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识字教学扎实有效地进行
刘 英
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小语界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动很大,焕然一新。新课程在低年级识字写字的编排原则是: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在低年级,写应写较简单的字,认可认较复杂的字。大纲要求在低年级就要掌握2000多个常用字,识字量增加了,识字教学的难度相对来说也加大了。在从事新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也碰到过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比如“我会认”的生字要让学生达到何种程度,如何检查学生一学期的识字量,教材中也没有详细的指导,对于学生的识字量要不要测试等等,都是比较模糊的问题。本着对学生的负责,也缘于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自己的低段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扎实有效地开展识字教学,使学生在低年级能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下面就谈谈几点粗略的做法:
一、抓好起始教学,打好识字基础。
语文课标第一阶段把汉语拼音的要求放在“识字与写字”中第5、6条列出,规定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查字典、学习普通话。这一功能充分说明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学生识字不可缺少的的工具。所以打好识字的基础的关键是“学会汉语拼音”。只有掌握了拼音,学生就能通过自己拼读音节,去了解不认识的字的读音,从而达到自主识字。所以拼音教学也很重要,教师要扎实地把好这一关。怎样才算学会呢?一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二是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三是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掌握了这些,识字与拼音要有机地结合,反复地训练,让拼音为汉字服务好。
二、创设教学情景,诱导轻松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便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1、依据教材特点,营造识字的氛围
人教版实验教材识字部分的编排体现了在生活情景中识字的特点,有反映家庭生活的《在家里》,反映学校生活的《操场上》,反映时代生活的《自选商场》,反映农村生活的《菜园里》。在课堂上,创设一个个生活场景或氛围,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开创一个愉悦的识字空间。如《自选商场》一课,我利用多媒体再现自选商场图,配以优美的音乐,创设一种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自选商场的情景,教室里摆放着各种食品、日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及相应的货物,引导学生拿着贴有生字卡片的包装袋去取相应的货物,学生想要找准货物,就必须牢牢地记住包装袋上的生字,识字过程是在挑选商品的行动中完成的,学生兴趣盎然。
2、开展游戏活动,培养识字兴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而游戏是孩子们的乐园,可满足他们好玩的心理。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游戏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教学“鲜、甜”等字时,为了让学生记得牢,我把它们编成顺口溜:“鲜”——鱼、羊并肩,天下一鲜;又如教学“画、告、碧、喜、午、思”等字时,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做到放中有扶,扶中有放,以放为主。如“画”字,我根据它的构字特点编成谜语“一
块豆腐切四块,放在锅里盖上盖”。如“告、碧”字,我鼓励学生自己根据它们构字特点,四人一小组去编排谜语,学生兴趣非常浓厚,思维非常活跃。有的学生说:“一口咬往牛尾巴是‘告’字。”还有学生说:“碧字可编成王姑娘,白姑娘并排坐在石头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预习新课能力,我提前把一些生字的谜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谜面去分析这些字的构字特点。如“喜”字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和一起,欢乐不用愁。“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又如“思”字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学生尝到了编顺口溜和猜谜语的甜头,以后只要学习生字,都争先恐后地编。枯燥无味的识字课堂变成了无拘无束的自由学习空间。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游戏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识字教学中,我还设计了小组内的“摘果子”、 “找朋友”等游戏,以实现互动交流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样,在游戏中学会了生字,在游戏中展示了自我,在游戏中学习了生字,感受到自主与合作识字的欢乐。
3、抓住汉字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在象形字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象形字还保留事物形态,表示意思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引导学生在对图画的感受中激发兴趣,识记生字。如《口耳目》一课的生字都是象形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画,在对比中发现字和图画相似的规律,在观察中充分发挥儿童形象记忆的优势,让一个个文字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以图画的形式记忆在头脑中,从中学到识记象形字的方法。形声字:都是由声旁和形旁两部分组成的,这些字的声旁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是根据字意的不同来匹配形旁,如在教“睛、情、清、请,蜻、晴”这些字时,启发学生比一比能发现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这些字右边都一样,只是偏旁不同,学生感悟到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学生不但很快集注这些字,而且会慢慢根据形旁去推测字意,并从中总结出“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并把这一识字方法延伸到课外,培养识字能力,扩大识字量。偏旁相同的字:
