,既巩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培养了语感。

  二、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

  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三、读议 

  1、默读课文,思考:

  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长此以往,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学生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示交流】(5~8分钟)

  1、日月潭的位置:  

  ⑴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⑴ 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⑵ 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    ),叫(    );湖的南边像(    ),叫(    )

  【达标反馈】(8分钟)

  1.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①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②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2. 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交流是检查学生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成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学生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拓展延伸】(2分钟)

  背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

  (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练习  结合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书写 

  1、学习书写:

  岛 展 环 绕 建 纱 

  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

  【学教反思】:(1-2分钟)

  同学们,今天学得很好,说说你的收获吧。

  【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探究有利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长此以往,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学生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课堂自主探究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理念新要求。为此,在阅读感悟中我就设计了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当中读书悟与同学交流解决第一课时质疑提出来的三个问题,以提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与广度。合作后的交流是检查学生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成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学生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学生合作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所有的问题都合作、交流、探究中迎刃而解,而且部分学生体会也很深。

  此外,实践积累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标,它能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日月潭》文字优美,如诗如画,使人入情入境,是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隽文。在教学中,我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教给他们积累的方法,同时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实践运用。相信,学生的“好词佳句锦囊”中也存放了不少的“金子”了。

  可是,上完了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在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强,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其次是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较为单一,评价缺乏实效;而且在自主感悟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引导过多”等问题。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清晨      隐隐约约

  日月潭        中午      清晰可见     风光秀丽

  雨中      一片朦胧

  吸引了中外游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