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海南省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前景

2020-06-27 来源:爱go旅游网
农村经济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l8期 海南省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前景 陈圆严婉荣赵志祥肖彤斌 王海洪曾向萍王会芳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植物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0) 摘要对火龙果在海南的引种、种植情况及产业化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分析了市场销售和需求状况,并对其在岛内市场、大陆市 场和海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火龙果;现状;可持续发展;前景;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66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5)18—0326—02 火龙果又称龙珠果、红龙果,是仙人掌科蛇鞭柱属 (Selenicereus)或三角柱属(Hylocereus)植物果实,果实呈椭 圆形,外观红色或黄色,果肉红色或白色,其中均匀分布着 似芝麻大小的种子【l】。按其果皮、果肉颜色可分为红皮红肉、 红皮白肉、黄皮白肉3个种闭。目前,海南商业栽培品系以白 玉龙品系(H.undatus)及紫红龙品系红龙果(H.polyrhizus&H. costaricensis)为主翻。火龙果营养丰富,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具有解肝毒、降血压、滋肺、降血脂、养颜等功效,尤其是便 秘患者的食疗佳品,对糖尿病有良好的抑制和治疗作用 。 果皮可提取天然色素,嫩枝条在南美洲被做成香脆可口的泡 菜,粗枝、小果可以用来做饲料,全花可生食或加工,尤其是 霸王花品种,只开花不结果嘲,鲜花是餐桌美食。火龙果具有 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可谓全身是宝,被誉为“植物燕窝”旧。 火龙果已成为海南岛内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随着近 年来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等一大 批项目的实施,火龙果的生产、种植、市场前景也Et益受到 重视。本文综述了海南岛内种植条件和引种状况,并对火龙 果的国际、国内市场可持续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火龙果 的生产和需求提供正确的导向。 1种植气候及引种情况 海南省地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我国唯一的热带 省份。年平均气温22~26 cI=,年均降水量1 500~2 000 mln,年 平均曰照时数1 750~2 750 h,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全 年无霜降.非常适合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海南省土壤大 多属于砖红壤和浅海沉积砂壤土。火龙果品种粗生易长,不 择土质,适应旱地,自花授粉,种植栽培简单,但前期投入成 本高。火龙果最适生长温度在25~35℃之间,温度低于8℃ 和高于38℃将停止生长[71。火龙果原产于巴西,于20世纪 90年代初引种入我国台湾,然后依次引入广东、广西、海 南、贵州和福建等地嗍。目前,海南岛多数种植台湾种苗, “珠龙”红色果肉品种和“台湾三角柱”白色果肉I91。火龙果 自引进海南种植以来,连续多年增产增销,帮助农民增收 十分明显。 2种植面积及产业发展 目前.海南岛种植火龙果面积大于666.7万hm ,零散 分布在琼海等18个县市,以琼海市种植面积最大,2012年 基金项目 海南省科学事业费项目(KYYS一2015—05)。 作者简介 陈圆(1982一),女,海南海口人,助理农艺师,从事植物病害 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5一O8—12 326 约种植400 hmz,年总产量10 736 t,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 口新加坡、日本等国,种植规模和总产量均占全省的65%以 上。由于火龙果种植前期投入成本较大,农户一般种植面积 较小,大部分果园均以企业投入发展为主。其中,以琼海市 阳江利试考村的卢业峰为首的火龙果种植面积最多。卢业 峰于2010年5月成立“琼海鹏业红龙果农民专业合作社”, 注册商标为“特甘龙”,形成产销一条龙服务 。目前,卢业峰 正在研制火龙果醋、果酒、干花和美容化妆品等,并尝试火 龙果红果果汁中食用色素的提取等一系列深加工产业。 其他商标还有“鼹鼠村”。另外,在海南种植火龙果有名的还 有海南省定安县志诚强绿色庄园和海南宝丰农业开发有限 公司。 3销售价格及市场需求量 目前,尽管岛内火龙果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由于受地 理环境、前期投入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推广区域相对狭 窄。如中部山区不利用农事操作和成片管理,前期投入成本 高,农户只能零星栽种。目前,主产区集中在海南、定安、儋 州、临高等少数开阔地带,市场缺口较大,无法满足内地市 场。据统计,2002年我国从越南进口火龙果20万t,折合人 民币18亿元㈣:2007年我国火龙果进口量达2.7万t,进口 额超过1 400万美元Ⅱ 1。2009年,海南实施“国际旅游岛”建 设以来,内地和岛内交易、交流频繁,有少量岛内生产的火 龙果进入内地市场。 美国市场上销售的火龙果大部分来自亚洲,其销售价 格为13~22美元/l(g,而从越南出口到中国的火龙果,其销售 价格一般在6~l8元/kgt翻。广西白肉和红肉果的地头价分别 为8、15 ̄/kgt 31。据调查,2014年,火龙果在海南的平均价格 在l4—20元/kg。黄皮品种价格上百元每干克。一般包装为 6 kg/箱,l5个/箱,批发价188元。据分析,按照全国城市人 口人均1 计算,需求量约4O万t,而我国产量仅10万t 左右.消费缺口相当大。 4市场可持续发展前景 4.1岛内及大陆市场 近10年以来.火龙果在海南岛市场销售量呈逐步上升 趋势。目前,海南岛内火龙果市场已基本发育成熟。海南省 生产的火龙果大多数(约60%)在岛内销售,尤其建设国际 旅游岛以来,大部分被来海南旅游的游客作为特产购买。大 陆火龙果市场目前不成熟,尚处于培育时期,其特点有以下 几个:一是大陆市场层次多。各种品味的水果都有自己的消 费对象,无论是高、中、低档水果,都有自己庞大的销售群 陈圆等:海南省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前景 落。火龙果在水果市场中属于稀有中、高档水果,价格比较 稳定。二是大陆市场容量大。中国大陆有13多亿人口,随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热带水果已经 台商的销售渠道打开海外市场,并实现海南农产品返销台湾。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各国的农产品市场已经失去贸 易壁垒的保护,十分有利于海南省火龙果海外市场的开拓 走进普通市民的餐桌,消费量逐年增长。在社会各界及海 南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海南水果市场在大陆市场的份额 还将进一步扩大,一些无污染健康概念水果则供不应求。 随着政府加大力度对海南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类似火龙 果这样的名、优、特型水果市场将会有广阔的可持续的发 展前景。 