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

2020-07-22 来源:爱go旅游网
电流互感器

1、原理

一次电流I1流过一次绕组,建立一次磁动势 (N1I1),亦被称为一次安匝,其中N1为一次绕组的匝数;一次磁动势分为两部分,其中小一部分用于励磁,在铁心中产生磁通,另一部分用来平衡二次磁动势(N2I2),亦被称为二次安匝,其中N2为二次绕组的匝数。励磁电流设为I0,励磁磁动势(N1I0),亦被称为励磁安匝。平衡二次磁动势的这部分一次磁动势,其大小与二次磁动势相等,但方向相反。磁势平衡方程式如下:

I1N1I2N2I0N1

在理想情况下,励磁电流为零,即互感器不消耗能量,则有

I1N1I2N20

若用额定值表示,则

I1NN1I2NN2

其中I1N,I2N为一次、二次绕组额定电流。

额定一次、二次电流之比为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比,

I1NKNI2N

 P1 I1 P2

I2 ZB

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

0  E2  I1N1 

I2N2  I0N1

电流互感器的等值电路如下图所示:

Z1 Z2 I 1 I2 I0 ZM U2 ZB

' E1 E2

I2N2 根据电工原理,励磁电流在铁心中建立主磁通,它穿过一次、二次绕组的全部线匝。由于互感器铁心有磁滞和涡流损耗,励磁电流的一部分供给这些损耗,称为有功部分,另一部分用于励磁,称为无功部分。所以励磁电流与主磁通相差角,这个角称为铁损角。主磁通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电动势E2,相位相差90(滞后);则:

E2I2(Z2ZB)

式中 Z2---二次绕组的内阻抗,

Z2= R2 +jX2

ZB―――二次负荷,ZB=RB +jXB

二次电流的相位滞后于二次感应电动势角。

X2XBarctan R2RB一次电流I1是(I2)和

I0之和,一次电流与(I2)相差角。

可见由于励磁电流I0的存在,一、二次电流在变换的大小和相位上都存在差别,这就是互感器的误差。

特别要注意,电流互感器在运行中不允许开路,如果二次开路,二次电流I2为零,一次安匝全部用于励磁,铁心高度饱和,励磁磁通由正弦波变为平顶波,二次感应电动势变为峰值很高的尖顶波,对人

身和设备将造成危害。 二、电流互感器的分类 1、分类 分类 说明 保护用(用于机电保护和自动控制装置的电流互感器) 按用途测量用(测量电流和电能的电流互感器) 分 按安装户内式(一般额定电压不高于35kV) 种类分 户外式(一般额定电压高于35kV) 油绝缘(即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电压可高达500 kV) 按绝缘浇注绝缘(以环氧树脂浇注成型,多在35 kV以下使用) 介质分 一般干式绝缘(由普通绝缘材料包扎,经浸渍漆处理的,有塑料外壳和无塑料外壳的电流互感器,多数为低压电流互感器) 瓷绝缘(多数已被浇注绝缘取代) 气体绝缘(如SF6 气体作为绝缘的,多用于高压和超高压) 贯穿式:单匝、多匝贯穿式 支柱式 按结构母线式:用于大电流场合,一次绕组只有一匝。 形式分 套管式:安装在变压器或断路器套管的中间法兰处,主绝缘是套管,一次绕组是导电杆,一次绕组只有一匝 正立式:二次绕组在下部,国内高压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常用结构。详见“白”P57 倒立式:二次绕组在上部,一次绕组较短,瓷套较细,多用于SF6 气体作为绝缘。

2、电流互感器型号组成

特殊使用环境代号

电压等级

设计序号 产品型号字母

下表为部分电流互感器型号代表字母表

电流互感器型号代表字母及涵义 分类 涵义 代表分类用涵义 字母 途 用途 结构 形式 电流互感器 L 绕组外变压器油 代表字母 -- 套管式(装入R 式) 支柱式 Z 绝缘介空气(干式) G 质 气式 瓷式 Q 浇注成型固体 C 线圈式 Q 绝缘“壳” 结构特带保护级 Z K B 贯穿式(复匝) F 贯穿式(单匝) D 母线型 开合式 倒立式 链型 特殊使用环境代号主要有以下几种:

GY----高原地区使用;

M K V A 征及用带保护级(暂BT 途 “态”误差) 油保护带金属膨胀器 -- 方式 不带金属膨胀 器 N W---污秽地区使用(W1 、W2 、W3对应污秽等级为Ⅱ、Ⅲ、Ⅳ); TA----干热带地区使用; TH----湿热带地区使用。 三、电流互感器的电气特性 1、术语

A、额定电流: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性能、发热性能和过流性能都是以额定电流为基数作出的相应规定的。对一、二次绕组而言,就是额定一、二次电流。电力系统额定二次电流一般为1A、5A。

