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养康复养老中心智能化规划方案

2024-06-19 来源:爱go旅游网


医养院国际医养康复养老中心

智能化系统

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目录

部分、项目概述2

一、工程项目简介3

二、智能化系统设计目标3

三、智能化系统遵循的技术规范标准4 四、智能化系统建设内容5

第二部分、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8

章、医用综合信息集成系统(IHE)8 一、医用信息管理系统(HIS)8

二、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管理系统(PACS)9 三、检验放射科管理系统(RIS)10 四、实验室管理系统(LIS)10 五、临床管理系统(CIS)11 六、办公自动化系统(OAS)11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12 一、系统设计要点13 二、系统基本组成14 三、系统结构及特点15 四、线缆选型15 五、系统设计16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系统16 一、系统功能17 二、核心层设计17 三、接入层设计17

第四章、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19 一、设计要点20

二、系统组成及结构说明20 三、系统功能21 四、系统设计23 五、系统接口23

第五章、卫星接收及数字数字有线电视系统24 一、设计要点24 二、系统组成24 三、系统功能25

第六章、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26 一、设计要点27 二、设计目标28

三、扩声部分的选用原则29 四、系统功能29 第七章、会议系统30 一、系统配置30 二、系统功能31

三、系统结构及技术31

第八章、手机信号增强系统32 一、系统功能32 二、结构特点32 三、系统技术要求33 第九章、同步时钟系统34

第十章、楼宇自动控制系统35 一、系统功能35

1

二、系统结构及技术39 三、系统监控点设置40 第十一章、安全防范系统42 一、需求分析42 二、设计目标43 三、设计方案44

第十二章、一卡通管理系统47 一、系统功能47 二、系统结构47 三、系统技术48

第十三章、病房呼叫系统51

第十四章、诊疗仪器机房屏蔽系统54 第十五章、探视对讲系统55

第十六章、RFID射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55 一、RFID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技术优势56 二、系统设计方案57

第十七章、弱电防雷接地系统60 一、需求分析60 二、设计原则61 三、设计方案62

第十八章、机房建设系统67 一、需求分析67 二、设计目标68 三、设计方案69

部分、项目概述

2

一、工程项目简介

市医养院国际医养、康复医养院及养老中心集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综合医养院(含精准医学诊疗基地)、养老康复中心、质子治疗中心等四项功能于一身,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拟设计床位3000张,项目计划打造成集医疗、疗养、康复、养老、度假于一体的国际医疗养老旅游综合体。市医养院国际医养、康复医养院及养老中心对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功能有极高的要求.建设智能化系统目的为实现医养院管理系统中人性化管理,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的理念,其目标是: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医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患者及老人生活质量及生活条件.

随着健康服务业和互联网的融合,智能健康管理逐渐成为全球热门趋势,智能化健康管理可以为居民提供实时的健康管理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在线的医疗服务平台,为卫生管理者提供健康档案实时的动态数据,并将三方有机结合在一起,逐步深化现代化医疗、养老系统要以人性化服务为中心,寻找服务创新点,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养院。实现医疗现代化、建筑智能化、病房家庭化、其核心是建筑智能化,没有建筑智能化,就难以实现医疗现代化和病房家庭化。由于智能化医养院功能复杂,科技含量高,它的设计涉及到建筑学、护理学、卫生学、生物学工程学等科学领域,加之医学发展快,与各种现代的高新技术相互渗透和结合,都影响医养院的功能布局的设计。

几乎所有的新建和改造的医养院都要求满足智能化及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如何使医养院建筑智能化实施到位,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使有限的资金能够长期发挥作用,最终使患者及医务人员真正受益,这是一个我们智能建筑行业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医养院是为病人服务的场所,医养院建筑智能化系统具有很明显的专业需求.智能化医养院是以普通医院为基础提升了建筑“智能\"功能,虽然服务的对象和内容相同,但在就医环境上是普通医院无法相比的,智能化医养院是经过建筑师对建筑外型、色彩、内部功能布局及空间环境的精心设计,以满足人们对心理的、生理的需求,同时楼内采用了空调、通风系统、集中供热系统和病房以小开间宾馆化设计,病房内具有带淋浴设施的独立卫生和电话、广播、电视设备.

二、智能化系统设计目标

近年来,全国各个地区的医养院等级的划分评定重心都从原来的”重视医疗设备、专家技术力量、床位等硬件设施” 转移到了”重视医养院医疗服务质量、医养院管理水平等软

3

件设施\"。医养院内信息密集,流通复杂,实时性高。医养院内的信息包括医用管理信息、医学影像、检验放射数据、实验管理信息、临床信息、病房管理、办公自动化信息、通讯信息等。智能化系统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云及物联网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来更高效、便捷、准确的提高管理维护水平、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因此必须建设良好的智能化通信网络系统来形成优化合理的信息传输通道和管理体系。

归结到一句话也就是智能化系统是为应用和管理服务的。

具体地说, 市医养院国际医养、康复医养院及养老中心智能化建设的目标就是以下六点:

点、方便病人及老人就医;

第二点、缩短病人及老人候诊时间; 第三点、提高病人及老人医疗服务水平; 第四点、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第五点、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

第六点、通过智能化系统建设使医养院节能、降低运行成本。 第七点、为医养院服务质量及声誉增值。

三、智能化系统遵循的技术规范标准

智能化设计以国家相关设计规范标准为依据,在医养院信息集成,设施管理,通讯网络,安防及设备监控等方面充分采用国家及国际现行标准。 市医养院国际医养、康复医养院及养老中心智能化系统设计参照以下技术规范标准(不限于此):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339—201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4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14050—2016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201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1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2663—200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 GY/T 106—19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 19-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建筑内部装修规划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2—20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IEEE 802。3 总线局域网标准》

四、智能化系统建设内容

市医养院国际医养、康复医养院及养老中心智能化系统总体框架是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实践,将医养院的结构(建筑环境结构)、系统(智能化系统)、服务(用户需求服务)和管理四个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并参考国内外不同医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医疗物联网是未来医养院的核心,它把网络中所有的医疗资源,包括“人\"、“物”、以及所有相联的智能系统,都基于完全平等的地位进行沟通和交互,继而实现“全面的互联互通”。“数字化医养院集成智能平台”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统一管理及维护,减少使用成本;并且在平台下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医养院智能化系统建设,以计算机控制和管理为核心,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手段,建设一套先进成熟、安全可靠和具有较强开放性的智能化系统,通过应用移动计算、智能识别、数据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医养院临床业务和医养院管理两个核心的应用进行数字化、交互式、智能化管理,技术架构成熟,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降低项目投资成本,简化医养院日常维护最终帮助医养院提升管理水平和病人满意度,体现绿色

5

建筑的理念.通过综合各种技术,实现现代建筑节能、降耗、环保和生态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设计出符合医养院特殊环境的系统工程,包含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以及机房工程。

医养院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内容分为4大功能平台(医用综合信息管理、楼宇自动化管理、通信网络系统、基础平台),共24个智能化应用子系统: 平台:医用综合信息系统 1) 医用信息管理系统(HIS)

