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需求分析的行业英语EGP向ESP过渡的分级课程设计

2023-05-19 来源:爱go旅游网
海事英语

航海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

量5雷求53肮的行业英语EGP 同ESP辺源的只级课酲设计

王卉,魏爱民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海口 571126)

摘要:高职英语课程一般采取基础英语(

ESP过渡的衔接问题,从需求分析的角度,根据行业英语的职业性特征,提出行业英语课程可以根据职业岗位

群的共性特征和不同专业性特征来进行分级设置,为高职行业英语从EGP向ESP过渡课程的设计提供一定依

据。

关键词:需求分析;基础英语(中图分类号:642.0

EGP)加专业英语(ESP) “二元”设置的课程体系。为解决EGP向

G

EGP);专业英语(ESP);分级课程设计;航海英语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8724 (2018) 01 -0076 - 04

70年代,其目的是为

一、 引言

(

ESP课程设置提供依据。在

EGP

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一般是基础英语

) +专业英语()。这种“二元”设置的课

外语教学领域需求”的涵义和分类比较有代表

性的有 & 的“目标需求”和“学

ESP

HutchinsonWaters

习需求” [3],以及束定芳的“社会需求”和“个人需 求” [4]。“目标需求”是指学习者为完成某种要求 所“必备的知识、尚缺的知识和想学的知识”,“学 习需求”是指学习者学习动机、态度、策略等学习 者个人的需求,而束定芳的“社会需求”“个人需 求”分别指社会、行业对从业者外语能力的要求和 学习者当前外语能力基础与其预期的水平之间的 差距。

需求分析则是通过内省、观察、问卷、访谈等 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分析的技术,通过需求分 析,明确学习需求,为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 容提供依据,是课程设计的核心步骤。

2.基于需求分析的

程体系因为基础英语和专业不关联导致学生学习 兴趣不高。而专业英语不仅在内容上更生涩,词 汇量大,且听说读写的要求髙,让学生觉得学习难

度非常大。为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学校采用基础 英语和专业英语“融合”的办法[1],有的学校根据 学生水平和教师的教学特点采用“分层教学”的 办法[2],而本文讨论一种“分级”的办法,将基础 英语和专业英语之间增加开设一门对专业要求较 低的过渡课——

专业基础英语,以期让学习者逐

步实现掌握专业英语的目标。无论是“融合”“分 层”还是“分级”,不管哪一种方法,其课程设置的 针对性和有效性都必须基于学习者的需求,这是

课程开设的初衷。本文拟以需求分析理论为

ESP

基础,以航海技术专业英语为例,探讨

EGP向ESP

ESP课程研究

根据文献查阅,基于需求分析的ESP课程研

ESP

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基于目标需求分析,提出教学目标和 教学内容框架。即分析行业职场典型工作任务对 英语运用能力的要求,明确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 如王英力[5]通过远洋二/三副职务船员实际工作 英语能力要求,建立一个“二/三副英语听说能力

过渡其间分级平台课程设计的可行性和原则。

二、 需求分析与ESP课程设计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need analysis)最早使用于20世纪

收稿日期:2017 -08 -30

基金项目:2016—2017海南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 - 20) 作者简介:王丼(1970 -),女,副教授,主要从事航海英语教学与研究。

Hyjg

—76 —

基于需求分析的行业英语EGP向ESP过渡的分级课程设计

框架”;并与船员自身英语水平相比较,制定航海 英语在听说课程方面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框 架。肖奕珊[6]通过对在船船员使用英语情况的调 查,确定航海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设施等。以 上研究着重考虑了行业职业对学习者未来工作任 务和环境使用英语的要求。

其二是基于学习需求分析,提出

ESP课程在

教学方法、手段,练习设计和评估形式等方面更符 合学习者个性学习方式的要求。如刘军[7]通过学 生对英语微课设计制作的反馈提出英语微课设计 应当注意的有知识体系更细化、练习拓展延伸适 应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任务设计要有互动性、辅助 手段多样化等。

本文所探讨的“分级”课程设计,则是基于目 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两个方面。一方面要

考虑学习者必须要达到的行业要求,即目标需求; 另一方面要满足高职学习者个性学习方面的特 点,如自身英语水平和学习动机、态度、方法等要 求。

三、EGP课程与ESP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最终所要达到的结果,它制 约着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课程组织和实施的纲领。 设计EGP向ESP

