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途径探析
2021-06-23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25卷第2期 2012年O3月 唐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ngshan College V0lI 25 No.2 May。2012 西部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途径探析 吴洪亮,罗利群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昆明650031) 摘要:在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上,结合西部农村教育的特殊性,从特岗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 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四方面探析其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发展途 径:师范教育的前期准备,特岗教师的入职和在职培训,特岗教师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特岗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49X(2O12)O2—0096—04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and Approaches to Specially Contracted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Rural Areas WU Hong-liang,LUO Li—qun (School of Education,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Kunming 6505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ntegrating the particularities of western rural education,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status quo of specially contracte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four aspects: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ideals,the expans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al self and then proposes the developing approaches:preliminary preparations for teach- ing education,the pre-and on-the-job and self-education. Key Words:specially contracted teachers;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tatus quo;ap— proach O 引言 “特岗教师计划”是中央实施的一项针对西部地区农村 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 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本文主要在教师专 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 “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 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农村教育的特殊性,探析西 部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途径,对“特岗教师计划” 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有重要意义。 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 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 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自2006 年“特岗教师计划”实施至今,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得到很 大改善。 1 西部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1.1特岗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 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 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 特岗教师作为解决西部贫困地区师资问题而出现的特 殊教师群体,同时也是新教师群体,对其专业发展进行研究 很有必要。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 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 信念,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 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2]1 ,教师的 专业理想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特岗教师的招聘对象基本上是全日制高校应届毕业生, 虽然都取得了教师资格认证,但是他们对教育工作的认识缺 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13教师个体 收稿日期:2011—11—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YJA88oo94) 作者简介:吴洪亮(1987一),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 第2期 吴洪亮,罗利群:西部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途径探析 ・ 97・ 乏实践的考验,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 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施以不同的教育。 的困难,而这些困难又会改变特岗教师已有的对教育工作的 感受和理解,进而影响特岗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首先,特 岗教师对当地生活不适应,心理问题无人关注。从物质生活 方面看,因为特岗教师大都习惯了大学安逸舒适的环境,一 “特殊”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主要包括:解决农村心理、智力等 问题的知识;适应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的知识;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知识等。目前特岗教师教 育心理学知识“城市化”倾向较为严重,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当 地适用性不强。 时难以适应环境艰苦的西部农村地区生活;从精神生活方面 看,由于语言沟通的障碍及对当地风俗民情不了解,使得特 岗教师缺乏沟通和交往的环境。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匮乏 致使特岗教师慢慢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其次,特岗教师大都 会面临“教非所学 教非所选”及教学任务重等问题。由于 西部农村师资缺乏,特岗教师不仅无法选择所教科目而且教 学任务较重,这对于应届毕业生是巨大的挑战,超负荷的工 第三,地方性文化知识欠缺。