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集体备课(表格式)-部编版

2020-09-26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第六单元 18 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恭、勤”等生字,规范书写“萤、焉”等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情感与价值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两则文言文,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注释及相关资料,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囊萤夜读》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有许多刻苦学习的故事,你能列举出这样的故事吗?孙敬——悬梁、苏秦——刺骨、匡衡——凿壁借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学习的古文《囊萤夜读》。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正音。指导书写,指名读词语。 课件出示:囊萤、恭勤不倦、博学。

指导书写:“囊”结构紧凑。上部扁小;撇、捺尽量伸展。

“恭”的撇、捺要舒展,盖住下面的“”。 “勤”字要注意左部横画布白均匀。 2.课件出示课文《囊萤夜读》。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指名读课文,师范读课文。强调“盛、数”在文中的读音。

3.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谁?生:车胤。

谁收集到车胤的资料了?给大家介绍一下。课件出示车胤的相关资料。 三、自主探究,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2)对照注释或查阅字典,弄清古文的意思。 2.汇报交流。

(1)指名分句读。先注意读准字音,再注意句子的停顿。

(2)男女生读,齐读。

师:对照注释,你弄清了哪些字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师:扩词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倦——疲倦,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生自由汇报。 4.指名分别说说这则古文的意思。

5.如果你就是车胤,我想问问你,为什么要夜以继日地读书?(生自由汇报。) 6.学了这篇古文,你有什么启示?

生: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7.指名读,齐读。 四、布置作业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课件出示:凿壁偷光。看看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你们自己能不能读懂它。

【板书设计】

囊萤夜读

时间:夏夜

人物:车胤

自强不息 原因:家贫不常得油

经过: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勤学上进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对词句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先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学习文言文知识并积累起来,阅读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

[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关系,课外拓展没有让学生表达,时间没有掌握好。总是担心学生没有基础,可文中生字的读音很重要,实词也很重要,句子翻译很重要等等,结果一堂课下来什么都不舍得丢,什么都想讲到,什么都想抓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时间的分配。

第二课时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教学过程

《铁杵成针》

一、激情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感受中华语言文化的精华,学习文言文《铁杵成针》。请你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用了什么方法学习《囊萤夜读》?这节课我们能不能也用这个方法来学习《铁杵成针》呢? 揭示课题,理解“铁杵”。 1.读一读,然后评议。 2.猜一猜。

看看部首,“杵”可能是什么意思?那么“铁杵”呢? 师:理解汉字,要看偏旁部首,看“杵”字,是木字旁,就要猜这个字与木有关,“杵”是什么呢?是木头,还是木棒?对,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那么“铁杵”呢? 3.看一看。

课件出示图片,这就是铁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铁棒,要把它磨成一根针,不容易啊。文中是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步感知

1.为了更好地朗读课文,先来学习生字。 指导书写:“逢”的“辶”起笔低,平捺长伸,托住被包部分。

“卒”上横短,下横长,竖要在正中,与上面点对齐。

2.课件出示文本,标好停顿。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3.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4.检查自读,重点正音。

5.看部首,猜词意。如:老媪、老妪。

生:看“媪、妪”的部首,跟“女”有关,联系前面的“老”字,可以想到“老媪、老妪”分别指老奶奶和老婆婆。

6.指名朗读,纠正断句。

7.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你们了解他吗?生汇报。课件出示李白的相关资料。 三、自主探究,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2)对照注释,弄清古文的意思。 2.汇报交流。

(1)指名分句读。先注意读准字音,再注意句子的停顿。

(2)男女生读,齐读。

师:对照注释,你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4.观察字形,理解“曰”的意思。

读一读带有“曰”字的语句。联系文中语句,观察“曰”字的字形,弄清意思。 四、 拓展延伸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学完这篇文言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自由汇报。

课件出示谚语,大家诵读。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齐声朗读。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学会了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字词,如何诵读。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希望大家多多诵读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以独白式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我让学生们吟诵课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音律美、意境美、形象美,还可以广泛地积累语言,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不足之处] 本节课学生们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得还不够透彻,我没有更好地引导。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知识经验有所不同,对文本内容领悟、理解的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接受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给学习文言文稍弱的学生解决一部分难点。在这一阶段,因为学生在解决问题上可能还存在不彻底、语言表达不准确的情况,这时候,我应该给予合理指导。

