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际• 2016年11月
浅谈“互联网+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互联网”教学
王亚飞
(山东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
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理念,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更符合现 在的客观现实,是教育的创新。互联网+教育不是对传统教育的颠覆,而是教育与现有环境的结合,是与时俱进 的教育。
关键词:互联网+
摘要:“互联网+”就
教育理念创新
文章编号:1009-5349 (2016) 21-0150-02
中图分类号:G759.2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高校信息化建设已步人“互联网+ ” 阶段,要实现“互联网+教育”,必须作出整体思考和规 划,用互联网思维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变革。
联网+”的理念。
(一) “互联网+ ”的含义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 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 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 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 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平台,一 种工具,一种包含海量信息的平台并能进行信息高速传输 的工具,但这种平台和工具是革命性的。
(二) “互联网+教育”的解析
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 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 态。如果教育仅仅把互联网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也谈不 上“互联网+教育”。要想实现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必须让 其发生化学反应,抓住创新这个关键,才能明确这个“互 联网+”。
有人提出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 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 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听起来,通俗易 懂,但教育仅仅是学校、老师、教室、学生吗?最多是狭 义上的教育。我们引发出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 西,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这既体现了教育的目的,又 表达了教育的方式。如果说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 是客观的东西,那么,引导及如何引导则是主观,而这种 主观又包括个体自身的主观和个体之外的主观,包括社会、 国家、市场、家庭、父母等。明白了教育的本质,对于学 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就不难理解了。其实引发 出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的方式有很多种,不 同的是它的范围有多大,它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是狭隘 的还是宏大的。至于潜在的东西是好还是孬,就看如何引 出以及个体对引出体的认可与辨识上,反正都有。所以, 就出现了“龙生龙、凤生凤”,也出现了“王侯将相宁有 种乎”;出现了博学学多才的智多星,也出现了连生活都不 能自理的数学家;出现了流氓,也出现了绅士,等等。这 不能说教育的成功与失败,这是教育的多样化,也是教育 的固有特征,其实,正因为这样这个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 行于自然。
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是一个无所不包、大容量、大
一、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与特征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 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 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 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 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 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 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 发展新形态。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互联网+ ”。
“互联网+”的提出俨然是一场革命,迅速渗透到各行 各业。似乎人们还没来得及整明白“互联网+ ”是什么东 西,“互联网+***”已经铺天盖地涌现在人们面前。那 么,我们有必要先抓住“互联网+ ”的关键与本质的东西。 “互联网+ ”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 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 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这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 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于扬提出“互联网+ ”理 念时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 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 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那么,“互联 网+”看上去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 单的两者相加, 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 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不管互联网+哪个行业,如果不起化学反应,都会失去 “互联网+ ”的意义。
二、 “互联网+教育”的解析
