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二单元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021-02-27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二单元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

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大单元设计

应怀悲悯赏悲剧 永存良知悟人生 【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构筑的语文课程体系本质上是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纲,以三大语文实践(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为主线,以学习任务群这种指向真实的语文生活情境中的深度学习来组建的。简而言之,强调学生是学习中心,语文学习是真实情境下的语文实践学习活动。

本单元是戏剧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课标中对应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分别是: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戏剧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经历进一步理解作品。

2、根据剧本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等角度欣赏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3、结合阅读,了解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尝试写作。 4、用杂感、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见解,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从课标的角度解读,本单元主要学习任务首先应该是在真实情境下的戏剧阅读和写作实践活动。 【单元解读】

从单元角度来说,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良知与悲悯”,选文分别出自《窦娥冤》、《雷雨》和《哈姆莱特》,三部作品都是经典悲剧,内涵丰富、各具特色。在单元导读和学习提示中都明确指出,本单元要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理解戏剧作品,把握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和悲悯。

从选文体裁角度来说,戏剧是一种人物在特定的空间里通过会话表现冲突并推动冲突发展的舞台艺术。因此,学生对戏剧的学习活动

应该围绕“冲突\"、“会话”和“空间\"这三个要素展开。针对本单元的三篇悲剧经典而言,这三个要素正是解读和鉴赏悲剧的关键:情节结构上的冲突和冲突的不断发展,恰恰向读者揭示了悲剧的根源之所在;个性化的语言,特别是话语中的潜台词,是解读悲剧人物内心世界的关键;作者对空间情境的巧妙设置,或明或暗的渲染了悲剧气氛。 从单元和体裁的角度解读,紧扣“冲突”“会话\"和“空间”这三大要素设置了阅读鉴赏、写作交流和编排演出活动。 【课文解读】

三篇选文都是悲剧经典片段,分别选取了全剧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剧中冲突十分激烈。《窦娥冤》遴选了第三折,窦娥临刑前的誓愿将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的怨愤火山一样爆发了出来;《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情感悲剧、周朴园和鲁大海的父子冲突纠葛复杂;《哈姆莱特》中王子复仇的渴望与内心世界的矛盾拖垮了他的行动,但却更加凸显了人性的光辉!三部作品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悲剧人物身上“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过程。

同时,三部作品也有着许多的不同点。就戏剧的冲突类型来看,《窦娥冤》主要是社会冲突,《哈姆莱特》节选主要是性格冲突,而《雷雨》节选则较为复杂,既包含了命运冲突,也包含了性格冲突。就语言风格来看,《窦娥冤》精炼优美、本色当行,《雷雨》个性鲜明、意蕴深厚,《哈姆莱特》典雅精致、充满哲理,无一不是同时代同类作品的最高成就。

从课文角度解读,我们在单元设计中聚焦冲突探悲剧成因,品读语言解悲剧人物,排演经典悟作者深意。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九年级曾经接触过戏剧相关知识的学习,对戏剧的剧本阅读、鉴赏、排演和评议都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是由于中考对于戏剧这一体裁涉及较少,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淡忘甚至无视了对戏剧的学习。这就意味着在本单元的学习之初需要开设相应的前导课,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戏剧的学习情境中。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经验,对于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题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为戏剧单元的学习

打下了较好的阅读基础。

学生对不同文学类文本区别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要引导学生感受戏剧的特有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单元目标】

1、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了解戏剧作品,欣赏戏剧设计冲突、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特点,深化对戏剧体裁的认识。(重点)

2、通过撰写台本、剧评等方式,总结对作品的感悟和对戏剧表演艺术的认识;以小组评价等方式交流学习心得与感受。(重点) 3、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深切关怀,把握作品的悲剧意蕴,激发同情他人、追求正义、坚守良知的情怀。(难点)

4、把握本单元作品的共性与个性,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理解悲剧作品的特征。(难点) 【情境与任务】

为了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向广大同学们展示戏剧艺术的魅力,我校戏剧社将策划一场以“心怀悲悯 人存良知”为主题的悲剧展演系列活动。 任务层级:

在设置的情境背景下,四个主要任务按照学习的认知层次逐步深化,第一课段是通读文本、梳理情节,第二课段是品读语言、解读人物,第三课段是编写台本、表演戏剧,第四课段是延伸课外、探究悲剧。按照“理—品—演—研\"的思路展开,在对情节和冲突、语言和人物、空间和舞台、作品主题的解读过程中,贯穿着戏剧小讲座、海报设计方案、写台词推荐信、编写台本、排演经典、观演交流会、写展演前言后记等一系列活动,聚语言和思维于一体,熔审美与文化于一炉,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具体任务:

任务一:“鲸波怒浪选冲突”:通读剧本,梳理情节,为展演选择最能体现戏剧冲突、最具有悲剧性的戏剧情节,并据此设计海报,提供海报的设计文案。

任务二:“奇辞奥旨品语言\":品读戏剧语言,为剧中悲剧主人公选择一段最具代表性的台词,并提供推荐信。

任务三:“无粉无墨敢登场”:为戏剧片段设计舞台说明,并写出台本进行演出。

任务四:“阔论高谈研悲剧\":举行观演交流会,根据自己观看整个悲剧展演的所学所得为展演写前言或者总结。 【学习方法】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主体活动

【活动流程】

任务一:鲸波怒浪选冲突(3课时) 【任务要求】

同学们找来了许多关于这三部悲剧作品的剧照,请选择其中最能打动你的一处情节的剧照设计一张海报,并写出设计的理由,要求: 1、情节是你认为最能体现戏剧冲突性、悲剧性的某个片段,陈述理由。

2、概述这个片段的情节。

3、描写主要人物此时此刻的神态、动作。 4、用章回体回目为片段写标题。 【任务目标】

1、能够说出戏剧的基本特点,了解戏剧常识。(重点) 2、能够通读课文理清人物关系,梳理情节。(重点) 3、能够辨析戏剧冲突,探究悲剧外部成因。(难点)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讲座交流、读书提要、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 导语设计:

有人说,海报是电影的灵魂,一副精彩的电影海报是吸引观众涌入电影院的关键。好的海报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和冲击力,能够让人一眼就回忆起电影的情节和人物,进入观影的氛围中。那我们能不能为即将到来的悲剧展演活动设计一幅海报呢? 活动一:复习旧知 交流常识

小组活动,学习微课,阅读资料。开设课堂小讲座“我所知道的戏剧”。

讲座内容:中国传统戏曲基本知识,戏剧知识,经典作品介绍。 【设计意图】回顾已经学习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活动提供支撑性条件。

活动二:理清人物 梳理结构

1、通读三部作品,以剧中主要人物为圆心,画出人物关系图,在此基础上概述戏剧情节。

点拨:写戏即写人,优秀的剧作家总是善于巧妙设置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以此促使情节不断发展,推动情节达到一个又一个高潮,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 示例:

2、作品按照情节的发展深入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请你用章回体回目为每个部分写标题。

点拨:戏剧有着多种的结构类型,我国传统戏剧常用开放式的结构,按照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时间顺序自然展开,从而让观众得以清晰了解剧情发展过程。《窦娥冤》和《哈姆莱特》都采用了这种结构,《雷雨》虽然表面上也可以这样理解,但是它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作者巧妙的采用锁闭式结构设计情节,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将矛盾冲突、人物和事件都集中在这横断面中,时间跨度短、情节高度集中,在教材节选的两场戏中,作者还的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方法,把“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的生活”交织起来,增加了矛盾冲突,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示例:

穷窦父上京赶考 苦窦娥被卖蔡婆 蔡婆婆催债被救 张驴儿耍赖逼婚 张驴儿误害亲爹 楚知府拷打窦娥 窦娥受屈定死刑 法场三愿动天地 窦天章做官返乡 窦娥含冤得昭雪

【设计意图】本活动是在通读文本,梳理情节,用回目法写标题既继承了我国章回体小说的传统,又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构建能力。