19 小英雄雨来(节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絮、扭”等生字,规范书写“炕、铅”等生字。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 3.情感与价值

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 【教学难点】

学习简要复述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管桦先生及其作品。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自己人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鬼哭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吗? 理解课题: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

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能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二、检查预习情况

在解读课文之前,老师先来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 1.谁来介绍作者管桦?课件出示管桦相关资料。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晋察冀、炕上、铅笔、手榴弹、枪栓、胳膊、劫难、扒开、敌人、尸首、慌忙

多音字:“弹”在课文里面读“dàn”,组词:子弹;还有个读音“tán”,组词:弹琴。 3.开火车式认读生字。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生自由汇报。

4.总结:本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英雄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地同敌人做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5.这篇课文比较长,是分六个部分写的,我们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每个部分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先自己思考,然后和小组同学讨论。 生汇报:

第一部分:在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十二岁的雨来最喜欢在这条河里游泳,他会很多种姿势,其中仰泳的本领最高。

第二部分:秋天,爸爸妈妈把雨来送到夜校念书,在夜校雨来学会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第三部分:有一天,爸爸妈妈都出门了,只有雨来一人在家。忽然,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的追赶跑了进来,藏到了水缸下面的地洞里。雨来想跑到别的院子时被鬼子抓住了。

第四部分:鬼子几次问雨来看没看见有人跑进来,雨来都说没看见,鬼子气急了,凶狠地打了雨来,雨来还说没看见,最后鬼子把雨来拉出去枪毙。 第五部分:村里的人们听到了河沿上的枪声,都以为雨来被鬼子打死了。人们十分难过,大家都哭了。 第六部分:人们在河沿上正为雨来难过时,忽然看见河水中露出个小脑袋,仔细一看原来是雨来,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原来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了,凭着自己的高超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四、列小标题,概括内容

1.我们已经概括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请你们自由读第一部分,看看能不能用几个词简洁地概括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生汇报:游泳本领高。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这就是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我们把它写在序号(一)旁边。

2.同学们,你们看,把长长的一部分内容浓缩成一个简短的小标题,多有趣啊!你会用这样的方法写小标题了吗?请同学们给课文的六个部分分别列上小标题,写在序号旁边。注意我们今天列的小标题既要能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又要尽量简短。 生汇报,课件出示:

①游泳本领高 ②雨来上夜校 ③掩护李大叔

④勇斗鬼子 ⑤河沿枪声响

⑥“雨来没有死”

注:第六部分标题“雨来没有死”引用的是课文中的句子,我们应该用引号来表示。 五、布置作业

本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小英雄雨来的?我们下节课共同学习。 熟读课文,试着把雨来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一下《小英雄雨来》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汇报。

雨来的故事流传了几十年,感染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读了课文后,你们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里看出来的?在课文里画一画。 二、品析文本,感受形象

生汇报:鬼子的威逼利诱,也没有使雨来屈服。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生:雨来被鬼子毒打得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但他想到的却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生:雨来小小年纪就与鬼子斗智斗勇。

老师发现,在刚才的交流中,许多同学都把目光关注到课文的第四部分,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一部分描写了雨来与鬼子做斗争的场景,表现了雨来的英雄形象。

师:的确,这也是课文中描写最精彩的部分了。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四部分,边读边思考,你从哪里具体感受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 预设一:品读雨来和鬼子之间的对话。

(1)在鬼子对雨来的一连串盘问、哄骗、利诱中,有这样几段对话。(课件出示对话)读这些对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鬼子的奸诈狡猾,雨来的沉着与机智。 (2)是呀,不论鬼子使出什么手段,雨来自始至终机智应对,毫不屈服。你能把这几段对话读好吗? 学生自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预设二:品读鬼子毒打雨来的片段。