2)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管理系统(PACS) 3) 检验放射科管理系统(RIS) 4) 实验室管理系统(LIS) 5) 临床管理系统(CIS) 6)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第二平台: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 1) 楼宇自控系统 2) 安全防范系统 3) 一卡通管理系统 4) 病房呼叫及窗口对讲系统 5) 媒体显示及信息查询系统 6) 诊疗仪器机房屏蔽系统 7)病房探视对讲系统

8)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RFID射频技术) 第三平台:通讯网络系统 1) 综合布线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系统 3)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6

4) 卫星接收及数字有线电视系统 5) 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6) 会议系统

7) 手机信号增强系统 8)同步时钟系统

第四平台:智能化基础平台 1) 防雷接地系统

2) 机房建设及UPS供电系统

医养院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应将系统按功能按层次作结构化模块处理,各个分系统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之间能够数据共享,所有人机界面友好和易于操作,各系统具有开放性,在数据接口上提供与第三方系统衔接的工具,具有可扩充性和灵活性,兼容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

医养院智能化建设必须以系统集成的思想,提高医养院诊疗自动化、综合管理智能化、信息一体化的水平,以信息互通互操作构架各类信息系统。最终形成诊疗手段完备,管理科学,信息一体化、高效节能的信息化、数字化医养院。

7

第二部分、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

章、医用综合信息集成系统(IHE)

医养院管理信息系统将有助于医养院更好地组织和利用医疗信息、管理信息.在体现先进的医养院管理思想基础上,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为医养院落实工作计划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并进而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医养院管理模式,使医养院管理水平和医养院综合效益得到质的飞跃!医用综合信息集成系统(HIAS)功能包括以下系统的信息集成:医用信息管理系统(HI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管理系统(PACS)、检验放射科管理系统(RIS)、实验室管理系统(LIS)、临床管理系统(C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医养院管理人员在综合信息系统的授权下,可通过互联网和医养院局域网浏览和查询上述信息.系统应具有前瞻性好、实用性强等特点,同时根据医养院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应用模式上实现以业务流为主线的医养院管理信息系统,以医嘱和病人信息为主线展开,既要符合操作人员的业务习惯,又应满足现代医养院信息管理的要求。

一、医用信息管理系统(HIS)

医用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信息共享为宗旨。同时,医学影像及检验数据要入网。由于医养院工作的特殊性,系统要保证数据处理过程的严格规范,要遵循数据的安全、保密、统一、可监测、可靠备份等基本原则.系统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达到院内医疗质量控制、决策分析;提高医疗研究和学术水平;可进行人群、社区疾病统计、趋势分析等工作;降低医养院运行成本。基本功能包括:

1、门诊挂号管理子系统; 2、门诊核价收费子系统;

3、入出住院管理子系统(含病区及床位管理); 4、药库药房管理子系统; 5、病历病案医嘱管理子系统; 6、医生工作站子系统; 7、护士工作站子系统; 8、财务管理统计子系统;

8

9、院长查询子系统;

10、病人触摸屏查询子系统(供病人查询电子病历病案及电子处方详细费用情况) 11、病人诊疗卡查询子系统(供病人查询电子病历病案及电子处方详细费用情况) HIS体系结构应由三部分构成:网络结构、系统结构和软件结构。

临床诊疗部分主要以病人信息为核心,将整个病人诊疗过程作为主线,医养院中所有科室将沿此主线展开工作。随着病人在医养院中每一步诊疗活动的进行产生并处理与病人诊疗有关的各种诊疗数据与信息。整个诊疗活动主要由各种与诊疗 有关的工作站来完成,并将这部分临床信息进行整理、处理、汇总、统计、分析等。

药品管理部分主要包括药品的管理与临床使用。在医养院中药品从入库到出库直到病人的使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流程,它贯穿于病人的整个诊疗活动中。这部分主要处理的是与药品有关的所有数据与信息。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部分,包括:药库、药房及发药管理;另一部分是临床部分,包括:合理用药的各种审核及用药咨询与服务.

经济管理部分属于医养院信息系统中的最基本部分,它与医养院中所有发生费用的部门有关,处理的是整个医养院中各有关部门产生的费用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汇总、传输到各自的相关部门,供各级部门分析、使用并为医养院的财务与经济收支情况服务。包括:门急诊挂号,门急诊划价收费,住院病人入、出、转,住院收费、物资、设备,财务与经济核算等.

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主要包括病案的统计分析、管理,并将医养院中的所有数据汇总、分析、综合处理供领导决策使用,包括:病案管理、医疗统计、院长综合查询与分析、病人咨询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各项改革的进行,医养院信息系统已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系统,它必须考虑与社会上相关系统互联问题.因此,需要提供医养院信息系统与医疗保险系统、社区医疗系统、远程医疗咨询系统等接口.

二、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管理系统(PACS)

PACS系统是一个综合的医学影像管理系统,要求基于WEB方式,符合临床工作流习惯,

9

适合本医养院的使用.需要具有集中化管理、日常维护方便、系统安全性强、便于系统升级等特点。

要求具有如下基本功能:

1.任何节点可以预约、登记、收费、查询;

2.图像数字化无损传输,符合DICOM3。0国际标准,采用大容量服务器管理,双硬盘备份,光盘库储存(或光盘刻录),可扩展储存容量; 3.在指定诊断台上驱动胶片打印机打印胶片;

4.各节点医生能够通过计算机读片,进行各种窗技术调节、实现各种测量、标记、转换图像格式、编辑各类诊断报告;

5.方便灵活的图文报告,多种报告格式;

6.多样化的统计与影像科室管理功能,包括阳性率,病种等;

7.门诊、病房可进行影像科类的检查预约、报告查询、电子借阅片等; 8.院长查询,主任高权限分级管理,可进行图像转换、教学幻灯制作等。

应详细考虑本系统与HIS、RIS等的接口,同时要考虑与多种医疗影像设备的连接。 整个系统采取B/S结构,系统软件安装在一台服务器上,其余的客户端使用微软公司的浏览器软件。这样对于医生的计算机操作提出要求很少,只需要知道如何浏览主页的基础知识,会上网就可以使用系统.

三、检验放射科管理系统(RIS)

RIS系统是放射科管理系统,重点对影像科室各类活动的控制和管理。强调临床工作流的控制.PACS系统必须与RIS系统融合,进行综合设计。

四、实验室管理系统(LIS)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LIS,是一个能实现检验信息电子化、检验信息管理自动化的网络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将检验的实验仪器传出的检验数据经分析后,生成检验报告,通过网络存储在数据库中,使医生能够方便、及时的看到患者的检验结果.

