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建筑结构的抗震及加固措施

2020-07-26 来源:爱go旅游网
建材与装饰2010年0l爿 园林、建筑、规划与结构设计 浅谈建筑结构的抗震及加固措施 孙柔光 (广东汕头515021) 摘要:小文埘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技术进行了概念性的介绍。并且介绍了当前各种减震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发展前景 关键词:抗震;加 ;建筑结构 1引言 我国地域广阔地震灾害较多.对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也较 高。在抗震加固方面。传统的结构加固改造是通过增强结构自身 的强度和刚度来达到目的的 改造后的房屋普遍存在着上刚下 柔、头重脚轻等不利于抗震的因素。现在。国内外许多从事抗震 研究的工作者已把目标转向采用减震控制技术作为结构抗震加 固改造的新方法 1.并进行了系列的研究工作.为加固改造技术 开辟了新的、更为有效的途径。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 和耐久性的要求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新型体系随之发展起来, 同甘共苦时.对已有结构的维护和补强加固也引起了工程界的 广泛重视。 础隔震技术主要有:夹层橡胶垫隔震、摩擦滑移隔震、滚珠及滚轴 隔震、支撑式摆动隔震和混合隔震等。 2.1.2耗能减震 耗能减震是把结构物的某些构件(如:支撑、剪力墙等)设计 成耗能元件。或者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如:节点、连接处等)装设阻 尼器。在风荷载和小震作用下.这些耗能元件与阻尼器处于弹性 状态。使结构体系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在 强震作用下.耗能元件或阻尼器首先进入非弹性状态。产生较大 的阻尼,大量消耗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使主体结构的动力反应减 小。避免进入明显的非弹性状态.从而保护主体结构在强震中免 遭破坏。 耗能减震作为一种结构被动控制措施是将地震输入结构的 2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 传统的抗震设计原则中利用结构自身储存和消耗地震能量 来满足抗震设防标准。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抗震方法。合理有效的 抗震途径是采取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即对结构施加控制机构(系 能量引向特别设置的机构和元件加以吸收和耗散。从而保护主体 结构的安全.它具有以下优点: (1)安全 依靠耗能装置大量耗散地震能量,达到保护主体结 构的目的。 (2)经济、采取“柔性耗能”的概念可减少剪力墙数量、减小 构件的断面和配筋。 统)。由其与结构自身共同发挥作用,以调谐和减轻结构的地震反 应。 (3)合理。通过耗能装置耗散能量以减轻地震反应。 (4)适用范围广.维护费用低等。 . 结构控制可分为主动控制、被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 制。 2.1被动控制 被动控制是一种不需要外部能源的减震控制技术,一般是 在结构的某个部位附加一个子系统或对结构自身的某些构件进 目前,常用的耗能装置有:①摩擦耗能减震装置;②粘弹性阻 尼器;③金属阻尼器;④粘滞阻尼器;⑤复合型耗能器。 2.2主动控制 主动控制是一种需要外部能源的减震控制技术,它是通过施 加与振动方向相反的控制力来实现结构减震控制的。其工作原 理如下:传感器监测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外部激励.将监测的信息 行构造上的处理.以改变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被动控制已成为 目前应用开发的热点.许多被动控制技术已经日趋成熟 并已在 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被动控制从控制机理上可分为基础隔震 和耗能减震两大类。 2.1.1基础隔震 送入计算机内.计算机根据给定的算法给出应施加的力的大小, 最后.由外部能源驱动。控制系统产生所需的力。 目前研究和开发的控制力型主动控制装置主要有:主动质量 阻尼系统、主动拉索系统、主动支撑系统、主动空气动力挡风板 系统、气体脉冲发生器等。 基础隔震技术是指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基底设置控制机构来 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使结构振动减轻,防止地震破坏。 纵观隔震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出近年来隔震技术有以下特点: (1)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隔震技 术不仅在新建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而且在现有建筑的加固工 程中得到应用。 (2)隔震建筑的结构形式日趋多样化。已从早期主要应用于 2.3半主动控制 半主动控制是利用控制机构来主动调节结构在地震过程中 的参数来达到减震目的的.其对外部能源需求量很低。可以不用 强电.而由弱电(能源存储器。如蓄电池等)来提供。 半主动控制往往采用开关控制,通过开关改变控制器的工作 状态,从而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目前较为典型的半主动控制装 置有:可变刚度系统、可变阻尼系统、主动调节参数质量阻尼系 统、可控液体阻尼器、可控摩擦式隔震系统等。 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到钢结构、组合结构、木结构。 (3)可供选择的隔震装置越来越多 新的隔震方法不断提出。 并且采用混合隔震技术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目前研究开发的基 ・6l・ 园林、建筑、规划与结构设计 建材与装饰2010年O1月 关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研究分析 周传均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绿色生态住宅的定义和可持续发展 论入r 分折r我…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现状及发展绿色, 态佳宅的 要性.并提出了绿色生态住宅的建筑建设设计方案。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设;建筑设计 绿色生态建筑体系是国际建筑界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战 略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绿色文化的子系统。