(1)鬼子是怎样毒打的?请你找一找鬼子毒打雨来的动作。从这一连串的“扭、打、拧、揪”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鬼子是多么残忍,多么没有人性。 (2)从这一段描写中,你能否感受到雨来的英雄气概呢?在敌人惨无人道的摧残下,雨来还是咬着牙,艰难地吐出三个字:没看见。是的,我们从描写扁鼻子军官的句子中,看到了雨来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这种描写就叫侧面描写。

(3)难怪要叫他们“鬼子”,他们竟然如此残忍地对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痛下毒手,根本毫无人性可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言。

你看,“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生读)雨来疼得直咧嘴。”

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生读)

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生读)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生读)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师:面对敌人的威逼诱骗,严刑拷打,雨来心中想的是什么?(预设:决不能告诉他们李大叔的去向。)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1)这句话还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过?

雨来坐在昏暗的教室里,大声地跟着老师念道—— (2)在一篇文章里,后面出现的情节,前文有所交代,这种写法就叫作“前后照应”。

课文中的这两句话互相照应,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是的,这都是雨来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

师:面对敌人的威逼诱骗,严刑拷打,雨来想的是这句话,念的也是这句话。

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雨来的脑海里,这句话也一直在默默地支撑着他。来,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放进我们的心里。来,饱含深情地读一读——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三、体会表达,探究联系

1.我们刚才交流了第四部分的重要片段,品读了其中精彩的语言,小英雄雨来的形象在我们心中越来越清晰。现在我们回到这篇长长的文章中来,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吧。

2.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还有几处“前后照应”,说一说句子所表达的效果,谈一谈你的体会。 (1)两处环境描写相互照应。

课件出示: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2)谈体会:这两段话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 (3)小结:残阳如血,山河呜咽——语言有力度,字字总关情。这就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他不仅直接写故事里的人物,故事的情节,还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使故事更感人!来,同学们,让我们用心感受这些文字所带给我们的情感吧。

(4)文中还有哪里用了照应的写法?用自己的话说一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说有几处游泳的场景。

预设:一写游泳:雨来和小伙伴儿们一起游泳的场景。二写游泳:雨来在水里望着妈妈笑。三写游泳:雨来安然脱险。

(5)开头的两段写雨来游泳本领高,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开头描写雨来游泳本领高,为后文雨来在鬼子枪口下通过游泳逃生埋下了伏笔。)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文为后文埋下线索,也可以理解为是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紧密,使读者在读到下文内容时,不会产生怀疑。 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1.读着雨来的故事,讲述着雨来的英雄事迹,我们了解到战争中的孩子就是这样不惧危险与敌人斗智斗勇来保卫自己家园的。有人问小英雄雨来的作者管桦:“雨来这个人物是真实的吗?”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凭空想象的。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2.课下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再读一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板书设计】

游泳技高 上学明理 热爱祖国

小英雄雨来勇斗日寇 宁死不屈

跳河潜逃

{脱险得胜 勇敢机智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提示的要求自读课文,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最后组织学生讲故事。“体会雨来机智、热爱祖国的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把这一问题融入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环节中,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雨来的机智,明白雨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上过夜校,受过爱国主义教育,也明白课文为什么反复出现那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同时也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不足之处] 1.课文较长,给予学生的朗读和快速默读的时间显然不足,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所影响。

2.生字新词、多音字的学习还不够,需要课后补充练习。

20 *我们家的男子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徽、仪”等生字。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学习本文幽默风趣的细节描写。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过程与方法

粗读理清结构,精读重点语段,感悟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

理解“男子汉”的含义,培养学生争做男子汉的信心和勇气以及敢于面对挑战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男子汉”逐渐成熟,独立自主,刚强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细致地观察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圈画不认识的字、词。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你们心中的男子汉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男子汉的可贵之处吗?

生:顶天立地、敢作敢当、正直无私、胸怀宽广…… 师:在你的心目中,谁能称得上真正的男子汉呢?请举例说明。

生:岳飞、黄继光、毛泽东……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欣赏的男子汉,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气度和风范,不同的品质和性格,可敬可叹。著名作家王安忆的心目中也有一个男子汉,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认识他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老师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谁来介绍一下作者王安忆?(课件出示王安忆的相关资料。)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安徽、和尚、吃荤、倔强、嘱咐、嘹亮、妨碍)

多音字:“强”在课文里面读“jiàng”,组词:倔强;另一个读音是“qiǎng”,组词:勉强;它还有个读音是“qiáng”,组词:坚强。 3.开火车式认读生字。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你认为这个男孩是一个怎样的男孩?