I1NB、额定电流比:额定一、二次电流之比 KN=I

2NC、额定二次负荷;确定互感器的准确级所依据的二次负荷。通常以视在功率VA表示。

SN=

I22NZB

2、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特性 2.1误差的定义

A、电流误差

GB1208-87对电流误差的定义是

KNI2I1100%

I1从电流互感器的原理知道,由于励磁电流的存在,二次电流乘以额定电流比总是小于实际一次电流,所以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总是负值,只有采取了补偿以后,才可能出现正值电流误差。

B、相位误差

GB1208-87对相位误差的定义是: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二次电流相量的相位之差。从电流互感器相量图中可以看出,相位差是二次电流反转180后与一次电流的相角之差。二次电流相量反转180后超前于一次电流相量时,相位差为正值,通常以“分”或“厘弧度”表示。

1弧度(rad)=100厘弧度(crad)=3438分

特别注意相位差的定义只是在电流为正弦波形时是正确的。 C、复合误差

当电流互感器通过很大电流时,铁心的磁通密度很高,励磁电流的波形畸变,二次电流也不再是正弦波,这时需要引入复合误差的概念。

GB1208-87对复合误差的定义是:在稳态时下列两个值之差的有

效值为复合误差

1) 一次电流瞬时值

2) 二次电流瞬时值与额定电流比的乘积。 复合误差以下式计算:

100%I1D、仪表保安系数

1TT0(KNi2i1)2dt

仪表保安系数是针对测量用电流互感器的。仪表保安系数是额定仪表保安电流与额定一次电流之比。额定仪表保安电流是二次负荷为额定负荷时复合电流小于10%的最小一次电流值。

保护用和测量用电流互感器对复合误差的要求不同,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在过流时要求复合误差误差要小,便于保护检测,而测量用电流互感器在过流时要求复合误差误差要大,便于保护二次仪表、电能表。

2、2保护用电流互感器误差(详见“白”P55~58)

GB1208-87对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误差要求如下: 机电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极限 比值误差 角误差 复合误差 准确级 (%,额定一次(额定一次电流(%,额定准确电流时) 时) () 极限一次电流c时) rad 5P 10P 1 3 60 -- 1.8 -- 5 10 随着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的发展和电网传输容量加大,普通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提出保证暂态误差的电流互感器的概念。

“暂态—保护”类电流互感器的铁心要求、误差极限要求如下表: 类别 铁心要求 额定一次电流 准确极限时误差 比值误角误差 角误差暂态误差 (%) TPS 低漏磁型互感器,闭合0.25 铁心,铁心剩磁未作规定。 TPX 闭合铁心,铁心剩磁未0.25 作规定。 TPY 剩磁不超过饱和磁通1 10%的互感器,小气隙环型铁心。 TPZ 无剩磁互感器,大气隙1 180 4.7-5.10 60 1.8 10 30 0.9 10 -- --- () crad 差(%) 环型铁心。 2、3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影响因素

根据误差定义和相量图,误差计算公式如下:

8 I0N1fsin()100%比值差: I1N1I0N1cos()3440相位差:I1N1

转换成互感器的参数和负荷的关系上,则变为下面的公式:

I2(Z2ZB)L104fsin()100%222N2S(I1N1)45(Z2ZB)Lsin()100%2N2SI2(Z2ZB)L10cos()3440222N2S(I1N1)45(Z2ZB)Lcos()34402N2S式中I2-----二次电流

Z2 ---二次绕组内阻抗() ZB------二次负荷阻抗 N2 ----二次绕组匝数 L-----平均磁路长度(cm) S------铁心截面积(cm)

2

4

------铁心材料的磁导率(H/cm) I1 N1----一次绕组安匝(A)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六项: A、电流对误差的影响 B、绕组的匝数对误差的影响 C、平均磁路长度对误差的影响 D、铁心截面积对误差的影响 E、铁心材料对误差的影响 F、二次负荷对误差的影响 2.3.1电流对误差的影响

当电流增大时,铁心的磁密按比例增大,这是铁心的磁导率和损耗角也随着增大,根据误差计算公式看出分母增加,电流互感器误差随着减小。但Sin(+)增大,cos(+)减小,因此电流互感器误差减小的少,相位差减小的多。 2.3.2绕组的匝数对误差的影响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误差与二次绕组的匝数的平方成反比,增加了二次绕组的匝数能够减小误差;但增加了二次绕组的匝数,同时增加了二次绕组的内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误差的减小;根据