近几年。我国住宅『 场发展迅速 住宅设计从生存型逐步向功能型、舒适型转变 开始 出现体现人文关怀、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理念的住宅。绿色牛态 住宅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 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 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建成人与自然 双赢的住宅。 的 降解干¨循环使用等。它的实际释义为: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 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其本质可概括为“健 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三大特点。 2我国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现状 (1)制订了相关技术原则与建设标准。2001年5月.建设部 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首次明确指 出了“绿色生态小 ”的概念、内涵和技术原!J!lJ.要求住宅在能 源、水、电、气、声、光、热环境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9方 面符合国家有关的定性定量指标 提出了市H关技术手段.保护、利 用、防御自然,做到与环境共生。节约能源.创造循环再生型的建 1绿色生态住宅的定义 绿色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 续发展住宅。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 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 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绿 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 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 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 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同时,绿色 生态住宅立足于竹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大课题.所关注的不仅 是节约不可冉牛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 筑生涯,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牵涉到的学科领域相当广泛。 (2)积极投入建设。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是我国绿色牛 态住宅的积极倡导者,白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f“绿色牛 态住宅”的标准制定和推广_[作。“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一经提 出,响应者众多,尢论足从生态保护角度看.还是从保护人的健康 角度看,先行…步总是丰动、有利的。商会积极推动绿色生态住 宅的建筑标准心J{j于实际。截至目前 内 仃200多个楼盘按 照“绿色生态住宅”标准进行了建造.其中建成的和啬【5分建成的 已有很多拱中包括著名的北京当代 隔城项目。绿色生态住宅 的实践楼盘不仪 北京、广州、天津、沈阳、成都、西安、杭州等人 (如建材、水等)、减少废弃物污染(1火气污染、水污染等)及材料 2.4混合控制 混合控制赴卜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联合应用。这种控制系 3结束语 针对传统建筑结构“硬碰硬”式的抗震设计方法而言.减震控 制技术是一种抗震加固的新方法。随着抗震知识的不断完善和 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现有建筑物的抗震加固越来越多.抗震 加固方法已从传统的方法不断趋向多样化嘲。目前新发展起来的 减震控制技术在工程应用』..有明显优势 为建筑的抗震设计和抗 统充分利用了丰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各自优点.它既可以通过 被动控制系统人餐耗散地震能量。有可以利用主动控制系统来 保证控制效果. 此仃着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混合控制装 丰要有以下几种:主动质量阻尼系统与调谐 质量阻尼系统或调谐液体阻尼系统相结合的混合控制:主动控 制与阻尼耗能梢结合的混合控制:主动控制与基础隔震相结合 的混合控制等。 在这四种控制技术中。主动控制的效果最好-f日由于建筑结 构体型巨大导致所需的外加能源较大,加之控制装置的控制算 震加固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它克服了传统结构“硬碰硬”式的 抗震设计方法,具有概念简单、减震机理明确、减震效果显著、安 全可靠的特点。相信今后一段时问将是减震控制技术走向成熟 的时期。 参考文献 f11史铁花,唐曹明,肖青 健筑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研究》. 『21徐彤,周云,要良.《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在抗震加固改造中的应用》建 筑结构。 法比较复杂。因此其应用程度少于其他三种控制技术;被动控制 造价低廉.减震效果良好,容易实现,目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半 主动控制介于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之间,其控制精确度较高,造 价低谦较主动控制,而且不需要较大的动力源,因此其具有广阔 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混合控制综合了某几种控制的优点,因此其 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31张玉婕,杨晓东卅燎原.《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f4l李宏男,李忠献.《娃构振动与控制》. f51徐秦,牛荻涛.《纤维材料在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 ・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