4.2海外市场 和可持续发展。 5参考文献 [1]陈日波.火龙果栽培技术[J】_农民致富之友,2014(4):152. 【2】张秋芳,张美寿.火龙果的特点与引种技术[J】.福建果树,1999,110 (4):45. [3】郑伟,王彬,蔡永强,等.不同火龙果品种及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扦插育 苗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146—148. 【4]王彬,郑伟,韦茜,等.火龙果的保健价值及发展前景叨.广西热带农 业,2004(3):19—21. 越南是海南火龙果在海外的主要竞争对手。越南为世 界火龙果的最大产地。也是世界火龙果市场的主要输出国。 越南有相当大的市场竞争力,因为其地租及劳动力成本较 【5]吕庆芳,李润唐,邹恒欢,等.火龙果和霸王花授粉效应[J】.中国南方 果树,2011,40(3):60—62. [6】李升锋,刘学铭,舒娜,等.火龙果的开发与利用【J】.食品工业科技, 2003,7(24):88-90. 低。不过,海南省的火龙果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海南种植 的火龙果多数为台湾品种,品质比越南品种好。并且,由于 越南火龙果的运输时间较长、路程较远,新鲜度也会大打折 扣。此外,海南岛交通四通八达,水路、铁路、空运皆可以运 输,而且有专门的果蔬“绿色通道”。总之,海南省的火龙果 海外市场是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火龙果出口量将有望 逐步扩大。 另外。可以利用台湾当“跳板”。台湾水果出口的传统市 [7】黄邦贵,符柏.种植火龙果是农民增收的新途径[J】.广西热带农业, 2006(2):15-17. 【8】刘峰.火龙果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1(2):55. 【9]郑良永.海南到火龙果丰产栽培技术[J】.热带农业科学,2004,24(4): 36—41. [1O]赵志平,杨春霞.火龙果的开发与发展前景[J】.中国种业,2006(2): 13-14. 【11】卢琨.火龙果采后的保鲜贮运技术fJ1_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6(7): 24—25. 场是日本。许多台商在日本都有良好的销售渠道和客户关 系。如果能成功引进台商到海南省合作开发,就有可能利用 (上接第322页) [12】邓仁菊,范建新,蔡永强.国内外火龙果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现状 叨.贵外I农业科学,2011,39(6):188—192. 【13]唐艳梅.广西平果县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 国热带农业.2014(2):20—22. 街道的重视和支持,把农业社会化服务纳入工作目标考核 内容,列入当地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4.2出台政策。提供资金保障 3.33统一施肥服务。开展统一施肥服务,在提高粮食生产 社会化服务程度的同时,可促进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普及。 减少农田化肥投入。鄞州区自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 目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已逐步摸清了全区耕地质 要加强与财政、国土、贸易、金融、保险等相关部门和机 构的协调,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已有扶持政策的落实, 同时创设新的政策扶持措施。争取将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 量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水稻施肥专家系统,基本具备 了指导农户进行科学施肥的条件。近几年,鄞州区先后引进 了不同类型的施肥机械,可应用于基肥的施用,相比于人工 施肥,能较大程度地提高作业效率。开展此项服务,需要建 的投入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采取政府 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专业服务组 织参与公益性服务。鼓励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争 取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融资贷款支持.将服务内容纳入农业 政策性保险补贴范围。 4.3整合资源。加强全社会协作力度 立一支专业化的服务队伍。鄞州区地处江南水乡,土地相对 分散,适合精耕细作,实施大面积的机械化快速操作有一 定难度;同时,鄞州区粮食生产的施肥工作季节性强、时间 短,因此,根据鄞州区耕地作业条件和农户生产经营现状,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统一施肥服务队伍维护成本和作业成本 都相对较高。从总体来看,该项工作在鄞州区目前尚未全面 开展,存在的问题与统防统治基本类同。但条件已基本成 要加强现有粮机专业合作社之间、粮机合作社和种粮 大户之间的协作力度,积极引导农资服务企业、涉农企业参 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整合有关项目资源。形成共同推进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强大合力。政府部门要鼓励这些粮机专 熟,需要的是政府的推动。政府可鼓励农资企业、农民专业 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建立开展统一施肥的社会 化服务组织,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解决其存在 业合作社作为项目承担和实施主体,并将农机购置补贴、报 废更新补贴、各项培训、作业补贴等项目资金向农业服务组 织倾斜,优先安排,集中使用。 5参考文献 【1】龚道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般理论及其对农户选择的应用分析册. 中国农村观察。2000(6):25—34. 的难点,促进该项工作的推广普及。 4工作措施 4.1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技术保障 要坚持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 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明确分管机构和职责,充实人员力 量,研究制定并落实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相关政策。制定 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的认定标准。积极争取当地镇、乡政府、 【2】庞晓鹏.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结构差异的比较与分析:基于农业社会 化服务供求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技术经济,2006(4):35—40. [3孔祥智,3]徐珍源,史冰清.当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 和对策研究[J】.江汉论坛,2OO9(5):13—18. [4】苑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叨.农村经济, 2011(1):3-5. 3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