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评介
2022-09-08
来源:爱go旅游网
《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评介戚国辉杨成虎(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AReviewofPathwayofChange:GrammaticalizationinEnglishAbstract:ThisarticlegivesanintroductiontoPathwayofChange:GrammaticalizationinEnglishandabriefcommentonthebook.Inthemeanwhile,thisarticledisplaysthediachronicevolutionofsomeEnglishgrammaticalformsandaddressessomehotissuesinthestudyofgrammaticalizationlikedegrammaticalizationandtheroleoficonicity.Keywords:PathwayofChange:GrammaticalizationinEnglish,bookreview,grammaticalization摘要:本文介绍和简评了约翰本杰明公司出版的《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向读者展示了部分英语语法结构的历时演化过程,并介绍了脱语法化和象似性的作用等语法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关键词:《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评介、语法化1.引言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是指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式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吴福祥 2004)。语法化相当于我国汉语界的“实词虚化”,我国早在11世纪宋代的文献资料里就有了“实字”和“虚字”的相关记载。西方语言学家在19世纪才开始谈“实词虚化”的现象。Melliet(1912)最早提出“语法化”这一术语。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语法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西方语言学家的重视。Heine,Bybee,ElizabethTraugott和Hopper等从多个角度对语法化现象做过深入的研究。在这期间,学者们对语法化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词汇或结构的语法化演化过程,而是更关注语法化现象中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语法化是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是否具有单向性,它和词汇化的关系如何,它在认知方面的动因是什么。对上述问题,不同的学者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见解。在这种背景下,1997年8月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举行了第13届国际历史语言学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英语语法化的演变过程。会后,荷兰学者OlgaFischer和德国学者AnetteRosenbach,DieterStein从会议递交的论文中收录了14篇汇编成《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PathwayofChange:GrammaticalizationinEnglish)一书,并于2000年由JohnBenjamins出版公司出版。2.评介该书开头附有每位论文作者的通信方式,每篇论文之后都附有详细的参考书目,全书最后还附有人名索引,所有这些都为读者查阅相关资料和与作者联系提供了方便。此外,该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语言学家ElizabethTraugott的审阅。本文接下去将以该书中部分论文为重点,介绍该书对英语语法化演变途径的论述。笔者认为该书所收录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文章(共9篇)主要是单纯介绍英语中一些词汇和结构的语法化途径。该书的第一篇论文《有关前置修饰语语序转换的一个有趣例子》以indeed的演化过程为例介①绍了语序变化和语法化的关系。作者根据相关语料,指出在中古英语时期,indede是一个介词词组,属于句中状语(clause–internaladverbial),dede仍是一个实词。到了中古英语后期,由于整个介词词组位于句首,它已经包含有说话者的一部分主观感情,indede可解释为truly。在现代英语早期,indeed已经不再是一个介词词组,而是一个表示说话肯定语气的副词。它已完成了从实词到虚词的演化过程,其意义和语法功能与现代英语中的indeed已经完全相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论文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成果之一。了。