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动的开端》评课

2020-07-25 来源:爱go旅游网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本文讲述了他童年时代因受饥饿的威胁,被迫走上谋生道路——第一次挑煤的经过。重点是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艰难历程,体会旧社会穷人生活的艰难;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旧社会穷人生活的艰难。

  一.课前准备,为教学活动作铺垫。

  课文描述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很远,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一些有关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小故事,以及有关作者的资料。这样可以帮助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中心。因此,在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一些有关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小故事,以及有关作者的资料。家里有电脑的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了很多小故事与大家分享,乐思良还拿来了一本吴运铎写的《把一切献给党》。

  整体把握课文。在讲解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词,后问: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我的艰难?整堂课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讲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进而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在教学“我” 第一次挑煤的情景的段落时,我采取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通过默读、自读、品读……多种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在读中感悟文章的中心。在学生体会到“我” 第一次挑煤的艰辛时,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能体现“我” 第一次挑煤的艰辛的语句。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谈体会。如有的找出“我看见比我大点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挣几个钱”;有的学生是找“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有的学生找的却是:“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还有的学生找“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胆子从左肩移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换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歇。”……而且同一个句子,学生的感受也不同。如“我看见比我大点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挣几个钱。”有的同学说:“我体会到作者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懂得要赚钱,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有的同学却说:“我体会到作者是个有责任感的孩子,他认为自己是家里的一员,有责任赚钱维持家里的生活。”有的同学却说:“读了这一句,我体会到旧社会有很多穷人家。”有的同学说:“我体会到旧社会,穷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得挑起生活的重担。”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有助于与文本和作者产生思想的共鸣。

  第五单元《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的文章,由于文章所处年代与我们较远,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也较难感悟其中流露出的劳动的艰辛。针对这点,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在设计教学时,重点放在抓住课文一个突破点,并运用大量课外知识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在教学时,我就有意转变以往老师有声有色地讲,学生毫无感受地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我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 再让学生住抓住学生感受最深得的句子去读,从课文中可以感受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本课重点内容是 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过,在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的段落,接着,再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描述“我”第一次挑煤的情景,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然后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这样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进而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除了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次挑煤的情景,还特别抓住本课中的比喻句和写体会的句子,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比喻句的用法,进一步体会这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体验,体会生活的艰难和旧社会人民命运的悲惨。

  通过学习课文,大多数学生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感悟到劳动是历尽艰难的,劳动是为了生活所逼迫。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课堂上讨论《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们一致认为第一次挑煤的经过写得最详细,因为这是文章的重点,最能够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最能够反映出作者挑煤的艰难、意志的坚强和旧社会的黑暗。写作者家里穷、矿工工作条件差及第二次挑煤较简略,因为这些是次要材料。然后根据重点,把课文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又写了读后感,大家纷纷写到:读了《劳动的开端》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也懂得了,人要志气,人要有毅力,人要有决心。如果没有像吴运铎一样有志气,有毅力,有决心,我们的学习就不可能有进步。可见,同学们的思想还是有所触动的。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1、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文本。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的心理成份,它是推动学生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情况,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有话讲且真实富有代表性,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在本课教学时,我在开头请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的劳动情况,让学生在发言中不知不觉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同时强调很多同学为什么对自己的劳动并没有多大的印象,是因为劳动对你的印象不够深刻,自然引入到作者为什么对第一次劳动印象那么深刻,到底与我们的劳动有何不同,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2、抓住课文主线,学习问题有始有终。

  主线犹如大树的主干,一条巨龙的筋脉,又犹如散文之“形散而神不散”中的“神”。课文一般都有一条甚至几条主线,从头贯穿到尾,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往往围绕这几条主线而进行设计,在教学时也始终抓住课文的主线而展开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本课教学中,“开端”是这篇课文的主线。我抓住这条主线,设置一个大问题:你是怎样理解“开端”的?在学生进行一番讨论交流后设疑:这“开端”是不是仅仅是劳动“开始”的意思呢?相信你在学完课文后对“开端”又会有一个新的认识。这样通过一个大问题,使学生产生疑惑,又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在具体学习讨论作者第一次挑煤的艰辛时,又同样设置一个大问题:课文是怎样深刻地写出作者挑煤的艰辛的?让学生自由地有选择性地学习课文,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正因为有开头的问题,而且在学生充分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后,所以在课堂结尾时又重新回到开头:经过刚才的学习讨论,你对“开端”又有了新的认识吗?这样从开头进入又重新回到开头,做到问题学习有始有终,但始终围绕课文的主线,可谓形散而神不散。

  3、重视句式教学,反复诵读,便于运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也要考虑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除了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外,还需要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就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也是把作文写的生动、形象的必要条件。在学习课文中,掌握必要的句式也是把作文写生动的一大因素。本文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在第一次劳动过程中所受的苦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这些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更好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所以这么多的比喻句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在教学时,我把这些比喻句作为重点,让学生自行研读,小组讨论,使学生理解这些句子所表现的含义。同时加强朗读,通过多种方法的朗读,加深理解,掌握规律,便于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大胆运用。

  4、需要注意的地方

  虽我在教学课文的几句比喻句时,让学生进行大信息量的讨论和朗读,但还有学生对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存在概念不清现象,所以教学时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是不能丢。如学生在学习“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这一句时,很多学生简单地认为把“煤筐”比作“打秋千”。这里应引导学生从整个环境出发,我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后,学生才有所思考,是把“挑在肩上来回晃荡的煤筐”比作“打秋千”。这样通过情境演示,让学生更贴切地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比喻句深刻的含义。另外在学习母子之间的对话时,学生一开始还没有体会到这些对话和我们平时的对话之间的不同之处。教师要多次范读和学生的多次多样朗读相结合,我在这个环节上设计了一个假设,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跟学生生活实际也有关系),是否能在教师范读后直接提问:作者的母亲跟我们的母亲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也许效果会好些。

  所以在课文教学中,应努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避免大量烦琐重复的问题。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字词,掌握学法,领会中心,也应重视课文中字词句的学习对习作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使学习过程既重学法,又重运用,使双基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