N2KNN1,同时也要增加一次绕组的匝数,从制造工艺和节省铜材的

角度,一次绕组应尽量少,多采用单匝;这种设计但当一次电流较小时,误差迅速增大,有时无法满足准确度等级要求。

2.3.3平均磁路长度对误差的影响

减小平均磁路长度,误差随着减小;并且可以节省铁心材料。磁路长度取决于铁心窗口的大小,缩小铁心窗口的面积,可以缩短磁路长度,但要保证一次、二次绕组以及它们之间的绝缘。 2.3.4铁心截面积对误差的影响

铁心截面积与误差成反比,一般来讲,增加铁心截面积可以减小误差,但是铁心截面积增加同时,增加了磁路长度,同时增加了二次绕组的阻抗,这些都大大的限制了误差的减小。 2.3.5铁心材料对误差的影响

铁心的磁导率与误差成反比。提高铁心的磁导率,可以缩小铁心的尺寸。一般来讲,铁心材料愈好,铁心的尺寸亦愈小,互感器价格就低。

用于电流互感器的铁心材料一般选高磁导率的材料.如坡莫合金、非晶、 超微晶合金材料、微晶高导铁氧体簿和冷、热轧硅钢片等。 2.3.6二次负荷对误差的影响

从误差公式中可以看出,误差与二次负荷成一定的正比关系。实际上当二次负荷增大,铁心的磁密增大,铁心的磁导率也略有增大。所以互感器的误差所二次负荷的增大而增大。

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角增大,Sin(+)增大,cos(+)减小,因此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角增大,比值差增大,相位差减小。 2.4电流互感器的误差补偿

 () 20 40 60 80 100 120 500 1000 I1/ I1N(%)

f(%) 由于存在励磁电流和铁心损耗,未作补偿的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必然是负值,上图是未补偿的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曲线,多数情况下,(+)不超过90,所以相位差为正值 。 为使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向正方向变化,就必须采取补偿措施。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补偿方法: A、 整数匝补偿 B、 分数匝补偿 C、 磁分路补偿 D、 短路匝补偿 E、 磁分路短路匝补偿 F、 圆环磁分路电势补偿 G、 电容补偿

2.4.1整数匝补偿(减匝补偿)

根据电流互感器的磁动势平衡公式

I1N1I2N2I0N1,减少二次绕组的匝数,二次电

流增加以维持磁动势平衡,这样达到电流误差向正方向变化的目的。减匝补偿的计算公式为:

Nbfb100%

N2N式中 Nb----补偿匝数,即二次绕组中减去的匝数;

N2N----额定二次匝数。

补偿后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为 f1 = f + fb 2.4.2分数匝补偿

在整数匝补偿的方法补偿值过大时,可以采用分数匝补偿,分数匝补偿有两种:

a、 双铁心补偿或铁心穿孔补偿 b、 双线或多线并绕补偿

双铁心实现分数匝补偿的原理是:电流互感器的铁心分成大小相同的两个,并在它们上面绕制二次绕组,其中有一匝只绕在一个铁心上,少绕绕组的铁心称之为辅助铁心;对整个铁心来讲,相当于少绕了半匝,这就得到半匝补偿。如果辅助铁心的截面积是整个铁心截面积的1/3,则得到三分之一补偿。分数匝补偿的误差计算公式是:

Sb1fb100%

N2NS式中 Sb----辅助铁心的截面积;

S----铁心的总截面积(两个铁心的截面积和)。

双铁心制作电流互感器有时不方便,可以在铁心上穿孔的办法实现分数匝补偿。同样少绕绕组的那部分铁心为辅助铁心,它的截面积是整个铁心截面积的1 /n,就得到1/n 补偿。由于两个铁心的平均磁路长度不同,这种补偿的误差计算公式是:

Sb1Lfb100%

N2NSLb式中 Lb----辅助铁心的平均磁路长度;

L----整个铁心的平均磁路长度。

如果二次绕组采用完全相同的两根导线并联绕制,且有一根导

线少绕一匝,相当于整个二次绕组少绕半匝,得到半匝补偿。补偿值按照下式计算:

Nbfb100%

2N2如果采用两根不同线径的导线或不同材料的导线绕制,则它们

的内阻值不同,少绕少绕一匝的导线的电阻为Rb,另一根导线的电阻为Rn,则补偿值为:

Rn1fb100%

N2RnRb整数匝补偿和分数匝补偿只对比值差起到补偿作用,对相位差基本不起作用。

2.4.3磁分路补偿

整数匝补偿和分数匝补偿对电流互感器误差的补偿是不变的。双铁心补偿中如果增加补偿匝数,在7%~10%额定电流时辅助铁心的导磁率和损耗角都达到或接近最大,对互感器误差的补偿也相应达到最大,这是我们所希望的,但由于电流互感器误差随电流的增加而减小,若电流达到10%~120%额定电流时,上述补偿可能反而使互感器的误差增加,此时必须减小辅助铁心的截面积,这时辅助铁心相当于一个磁分路,这种补偿方法称为磁分路补偿或小铁心补偿。磁分路补偿的特点是:7%~10%额定电流时,磁分路的导磁率和损耗角都最大,可以通过增减补偿匝数来达到。补偿数值的大小,可以通过增减磁分路的截面 来调节。只要选择合适的补偿匝数和磁分路的截面,就可以使互感器误差显著减小,达到理想的补偿效果。下图为圆环磁分路补偿示意图