活动三:辨析冲突 认识社会

1、通读作品,找出剧中的冲突,说一说哪些是主要冲突,哪些是次要冲突,分析悲剧产生的不同原因,完成下表: 点拨:学生可以利用下面的表格做读书笔记

课文 篇目 主要冲突 次要冲突 冲突的 主要类型 冲突的 解决 悲剧的成因

《窦娥冤》 窦娥与太守的冲突 窦娥与张氏父子的冲突 窦天章与蔡婆婆的冲突 人与社会的冲突 窦娥之死 元朝统治的黑暗社会和残酷现实 《雷雨》 《哈姆莱特》

2、悲剧一般可以分为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和命运悲剧,你认为这三部作品主要分别属于哪一类悲剧呢?结合文本,小组交流。 点拨:悲剧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鲁迅先生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窦娥的悲剧主要来自黑暗的社会,哈姆莱特的悲剧则与他优柔寡断的性格、理想主义的思想密切相关,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悲剧则更加复杂,不可捉摸的命运安排显然是其中重要一个组成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通读文本、析读冲突等活动完成课段任务,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悲剧的外部成因,进一步增加对人物的悲悯之情,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活动四:选择片段 设计海报

小组讨论,选择相关剧照设计海报,并讨论评价标准,拟为: 1、最能体现作品的冲突性、悲剧性。

2、情节叙述完整,细节补充合理,标题规范准确。 3、人物外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海报设计是在理解内容、理解人物、理解悲剧氛围

的基础上开展的综合性语文活动,它不是凭空想象,必须有理有据,它也不是简单直白的,必须丰富有序。通过这样的活动,提升学生语言构建能力,对学生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有提升作用。

任务二:奇辞奥旨品语言(3课时) 【任务要求】

展演的海报上,需要补充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请你为剧中悲剧主人公选择一段最具代表性的台词,并给举办方写一份信阐明推荐理由。 【任务目标】

1、品读唱词,掌握元杂剧语言的通俗本色之美,感悟作者的悲悯情怀。

2、通过评析对白、旁白、独白等戏剧语言,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悲剧命运。

3、理解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性,提升审美能力。 【学习方法】朗读法、比较阅读、合作探究、情境学习 【学习资源】《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选文,《窦娥冤》片段音视频,《西厢记》《牡丹亭》片段文本。 【学习活动】 导语设计:

同学们,经典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通常都会有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话语,比如孔乙己那句自欺欺人“窃书不算偷\",祥林嫂一句令人惊悚“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在戏剧作品中更是如此。让我们从剧本中为展演的悲剧人物寻找一句代表性的台词。 活动一:诵读唱词 读懂人物 1、音频诵读,体悟窦娥之善良。 2、比较阅读,感知窦娥之斗争。 3、填写表格,评析窦娥之抗争。 4、群文对读,比较语言之特色。

【设计意图】杂剧等传统戏剧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通过音品、自读、深读、对读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唱

词之精、人物之美,激发学生对学习传统戏剧的热情,萌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意识。 活动二:赏读台词 探究深意 1、模拟见面寒暄,读出话外之意。 2、咀嚼内外冲突,体会言外之意。 3、诵读高频词汇,体味弦外之意。 4、关注标点符号,意会未尽之意。

【设计意图】戏剧语言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潜台词上,在选文提供的丰富语言资料的基础上,本活动引导学生在字面意思的显性语言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文本背后更广阔而深刻的隐性语言内涵,了解人物、体会意蕴,既有知识习得,也有能力培养。 活动三:展示台词 积极推荐

学生在深入了解戏剧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再读文本,品味最具代表性的台词,并给活动负责人写一份信阐明推荐理由。 小组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

戏剧语言的个性化是在对人物的全面了解和对台词的深入品读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把握的,在活动一和二之后推动此活动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同时这一活动中的书信采用了推荐信的形式,格式要规范,语言要得体,理由要清晰充分,这都对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___

任务三:无粉无墨敢登场(2课时) 【任务要求】

无论多么伟大的剧本,都必须放置在剧场实践之中,因为不演出的戏没有生命,它们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表演是戏剧的重点,为了使同学们对经典悲剧有一个更为感性的认识,戏剧社将在选定的情节中进行排演。 【任务目标】

1、通过编写台本,完成课本剧的排演,进一步体会戏剧语言的特点,理解舞台空间的作用。

2、通过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了解戏剧作品,初步形成对戏剧表演艺术的认识,感受到表演的魅力。

