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加强国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2024-08-09 来源:爱go旅游网
加强国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发表时间:2018-05-16T16:50:52.3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作者: 骆定华

[导读]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5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加强国有企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不仅是国有企业深化全面从严治党、铸牢政治属性的治本之举,也是国有企业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实现公司治理与政治治理相统一的应有之义。鉴于此,本文对如何加强国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政治文化建设;政治生态 一、国企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展现企业风貌,凝聚企业力量,提升企业价值,是一个企业的智慧结晶。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企长久以来的优良传统。因此,国企企业文化更能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企企业文化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使国企企业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缩影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及各级党组织,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来武装人民、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形成一种道德规范与思想品格,从而凝聚力量,达到思想一致,立场一致,目标一致,引导舆论正能量,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来进行劳动创造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实现当前的发展目标与长远发展目标而不懈奋斗。 二、加强国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新媒体的互动性、开放性、匿名的特点使得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取向在网络上并行。因此,企业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思想和舆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从思想上做好员工的引路人,当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心骨。

2、用正确导向引领党内政治文化

选人用人导向具有“风向标”作用,有什么样的选人用人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坚持以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自觉把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融入对干部的衡量评价、选拔使用之中,真正把那些“好干部”“实干家”用起来,让那些“投机客”“钻营者”没市场,以选人用人的风清气正换得政治生态的朗朗乾坤,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3、用正反典型匡正党内政治文化

坚持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既能为弘扬先进政治文化提供“示范样本”,也能为抵制庸俗腐朽政治文化提供“参照系”。可见,用好“正反典型”这两面镜子,通过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反面典型的有力警示,推动党员干部不断从正面典型汲取力量、见贤思齐,从反面典型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就会促使党员干部修身正己、匡正行为,从而使党内政治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助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

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新媒体背景下,企业更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对加强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助作用,积极用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员工,坚持以人为本,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全面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关注员工的情感,用真诚建立起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精神桥梁,进而把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上来,统一到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使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力地服务于全局工作,又促进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将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入了一个新时代,新媒体对于开展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既是发展机遇,同时也是新的挑战,也使得加强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尤其重要。

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促进国企企业文化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智慧结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支撑,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前进。而大多时候,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注重口号与标语的重复灌输,使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被忽视,导致企业文化的内涵匮乏。加之国家新的方针政策不断出台,企业文化往往不能及时做出调整,造成企业文化老化落后,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会走在前列,学习新政策,贯彻新政策,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改革与创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并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与全面发展。 6、用严抓严管纯洁党内政治文化

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并非与生俱来,也无法一劳永逸,需要靠严抓严管清淤疏浚、扶正祛邪,不断纯洁党内政治文化,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一方面,要烧旺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多用常用、用够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让党内政治生活成为营造风清气正党内政治生态的“清新剂”;另一方面,要筑牢合规守纪“防火墙”,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紧抓责任、预防、教育、监督和惩戒不放,努力在党员干部中形成规规矩矩的组织关系、明明白白的责任关系、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干干净净的社会关系,用合规守纪铲除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的“污染源”。 7、用全员参与厚植党内政治文化

党员既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客体。如果忽视党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方式和现实作用,党内政治文化就缺乏实践根基,党内政治文化的先进性在现实层面上也就无法得到具体反映。而政治生态的好坏,与职工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离不开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必须坚持党内参与和群众监督双管齐下,畅通党员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途径,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不断厚植党内政治文化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8、用以上率下推进党内政治文化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以上率下,能够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总体效应,影响和带动党员干部恪守和践行先进的政治文化理念,抵制和反对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侵蚀。领导干部积极推动、大胆实践,则会发挥走在前、冲在前、干在前的表率作用,推进党内政治文化扎实有效、持续提升,形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9、加强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创建适合本单位实际的网络交流平台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企业可以依托内部局域网建立本单位专属的政工网点或专题专栏,随时随地对员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引导,新媒体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特点不仅可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而且可以满足企业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对于新媒体的喜好。同时,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新的载体渠道,及时发现员工中出现的问题和倾向,以便及时帮助员工解决困难和疑惑,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结束语

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长期培育过程。只要持之以恒拓宽和延展上述几条建设途径,国有企业党内政治文化就一定会真正成为标定党性修养程度的“晴雨表”、检验政治生活质量的“试金石”、纯洁党内政治风气的“净化器”、涵养良好政治生态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瞿皎姣.中国国有企业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4. [2]何玉厚.新媒体与国企思想政治文化工作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31. [3]赵彬.国企职工对反腐倡廉认知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4.

[4]汪晖.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阶级政治的衰落、再形成与新穷人的尊严政治[J].开放时代,2014(06):49-7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