10

通过门诊医生和住院医生工作站提出的检验申请,生成相应患者的化验条码标签,在生成化验单的同时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与检验仪器相对应;当检验仪器生成检验结果后,系统会根据相应的关系,通过数据接口和检验结果核准将检验数据自动与患者信息相对应.要求本系统具有与医嘱双向沟通、采用条码管理手段、财务自动计费、仪器双向控制等功能特点.建立LIS系统医嘱平台、LIS标本核收平台、LIS技师平台、LIS质量控制平台、科研统计分析平台等。

五、临床管理系统(CIS)

医养院临床管理系统是面向临床体检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该系统要求本着从医养院的实际应用出发,结合医养院管理信息化(HIS)、 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 检验科管理系统(LIS)的综合应用,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的优势,将信息采集点遍布医养院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形成各诊疗科室信息的互联共享,实现了病历电子化管理,无纸化办公,网络化服务的目标。

六、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本医养院OA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总目标如下:实现各类资料信息的共享、利用和开发,实现办公的无纸化、网络化;规范化管理和业务流程;加强各业务部门交流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应用于领导人员远程事务审批、决策等);实现内网(OA办公自动化系统)、外网(医养院网站)的集成处理,提高整个信息化的实施水平;

A、支持全方位化的信息化建设

医养院OA办公自动化系统对于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应有充分的体现.在新的信息化流程下,具有如下特点:

1) 收文与发文的管理思路比较清楚。 2) 会议管理实现了全方位的流程服务,。 3) 医养院管理详细目录比较明确。 B、高强度的技术标准

充分考虑已有信息系统的集成问题,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采用三层结构体系;能够支持远程和移动办公方式;采用ASP和组件开发技术;支持手写痕迹批注功能,系统用

11

户数不受限制等技术标准,使这些系统的应用范围和性能得以提升;并且充分体现了各系统间的协同作业。

C、应用和功能可以“无限\"扩展

一个信息系统要具有良好的生命周期,重要在于该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应用、功能扩展性.用户可以根据新的需要,来扩展系统应用和功能,以满足信息化全面要求.

D、支持远程移动办公

OA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支持远程、移动办公的功能.出差在外的领导或者相关人员都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医养院状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E、系统操作简单易用

要达到“化繁为简”,为用户提供一个使用方便、简单、容易的信息系统,使系统的管理维护简单、更新能力强的信息管理系统.

F、功能模块组件化、通用性好

采用平台化结构设计,并且提供丰富的信息处理功能模块,通过标准的接口,将功能摸块“镶嵌”在平台上

G、可以自定义各种流程处理

流程处理是办公管理中一个重要的事务处理.利用管理平台可以自行定义流程,满足办公的深入需要.

H、支持全文手写痕迹批功能这使得领导可以通过手写板对各种文件进行审批、签署。这使得流程更加真实、有效。

I、信息共享度高,支持广域网:

无论是PSTN、DDN、帧中继,X.25、ISDN,还是新出现的CATV、ADSL,B/S、VPN结构均能透明的使用。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数字化连接和网络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愈加重要。家庭、办公室、学校和工厂都已卷入了这场“数字化革命”,医疗保健行业也无一例外地加入了这场风起云涌的科技革命.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加、人口基数的日益增长、各种新的规章制度的出台及由于医学技术进步产生的大量数据,医养院、医疗中心和门诊部正面临着前所

12

未有的各种挑战.

医养院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数据及语音等系统的传输媒体,要求能够支持数据1000 Base-X 、100Base-T、ATM等多种传输速率的要求.在应用上应满足电视会议、多媒体的使用需求.满足综合业务数字网的要求。综合考虑后,在医养院内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全模块化结构,能够方便系统的扩展;且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当以后系统更改、设备移位时,不必重新布线,只须在相应的配线架上跳线即可。

一、系统设计要点

综合布线作为基础工程,对整个弱电系统的运行管理与性能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综合布线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易于管理和维护,集语音、数据、视频等的基础平台。由于所有布线系统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物理结构采用星形布线方式,因此所有信息通道是通用的,每条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多用户终端的应用.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不需改变布线系统,只需增减相应的网络设备及做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系统组网也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内可以多用户终端、100Base—T工作站、令牌环并存,各部门即可独立组网又可方便地互连,为合理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标准化的网络系统。各种设计规范,技术指标及产品均应符合有关国际和国家标准,并具有支持多品牌网络设备的能力。

2)系统冗余及可扩充性。选择实施的配线方案应兼顾现阶段和未来发展的要求,预留足够的扩充能力。

3)网络互通,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实现各部门、各单位的相互连接,实现资源共享和外部网络连接.

4)高传输速率。主干数据传输的带宽要达到千兆比特率。水平布线采用非屏蔽超五类双绞线.

5)整体网络的高品质.选择产品有类似项目的经验,在布线行业系统有成熟的应用案例.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6)灵活性。系统应满足灵活性的要求,网络结构即可适合计算机网络的要求,也适合电话系统的要求以及其它智能系统的要求,任何一个信息点均能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由于在

13

在物理结构上采用星形布线方式,可满足各种联网及通信要求,对几乎所有方式的网络进行支持,真正实现开放性。

7)实用性.网络布线系统能够实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和图像传输

8)模块化结构.除了敷设在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连接器和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便方便管理和使用.布线产品均采用模块化结构,可以不受网络功能、网络结构、信息点数量的限制,方便地对网络进行扩充。

9)易维护性。尽量采用建筑智能的标准部件,尤其考虑超前的应用的产品,选择不用颜色的产品,易于管理。

10)美观性.布线系统的外露部件与大楼内部装饰相协调。

二、系统基本组成

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子系统组合而成,如下图所示. 1)工作区(WORKAREA SUBSYSTEM) 2)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 3)管理(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 4)干线子系统( RISER BACKBONE SUBSYSTEM) 5)设备间(EQUIPMENT SUBSYSTEM ) 6)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SUBSYSTEM)

14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三、系统结构及特点

本设计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建立医养院的内部医疗局域网络和外部网络,且内网与外网分别布线,物理隔离。星型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单元系统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只要改变接点连接就可以使星型、总线型、环型等多种类型网络间进行转换,星型结构的布线可以实现各种网络拓扑结构,是可以满足各种应用系统及网络协议传输的布线系统,因此无论今后网络如何发展,星型结构的布线系统总是可以适应的。

四、线缆选型

按照电气性能的不同,双绞线可分为三类、五类、超五类、六类和七类双绞线.不同类别的双绞线价格相差较大甚至是悬殊,应用范围也大不相同.

除了传统的语音系统仍然使用三类双绞线以外,网络布线目前基本上都在采用超五类或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五类非屏蔽双绞线虽仍然也可以支持1000Base—T,但由于在价格上与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相差无几,因此已经逐渐淡出布线市场。

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虽然价格较高,但由于与超五类布线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且能

15

够非常好地支持1000Base—T,所以成为综合布线的主流。七类屏蔽双绞线由于是一种全新的布线系统,虽然性能优异,但由于价格昂贵。施工复杂且可选择的产品较少,因此很少在布线工程中采用。

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非常好地支持千兆以太网,并实现100m的传输距离.因此六类布线系统被广泛应用子服务器机房的布线,以及保留升级至千兆以太网能力的水平布线.作为一种长期的基本投资,综合布线应当充分考虑网络的潜在需求和布线系统的发展,选择六类产品构建布线系统。

若考虑网络将来的应用需求,理论上应安装最先进的布线产品,因为安装电缆后往往难以重新更新替代,基本上,一个布线系统至少要应用10年作为标准,能够支持4至5代的网络设备的性能更新,如果将来的网络设备需要更好的电缆才能提高数据速度.