知识的习得是在学习者已 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只有了解学习者现有学习 水平,才能准确定位最近发展区,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激 发学习兴趣。西部农村地区在地域、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形 成了独特的农村教育文化,如西部农村的“读书无用论 唯 应试教育论”等。特岗教师只有了解当地特殊的教育文化, 才能更好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作状态给特岗教师的身心带来巨大压力。另外,工资待遇同 工不同酬现象、服务期满二次就业等问题也会挫伤特岗教师 工作积极性。特岗教师面临的困难会影响他们对教育的理 解,不利于特岗教师专业理想的发展。 1.3特岗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 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和本领。教 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体现,也是评价教师 专业性的核心要素。一般来说,教师专业能力应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 1.2特岗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 系与经验系统。教师专业知识拓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教师知识量的拓展及质的深化;二是教师知识结构的 优化。[z] 首先,特岗教师专业知识量的拓展及质的深化受当地教 育教学条件的制约。时间上,特岗教师教育教学任务繁重, 难以进行知识的拓展及深化;空间上,特岗教师身处偏远的 农村地区,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受到限制;政策上,特岗教师除 参加一定的入职培训外很少有外出培训的机会。 其次,特岗教师知识结构的当地适应性不强,需要进一 步优化。 第一,学科理论知识单一。学科理论知识是从事某一特 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能力、教育教学 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o CZ]126 相关研究表明,中学优秀教师的特殊能力,除语言文字 表达能力与职前教育有关外,其他能力更多的是通过职后教 育和自我学习形成的(见表1)。受自然地理环境、相关政策 等因素影响,特岗教师很少有外出培训和接受职后教育的机 会。因此特岗教师职后专业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自我学习。 表1 中学优秀教师各种能力形成时问的分布表① 定学科教学的所有教师必备的学科内容知识,主要包括这一 学科的事实、概念、学科的程式及相互联系、学科中产生和确 立命题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学科知识的信念,形成学科的知 识理念等知识。[3 西部农村薄弱学校受自然环境制约,多是 “麻雀学校 一师一校”,教师不仅数量少、质量偏低,而且学 科教师失衡现象突出。客观上要求特岗教师要“一专多能”, 至少掌握两门以上的学科理论知识。另外,由于地域文化的 差异,特岗教师的学科理论知识还应包括当地地方课程及校 本课程知识。就目前状况而言,特岗教师队伍学科理论知识 较为单一。 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指导,特岗教师自我学习过程中遇 到问题只能请教本校有经验的教师,而西部农村地区学校教 师师资质量又普遍偏低(见表2)。直到2006年,全国小学大 专及以上学历教师的平均比例是62.1 ,而西部农村山区小 学平均仅为5O 左右。②因此当地学校大部分教师没有能 第二,“特殊”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匮乏。特岗教师支教的 是西部农村薄弱学校,教授的是特殊学生群体,这就要求特 岗教师除掌握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外,还必须了解西部农村 力在教育教学上指导特岗教师的工作,这样特岗教师只能在 ①②王邦佐,陆文龙《中学优秀教师的成长与高师教改之探索》,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孙颖《反思寄宿制教育出现的薪问题》,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98・ 唐山学院学报 第25卷 “试误”中摸索。因此特岗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阶 段——职后教育和自我学习并没有得到重视。 此外,特岗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师范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及 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生。师范院校的学生虽接受过正 第二,特岗教师的职业满意度。由表4可知,特岗教师 对自己的职业满意度得分中(以满分1O分为标准),平均分 约为7.3分,中位数为7分,众数为8分。这表明大部分特 岗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较高。 第三,特岗教师的职业规划状况。职业规划是一个纵跨 个人一生的动态过程,就特岗教师而言,三年服务期满后需 规的师范教育,但实践性知识匮乏;由于教师资格认证过于 简单,非师范生只需识记教育心理学书本知识并参加简单的 试讲便可取得教师资格证。因此特岗教师在大学期间的职 前教育也是很薄弱的。 表2加0o年不同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状况① 要有再次择业的规划。调查数据显示,有38.4 的特岗教师 表示认真规划过再次择业并且目标非常明确,有61.0 的特 岗教师只是简单考虑过,但目标不大明确,另有0.6%的特岗 教师从未规划过二次择业。 ]因此,为特岗教师提供职业规 划指导,积极引导特岗教师继续留教是很有必要的。 表4特岗教师对自己目前工作状态的感受 综上所述,职前教育的薄弱和职后教育的缺乏阻碍了特 岗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注:表4采用利克特量表中7点式形式,让特岗教师评估自己的工作 1.4 特岗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特岗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指特岗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 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方式以 状态,高分值表示完全同意,低分值表示完全不同意。 2 西部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 学风格的总和。具体包括正确的职业动机、对职业状况的满 意、对理想的职业生涯的清晰认识、对未来工作情景有较高 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理智、实践一反思、文化生态 三种取向。理智取向主张教师应通过正规的培训,向专家学 习先进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以提高教育理性水平和 教学技能;实践一反思取向主张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发现教 育教学意义,获取实践智慧;文化生态取向认为教师专业发 展不仅仅依靠个人能力,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 “教师文化”为其工作提供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 基于西部 农村特殊的教育背景,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应是这三种 取向的有机整合。主要包括师范教育的前期准备、特岗教师 的入职和在职培训、特岗教师的自我教育。 的期望。笔者借用湖南师范大学廖朝华2010年对云南省鲁 甸县特岗教师职业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c4]从以下三个方面 进一步说明西部农村特岗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状况。 