生:天真、幼稚、可笑、可爱、沉着、勇敢…… 2.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自学指导。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我们家的男子汉的?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男子汉的? 生汇报: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描写男子汉的,分别是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生汇报:作者是怀着无尽的关注之情来描写的。 3.讨论:这篇文章和我们之前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生汇报,师总结:你们观察得真细致,这篇文章分为开头语、主体部分和结束语三部分;主体部分按性格特点用小标题的形式表达。 四、主体探究

1.现在我们就来品读这篇文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作者交代了写作对象,孩子的出生、留在外婆家的原因以及与“我”的关系。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小男子汉对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的?

生:作者是从小男子汉吃的量多、范围广、有滋味三个方面来写的。

你是从文中哪句话体会出来的?

生:“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从侧面写出他吃饭极有滋味。

生:“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句中的“三刻钟”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难安静下来的,但“他”却很有“耐心”,可见其兴趣之浓厚。

生: 他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一些牺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不简单了),但毕竟还是吃的诱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惑力大。

师小结:所有的细节描写都体现了小男子汉率真的性格特点。

2.现在我们来学习“他对独立的要求”这一部分。 自由读文,从哪句话能读出他想要处处独立? 生自由汇报:

①走路时,从他那挣扎的状态中,可见他想要独立的愿望之坚决,“男人”的性格初见端倪。 ②去买山楂片时,我本想帮他的,却使他失去了一次自己锻炼的机会,因而他显得“沮丧”。 3.对于“小男子汉换橘子水”这一部分描写,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体会到他对去换橘子水的独立性和狂热性,是一种要满足成功感的外在表现,小男孩越来越想与成人一样享受独立做事的满足,流露出作者的关爱、赞赏之情。

4.学习“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这一部分。 作者列举的哪些事突出了他的沉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和同桌说一说。

生汇报:面对进入陌生环境这一挑战,镇静坦然,很快就能适应。

面对不得不回安徽的事实,勇敢地进入车厢,踏上回乡之旅。

小结:文中小男孩的性格如此鲜明,完全得益于作者生动的描写,以及那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在文学作品中,要让一个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就要从人物的不同方面去描写,从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 。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五、情感升华

“男子汉”不是一个性别上的属性,而是一种精神和品格的体现。我、作者和你们的父母,都希望你们,希望我们所有的男孩子都能成为男子汉,都具有男子汉的可贵品质,成为你们家庭的,乃至我们民族的顶梁柱! 六、布置作业

大家能说一说老师或同学身上的某个言行举止方面的细节吗?随机小练笔,学生发言展示成果。

【板书设计】

对食物的兴趣 率真爽气

我们家的男子汉{对独立的要求 自主独立

}男子汉的性格

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沉着勇敢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时,我要求学生说出本文与一般课文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认识小标题,并告诉学生围绕小标题组织材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标题能很快地帮助我们了解每部分的内容。接着再让学生根据小标题简要说说对小男孩的了解,学生就能很快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不足之处] 我们应该学习本文作者运用小标题这一独特的写作手法,让学生边学边练。想一想:自己身边的谁是男子汉?结合男子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汉的表现尝试设计一些小标题,课后进行读写练习,然后围绕小标题选择相关材料写一段话,学生的收获肯定会更大的。

21 *芦 花 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读“祈求、污迹、遗憾、疑惑”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

1.抓住感人的情节,引导学生把握细节,从细节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结合文本发表独到的见解。

2.在阅读交流中,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体验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情感与价值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痛苦与挫折,正确面对人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教学重点】

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小说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感受小说诗一般的语言魅力。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教学难点】

抓住感人的情节,引导学生把握细节,从细节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结合文本发表独到的见解。 【教学准备】