网络主干采用光纤到楼层,内网采用六类屏蔽双绞线,特殊区域如手术室、影像科等直接光纤接入。

电话主干采用大对数话缆,分支采用三类非屏蔽双绞线。办公人员只可播打内部电话,部分科室可播打外部电话。

五、系统设计

采用星形的拓扑结构,数据信息点采用六类模块化配线架进行配线管理,建筑物数据主干采用多模光纤,语音主干采用大对数通信电缆。水平系统全部采用高品质六类双绞线做水平干线链接到各工作区,实现端对端管理,可以轻松实现工作区信息模块数据功能和语音功能的相互转换.

本系统根据工作区及房间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诊室、办公室、一般类型房间(值班室及病房护理间),其中诊室和办公室按每20平方米及20平方米以下的为一个工作区设置一个语音点两个数据点,一般类型房间设置一个语音点和一个数据点。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系统

近几年,网络技术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这一方面为医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了绝好的机会,为医养院建设计算机网络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医养院

16

网络的难度.如何把握医养院的计算机网络的需求,采用何种技术,选用何种设备,已成为今天医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组建一个性能稳定,安全性高的计算机网络将会为医养院信息化提供更坚实的应用平台。鉴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本方案除了要完全满足当前需求,还应能满足未来网络扩展、升级的需要,这就要求在方案设计时预留一定的可扩展余地。

一、系统功能

本项目建筑楼群有医养住院楼、门诊楼及辅助用房等,通过建设医养院网络,可实现以下功能:

✓ 实现设备共享,减少重复投资;

✓ 通过WEB发布,实现INTERNET信息查询; ✓ 通过远程拨号实现远程医疗;

✓ 实现病房及办公室实时监控,实时掌握病人病情变化及医生值班情况;

✓ 信息共享及统一管理,医养院的各种文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FTP等形式传达精神; ✓ 建立多功能指挥体系,便于医养院领导统一指挥。 同时满足在未来社会,医疗信息

化数字化的需求;

✓ 实现全院无线网络全覆盖。

二、核心层设计

本方案中核心交换机采用万兆三层交换技术具有灵活的模块化配置,可为10/100/1000兆比特速度的业务提供广泛的端口密度.在软件特性方面,在第2层上支持802。1Q/802。1p、4096 VLANs、端口安全、链路聚合、GVRP生成树802.1d和快速生成树802.1w.在第3层上支持基于硬件的IP和IPX、Appletalk路由、广域网链路、 RADIUS、TACACS和SSH、IP、RIPv2、OSPFv2、BootP、DHCP客户/服务器/中继、多组播、IGMP和IGMP侦听、DVMRP、PIM-SM/DM。

三、接入层设计

本方案中接入层设备选用可网管型100/1000M自适应堆叠交换机,该系列交换机是专为

17

高性能的桌机连接、工作组和服务器群或主干网应用而设计的.它们所有端口都具有二层线速交换和IP线速路由能力。该系列交换机都具有两个固定1000兆电口,两个GBIC上行插槽,每个上行插槽都可配置GBIC模块,最远可支持70KM;这种灵活性为配线室、服务器组和带有光纤铜缆线的园区网和校园网提供高速连接,提供了32GB的无阻塞带宽,为整体网络带来无与伦比的集成和交换性能。如果将来网络扩展,放置在下级分支点,既保护了用户的投资,又能做到整个网络的无缝、平滑的升级,无需做大的改动,对用户而言,这种变化几乎是透明的.该系列交换机的性能特点还包括了带有2个1000T端口,2个GBIC插槽和一个扩展槽,支持线速交换 、无拥塞 、堆叠多达144端口 、集成堆叠模块、支持多达256个VLAN、支持GVRP、WEB网管、SNMP网管。基于端口的安全性设计及端口镜像、自动 MDI/MDIX切换、IGMP v1 和 IGMP v2 防止包头阻塞(HOL)等特性更提高了其安全方面的性能.

在性能上面,由于其采用强大的32G交换结构,提供了线速的、无拥塞的交换体系,使数据可靠而有效地通过.当利用集成的堆叠模块堆叠至144端口时,背板堆叠的速度达到2.66Gbps。

在扩展性方面,由于扩展网络有三种组合方式,网络的组建可以自由选择2个固定的千兆UTP端口或者2个GBIC插槽或者1个GBIC插槽加1个千兆UTP端口。千兆UTP端口可以工作在10Mbps、100Mbps和1000Mbps.GBIC插槽可以安装热插拔的、即插即用的标准GBIC。其扩展性是相当灵活的.

在管理性方面,提供内置的Web服务器、SNMP、RMON、Console和Telnet的管理能力,所有的管理都可以在非常方便的情况下完成。

网络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采用千兆以太网、LAG技术、Spanning—tree、Port Tranking、第三层交换技术、VLAN、AFT、ALB、VRRP技术。

服务质量解决方案

核心交换机提供强大的从L2/L3/L4 QoS控制能力, 128级的流量分级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应用策略灵活的对服务级别不同的流量进行延迟控制, 可以对不同应用的最大/最小带宽保障以64k bps带宽增量进行灵活的控制。 SwitchBlade交换机高速的硬件交换技术,对各种标准的广泛支持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QoS 能力。

2、系统方案特点

1)本方案具有增强的稳定性和出色的冗余能力.网络核心具有电信级安全可靠性能。同

18

时,采用冗余结构,同时能够实现其自身模块的冗余设定,使得中心交换机和主干链路都实现双重保护,为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双重保证;

2)全面保证网络安全。支持多层的ACL及完善的QoS 功能,可以保证按医养院需要实现对主要数据的优先转发,有效防止类似“冲击波”病毒的干扰,为医养院网络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3)医养院网络实现了高速传输,同时也具有出色的扩展性。整个网络经过优化后,数据的高速传输能力和网络的快速响应能力成为现实,各个分部网络得以有机联合,为医养院的多种业务提供了可靠的网络环境。思科领先业界的高密度端口设置,为网络的未来扩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使网络的建设具有前瞻性。

5)方案所选全套产品都基于国际标准设计生产,保证了所建网络具有开放的特性,为以后医养院运行ERP等各种软件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从而保证医养院的信息化进程以统一、协调的步调前行,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本医养院网络解决方案对于大型医养院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扩展性和管理性进行了全面的考虑,为医养院的日常工作提供了一个基于国际标准的开放化的网络平台,对于大型医养院的门诊、管理、培训、研究、交流等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业务给予可靠的支持,使建成的网络与医养院的需求相匹配,完全融合到医养院的业务活动中去.该网络作为医养院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将使医养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具有更好的盈利能力以及现代化的良好形象,并能与时俱进,整合资源,使医养院的业务不断实现质的提升,帮助医养院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四章、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

数字程控交换机通常专指用于电话交换网的交换设备,它以计算机程序控制电话的接续。数字程控交换机分为长途交换机,本地交换机等.另外还有专用于信令网和智能网的类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功能为:用户线接入,中继接续,计费,设备管理等。 本地交换机自动检测用户的摘机动作,给用户的电话机回送拨号音,接收话机的产生的脉冲信号或双音多频(DTMF)信号,然后完成从主叫到被叫号码的接续(被叫号码可能在同一个交换机也可能在不同的交换机)。在接续完成后,交换机将保持连接,直到检测出通

19

信的一方挂机.