作者由此认为,从indede到indeed的语法化过程与in,dede在语句中的位置左移运动(leftwardmovement)是密切相关的。《Pray的语法化过程》介绍了pray从一个实义动词到礼貌标记词(courtesymarker)并最终演变成现代英语中的please的过程。作者认为在古代英语中存在Iprayyou…的句式结构。在真实语境中由于说话双方都了解I和you所指的对象,所以I和you逐渐脱落,原句式演化成pray…。最后作者又简单介绍了pray最终被please替代的两个原因。第一,please摆脱了pray一词较重的宗教色彩;第二,与pray中的/ei/相比,please中的/i:/更能表达说话者迫切的请求之意。《中古英语Onginnan/beginnan以及和它所连用的不定式》介绍了Onginnan/beginnan(词干为ginnan,相当于现代英语中的begin)的语法化过程。在古英语中后期,ginnan既可以和带to的不定式连用,也可以和不带to的不定式连用。到了中古英语时期,与不带to的不定式连用的ginnan的语义开始弱化(bleaching)。此时的ginna已经具有助动词的某些功能,它不再表示“开始”,而常常表示动作的完成(转引自Los1997:270)。在印欧语系的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现象的发生。在意大利语中,-sc-原先是表示开始的词缀,后来逐步演化成-isc-,表示动作的结束,如finisco(相当与英语中的Ifinish)。但是,在英语中begin+不带to的不定式的语法化现象在中古英语之后却没有进一步发展,它不但没有进一步演化成词缀,甚至到中古英语后期,这种用法也基本消亡了。《英语现在完成时的语法化过程》以古英语和当今偏远地区的非标准方言英语为语料,研究了现在完成时这一语法形式的演化过程。作者发现在古代英语和当代英语方言中有多种语法形式来表示现在完成时。如never+过去分词,been+过去分词,done+过去分词以及have+过去分词。作者接下来以中美洲Samana这一偏僻小岛上的英语为样本,具体分析了当地英语中上述各种形式在表示现在完成时中所占的比例。最后作者指出have+过去分词的形式在竞争过程中取得支配性地位,从而成为当今英语中表示完成时的主要形式。除上述4篇论文之外,该书中还有5篇论文对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和结构的语法化途径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在《早期现代英语让步状语从句标记词的语法化》中,作者把让步从句分为假设性让步从句和事实性让步从句两类,并指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前者的产生在时间上先于后者。作者重点分析了以下几类让步从句标记词的语法化进程。1)动词类,如admitting,和granting,2)all类词,如allif,allcould,allthough和allbeit(后来演化成albeit),3)倒装句,如were+主语+neverso+形容词/副词,4)despite和inspiteof,5)though。作者认为上述5类标记词有些已经完成了语法化的整个过程,而有些却仍处于语法化的初期阶段,有些甚至在中途就基本停止了语法化的发展。《英语复合助动词的语法化过程》主要介绍了完成时态,进行时态和被动语态等复合助动词的大致演化过程。并简要说明一部分复合助动词在中途停止语法化而逐渐走向消亡的情况。《古英语语篇小品词sopliceandwitodlice的语法化过程》向读者介绍了soplice和witodlice在古英语时期的演化过程:上述两词先从句中状语(其意义相当于现代英语中的truly和assurdly)演化成表示说话者肯定语气的句首状语。到古英语末期,上述两词演化成表示叙述文中故事情节转换(episodeshift)的语篇标记词。《古英语中人称和位置的影响作用》主要讲述在古英语时期,主语人称和动词在句子中位置的不同对动词词尾屈折变化的影响。作者通过大量语料,说明当主语是复数或者第一、第二人称单数时,动词词尾的屈折变化便逐渐脱落,而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的屈折变化仍旧保持至今。2《关于定冠词the的起源及发展的几种阐释》介绍了Purdy和Spamer关于英语定冠词the起源的解释,然后在比较英语和印欧语系的其他几种语言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本人关于the起源于指示代词this和that的观点。本书的第二类文章是讨论语法化过程中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讨论语法化是否具有单向性(unidirectionality)、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关系以及象似性(iconicity)在脱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本书共有5篇文章涉及这一主题:《论语法化的单向性》主要从总体的角度论述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语法化是单向和不可逆的吗?》和《当代美国英语中不定式to的脱语法化评述》主要讨论to的语法化和脱语法化问题。前者的作者Olga认为,从古英语晚期到中古英语早期,英语中的to基本上完成了语法化过程,即从介词演化成表示目的的不定式标记词。在此语法化过程中伴随着to的两个特征的改变:1)语音侵蚀(phoneticreduction),即从to演变为te;2)后接动词,用来表示目的。但是从中古英语末期开始,to的演化过程中,出现了脱语法化的趋势。其脱语法化的标志之一是to介词语法功能的回升。