1.阅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按照交流提示做好交流准备。 2.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曹文轩教授的《青铜葵花》的第四章《芦花鞋》,这本《青铜葵花》老师以前也看过,每一次看,我都被书中的情节深深感动。 二、走近作者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奖”, 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2017年3月31日,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017年12月,凭借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三、初知人物,介绍背景

1.请仔细看画面(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故事的背景,就是这样一个水乡农村——大麦地。再看近处——是一个手拿葵花的农村女孩看着远方。这个女孩就是葵花,是书中的女主角。) 2.简介葵花:

葵花来自城市,她的爸爸是艺术家,最喜欢向日葵,所以给女儿取名叫葵花。他们来到大麦地,可爸爸却不幸落水身亡。葵花后来被青铜一家收养。虽然日子清苦,但她很快乐,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

青铜在一次大火中说不出话来,因病无钱医治而变成哑巴。自从葵花被他们家收养以后,青铜对妹妹葵花特别好。

四、走进故事《芦花鞋》

1.课件出示“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 2.“他”指的是谁?

3.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呢? 4.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段文字。 5.交流。

看了这一部分内容,你知道了文章写了什么吗?用几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个字概括青铜为什么要去卖芦花鞋。

讨论:青铜、葵花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文中的词句加以说明。

青铜:善良、勇敢、聪慧、执着、忠厚、倔强…… 葵花:善良、纯朴、懂事、乖巧…… 6.小结阅读方法。 五、总结提升

同学们,通过读《芦花鞋》,我们初步感受到了青铜、葵花经历的苦难,感受到了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课件出示)

作品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 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 作品写爱——至爱,将大爱写得充满生机。 六、作业设计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芦 花 鞋

青铜 苦难 大美 葵花 至爱 【教学反思】

坚强 乐观 生活的强者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成功之处]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主要是依靠各种形式的阅读来表现的。阅读活动是文本与读者体验相融合的一种历史性的交流。要让学生产生阅读体验,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因此,我抓住每一个情感契机,既相机创设情境让学生读,又采用默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抓住关键句子让学生反复读、慢慢品、细细嚼、深深悟,尊重学生们的独特感受、理解,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不足之处] 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例如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还不够强,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评价语言太过单一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人际交往中交往方式的重要性。改变学生的自我中心,使学生懂得朋友之间如何相处。 2.过程与方法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引导学生认识表达和倾听的重要性,人无完人,想要获得友谊,要学会表达,关注听者感受,要用心倾听,注意倾听技巧。 3.情感与价值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合理择友,有是非准则, 懂得尊重、礼让,学会与朋友快乐相处,确立正确的交往观,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朋友相处的秘诀,学会倾听,与朋友快乐相处。 【教学难点】

在交际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愉快和谐地进行沟通。 【教学准备】

学生:制作友情小卡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进交际话题

老师想问问你们,谁是你的好朋友,你为什么会选择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他(她)做朋友?谁来说一说? 生自由汇报。

老师听了你们的表达,你的朋友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你欣赏他(她),愿意和他(她)做朋友,对吗?那老师还想知道,和朋友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认为,是彼此信任;有人认为,是愿意分享……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二、 练习口语表达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每组至少提出三条大家认为最重要的意见。

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汇总小组意见?

生自由汇报:可以选出组长,记录组员的意见,然后进行汇总。

你真棒,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自由汇报:先记录每个同学的想法,再把相近的整合在一起,然后标出大多数同学认同的想法。 你们都是爱动脑的小同学。为了更好地汇总小组意见,请你们参考某小组在讨论“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时作的记录,供参考。 1.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事。(小光)

2.父母生病了,我会给他们递上一杯热水。(小光) 3.父母过生日时送上我们的礼物。(小文)(小丽) 4.提醒父母增减衣服。(小杰) 5.给父母准备一件生日礼物。(小丽)

现在就请你们自由讨论吧,当然可以参考这个记录表,根据讨论目的,记录重要信息,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三、 全班交流,共同评议

1.各组推荐发言人在班上进行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说话时要注意有礼貌、有条理,态度要大方,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

3.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引导学生评议:谁说得有道理,谁表达得最清楚流畅,谁听得最认真。 四、互动交流,实践活动