目前根据通讯需求普遍采用的有数字程控交换机和集中用户交换机(虚拟交换机CENTREX)两种方式。

一、设计要点

(1)可靠性

可靠性与平均故障时间成反比,和故障间隔时间的长短成正比,故障时间越短,故障间隔越长,则可靠性越好.可靠性与硬件故障率、软件功能失灵度及维护管理人员操作错误有关,同时也与系统成熟程度、市话局配合情况、工作条件、安装情况、使用方法及维护管理水平有关.因此,在选型时应选择用多处理器分散控制的交换机。

(2)适用性

同时要考虑将来的发展,能适应容量的扩充,考虑数据通信、长途电话通信、计算机联网、非话业务、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尽量选用软/硬件模块化结构、采用脉码调制技术PCM数字传输的程控数字交换机。另外,根据需要,应留有数字接口,在进行计算机与交换机联网时,应注意数码率一致(64kbps)、电平一致、阻抗相同。

(3)符合进公用网的要求

应了解市话局交换机型号与功能、通信网结构、今后发展槽、信号方式、接口方式等,这样易与当地通信设备接口,进行信号方式等配合,便于联合测试,有利于开通。最好以全自动方式入网,必要时可采用混合入网方式,这种方式可满足部分重要用户直拨,又可节省大量号码资源费。

二、系统组成及结构说明

(1)程控交换机系统

20

程控电话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用户间通话的接续。基本划分为两大部分:话路设备和控制设备。话路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接口电路(如用户线接口和中继线接口电路等)和交换(或接续)网络;控制设备在纵横制交换机中主要包括标志器与记发器,而在程控交换机中,控制设备则为电子计算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程序控制\"的交换机,它将各种控制功能与方法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

三、系统功能

1) 语音接续

2) 来电自动宣告,宣告音可随时更改 3) 人工/自动转接分机,进线自动排队 4) 自动夜间服务 5) 手动上下班切换 6) 自动上下班切换

7) 被叫号忙线自动宣告并有多种转接模式可供选择 8) 被叫号未应答自动宣告并有多种转接模式可供选择 9) 被叫号为空号自动宣告并有多种转接模式可供选择 10) 交换参数自适应 11) 超长时长公共语音信箱 12) 多段语音查询、多种语言提示 13) 缩位拨号功能 14) IP代拨功能

21

15) 叫醒功能

16) 个性化超长时间留言录音功能 17) 附带广播系统功能

18) 电话会议:实现用户单位召开电话会议,避免人员集中带来的不便. 19) 环路等位拨号:出局无需拨“0”主机自动识别内外线号码.

20) 完善的中断功能:入中继接续可实现直拨分机、人工转接或群呼方式,在转接时实

行音乐等待。外线呼叫设有群呼式的中继号时,设有群呼功能的分机依次循环振铃,其中任可一分机提机与之通话,其余分机立即停止振铃。

21) 多等级电话限拨:分机拥有不同权限的出局级别,分机不能拨打高于自身等级的权

限电话.一级,限制直拨国际长途,可拨国内和途;二级,限制直拨国际长途和国内长途;六级,只能呼入不能呼出,内部使用。

22) 分机连选:2个以上分机使用同一个号码,适用于内部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 23) 强大的计费方式: 多种计费方式:包括反极计费、延时计费和不计费二种方式. 帐

号计费与漫游:使用帐号拨打电话,话费计在帐号上,帐号可实现全局漫游或固定分机使用。 押金控制:计费管理设押金控制,并根据余额情况自动设置分机不同权限

24) 1-8位混合弹编号码:本系统通过本局局向码能实现1—8位任意弹性编码,不受数

字和位数的限制。

25) 语音集箱功能有:包括音乐、系统时间、报分机弹编号码和物理号码、报分机等级、

报内线来电号码、报话费、查询恶意电话等。

26) 完善的终端系统:维护管理采用先进的开发软件,系统可在WINDOWS7—10、XP、5

等平台上操作,操作界面直观、易学、易懂、无需培训. 完善的计费管理系统,适应各种不同要求,话单格式种选择。

27) 强大的转接功能 内线转接 外线转接 代接来话 久叫不应转总机 呼叫转接 虚拟

总机 直拨遇忙转总机 中继分组(32组) 来电显示:内外来电显示无误差,未闻其声,先见其号码.

22

四、系统设计

本工程用户计划新建一套技术先进的交换系统。我方建议用户新建CC08 B2000交换系统一套,数字中继120线,用户500线.交换系统通过2个2M数字中继对外实现互连,局间中继信令为NO7号信令。

医养院电话程控交换系统不仅可以为医养院工作提供强大语音服务功能,而且也可以为病房提供专线电话服务,如此提升了医养院的服务水平。

系统主要功能是要满足医养院的语音通讯的需求,为未来通讯方式发展提供扩充空间。系统要求提供模拟电话功能、数字电话功能、提供数字中继接口,用于连接同类型的数字公用网和用户交换机.目前有两种解决方式:种是建立虚拟交换网,也就是由当地电信部门负责医养院的程控交换的维护和管理;第二种是医养院自己建立程控交换机房,自己管理程控交换主机.医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采用那种方式。

如果医养院有多个分院且每个分院都有自己的程控交换主机,所有分院应进行联网,物理上每个分院程控交换系统为独立的结构,但应在联网以后使用上与原程控交换系统为一个整体,使用统一号段,逻辑上就像一个程控交换系统一样。

五、系统接口

数字中继线 局间中继线数 60 模拟用户线 反极用户比例(%) 12。5 数字用户线数 维护终端 计费终端 酒店接口 数字中继总数 总用户线数 120

800 1 1 可设置:办公人员只可拨打内部电话,部分科室可拨打外部电话。

23

第五章、卫星接收及数字数字有线电视系统

在现代智能建筑工程中,卫星电视及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是适应人们使用功能的需求而普遍设置的基本系统。从目前我国智能化的建设来看,此系统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医养院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快捷、丰富、多方面的信息必不可少,所以我们建议采用卫星接收及数字有线电视系统。数字有线电视信号经楼内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向下传送至各个病房、值班室、休息室、候诊区、会议室、示教室等,为大楼内提供国际国内的法律、经济、金融信息、新闻快讯等节目,使工作人员能够了解最新动态和信息.

一、设计要点

卫星接收及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建设重点主要是区分公共候诊区的休息、娱乐电视节目的设置和手术示教、会议室等专业教学电视的设置。通常在医养院各侯梯厅、候诊室、会议室、学术报告厅、办公室、病房、食堂等处提供电视新闻、娱乐和图文信息服务。通过自办节目播放相关科的医疗保健卫生常识,供候诊区病人观看;会议室或手术示教室考虑要具有视频教学的功能,其节目源除了一般卫星或数字有线电视外还必须考虑手术示教室现场音视频信号及远程音视频教学信号的接入。节目源为卫星接收节目和当地数字有线电视节目。系统应采用双向传输设计,应具备传送100套以上模拟、数字电视节目的容量,以适应向数字电视过渡期电视节目增加的需要.