第一,特岗教师的职业动机。据表3可知,特岗教师的 职业动机最主要的是:为解决就业;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 性格等适合做教师;自己的理想就是当老师以及教师工作稳 定、竞争不很激烈。这表明大部分特岗教师的入职动机是正 确的,但值得一提的是,调查的特岗教师中仍有17%抱着“试 试、有机会转做他行”的态度。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特岗 教师支教、服务西部等敬业奉献精神的引导,这样才能有效 解决西部农村师资“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 表3选择特岗教师职业的原因(可多选) 2.1师范教育的前期准备 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它是建立在教 师的专业特性之上,为培养教师专业人才服务的。为此,师 范教育必须强化其培养教育人才的职能,把“学术性 师范 性”和“服务性”有机结合起来。针对特岗教师这个特殊的教 师群体,师范院校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对特岗教师专业发展 特殊性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以及特岗教师教育政策的研究;师 范性主要是建构合理的特岗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及有效的 教育实习制度;服务性更多的是指在加强师范院校与教育有 关部门、西部农村中小学合作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对特岗 教师生活、教育教学等各方面进行有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首先,师范院校应针对函部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特 殊性加强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 西部农村特岗教师作为 ①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北京教育出版社,20O1年版第88—89页。 第2期 一吴洪亮,罗利群:西部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途径探析 ・99・ 个特殊的教师群体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所以探索更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理论指导。特岗教师作为新的教师 群体,在面对西部特殊的农村教育时,其思想会出现各种困 惑,师范院校和当地教育部门应确定相关专家及时给予解答 和帮助。 好的特岗教师师范教育模式,对于提高整个特岗教师队伍质 量有重要意义。 其次,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应凸显其“师范性”。师范性是 师范教育的根本属性,而师范性的重要特点是实践性,因此 2.3特岗教师的自我教育 特岗教师的自我教育是专业化的自我建构,是特岗教师 师范院校无论课程设置还是教育实习都要提高实践的意识。 如课程设置上应突破“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法), 提高师范生运用教育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可 以实行顶岗实习,改革教育实习制度。 再次,严把教师资格认证关。特岗教师中的一部分是取 得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生,由于教师资格认证很难保证非师 范生真正达到教师资格,因此严把教师资格认证关势在必行。 最后,师范院校应加强与教育有关部门和西部农村中小 学的联系,制定符合特岗教师实际的教育政策。西部农村中 小学是特岗教师的教育实践场所,可以反映特岗教师真实的 状况,可以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师范院校是教育政 策的研究者,为教育有关部门提供参考性意见;教育有关部 门是政策的实施者,能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因此合理的特 岗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三者的密切合作。 2.2特岗教师的入职辅导和在职培训 新教师的人职辅导和在职培训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一 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主要采用“理论学习、尝试实 践、反省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和培养教师研究教育对 象、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特岗教师的入职和在职培训 应考虑西部农村教育的特殊性。 首先,结合西部农村教育实际,丰富特岗教师入职辅导 内容。特岗教师应了解、熟悉目标学校的风土人情、山川地 貌、历史文化等地方性文化知识及当地的地方课程,掌握所 教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编排方式以及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相 关知识,并就农村学生心理、智力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少 数民族心理特征及思维方式等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其次,特岗教师任教学校要加强引导。由当地学校的有 经验教师成立“特岗教师专业成长小组”,促进特岗教师快速 健康成长;鼓励有经验的教师开放课堂,支持特岗教师参与 教学观察,逐步建立校内师徒制}提倡业余进修和校本培训 (如集体观摩、相互评课、相互研讨)。 再次,加强师范院校与特岗教师任教学校的有效沟通, 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特岗教师自我教育的 方式主要有经常性的系统反思、主动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 教学中的各种关键事件、自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淀感受教 学的成功与失败等。特岗教师的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确立、 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 具体做法:特岗教师个体应时刻关注“自身意象”,即关 注自己在自己心目中的认识、分析和定位[5 ;在教育教学活 动中应有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应学会在教学过 程中有效利用各种有利教育契机,时刻在教学和技能上保持 创新意识;应给自己制定合理的预期目标,并努力保持目标 ]口 ] ] ] 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利用“教学文化”和“教师文化”进行协同 教学、合作教研,在团体合作中实现自身发展;还可以采用写 日志、传记、构想、文献分析、教育叙事、师生交流、参与性观 察等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EJ3.教育研究,2005 (7):73—76.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组.教育学基础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丁亥福赛.美国“高素质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启示 EJ3.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1):68 —7O. 廖朝华.西部农村地区特岗教师职业状况调查报 告——以云南省鲁甸县为例[J].基础教育,2010(8): 17—21. 任其平.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I-J].教育 研究,2010(8):64—68. (责任编校:李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