过渡的分级课程,必须明确这个

分级课程的课程目标。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 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高职阶段的英语教 学目标为“经过180 ~220学时的英语学习,使学 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 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 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 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 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交际能 力打下基础”。实际上,《基本要求》包含了两个 层次的要求——

“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和“语言

实际运用和交际能力”EGP

。[8]

1.高职课程目标

根据对《基本要求》的分析,高职

EGP课程的

课程目标是以实现“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 标,因此可以描述为“通过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 和语言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 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 交际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语言基础”。

2. ESP课程目标而

ESP课程目标应当以实现“语言实际运用

和交际能力”为目标。而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 要特征是能够在实际社会交往和特定环境中,正 确、恰当地进行语言表达。因此专业英语语言交 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在专业背景下进行语言学习和 训练。其目标不仅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 础,而且要使学生具有在未来职场中运用英语交 际的能力。高职航海英语课程目标基本遵循这一

要求,可以归纳为:“结合远洋船员二/三副工作岗 位的要求,通过语言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 航海专业术语、词汇和基本语法知识,形成一定的 专业阅读、翻译和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 理解航海英文图书资料、设备操作说明书,正确完 成岗位相关的英文书表;能够就岗位需要用英语 进行船一船、船一岸有效工作交流,以及与不同国 籍的船员间恰当有效的日常交流。”

3. 明确分级课程设置的目标

分析以上两种课程目标不难发现EGP课程

ESP课程目标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其共性可以

归纳为均需要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ESP

;其差 异性亦非常明显,即具有明显的职业性要求。

由于ESP的职业性特征,可以根据行业职业的基 础性或共性要求与专业性要求,将ESP课程进行

分级设计。

以航海技术专业为例,学生未来职业是各类 船舶的驾驶员,根据航线、船舶种类、职务的不同, 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亦不相同。进人这个行业,无 论何种船舶、何种职务,学生均需要掌握一定共性 的专业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本文将EGP

ESP过渡的分级课程目标设定为:通过英语语

言教学和语言实践,学生掌握行业中共性的专业 术语、词汇和基本语法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

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够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一般 性资料,能够就行业普遍关注的话题进行简单交 流,能够完成低级别工作所需的英语交流。

四、航海技术专业EGP向ESP过渡分级 课程的课程设计

如果用金字塔来反映EGP、ESP和其间过渡

分级课程的关系,ESPEGP应该是金字塔的底部,而

则是塔尖部分,过渡分级课程则位于两者之

间(如图1)。

—77 —

基于需求分析的行业英语EGP向ESP过渡的分级课程设计

运业中共性的专业术语、词汇及基本语法知识,具

说读写译语言技能

有一定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够理解

ESP语g课程

共性ESP语言课程 -EGP语言课程

航海一般文书资料,如船员资料、船舶资料、设备 和物料清单,船舶安全操作标识、说明,船舶紧急 情况下个人职责和行动计划等;能够用英语进行 在船日常生活交流;能就航运业普遍关注的话题 如安全操作、海洋环境保护等要求进行简单口语

1 EGP向ESP过渡语言课程关系

交流。

EGPESP

如下。

基于以上课程关系的描述,航海技术专业

向过渡分级课程即共性课程设计

2.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该分级课程的内容包含进人 航运业五大共性模块:模块一为认识船舶;模块二 为认识船员;模块三为个人安全;模块四为海洋环 境保护;模块五为紧急情况。具体内容与结构如

图2所示。

模块一:认识船舶船舶种类、货物种类、 船舶基本结构、船舶设 施、生活区分布

ESP

1.课程目标

通过英语语言教学和语言实践,学生掌握航

模块五:紧急情况船舶紧急情况术语;紧急

情况处理程序;消防、救 生设备及使用;紧急通信模块四:海洋环境保护船舶垃圾分类及处理;垃 圾处理簿;污染事故描述

模块二:认识船员船员组织结构;岗位分工; 船员资料

船舶安全标识;安全操作 要求;安全事故描述;个 人防护

2

分级

ESP课程内容模块

习者,通常需要采用更为直观的教学手段和更多 的激励措施,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有关以上五大模块所涉及的英语语言知识和 技能,是所有船员(包括一部分岸基工作人员), 无论船舶类型、船员职务均需要掌握的共性内容。

4.课程评价

对于介于和过渡分级课程,承担两 个方面的学习要求,首先是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 其次是专业共性内容相关的语言任务。任务型课 程的评价通常通过“能做……”将知识和技能的 考核融为一体。在设计分级课程的评价方法时, 可以根据模块内容逐个考核,以学习者是否能完 成该模块项目的语言任务为标准。