二、系统组成

卫星接收及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由前端、干线传输和用户分配三个部分组成。 1。1前端系统

前端主要包括接收天线、本地数字信号源、数字机顶盒、功分器、接收机、调制器、混合器、放大器、自办节目设备、以及连接线缆等部件。前端信号的来源一般由三种:(1)当地电视台信号(2)卫星地面接收信号(3)各种自办节目信号。

1。2主干传输系统

24

干线主要设备是干线放大器,干线放大器用来补偿干线上的传输损耗,把输入的数字有线电视信号调整到合适的大小输出。根据数字有线电视用户总数不同,需要干线提供的信号大小也不一样。

主干传输电缆采用SYWV—75—9-4P同轴电缆,分配器之间采用SYWV-75—7-4P同轴电缆。

1。3用户分配系统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水平传输支线电缆采用SYWV-75-9-4P、SYWV-75-7—4P同轴电缆、用户分配支线电缆采用SYWV-75—5—4P同轴电缆,将主干传输电缆的输出电平通过分支器、分配器进行平衡分配给各楼层的用户终端并与用户终端——电视机连接。

三、系统功能

系统完全遵循HFC宽带综合网规范进行数字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达到860MHz双向数字传输网标准。即可以支持模拟信号又可以支持数字信号的传输.具备接入数字有线电视台光纤信号的能力。

本系统可同时接收市数字有线电视信号、自办节目信号及卫星电视信号。系统设置了两套自办节目,可以播放医养院内部节目。

2.1前端系统

前端部分提供数字有线电视信号源,数字有线电视节目源由市内数字有线电视台提供,前端由调制器、混合器以及前置放大器组成,配上分支分配器组成传输网络到用户终端。

前端处理部分:将城市有线信号进行处理后混合,将良好的信号送至网络系统。 电缆电视系统的前端主要作用是:将天线接收的信号分别调整到一定的电平,然后经混合器后送入干线;必要时将某一频道信号变换成另一频道的信号,然后经混合器混合后送入干线;将卫星电视接收设备输出信号通过调制器变换成某一频道的信号送入混合器;自办节目信号通过调制器变换成某一频道的电视信号而送入混合器;把当地数字有线电视台的信号作为主要节目源,通过前端设备传送到干线。

25

数字有线电视台的电视信号通过外网引入楼内并通过混合器送入前端输出口;自办节目通过播放器播放,调制器调整转换把信号也送入前端输出口.所有的信号通过放大器将衰减的信号放大,再通过一个二分配器分配到各楼层。由于医养院卫星接收及数字有线电视系统前端设备较多,所以必须设立机房。本系统机房暂设在地下一层控制室。

我们建议在整个系统中,采用如下频段传送相关信号: 上行频道 5MHZ—65MHZ 电视节目信号设置于 65MHZ—550MHZ 卫星和自办节目的电视信号设置于 550MHZ—860MH 2.2主干传输系统

干线主要设备是干线放大器,干线放大器用来补偿干线上的传输损耗,把输入的数字有线电视信号调整到合适的大小输出。根据数字有线电视用户总数不同,需要干线提供的信号大小也不一样。

2.3用户分配系统

此部分是将前端系统所处理的各类信号以高质量,稳定地传送至用户端,所以要求设备的指导要高、稳定性好,需严格按国家标准施工。

系统采用的全部设备邻频传输性能极好,无非线形失真,传输图象,伴音质量良好.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水平传输支线电缆采用SYWV—75—7同轴电缆、用户分配支线电缆采用SYWV—75-5同轴电缆,将主干传输电缆的输出电平通过分支器、分配器进行平衡分配给各楼层的用户终端并与用户终端—电视机连接。

数字有线电视信号经楼内数字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向下传送至各个病房、值班室、休息室、候诊区、会议室等。其中二人以上病房、候诊区、餐厅采用吊装方式或壁挂方式。

第六章、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建筑的功能要求与原来的建筑有着明

26

显的差别。特别是建筑弱电技术的高速发展,将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系列最先进的技术引入,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大大提高,综合性更强,涉及的领域更广。无论从弱电的重要性、综合性和技术难度而言,它都是建筑工程中的“重头戏\"和精华所在.

一、设计要点

考虑到了现代医养院的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而设计背景音乐系统及紧急广播系统,平时播放背景音乐及区域性广播,承担有线广播的功能,播放非紧急通知等,发生紧急情况时候,自动切换并播放消防紧急广播。

本次设计的背景音乐系统具有背景音乐广播、公共广播、火灾事故广播功能.系统由音源、智能广播中心、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等构成。该系统用于整个医养院包括医技楼和住院处,平时可在公共区域播放背景音乐。所有背景音乐可自动循环播放,播放非紧急通知等,发生火灾时,兼作事故广播使用,指挥疏散。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使用场所的特性、噪音水平、空间大小高度,并根据扬声器的扩散角度、声压等级和额定输入功率,确定扬声器的数量。广播扬声器原则上以均匀、分散的原则配置于广播服务区。其分散的程度应保证服务区内有多个广播点,可以对任意区域进行广播通知。

另外,背景音乐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掩盖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听觉气氛,要求扬声器分散均匀布置,无明显声源方向性,且音量适宜,不影响人群正常交谈。背景音乐的音量应高于现场噪音3dB。声场强度的确定与某环境下的背景噪声密切相关。各种不同的环境下的噪声声强不同,除停车场声场强度较高(55~65dB)外,其他功能的建筑环境一般均为25~45dB.声场强度的确定应与各区的背景噪音密切相关,但背景音乐的播放应能超过本底噪声3dB为宜,语言的广播应超过本底噪声6—10dB方能保证清晰度。声压级均匀,变化范围在±3dB左右为好。公共广播系统还可以起到宣传、播放通知、找人、紧急情况下广播疏散作用。该功能要求扩声系统的声场强度略高于背景音乐,以不影响两人对面讲话为原则。火灾事故广播功能作为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在紧急状态下用以指挥、疏散人群的广播设施,要求扩声系统能达到需要的声场强度,以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利用其提供足以使建筑物内可能涉及的区域的人群能清晰的听到警报、疏散的语音。公共广播、背景音乐广播与火灾事故广播共用一套扬声器。

27

二、设计目标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作为设计依据,结合贵方的需求,用最佳设计方案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使系统的功能和指标达到国内同类型系统的先进行列,是我们的总体设计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本系统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数字技术,以使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故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前瞻性和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性不仅充分保护了甲方的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本设计对此均作了充分考虑,预埋了必要的管线,预留了各种接口,极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科学性和规范性:

公共广播系统与一般音响系统不同,是一个先进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需从系统设计开始,包括施工、安装、调试直到最后验收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工作.最后提交正规的测试验收报告及全套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供甲方存档。特别作为政府拨款项目,必须确保整个工程经得起各方面的和较长时间的严格考验. 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共广播系统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效果、外部形象及投资回报,因此系统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本方案已充分考虑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中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并从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等方面,都必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本方案选用的所有主要关键设备,均取得该设备的生产厂家或代理商的授权证书,并承诺在工程设备的提供、技术支援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智能广播系统用于整个医养院包括医技楼和住院处,平时各区域可选择不播放不同节目,可在公共区域播放背景音乐,自动循环播放,也可作为消防报警,兼作紧急事故广播使用指挥疏散。医技楼和住院处有单独的呼叫工作站,可以对医养院的任何区域进行区域呼叫和播放通知。

