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 青春飞扬 课时训练

2020-02-01 来源:爱go旅游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 青春飞扬 课时训练

3.1 青春飞扬

一、单选题

1.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们( )的努力。 ①克服惰性 ②抑制诱惑 ③战胜自我 ④战胜他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因此,我们( ) ①要宽容别人的一切错误 ②要学会理解别人 ③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④不要参与社会竞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盘点即将过去的初中生活,李琳琳认为“学生自主管理制度”让她受益最大:自主预习、培养自觉学习的意识;出操、卫生实行自理,让健康生活变成习惯;互帮、互助、互学,让班级变成了家庭……你觉得这样的模式( ) A.有助于建立淡化老师作用的新型师生关系 B.有助于学生不依靠他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C.有助于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

D.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化个人与集体的矛盾

4.问:青春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答:青春在追求与激情里开始,在忧惧与颓废中结束。上述问答告诉我们( )

A.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B.青春不仅是年华,更是心态 C.回忆中的青春才是美好的 D.每个人的青春起止时间都是相同的 5.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分享了以下两句名言: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林宽

青春之所以幸福,就因为它有前途。——果戈里 这堂课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

A.自立自强 B.调控情绪 C.终身学习 D.感受青春 6.我们要让青春无悔,绽放绚丽光彩,就应( ) A.勤奋学习,珍惜青春时光 C.辍学打工,减轻家庭负担

B.沉迷网络,追求快乐人生 D.多交朋友,尽情享受生活

7.“失去自信,就像一把潮湿的火柴,永远点不燃成功的火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1 / 5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 青春飞扬 课时训练

①自信是成功之基 ②缺乏自信必定一事无成 ③自信能使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④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7年12月31日,“齐鲁星少年”山东省少儿才艺大赛颁奖典礼暨汇报演出在山东大厦举行,该活动负责人表示:“很多小选手从一开始的怯场,变得自信大方”。对自信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 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③自信能挖掘自身的潜能 ④自信的人就能取得成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说:“在任何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要有希望,都要想到早晨,都要想到阳光,都要想到亮丽的颜色。”这句话说明( ) ①面对困难,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②信心是人战胜挫折的精神支柱 ③充满自信的人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④自信的人乐观,对完成的任务充满希望,不轻言放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央视一套热播,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诗句中能体现自信品质和精神的是( ) A.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1.江西美德少年红爱凤,她家境贫寒,父亲常年瘫痪在床,母亲也因多年劳累而积劳成疾。为了贴补家用,上小学时她就开始捡拾废品,一放假她就在附近打零工挣钱。虽身处逆境,但她始终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这表明 ( )

A.要敢于直面挫折,经历挫折就一定会成功 B.只有意志坚强才能感动中国 C.只要悦纳自我,就一定能战胜所有挫折 D.自立自强成就人生

12.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下列选项能够反映一个人具有自强精神的是( )

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 ②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③志存高远,执著追求 ④得过且过,懒惰成性。

2 / 5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 青春飞扬 课时训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我是演说家》选手李帅,患有先天性脆骨病,被人称作玻璃人。他开过网店,写过网络小说,学会了弹吉他、钢琴,还组建过乐队……用自己的拼搏和努力验证了自己的名言:“也许我一生都无法战胜病魔,但是我到目前为止也从未被它打倒!”李帅的言行告诉我们( )

①自强是进取的动力 ②坚强意志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③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挫折越多越好 ④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张雪松初中辍学,搬过砖、打过工,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他自学法律,终于成为了一名律师。他由衷地感到幸福,这种幸福感不是来源于自己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更能在工作领域帮助更多的人。张雪松的经历启示我们( )

①自强不息,勇于进取 ②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③追寻理想,超越自我 ④艰苦奋斗,敬业奉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启示我们( ) A.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B.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C.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D.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二、简答题

16.青春时节是编织人生梦想的季节。我们应该怎样迈好青春第一步,去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17.下面是一些人的想法:

①别人都不如我,人人都该羡慕的人 ②始终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③别人都比我强,我什么都做不好

(1)判断出这些想法是自信者、自负者还是自卑者的观点

(2)分析为什么自信者的容易成功?

3 / 5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 青春飞扬 课时训练

18.有同学认为我们现在还小,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和照顾,谈不上自强,等长大了才能自强。你赞成这种观点吗?我们又该如何培养自强精神?

三.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9.爱因斯坦小时候,有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太喜欢他。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交上了很多作品,唯独他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交上去一个很粗糙的小板凳。老师很不满意,说:“我想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个小板凳,说这是他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刚刚交的是他第三次做的。他认为虽然还不能使人满意,但总比前两个要好。从此以后,老师和同学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是什么让老师和同学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请指出其作用。

(2)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做本色的自己。请分别指出做本色的自己的原因和要求。

20.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他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想睡觉。他想出了一个方法,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的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锥刺股”的故事。

(1)从故事中可以看出苏秦拥有自强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他的自强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谈一谈我们应怎样向苏秦学习,成为一个自强的人。

4 / 5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1 青春飞扬 课时训练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15 CDCBD,ACBDB,DDBCC 二、简答题

16.①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②珍爱生命,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③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④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17.(1)①自负者的表现 ②自信者的表现 ③自卑者的表现(每点,共6分)

(2)因为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所以说,自信者容易成功. 18.观点错误,人生自强少年始,我们首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其次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要意志坚强,不怕困难;再次要扬长避短,确定前进的方向,这是自强的捷径. 三、材料分析题

19.(1)①自信品质;②自信的人有目标,相信自己的能力,善于发掘自己的潜能,注重行动,体验过程,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2)①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科学认识自己,才能克服缺点,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而获得成功;②全面客观、科学的正确认识自己. 20.(1)由苏秦下决心读书,想办法让自己清醒,坚持读书可以看出,他的自强精神表现在: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勇于开拓、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

(2)①要树立坚定的理想;②战胜自我,勇于并善于克服自己的弱点;③抵制诱惑、勇敢尝试、不断进步等。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