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人才成长机制研究
2024-08-18
来源:爱go旅游网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人才成长机制研究 宋国成 李海波 (承德市天助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良好的人才成长性是决定专业及专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传统"r,llt管理人 才成长机帝J的分析,提出了在我国当前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完善工程管ntA.4-成长机制的关键内容。 关键词:工程管理 人才成长 机制 中图分类号:G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 2—37 9l(201 0)09(c)一01 6 6--01 1加速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必要性 2传统工程管理人才的成长机制分析 工程管理教育机制是工程管理人才的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展和 l 99 8年教育部在第四次修订和颁布 成长的基础。工程管理作为一独立的专业 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近几年社会固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时,进行了 领域有着不同于工程技术和其他管理的自 资产投资规模在迅速增长。据资料统计,社 调整合并,首次正式设立工程管理专业。所 身特征、自身要求和固有规律。工程管理实 会固定资产投资有4O%左右通过工程建设 以,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管理教育几乎是空 践者首先应当掌握和驾驭这些特征和规 实现,即在“十一五”期间存在年均约7万亿 缺的。这样一种现状,与人们对工程领域的 律,并自觉付诸于工程管理实践中。把工程 总产值的建筑市场。 基本特征的认识有关。长期以来,人们一直 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变 在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 认为工程领域就是技术领域,工程领域的 成工程管理者的自觉行为,需要对工程管 时,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和损失。据统计资 基本特征就是“硬技术性”,因而只要抓住 理者或准备从事工程管理者进行系统的理 料,自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固定资产交付 了技术这个根本,工程领域的一切问题几 论灌输和规范的业务训练。 使用率逐年下降。这传递了一个不容忽视 乎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如果说需要管理的 工程管理实践机制是工程管理人才的 的危险信号:固定资产投资有20%~30%在 话,那也就是技术管理,是服从干技术、从 成长的关键。工程管理的突出特征是其复 没有形成资产、发挥其效益之前就已经流 属于技术的。在这样认识的指导下,工程领 合型和实践性。工程管理者只有通过不断 失掉了,这是一笔巨大的损失!而且在建成 域的人才需求就是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严 的工程管理实践,才可能亲身体会工程管 理的特征和工程管理的基本要求,从而增 的项目中,也还有相当比例的项目不能按 重排斥工程管理教育。 期正常开工,或达不到设计能力,或产品不 传统的工程管理人才成长机制建立在 强对工程管理一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认 适销,生产难以为继等。项目投产率、固定 特定的体制、经济和技术背景下,有着鲜明 识,进而自觉地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工 资产交付使用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 的时代烙印。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工 程管理的实践过程是工程管理理论在实践 等指标普遍偏低。 程项目建设的主体均不具有完整意义上的 中得到检验的过程,也是丰富、完善和发展 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2005年我国完 独立法人资格,不是真正的市场经营者,不 工程管理理论的过程。工程管理者只有经 成营业额2l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6%,从 对经营成果负责。作为计划经济框架下的 历了这样的过程,才能理性的驾驭理论,并 总量上已进入世界前六强。2006年实现300 基本生产单位,其基本职责就是完成计划 在复杂的工程管理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 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额,同比增长37.9%。 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资料,2006年 我国已有49家公司入选全球最大225强国 际承包商名单。近几年来,我国对外工程承 包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从总体上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 占世界建筑业的25%,而对外承包额却只 有国际建筑市场的1%。并且,在国际工程 市场上,传统的设计与施工分离正在快 速的被工程总承包替代,管理一采购施 工(EPC)、建设一经营转让(BOT)、建设 指标。因而不会存在市场条件下的诸多不 确定性因素,没有市场经营的风险。所以管 理的任务也变得相对简单得多,更多的就 是单因素的管理。在这样一个体制背景下, 因为管理环境的明朗化和管理职责的简单 化,而使得工程管理简单化和边缘化。 长期以来,在不发达的生产力条件下, 我国经济水平极其落后。即使在急迫的国 民经济体系建立过程中,限于国力的约束, 建设项目的规模也相对较小、技术复杂程 度也相对较低。因而也就没有了急迫的工 拥有一经营一转让(BOOT)等带资承包成 程管理需求,使得工程管理边缘化。 为未来趋势。这些新的承包模式占据着 今天我国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的所处 国际工程高端市场。从总的格局来看,国 际建筑市场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状。其 中,发达国家的知名跨国建筑承包商始 终居于金字塔的顶端部位,发展中国家 的建筑企业总体上仍处于金字塔的下 端,粗略估计,国际建筑市场居于金字塔 的环境已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体制的、经 济的和技术的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 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二是经济全球化 的经济环境。三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持续 的国力增强,大型和巨型项目实施的要求。 工程管理的市场评价和检验机制是工 四是新兴技术迅猛发展,对工程管理提出 程管理人才的成长的根本要求。工程管理 上端的2O%的企业,掌握着80%的市场和 了新挑战。五是复杂系统管理的自身需求 作为工程活动中的一种职业行为,具有一 收益,而居于金字塔中部和底部的80%的 这样一些新的问题,对传统工程管理人才 般职业行为的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应置 于市场环境下并接受其检验。工程管理职 企业,却只掌握20%的市场和收益。这些 的成长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业化既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固有要求,也是 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提出了新的 激励工程管理者成才、约束工程管理者行 挑战。 3工程管理人才的成长机制 因此,工程管理领域迫切需要大量既 在新形势下,应当摈弃工程管理人才 为最有效的机制。 精通工程技术、又通晓管理、法律(国际惯 可以有工程技术人才“自然而然”成长转化 例)和财经业务、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 而来的陈旧观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理论。所以,工程管理实践不但要在具 体的工程实践工作中进行,还要在工程管 理教育中进行。即职前实践和职后实践。通 过T程管理教育中的实性环节训练,比如, 各种实习和各种设计等,缩短教育与实践 的距离,实现工程管理教育和工程管理实 践的“零对接”,提高工程管理教育的有效 性和适应性。 工程管理职业资格认证机制是工程管 理人才的成长的管理平台。工程管理是有 效实现工程目标的核心和关键。所以,应提 高工程管理的门槛,切实向工程管理要效 益。工程管理绝非工程领域的副业和附属, 其工作绩效事关工程总体效益,工程管理 也绝非所有人可为,非有扎实的工程管理 理论、过硬的工程管理能力和素质以及良 好的职业道德不可为。 的能够从事现代工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 外向型和战略型工程管理人才。 和现代经济、现代科技新要求的工程管理 人才成长机制。 66 科技资讯¥cIENCF&TI ̄OHNOLOOY INFORMA F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