3、在读、观、演中深化审美体验,品析戏中人物的不朽良知,渗透悲悯情怀。 【学习方法】

作为活动课,本节课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以戏剧元素和戏剧表演方法为媒介开展活动。 【学习活动】 导语设计:

从雅典卫城酒神剧场,到伦敦环球剧院,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演员站上于舞台演出的那一刻,他们扮演的角色都是经过细致认真地研究、计划和排练的。 活动一:角色定格,精彩亮相

老师或者组长说出剧中的一个角色,有意参演的同学立刻定格,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剧中角色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本活动,学生都能够调动自己对文本的记忆,联系自我对这些身份的理解,逐渐进入角色状态,在活动中初步打开身心,进入故事情境,为接下来的角色扮演奠定了基础。 活动二:空间建构,搭建舞台

本活动中每组学生派代表说明空间的设计构想。小组说明后,老师、同学对其亮点与不足及时做出点评。

【设计意图】空间建构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主动思考,阐释说明,搭建戏剧演出的舞台空间,同时也认识到作者对舞台空间设计的良苦用心。

活动三:角色体验,形成台本

组织小组讨论,研究角色的想法、担忧、幻想和目标,体会剧本的潜台词,确定表演的舞台走位、舞台动作、演出表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台词背后的情感因素,并为模拟扮演提供必要的提示。

活动四:合作演练,反复打磨

参演的演员注意配合,处理好“对手戏\",对剧本的理解是否到

位,表演是否准确传达了剧本的意图,台下观演的同学适时参与,在互动中,表演能得到及时的校正与完善,观演也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感悟。

【设计意图】通过排练进一步挖掘角色内涵,感受戏剧丰富的想象魅力。

活动五:登台表演 亲历悲剧 学生登台表演经典片段。

【设计意图】通过身在其间的表演,再次深入感受语言的丰富内涵,感受人物的悲剧命运。

任务四:阔论高谈研悲剧(1课时) 【任务要求】

戏剧社召开观演交流会,从导演、演员、观众等不同角度谈自己对人物悲剧命运的认识,并就自己对古今中外戏剧异同点的认识写一篇文学评论,作为本次悲剧展演的前言或者后记。 【任务目标】

1、通过对悲剧的内因和外因的讨论,感知悲剧的现实意义。

2、比较古今中外戏剧的异同点,探究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意蕴。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活动探究 【学习资源】

提供吉姆 帕特森《戏剧的快乐》 奥斯卡 布鲁凯特《世界戏剧史》相关片段 【活动过程】

活动一:畅谈观感 再论悲剧

组织观演交流会,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亲历事件,才能感受到悲剧人物的心情,体会到悲剧的巨大冲击力。

演员:在表演中,“我”成为了剧中的主人公,“我\"所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遇到的挑战是什么,“我\"所想做的和能做的又是什么。

导演:通过排演,“我”希望演员表达什么,希望观众感受到什么。

观众:比较演出和自己对文本的阅读体会,点评优缺点,提出中肯建议,作为旁观者看到悲剧人物的不幸命运有什么样的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角色的感受,进一步体会作者创作悲剧的意图,加深对悲剧这一艺术形式的认识。 活动二:纵横比较 研读文化

1、结合本次活动所学和自己积累的知识,设计一个“古今中外戏剧比较表”,小组评议,并在课堂上交流。 示例:

类别 篇目 结构 人物身份 人物结局 主题 中国戏曲 对外 普通人 悲剧-喜剧 靠外力 西方经典 对内 英雄神灵 悲剧 靠自己

2、尝试从主人公身份、结局、主题等角度,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讨论东西方悲剧的不同意蕴及背后的文化成因,并为本次悲剧展演的前言或者后记写一篇文学评论。

【设计意图】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 【学习测评】

1、督促学生完成单元情境中所设计的相关任务,通过作业展示、对话交流、集体展示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估和小组评价。

2、选择任何剧中的任何场次,在运用当代语言和背景但保留其原意的条件下重写剧本,并在班级表演。 设计意图:

评价一注重对学生在完成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形成性评价,评价二则侧重于阅读的再创造,提升语言、审美、思维、文化素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