3.课程实施

分级课程模块化的内容使得每一个模块成为 相对独立的一个学习项目,可以根据学习者培训 要求和语言水平的差异将模块组合,构成有针对 性的课程。在组合模块时,有两个维度的问题需 要课程设计者考虑。首先是课程目标,即学习者 的培训要求,是综合培训还是单项培训(如安全 类培训);其次是学习者本身语言水平现状,是零 基础、初级还是中级。前者决定课程内容,后者更

多影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对于模块化的课 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交流,提高 教学效果。不过针对零基础或初级语言水平的学

78

EGPESP

五、结语

ESP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理论,提出

设计分级方式课程的构想。通过分析EGP课程 和ESP课程目标的差异性,依据ESP课程目标的

本文依据

基于需求分析的行业英语EGP向ESP过渡的分级课程设计

职业性,依据职业群的对英语能力的共性要求,提 出设置课程向课程过渡分级的课程的

EGPESP

参考文献:

[1] 程亮.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融合

教学实证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5(5) :55 -59.[2] 张淑燕.学习需求分析与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分层教

学[].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5(4) :92 -94.[3]

可行性。以航海技术专业英语为例,明确分级课 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并提出课程实施与评 价的基本原则。

本文提出的共性+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分级 体系结构,对于开发同一岗位群中不同岗位的一 系列英语课程具有借鉴意义。分级语言课程设置 可以为有共性的一系列岗位(如航海和轮机两个 海上专业)提供一个共同的人门专业英语课程。 在实际操作中,分级模块的学习内容可能需要根 据学习者目标需求增加或减少。对语言水平不同 的学习者,分级学习的则不仅是专业内容,还有语 言知识和技能。而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内容的分 级则更需个性化。未来的学习必将是更为个性化 的学习,从学习者需求出发,开发更为合适的英语 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J

J

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

pose—A Learning Approach [ M ]. Cambridge: CUP,

1987.

[4]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外语出版社,2004.

M].上海:上海

[5] 王英力.二/三副船员英语听说能力描述框架的研究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〇13.[6]

肖奕珊.航海英语教学的需求分析[].航海教育研

D

J

究,2009,26(1) :88 -90.

[7 ]刘军.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微课设计与开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5) :66 -68.

[8]张媛媛.浅谈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基础英语与专业英

语课程目标街接[].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 17(1) :53 -55.

J

J

无人货船开发联盟工程办在沪成立

2018年2月28日,无人货物运输船开发联 盟在上海召开了 2018年度大会暨第二次理事会 会议。会上宣布成立联盟建造工程办公室,标志 着无人货物运输船项目工作进入工程准备阶段。 联盟工程办公室汇集了建造技术、项目采购、工程 管理及质量控制等各方专家,负责无人船项目建 造的组织实施工作,主要承担工程计划、项目采 购、质量控制、建造技术的资源协调与管理等建造 工程管理职能。

无人货物运输船开发联盟理事长、海航科技

集团副董事长李维艰先生表示:“2018年是联盟 发展的壮大发展年,在新一年的工作中,联盟将会 继续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合作共赢理念,凝 聚共识、群策群力,在产品技术研发、政府支持获 取、联盟规模扩大、联盟组织运行等方面开展工 作,力争在2021年底,让无人货物运输船在世界 的舞台上正式亮相。”未来,海航集团会继续集合 集团内部优势资源,利用在无人货物运输船的研 发、制造、运营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推进无 人货物运输船的开发进程。

—79 —

无人货物运输船开发联盟于2017年6月28 日在上海成立,是国际上正在进行无人货物运输 船研究的少数联盟组织之一,同时也是国内第一 个专注于该领域的联盟。联盟成员汇聚了航空、 航天、船舶行业的领军单位,目前盟员包括:海航 科技集团、美国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中国船级 社、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沪东中华造船(集 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罗尔斯罗伊斯船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

一一研究所、瓦锡兰中国有限公司、(中国)

ABB

有限公司、北京中美隆英风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测控通信 研究所、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德瑞 斯华海船用设备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 研究院、中船工业708研究所()、中船重 工701研究所(

CSDDC)等机构。

MARIC

文献来源:国际船舶网11仲://\\^'^.01133.00111.(311/111;-

ml/2018/domestic_industry_0308/ 305100. html(2018 -03

-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