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姓 名:
性 别:
系 别:
学 号:
专业班级:
民俗是创造于民间、传袭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民间文化。很多事实证明,在传统民间美术存在的地方,千百年来, 民间美术的创作,一直都伴随着各种民俗活动,成为传袭下来的民俗文化现象。可以说民俗是民间美术生存的土壤。很多人都在研究民间美术和民俗,从民俗学角度进行分析。民俗就是普通人民创造,用来自我教化或传袭已久的东西。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
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口头语言不需雕饰,自然随性,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民俗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成为民间美术品用来承载民间文化精神等观念形态的媒介,是民间美术的载体,没有民俗活动就没有民间美术。
民俗活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展示民间美术的天然博览会。随着民俗的改变,民间美术也相应的产生了变化。现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民间美术正在加快自然消亡的步伐,这是民俗与民间美术关系的发展规律。如过去山东的旧民宅窗户用的是竖式木条做成的窗棂,故老式窗花也叫窗心,多有竖长组合式造型和图案。现在,旧民宅拆除了,没有人再制作条式窗,它也悄然离去。
民俗的传承性同时也是不断变动演化的过程,有些习俗被自动淘汰了,有些形式保留下来,但内容却发生了改变。如周代的甚至更早些时候“礼门神”习俗已早就不存在。祭灶之俗也仅剩下以张贴“灶王像”为主的内容,古时的祝福方式已消失了。清明节是中国人的传统的扫墓或称“填坟”的日子,现在不少地方却兴起植树热,实际上坟头植柳或柏树的习俗本来就有,但现代意义的植树活动已不再是仅仅将树作为象征长生的植物,而多出于绿化的目的。在不少地方,由于现代社会土地资源紧张的原因,土葬已被禁止而改为火葬,这无形之中,与墓葬之俗有关的活动和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依存的条件。由此看出民俗活动的演变有各种因素的影响。
而当代的民间美术保护者和美术理论家多是将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古代生活形态的活化石来进行研究和保护,民间艺术品已经成为传统艺术的一部分而保存在博物馆之中,见证着一个古老文明曾经出现的辉煌。民间美术虽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被人们保护和学习着,但实际上,它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很多人对它的喜欢只是出于对一个存在着文化隔膜的逝去年代的怀念,民间美术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其实用性,它和当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文化状态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在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艺与工业社会的对立,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而这种简单枯燥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产品形式,它同时应该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而成为工业文明的有效补充,工业文明以其时代感与社会性而引导着民间美术的发展。两者的互补使人类文化最终向着一个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续。
总的来说,相对稳定的社会,为民间美术的繁荣和存在提供了一个传统保障,使传统的民间美术品能够依基本原貌代代相传,也可以说这是习俗的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