智能化广播系统达到分区广播、定时广播、消防告警、开关强插、远程寻呼、监听、报警语音文件固化、CD播放等功能。并支持远程呼叫站的接入,可通过远程呼叫站遥控分区

28

寻呼,对医养院的任何区域进行呼叫及音乐播放。

三、扩声部分的选用原则

虽然医养院环境较为复杂,但安装有天花板.因为天花板内的空间相当于一个很大的音箱,只需安装无后罩的天花喇叭即可达到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考虑天花扬声器排布的间距,通常各扬声器间距大约等于扬声器辐射角在假想人耳高度平面的投影直径。因此,一般天花板高度为3~4m左右,扬声器的间距为8~10m(覆盖面积达50~80平方米)。决定采用无后罩天花喇叭。这类扬声器结构简单,价钱相对便宜,又便于施工.并且该类扬声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表达人声清淅响亮,完全满足室内广播呼叫的要求。

扬声器选定后,合理选用功率放大器也极为重要。一般定压式功率放大器与负载的配合,理论上只要大于或等于扬声器额定功率即可,但由于定压广播系统传输距离较长,考虑到线路的损耗和可靠性,实际使用中功率放大器配备都应留有一定富裕度,一般情况下为了简便,常按P>1。2P0(P=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P0=扬声器负载的总功率)进行配置,以保证系统的工作可靠。 1、系统分区

为便于管理,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了33个大区,即医技楼每一个楼层的公共部分按防火分区为三个分区,住院处一共划分了15个分区。 2、电源供给

注意广播主控室的电源供给要求,公共广播系统应有一路独立的交流电源,并有足够的电量供应。公共广播系统如果不用独立的供电线路,容易受到照明及其他动力设备换路干扰.广播室所有的器材都应装配在标准的机柜上,并且设置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装置。

四、系统功能

有线广播系统主要为医养院提供优雅的背景音乐和呼叫喊话服务。为了在医养院内部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背景音乐是必须的基础设施。为医生的工作环境、病人的诊疗流程及信息传递提供良好服务,对公共场所提供背景音乐或一些必要广播信息,掩盖环境噪声,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服务效率,提高医养院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医养院的环境档次。另外在消防事故发生时广播系统还能被自动切换为事故紧急疏

29

散广播,指导人群疏散.

信息源主要是本地的调频广播、DVD或磁带。由于背景音乐广播系统当发生火警时立即切换为消防广播,指挥人员疏散,在设计上与火灾报警系统设计相配合,现场扬声器均按建筑平面功能及防火分区划分支路,并符合国家的消防规范要求。公共广播的每一分区均可调节音量,根据需要调节音量或切除,火灾广播时消防信号自动强制接通。就地音量开关控制的扬声器,火灾广播时消防信号自动强制接通。

消防广播与背景音乐目前有两种切换方式:主机切换和线路切换。主机切换与线路切换相比具有施工简单、布线量小、节省投资、安全可靠的优点,因此建议采用主机切换的方式。

第七章、会议系统

会议室是医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室必须能够满足办公会议及各种不同需要,为了能更充分发挥其功能,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利用多种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会议所需要的多种格式的图文及视、音频文件。应具备图文、视频显示功能,多媒体接入功能,会议发言、讨论等功能.实现以上诸多功能的会议室离不开一套完备的多功能会议系统。该系统包括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综合会议信号处理系统、音响扩声系统、会议发言、讨论系统等诸多子系统.将会议室建设成为集会议、培训、学术交流、小型演出为一体的多功能会议场所。

一、系统配置

不同会议室的使用功能和面积不同,其配置也不相同,必须根据其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一般设置以下几个系统,使用方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取舍: 1、多媒体投影显示系统

2、数字会议系统(讨论、表决、中控) 3、同声传译系统

30

4、音响扩声系统 5、视频会议系统 6、中央控制系统 7、灯光场景控制 8、数码会议桌牌系统 9、电动会标系统

10、音像资料存档查询系统

二、系统功能

市医养院国际医养、康复医养院及养老中心设有一个会议室,将建设成为集会议、培训、学术交流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会议场所。为了能更充分发挥其功能,设备配备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电子会议设备.利用多种显示手段,展示各种多媒体资料、图文信息、进行国际、国内交流等活动。

三、系统结构及技术

市医养院国际医养、康复医养院及养老中心会议室将建设成为集会议、培训、学术交流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会议场所。为了能更充分发挥其功能,设备配备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电子会议设备.利用多种显示手段,展示各种多媒体资料、图文信息、进行国际、国内交流等活动。

系统功能分类: 多媒体显示投影系统:

采用LCD投影机,正投方式,具有多种音、视频信号切换接口,桌面远程XGA接口。能够进行多种画面的显示。标准分辨率(dpi):1024×768,最大分辨率(dpi):1600×1200,标称光亮度(流明):2600流明以上,投影距离(米):1.1-12米.投影幕尺寸120英寸。同时配置实物展台。

数字电子会议系统:

能够进行发言、讨论功能。系统主机可连接多台会议单元;系统最多可扩展连接256台会议单元,采用数字化设计,符合ISO/IEC914国际标准。可连接电脑配合软件使用实现更多

31

功能。拟定两个主席席位,10个代表席位。主席席位具有会议控制功能。

扩声音响系统:

实现会议现场的扩声,满足声音对音质高品位的要求,同时音响扩声系统效果要好,高频音色透亮具有穿透力,可以使每一位与会者清晰、舒适地听到发言者的声音。包括扩声音箱、专业功率放大器、音响控制中心及周边设备。

第八章、手机信号增强系统

一、系统功能

市医养院国际医养、康复医养院及养老中心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内电磁波信号损失严重,在此大型建筑物的电梯内、地下停车场等区域,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因此,解决好室内信号覆盖,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网络覆盖质量,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成为通讯网络优化的一个重点.直接影响着手机的正常使用。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由于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手机上线困难。因此必须采用相关室内覆盖技术解决。

二、结构特点

手机信号增强系统包含电梯内信号增强和地下停车场内信号增强。其它位置通过实地测量进行设置。移动通信信号增强系统采用两套前端,其中GSM和CDMA合用一套,小灵通用一套。

(1)覆盖范围为本座大楼,为了降低成本,采用电分布方式,而不采用光分布方式或光电混合分布方式;

(2)为了将信号均匀地分布到覆盖区,采用功分器与耦合器相结合的方式; (3)为了达到覆盖效果和方便施工,采用全向吸顶天线和定向八木天线.