有朋友的人是快乐、幸福的,那么你应该怎样与朋友和睦相处呢?制作心意卡,写上自己最想对朋友说的话并送给他(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让学生明白了怎样和朋友相处。口语交际课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交换思想、看法、意见时进行的心与心的对话。本堂课,我做到了真正的互动,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多层次的交际,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进入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不足之处] 在课堂环节的衔接上有一些过渡语不是很流利,教学语言不够准确、生动、简练,还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研磨课堂,使整节口语交际课更加流畅、完善。

习作:我学会了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清楚、具体地写一次学习本领的经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引发、互评交流等方式,实现由口头语言表达到书面语言表达的过渡,提高习作能力。 3.情感与价值

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各种本领的意识,同时让学生把习作当作情感倾诉体验交流的需要。 【教学重点】

回忆一件自己学本领的事,体验当时的情感,引导

学生发散思维,并写出做这件事的具体过程,体会学本领的酸甜苦辣。 【教学难点】

写出学本领这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教学准备】

学生:想想自己学会了哪项本领,学这件事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仔细想想,大声地说出来吧?板书:我学会了 。

你们学会的本领可真多啊,我太羡慕你们了,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儿吗?或者说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吗?这节课我们就把在学习这些本领的过程用笔记录下来,好吗? 二、明确写作内容 1.课件出示习作内容。

2.请同学们边默读边思考:这次习作要求写谁?要求写什么内容呢?怎样写?(学生在书上勾画出关键点) 3.指名交流习作要求。

①写自己;②写学一种本领;③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要写具体;④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引导。 三、全班交流

1.忆场景,入情境,乐分享。

从小到大,我们学会的本领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从这些学会的本领中选择一种写下来,你想选什么本领呢?请你打开记忆的大门,用心想一想,学会什么本领的经历最难忘,小组交流探讨。 2.教师小结。 本领分类:

劳动方面:洗衣服、做饭、洗碗、洗菜、包饺子、包粽子、系鞋带、整理房间……

学校文艺、体育方面:唱歌、跳舞、弹钢琴、跳绳、打乒乓球、下象棋、踢足球…… 学习方面:做实验、观察、打字……

生活技能方面:游泳、骑自行车、搞小制作、摄影……

同学们学会的本领可真多,看来你们真是多才多艺呀!

那么,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自由汇报。 四、实践活动

现在给你机会让你展示自己,快来写一写自己是如何学本领的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佳作引路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1.师读范文“我学会了溜冰”。(课件出示) 2.学生讨论、评价。

说一说,评一评,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师引导,想一想:他是按照怎样的写作顺序写的? 课件明确写作思路:学习本领的时间、地点、起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怎样解决的——之后的反复练习——体会或收获。

师:在叙述时还要注意动作的先后顺序,将不会到会的过程要叙述清楚,可以借助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如“先……接着……然后……最后……”等。 二、课堂练笔

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继续完成习作,根据我们总结的方法,让自己的习作更完整,更能打动人。 三、习作点评

(1)指名学生读习作,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哪里写得好,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2)学生自主点评。

(温馨提醒:写作过程能否按照一定的顺序,是否把学本领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了,抓住自己的哪方面来写,是否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语言通不通顺……) 四、 修改誊写

1.小组内互评作文,自主修改。 2.将自己的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成功之处] 这篇习作从选材的内容上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就是他们在生活中学到的本领,所以我指导时紧扣生活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说出自己是怎样学习本领的。整堂课学生能够把握从不会到学会这一主要内容去说作文,写作文,从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 在学生说选题时,学滑板或滑旱冰,此时我却没有注意引导学生向多方面的学习内容想想,导致原本丰富的习作内容一下子变得单一了,由此我想到,最初的设计即使再合理,预想再完美,在课堂上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引导并点拨,这样才会使教学落到实处。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阅读长文章的技巧,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过程与方法

能将句子改写成喻体为动物的比喻句;体会《独坐敬亭山》描绘的独特景色,学习其表现手法。 3.情感与价值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通过自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点】

会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感悟《独坐敬亭山》描 绘的独特景色,体会其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掌握阅读长文章的技巧,并能给这样的文章每个部分加上合适的小标题。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交流汇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汉》和《芦花鞋》三篇文章,说一说你们都有什么发现,或者学会了什么。

