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歌声》是二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读课文,理解词句。这篇课文含义深刻,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这篇难度较大的课文该如何由浅入深地把握,使二年级学生既可以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又能提高语言能力,是我教学的关键。
教学片断:(一)
师:读懂课文以后,根据课文内容在“( )的歌声”里填上合适的词。
生:隐隐约约的歌声
生:断断续续的歌声
……
师:歌声为什么会“断断续续”?找出文中的句子。
生: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生: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生: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教学片断:(二)
师:这断断续续的、激昂的歌声为什么能救人呢?
出示填空: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马金纳一听心想:( )。想到这,马金纳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拼命朝着歌声游去。
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远处的人们隐隐约约听到了歌声,一位妇女激动地说:“( )”;一位男孩大叫:“( )”;一位快要冻僵的老先生颤巍巍地说:“( )”。于是他们也像马金纳一样朝着歌声聚拢过来了。
当马金纳筋疲力尽,快要绝望的时候,他听到了( ),他顿时感到( ),于是他奋力( )。小姑娘不停地唱着歌,那激昂的、断断续续的歌声传到更远的地方,过了一会儿,( )。小姑娘还在不停地唱着,终于( )。所有朝歌声游过来的人都得救了。
教学反思:
1、通过读,了解课文中的歌声是怎样的歌声。
课文以“歌声”为线索贯穿全文。当马金纳筋疲力尽、深感绝望时,远处海面上传来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歌声顿时给了他力量,他奋力朝歌声传来的方向游去;小姑娘不停地唱着歌,远处的人们也像马金纳一样朝着歌声聚拢过来了;援救的人们也听到了小姑娘的歌声,于是“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落水的人们终于得救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从课文入手,让学生划出描写歌声的句子,同时圈出描写歌声的词语。这里渗透了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静心读文中,圈划词句。又根据本单元的目标“理解词句”,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歌声为什么会“断断续续”。从而引出课文中三句句子:“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再读句子理解“断断续续”“隐隐约约”的意思,又通过读这些句子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边读边思,理解歌声是怎样救人的。
本文的教学难点就是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歌声是怎么救落水的人们的。我让学生思考通常人们是怎么进行救援的,提出课文为什么说是歌声救了大家,同时又让学生展开想象,引发了文本和生活经验的冲突,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文寻找答案,从而对歌声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也许,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也能找到句子,但是他们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这“歌声”到底在落水的人们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情感,它是怎样给他们增添勇气和力量的,教师必须带领孩子再次深入课文。教学时,我注意引读重点句子,理解关键的词语,创设情景展开想象说话,层层深入,解决难点。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
读文不仅要了解课文的内容,更要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是在了解内容之后,更深层次的读。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小姑娘在大海中不停地唱歌很不容易,我先让孩子们听了海浪的声音,再来读好句子。又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马金纳听到歌声后心情,我用引读的形式进行情感的渗透,使他们在读后有所悟。教师通过引读,渗透情感;通过范读,激发情感;通过媒体,提升情感;创设情境,层层深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4、精心设计教师的引语,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情景的创设,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歌声》这样的文章,蕴涵着一定深刻的意义,二年级学生还很难感受到。这时,老师需要下功夫思考、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引语,通过不露痕迹地暗示、启发,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思索、感悟。教师精心设计的引语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再读中感受课文的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