如在教“打、拍、扫、排、擦、拔”这些字时,我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字都是与手有关的,揭示构字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注重反复练习,强化巩固识字。
每篇课文都有“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我会写”的字通过抄写、听写,还有认读生字卡片等有效的手段,学生一般掌握得比较好,而且教师也知晓了学生的学情。但对于“我会认”的生字,识字量大的学生可能不成问题,但对于识字量少的学生,本身认字的愿望就不大,因此每每在课前让学生读读生字卡片。为了增强记忆效果,3周以后每篇课文都选择8-12个已经反复出现多次的汉字要求学生认读。由于反复多次见面,学生已经度过了遗忘率最高的阶段,基本上已经到达了“不陌生”甚至是“熟识”阶段。这时教师及时抓住时机,用适当的方法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分批选择复现率较高的生字进行强化记忆,很自然地将学生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十分轻松又比较牢固地认识汉字。在认识这部分汉字的同时,学生在连续不断的阅读中,又在继续熟悉另一部分生字。为了了解每个学生的每篇课文识字的情况,可以把要求会认的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者这些生字给它们注上拼音,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也给学生又一次复习拼音的机会。
四、结合课外阅读,扩宽识字空间。
如何妥善解决认识汉字和学习语言之间的矛盾?我们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找到了一种既能使儿童语言充分得到发展,又能比较轻松而又高效地认识汉字的教学方法:课外阅读识字的方法。即充分利用入学儿童具备相当的口头语言能力,通过听、读等语言实践活动,继续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在听懂听熟的基础上,让儿童尝试独立阅读的活动,通过
和文字材料反复见面,让孩子在亲身经历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熟悉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最终达到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认识汉字的目的。
我在每周抽出一节课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儿歌、故事、诗歌、寓言等篇目,然后把这些材料发放到学生的手中,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听读。先让学生听老师讲,让孩子听懂、理解文中所表达的内容。听熟文字语言。在读完之后,我随机提出几个与故事相关的简单的小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记得我曾在一节课上给学生讲《馅饼里包了一块天》这个故事,讲完之后,我问学生:“馅饼里真的能包一块天吗?”“这是一件真事儿吗?”“在这个故事中一共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后,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说。学生训练说话的过程,也是吸收、内化规范的书面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要要求学生太高,学生能记多少就说多少,并且以鼓励为主。在学生说不好的地方不要进行帮助指导。第三步: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跟着老师指读课文。一边指读一边认读汉字,反复读3-5遍,在阅读活动中与生字见面。读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自由读、齐读、分组读、分段读、,同桌互相读等形式。多种方式相结合,防止学生产生厌倦。第四步:写阅读积累本。有人会问“一年级的学生会写什么呀?”其实不是这样,学生虽小,但有很强的可塑性,刚开始是手把手的教,然后指导着写,后来就能独立完成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知道什么是好词在,什么是好句,并能够把它们记下来,这样学生不仅积累了好词好句,而且无意中会写了很多字。利用课外时间,鼓励在生活中识字。语文来源与生活,反映生活,生活本身又蕴涵着丰富的语文知识。生活与课堂密不可分,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识字量,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生字的有效途径。
每节课我还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剪贴、写字卡等方式制作的识字集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汉字,认得最多的被评为班上的“识字小能人”。通过这些环节,学生在学好课本上的生字的同时,在生活中努力认识其他的汉字,使他们感受到自主识字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
纵上所述,教师只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扎实地进行识字教学才能取得丰盛的成果。因此,我们一线教师应加强教研意识,争取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得出宝贵的经验,使之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为课改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