生: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很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的。《小英雄雨来》用序号来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

生:像这三篇课文的写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握主要内容。只要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可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师:像本单元这样的三篇文章,学会给每个部分拟个合适的小标题,可以帮助我们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起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拟小标题的时候要注意:一要切合内容;二要高度概括。拟定段落小标题,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

1.抓住段落所描写的对象及其特征,拟定小标题。 2.抓住段落所描述的特定环境,拟定小标题。(特定环境,主要指时间和空间。)

3.抓住段落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拟定小标题。 一、词句段运用

1.下面的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选两三个,讲讲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课件出示:囊萤夜读、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铁杵成针、程门立雪、手不释卷。 生汇报:

“囊萤夜读”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奋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无法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在夜晚接着学习。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所成。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悬梁刺股”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很少休息,有时到了三更半夜,很容易打盹,为了不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大,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疼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凿壁偷光” 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

2.仿照下面的例句,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罗盛教听到孩子们的哭喊声,知道有孩子落水了,就急忙向河边跑过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他钻出水面吸了口气,立刻又..钻了下去。 .

蝴蝶飞舞 小男孩在打羽毛球 妈妈下班回到家 示例:球场上,小男孩的衣服早已被汗水弄得湿淋淋的了,可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因为他早已目不转睛地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盯着那飞舞的足球了。来了,他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真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那速度可真快!他抢球,带球飞奔,射门!球进了! 三、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照样子改写后两个句子。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

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师:仔细阅读这几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同桌分享一下。

生:这几个句子都是比喻句。

师:能说说这四个句子分别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吗? 生:第一个句子把雨来比喻成小泥鳅;第二个句子把雨来比喻成小鸭子;第三个句子把敌人的双手比喻成鹰爪;第四个句子把德军的眼睛比喻成恶狼的眼睛。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这四个句子的喻体都是动物。

师:那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大家讨论一下。 生自由汇报。

生:以我们熟悉的动物作为喻体,更形象,更容易理解。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请你照样子改写下面两个句子。 (1)她跳着轻快的舞蹈。

(2)那个小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生汇报:(1)她像小鸟一样跳着轻快的舞蹈。 (2)那个小偷像蛇盯着猎物般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最繁荣、最辉煌的时代,当时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你知道唐代有哪些著名诗人吗?生汇报。唐代诗人灿若群星,其中有一位诗人才华横溢,纵情山水,把酒吟诗,被人们称为“诗仙”,你知道他是谁吗?(齐答李白。)你对李白还有什么了解,还记得学过的李白的诗歌吗?(背李白诗歌。)今天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解题。

“独坐”是什么意思? 生汇报:孤身一人坐在……

题目的意思就是:孤身一人坐在敬亭山上。 二、初读感知

1.你们知道敬亭山在哪吗?

敬亭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宣城市区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翠云峰“一峰”。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教师批注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1)把诗读通顺。

(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 3.再读,感悟诗意。

(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是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看注释,也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理解。

(2)集体交流“众鸟、高飞尽、孤云、独、相看、不厌”的意思。 三、感悟诗意

1.重点引导“众”与“孤”之中蕴含的多与少之意,“尽”与“闲”对比教学,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2.小结前两句: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3.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后两句,后两句诗中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4.读诗句,小组讨论诗句含义。

5.小结后两句: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谁也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敬亭山了。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李白把自己的孤独寂寞寄情于山水之中,同学们在写作中也可以像这样通过景物表达你的情感。

布置作业:

(1)练习背诵并默写《独坐敬亭山》。 (2)搜集李白的古诗。

第6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如学生学习“词句段运用”时,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四个句子的共同点,然后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从而知道该如何仿写句子。

[不足之处] 学生在仿照句子写话时,反响不积极,得出以下几个启示:预习作业一定要检查。我在翻看学生的语文书时,发现很多学生没有预习。还有一点就是:引导性的语言一定要得当。有几个学生虽然写了,却没有在课堂上发言,我问他们原因,才知道是我引导时的语言不恰当,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