从中古英语末期开始,to经常代替that从句,起到时态转换(shiftoftense)的作用。因此,to用来表示目的的语法功能已明显减少,而表示介词的语法功能却有所回升。其脱语法化的另一标志是出现了可以插入副词的不定式(splitinfinitive)。如:WewillsendenoughtroopstonotletMacedoniashutdownitsborder.Olga在文章中分析了象似性在to的脱语法化的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象似性极和象征极。前者代表着说话者的创造性和表达性(creativity&expressivity);而后者则代表语言的任意性和沿袭性(arbitraryandconventionalelements),它使语言不断程序化和精简化,最终引起语法化的产生。Olga认为中古英语后期开始,由于语言象似性的作用,有些语言使用者倾向于把否定词not放置于to和它后面的动词之间。这种不定式的出现使to和后跟动词的粘固性(boundness)受到破坏,而粘固性是语法化的一大特征。《从Methinks的演化来看语法化和词法化的密不可分》以methinks的形成过程为例,介绍了语法化和词汇化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且指出有时语法化和词汇化会发生在同一个词的演化过程中。在古英语中,me和think是可以独立使用的两个句法单位(syntacticunit),到了18世纪,methinks演化成了一个状语标记词(adverbialmarker),意为“显而易见”,其在意义上相当于“Itseemstome…”或“Itisobviousthat…”。Methinks的这种演化过程实际上是语法化的过程。词汇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成份(syntacticgroups)组合成词法单位(lexicalunit)的过程。在古英语中,methinks是两个独立的词,但到了现代英语早期,它们合并成methinks,两个词之间的边界消失。因此,作者认为,methinks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词汇化的过程。语法化和词汇化有时会发生在同一词汇的不同层面上。《英语虚拟语气句的对称与反对称》主要介绍了虚拟语气中条件句(protasis)和结论句(apodosis)从对称到不对称的发展过程。作者在中古英语中发现大量例子,证明当时虚拟语气条件句和结论句在动词时态上是保持或基本保持一致的,并且动词时态多为一般过去式。但是,从中古英语中后期开始,一部分虚拟语气的结论句中出现would+动词的用法,从而打破了条件句和结论句的对称性。作者接下去从认知角度分析了条件句和结论句失去对称性的原因。作者认为结论句是建立在条件句基础上的假想空间,说话者为了表明结论句在认知位置(epistemicstance)上要远于条件句,于是便把结论句和条件句的形态加以区分,从而使它们失去了原有的对称性。该书共引用Beowulf等十多部古典原著和多部语料库。很多所引用的句子还标有明确的年代。全书语料显得丰富而可靠。不少文章常常以一些常见的例子为题材,然后逐一深入,层层分析,如书中所介绍的indeed,pray和定冠词the的语法化过程。因此,该书中的论文既3生动活泼而又严谨务实。很多作者在古英语例文下方还注有现代英语的对照文本以方便读者理解。此外,论文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既提出本人的观点,也介绍其他学者的观点,文章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说服力。3.结语从本书所收录的论文中不难看出,语法化实际上是语言长期演变的过程。语法系统是不稳定的,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形成之中。生成语法假设语法是稳定的系统,认为语言演变是上一代的一条规则或一个形式A直接被下一代的另一条规则或形式B所取代。然而语法化的事实证明,演变都是“A>A/B>B”方式的渐变过程。在语法化的开始阶段,可能会有多个成分经历同一语法化过程,经筛选后,多数被淘汰,只剩下一个实现了语法化(沈家煊2001:序31)。语法化的过程中还常常出现脱语法化、或语法化中途停止发展等现象。《英语语法化的演变途径》通过大量真实的语料,从历时的角度具体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些英语词汇和结构的语法化过程,并向读者介绍了脱语法化、词汇化和象似性的作用等语法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是广大读者学习语法化知识和了解英语语法成分演变史的一本好书。注释①古英语时期(约公元600年—1125年),中古英语(约1125年—1500年),现代英语早期(约1500年—1750年)参考文献[1]吴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18-24.[2]杨成虎.语法化理论评述[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10-14.[3]Meillet,A.L’volutiondesformesgrammaticals[A].InMeillet(ed).Linguistiguehistoriqueetlinguistiquegenerale[C]Paris:Champion,1912.131-148.[4]沈家煊.《语法化学说》导读[Z].Hopper,P.&Traugott,E.语法化学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F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