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对幼儿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的培养

2020-02-20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对幼儿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敏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3期

摘要:具有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主动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对于发展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问题意识;心智;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246-03 近年来,创新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力,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人们产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有问题不一定就会有创新,但是没有问题就一定不会有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的思维是肤浅思维、被动思维。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主动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对于发展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育实践中,我们在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与问题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开发问题潜能,保护问题意识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的幼儿没有或很少提问题。他们不懂得发问,不懂得表达心中的疑惑。简单地说,就是不会提问题,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这样的察觉,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想幼儿之所想,设身处地去探明幼儿好奇在哪里,疑惑在哪里,然后引导幼儿把心中的疑惑用问题形式表达出来。

一次户外活动中,许多幼儿围在花坛边,头对头地挤在一起,我感到很是好奇,于是便轻轻地走了过去。原来是这群孩子发现了几只正在爬行的蚂蚁,并就“蚂蚁是不是害虫”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当我问“为什么说蚂蚁是害虫”时,许多幼儿争相回答:“因为它吃草,因为它吃粮食。”“有一些蚂蚁还吃人呢!”我笑着对孩子们说:“你们提出的问题很好,老师很高兴,因为你们已经会有自己的思考了,关于蚂蚁,你们还想了解什么,你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后再给老师提出来好吗?”“好!”孩子们很快四处散开纷纷找寻蚂蚁的踪迹,继而认真地观察起来。回到活动室,我先请观察过蚂蚁的小朋友谈一谈刚刚看到的蚂蚁,然后请其他小朋友一起讲一讲有关蚂蚁的事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抢着发表自己的意见,许多的问题接踵而至,“蚂蚁冬眠吗?”“为什么蚂蚁生活在一起?”“为什么有的蚂蚁有翅膀,有的没有翅膀?”“为什么蚂蚁知道要下雨了?”“蚂蚁最长能活多久?”……面对一连串的小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号和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我首先加以鼓励,但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先请孩子们自己去找答案。第二天,许多孩子都带来了有关蚂蚁的书,并且互相传看,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讲给别人听。有的孩子还对蚂蚁有了更深的了解。例如:“蚂蚁都过社会性群体生活。”“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7年,蚁后则可存活十几年或几十年。”“蚂蚁可以分为母蚁、父蚁、职蚁和兵蚁。它们是通过婚飞方式两性相识,在飞行中或飞行后交尾。'新郎'寿命不长。”……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小朋友居然还会对书本中给出的答案心存质疑。从而提出了更为“荒诞”的问题“我根本就不相信,蚂蚁只能存活那么短的时间。”“蚂蚁非得过群居生活吗?它们不过群居生活就一定得死吗?”“咱们人活着,有好多爷爷(男的)都长寿,蚂蚁中的'新郎'不可能寿命不长的”……我再次鼓励孩子们如果又有了新的疑惑,就赶快提出来,大家一起帮助解决。整个活动中幼儿兴趣盎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提问问题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作为老师应努力去营造一种情境,为幼儿提供更多发现问题的机会,引发幼儿内在的问题意识,并积极回应、肯定、鼓励,促使幼儿积极思考,从而产生更多的问题。 二、创设质疑氛围,拓展提问空间

不久前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某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从来都是一副严师形象,上课期间他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们必须要做到“小手背背后,小脚并并拢,嘴巴闭闭紧”,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轻则让孩子罚站,重则打孩子屁股。在他的课堂中,一个个孩子都是战战兢兢、唯唯诺诺的。孩子回答个问题都吓得直哆嗦,更别提主动提出问题了。由此可见,创设一个平等、宽松适于幼儿提问的情感氛围是多么的重要。这是因为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幼儿会有一种安全感和自由感。安全感让孩子见了老师不紧张,敢于提问;自由感让孩子敢于谈自己的想法,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也许有人会问:“我们有必要对孩子这样宽松吗?”我想这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在幼儿期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什么呢?是学会背大量的英语单词、会打电脑、会弹技巧很高的曲子呢,还是给孩子一种智慧、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探究的兴趣、一种感悟美的意识呢?我想后者才应该是我们广大幼儿教师所追求的教育的最高境界。

为了给幼儿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我们可以在活动室内开辟“我发现、我提问、我知道”活动区域,区域内备有记录卡,孩子每天有什么发现、提问都可以告诉老师,有谁能解答小朋友的提问,都可以写在“我知道”上。例如:有的小朋友在“我发现”区域的记录卡上写下“今天,我发现我们班的乐乐小朋友没有来幼儿园,我想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来”。随即,我们便会在“我知道”记录卡上出现“乐乐病了,发烧了,好像要好几天才能来幼儿园”。有的小朋友在“我提问”记录卡上写道“我想问问谁那里会有奥特曼的简笔画,我想借来看看”。立刻,在“我知道”的记录卡上便会出现“中(二)班李雨轩小朋友有奥特曼简笔画的书,可好看了”。更有的小朋友会留意观察老师的体态,并以此提出问题。有的小朋友在“我发现”记录卡中写道“我最近发现大(三)班的音乐老师越来越胖了,我想知道她吃的什么呀?”不多久,就会在“我知道”记录卡中显示“据我所知,大(三)班的音乐老师肚子里有了小宝宝了,不是胖的”。这样一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孩子们开始活跃起来,一段时间下来,三种类型的卡片越积越高。同时把这种活动同小红花奖励结合起来,谁的卡多,奖励小红花就多。研究表明,成人和同伴的支持与否是影响幼儿提问的一个因素。尽管我们提倡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观察者,但是,不能否认,在幼儿的心中教师还是权威,教师的鼓励可以激发幼儿心中探询的愿望,教师的批评可以遏制幼儿心中质疑的冲动,因而,教师要始终注意创设宽松的提问氛围,引导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哪怕问得离谱,也要表示出由衷的赞誉。 三、激发探索欲望,引导生成问题

研究表明,幼儿在当前刺激产生陌生感时更容易提出问题。因此,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将教育内容和材料置于幼儿认识水平之上,处于幼儿最近发展区内,从而给幼儿带来新鲜感,使其产生陌生感,激发其探索的欲望,生成问题。

如科学学习中,物体的沉浮一直是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孩子们把材料反反复复地放在水里玩,对沉浮现象已有了初步感知。为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生成新的问题,我们设计了延伸活动“沉浮秘密”。活动中,老师拿出两杯无色透明的液体(一杯是清水,一杯是盐水)和两个鸡蛋,让孩子们猜:这两个鸡蛋放进杯里会怎么样?孩子们猜测这两个鸡蛋都会沉下去,可结果发现:一个浮在水面,一个沉了下去。老师将两个鸡蛋交换了杯子之后,孩子们又发现:原来沉下去的鸡蛋在另一个杯子里却浮了起来,而原来浮起来的那个鸡蛋却沉了下去。这时,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问题油然而生,为什么鸡蛋在这个杯子里下沉,而到了那个杯子里就上浮呢?是不是杯子里有什么秘密?还是这个鸡蛋本身就有什么问题?从而激发孩子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进而又生成新的问题。

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老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教师要将问题贯穿于教育过程,要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要善于创造学习情境和组织学习过程,根据幼儿的表现随时调整教育策略,使幼儿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新的认识,并能在生活中积极寻找答案,从而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