1 主铁心 3 二次绕组 2磁分路

4 补偿匝数(只绕在主铁心上) 圆环磁分路的片数必须是整数片。磁分路的头尾必须搭接40~60mm,保证没有气隙。磁分路补偿对比值差和相位差都起作用。 2.4.4短路匝补偿

在互感器的铁心上用导线绕1匝或2匝并短接,称为短路匝。一次安匝中除励磁安匝外,还增加了短路电流安匝,互感器的误差为励磁安匝和短路电流安匝之和。短路电流安匝对互感器的误差起到补偿作用,这种补偿称为短路匝补偿。

短路匝补偿补偿的数值为:

b式中Nk----短路匝数;

IkNkI1N1NNk2Z2ZB2N2NRk

Rk----短路匝内阻。

一次绕组 二次绕组

短路匝

从上述公式中发现,短路匝补偿对比值差和相位差的补偿均为负值,且与短路匝数的平方成正比,与二次绕组的匝数和短路匝的内阻成反比。

短路匝补偿主要用来补偿当二次负荷功率因数为0.8时互感器的相位差。短路匝补偿存在明显的缺陷,即当互感器出现过流时,短路匝容易被过流烧毁。 2.4.5磁分路短路匝补偿

电流互感器的相位差在5%~10%额定电流时,容易超出容许范围,采用短路匝补偿时,容易给互感器带来副作用,采用磁分路补偿对相位补偿效果不明显,人们引入在磁分路上绕制短路匝的办法,对相位差起到很好的补偿作用,这种方法称为磁分路短路匝补偿。圆环磁分路短路匝补偿示意图如下:

磁分路 二次绕组

主铁心

磁分路补偿匝 短路匝 圆环磁分路短路匝补偿不仅对比值差起补偿作用,而且对相位差的补偿也很大。 2.4.5电容补偿

一般来讲,电流互感器是感抗元件,用电容补偿可以抵消感抗,减小励磁电流的无功分量,从而起到良好的误差补偿效果。电容补偿主要有:

A、 并联电容补偿

B、 附加绕组并联电容补偿

C、 二次绕组正接附加绕组并联电容补偿 2.4.5.1并联电容补偿

二次绕组并联电容对误差的补偿为:

b100cZB

fb100cXB100%

b100cRB3440()

并联电容对比值差的补偿为正值,对相位的补偿为负值,并且与二次负荷阻抗值成正比,二次负荷增大,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增大,并联电容对误差的补偿也增大,因而可以减弱二次负荷对互感器的误差的影响,是一种良好补偿手段。 2.4.5.2附加绕组并联电容补偿

附加绕组即在互感器的铁心上再绕制一个绕组并且并联电容器,这种设计对误差的补偿为:

N32b()100c(ZBZ2)

N2NN32fb()100c(XBX2)100%

N2NN32b()100c(RBR2)3440()

N2N附加绕组并联电容补偿的补偿值,除与并联电容和二次回路总阻抗值成正比外,还与附加绕组和二次绕组的匝数比的平方成正比;如果增加附加绕组的匝数,可以增大附加绕组并联电容补偿的补偿值。 2.4.5.3二次绕组正接附加绕组并联电容补偿

为了增大电容补偿的补偿值,将二次绕组正接附加绕组再并联电容,

示意图如下:、

一次绕组 二次 ZB 绕组 C 附加绕组

二次绕组正接附加绕组并联电容补偿相当于二次绕组并联电容补偿和附加绕组并联电容补偿之和乘以二次绕组和附加绕组匝数之和与二次绕组匝数之比。

思考与计算题

1、 保护用和计量用电流互感器能够混用吗?请说明理由 2、 电流互感器的相位差是如何定义的? 3、 说明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因素 4、 计量用电流互感器仪表保安系数的意义 5、 说明保护用电流互感器5P20的意义

6、 一台额定二次电流为5A,二次绕组150匝,一次绕组25匝,请

问它的电流比?

7、 母线型电流互感器变比为600/5,问其二次绕组应是多少匝? 8、 一台变比600/5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内阻为0.1,内感抗

为0.05,二次负荷为10VA,COS=0.8,求在20%额定电流时二次绕组的感应电动势是多少? 9、 画出电流互感器的相量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