“互联网+教育”的提出,不管是出于对教育思想方法 论的创新,还是对目前教育方式的发展,还是在教育中的 互联网应用,等等,很多人各有各的想法,不管对错,看 法不同各抒己见。但是,不管出于何种考虑,“互联网+ ” 不能离开创新,教育不要背离自己的本质,否则都会让人 走偏,无法实现“互联网+教育”的价值,甚至歪曲“互
作者简介:王亚飞,山东职业学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力学教学研究
浅谈“互联网+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互联网”教学
151
数据的东西,而且是更新与传输极快的东西,不管从环境 还是一个个体,都配称为目前最符合教育的“导出体”, 这样的“导出体”与教育高度的融合才能称为“互联网+ 教育”。
(三)“互联网+教育”的划时代意义
提出“互联网+”的目的或者是初衷或者是关键应该 是创新,失去了创新的思维去面对“互联网+教育”,就会 变成简单的相加。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 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人生产体系。 它包括五种情况:引人一种新产品,引人一种新的生产方 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 供应来源”。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博学,也可以专攻;可以 了解已有的发展历程,也可以为创新找到支撑;有正能量 的东西,也有负能量的东西;有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某 个专业的进步;具备发展的过程,又能快速更新达到发展 的可持续性要求,等等。就目前的发展互联网不管是从作 为一种新产品还是一种新的生产条件与教育相结合,都是 能结合的,当然也是创新,这样,我们提出“互联网+教 育”就有了深远的意义。
三、实现“互联网+教育”可行性分析
(一) 如何实现“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理念,从发展的观点 来看,这种理念很有必要性,也符合现在的客观,但是如 何把这种理念变成生产力,则是要进行我们的教学改革, 进行符合“互联网+教育”意义上的教学转变,也可以说 成“教育+互联网”。教学离不开学生与老师,学生是受教 的或者说被引导的个体,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老师是个体、 是团队、是一个领域就难说了,传道、授业、解惑是靠言 传身教还是使用教材、多媒体,还是富含不同深度、不同 层次的教育载体。很显然,互联网自然会进人人们的视野。 这不是对传统教育的颠覆,而是教育与现有环境的结合, 是与时俱进的教育。
(二) 实施“教育+互联网”教学需具备的条件1. 高度开放、传输便捷的互联网这是开展互联网教育的物质基础。2. 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资源平台
教学团队是实施教学的根本,我们的教学什么时候都 不是一个老师就是万能的,要想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需要 一个团队。目前,一般的学校都有教学团队,但团队的配 置、团队的应有的素质很难满足要求。各个学校或者行业 可能已经建立相应的资源平台,但还不成熟,可能某些学 校已经或正在建立自己的教学团队资源平台,仍需要进一 步完善与提炼。不管怎样,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资源 平台是进行“互联网+教育”的基础。
3. 广博的资源与个性的发展方向平台
目前的互联网可以说也能提供,但针对具体的专业或 者学生的兴趣方向需要进一步细化或者教师的引导。
4.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互联网平台
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各自的平台似乎都能在互联网
上找到,但用于教育还需要整合与及时更新,或者我们自 己利用现有资源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互联网平台。
具备了这四个条件,“互联网+教育”就会水到渠成, 进而发展适合“互联网+教育”的资源体系、方法体系、 评价体系等。
(三)实施“互联网+教育”的途径与实践
有了“互联网+教育”的教学理念,进行“教育+互联 网”教学就容易抓住实质,容易达到符合“互联网+教育” 的创新教育。不妨从我从事多年的《建筑力学》课程来说 说如何进行“教育+互联网”教学,如何满足“互联网+教 育”的教学理念。尽管如今实施“教育+互联网”教学的 条件不是很成熟,但利用目前的互联网资源进行整合和利 用还是可以基本满足要求的。互联网在高校已经全覆盖这 一条件已经达到要求,教学团队在各个学校都可以找到每 位力学相关教师的资料,授课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确定 教学团队,不够用的话可以访问各个高校,找寻课程相关 的专家、学者组成更强大的供教学使用的教学团队。资源 与个性的发展方向平台也需要整合与优化,学习资源互联 网上有很多,有基础知识的,有实践运用的,有实例也有 软件模拟的,等等,可谓应有尽有。教师的职能就是如何 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挖掘潜在于学生身体和心灵内部的那些 东西。然后把学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都让学生在互联网上 看到、感知到,那么该课程的“教育+互联网”教学基本 完成。这个教学过程就是创新丨如果一个课堂使用了这种 教学,学习过程、软件模拟过程、互联网纵深发展过程、 评价过程、课堂管理过程等都在互联网上实施,再进一步 实现校网以及整个互联网的共享,那就是很好的“互联网 +教育”了。再展望一下,各门课程、各专业教育都能达 到系统的互联网共享,这应该是什么样的场景,大家应该 心知肚明。我们完成各自的“教育+互联网”教学只是 “互联网+教育”的一小步,但我们要为“互联网+教育” 而努力。
四、结语
“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 遇,我们一定要更新观念,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运用 “互联网+ ”,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人融合。从课程建 设出发开发应用,系统,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培养教师运 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使教师和学生 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创新改革 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 年).
[2]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3]
张青,胡志华,移动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变革[理论月刊,2016 (3).
[4]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 1912.
责任编辑:杨国栋
J].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