2、系统组成

32

在 市医养院国际医养、康复医养院及养老中心电梯机房内设置定向天线,通过馈线引入电梯井内。在地下停车场内设置室内天线,实现停车场内信号增强。通过馈线相连引至直放主机,通过主机引至屋面的室外天线。

三、系统技术要求

无线直放站

频段范围:上行:885 ~ 915MHz,下行:930 ~ 960MHz 输出功率:上行:43 dBm ± 2dBm,下行:43 dBm ± 2dBm 增 益≥ 95dB

增益可调范围:31dB( 数控衰减 , 步进 1dB) 驻 波 比:≤ 1.4 杂散辐射:≤ —36dBm 噪声系数:≤ 5dB 输入信号:-40 ~ —108dBm 直放站

适用范围:手机号为CDMA133号 工作电压范围:220VAC ± 20% 最大无损输入功率:+10dBm 上行最大输出功率:≥ —10dBm

下行最大输出功率:33dBm ± 1dBm/27 dBm ± 1dBm/30 dBm ± 1dBm37 dBm ± 1dBm/44

dBm ± 1dBm

输入输出阻抗:50 Ω (不平衡)

工作频率范围:825MHz~835MHz( 上行 ),870MHz~880MHz( 下行 ) 频率带宽:≥ 10MHz 增 益:≥ 40 dB ± 1dB

增益调整线性:± 1。0( 增益调整 —10 dB);± 1.0( 增益调整 -20 dB);± 1。5( 增益调整 —30 dB) 噪声系数:≤ 3。5dB

33

电压驻波比:< 1。5(VSWR)

第九章、同步时钟系统

保持挂号室、门诊、各科室、手术室、病区的时间同步,以精确管理和服务。GPS时钟同步系统以卫星信号作为时间源,同时可选GPS、CDMA、B码等时间源,对时精度达30nS。产品采用表面贴装技术生产,以高速芯片进行控制,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功能强、无积累误差、不受地域气候等环境条件限制、性价比高、操作简单、免维护等特点,适合无人值守。

GPS时钟同步系统采用全模块化结构设计,不仅实现了板卡全兼容,还提供了丰富的信号接口资源和开放式特殊接口设计平台,具备优异的兼容能力.可提供多路NTP/SNTP信号、脉冲信号(1PPS/M/H,空接点、差分、TTL、24V/110V/220V有源、光)、IRIG-B信号(TTL、422、AC、光)、DCF77信号、时间报文(RS232、RS422/485、光),可以满足不同设备的对时接口要求,广泛应用于电力、金融、通信、交通、广电、安防、石化、冶金、水利、国防、医疗、教育、政府机关、IT等领域. GPS时钟同步系统的特点:

1.采用双核处理器,精度高,同步快。

2.自保持能力强,装置收不到卫星信号后,自保持能力优于0.42μS/min。 3.支持单星授时模式,适用于收星效果不佳的情况,有屋顶和贴窗天线可供选择。 4.高品质的工业级元件,高水准的电气设计,高密度集成的电路结构,使装置拥有优异的电气隔离和电磁屏蔽表现,整机无可调节器件,极大提高了装置抗干扰性能与可靠性保障。 5.GPS时钟同步系统接收天线重点考虑了防雷设计、稳定性设计、抗干扰设计, 信号接收可靠性高,不受电厂/变电站地域条件和环境的限制。

6.装置具有自复位能力,在因干扰造成装置程序出错时,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

34

7.装置有电源中断、GPS失步告警多路报警(继电器干接点)信号输出,在线监控装置的运行状况。

8.有多种工作状态指示,便于运行值班人员的日常巡视.

9.装置提供一路可编程的TTL脉冲信号(1PPS/1PPM/1PPH)供时钟的准确度指标测试. 10.装置可通过数码管显示跟踪到的有效卫星个数,直观地反映装置的收星状况。 11.装置采用全模块化即插即用结构设计,支持板卡热插拔,配置灵活,维护方便,同时为将来电厂/变电站改造扩建时增加或更改对时信号接口提供了方便。 GPS时钟同步系统详细参数:

1.时间源:GPS、北斗、CDMA、IRIG-B、恒温晶振OCXO可选; 2.电源:220V/110V交、直流自适应,双电源冗余;

3.GPS接收频率:1575.42MHz,接收灵敏度:捕获〈—160dBW,跟踪〈—163dBW。 4.授时精度:脉冲、B码:0。1μS,串口:10μS ,NTP/SNTP:1-10ms; 5.外形尺寸:1U/2U、19\"标准机箱,安装方便。

6.天线长度标配30m,可选50、60、80、100、120、200米。

第十章、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一、系统功能

市医养院国际医养、康复医养院及养老中心是一个以医疗、康复服务为主,兼行政办公一体的智能化建筑,设置有空调、冷热源、通风、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等建筑设备,这些设备分布广,需要实时监视与控制的参数也有成千上万个,这就造成了运行操作与管理的困难,使用者对于建筑物中生活条件与环境的舒适性、生存空间的安全性、设施服务的完善性、管理组织的严密性等指标日益提高,这样更给这些设备的运行带来了更高的复杂性,使用人工对其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管理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对于工艺要求复杂的设备不易控制其稳定、安全的运行,而且医养院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位置对于洁净度也有严格的规定,因此采用楼宇控制系统(BAS)已是必然采用的管理手段.

医养院建设楼宇自控系统具有五个作用:节约能源;第二管理高效;第三便于维护保养;

35

第四安全可靠;第五环境舒适,并可与其它系统实现系统集成。 节约能源

现代建筑物中的能源消耗是巨大的,其主要体现在建筑设备的能耗上.通常,建筑物的设备能耗按不同类别划分的能耗比例如图:

给排水15%其余11%给排水电梯照明冷热源与空调49%电梯7%照明18%冷热源与空调 楼宇控制系统可以充分的采用最优设备的投运台数控制、最优启停控制、最优冷热源消耗控制、工作区域照明控制、供水压力控制、室内温湿度控制等有效的节能措施后,建筑物每年可以节约10%—20%左右的能耗.如果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可统一调配各种耗能设备的用电量,有效节约电能,三至五年内即可收回投资成本,这对于使用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利益。

下面以各机电设备为例简要介绍楼宇自控系统对其控制的节能功能: 空调系统

市医养院国际医养、康复医养院及养老中心使用空调系统,夏季制冷,冬季停用。针对这一工况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控制方式:

(1)按照夏季的工况,根据设定的室内温度参数自动调节供热或制冷阀门的开启比例,可精确的保证室内温度与设定值一致,降低对冷热源的消耗。

(2)根据室内外的温差调节新风、回风阀门的开启比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室内的舒适度.即在室内外温差大时,在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的同时减小新风阀门的开启比例,充分利用回风风温降低冷热能耗;室内外温差小时,保证室内温度同时尽量大开新风比例,充分利用室外新鲜空气温度降低冷热能耗。

(3)优化启停控制:在无人工作时,可分别控制不同区域空调机组的运行启停,可根据时间表控制某区域空调机组在一定时间内低耗能运行,也可控制某区域空调机组停机,在工作时间以前启动,实现对室内预冷以节能等等。

36

照明系统

电气照明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到既保证照明质量又节约能源,是照明控制的重要内容。

照明系统在电力消耗上占有很大比例,据统计商业建筑照明电力消耗高达总量的15%,对于办公楼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是其消耗量仍是不可低估的因素。例如:走廊、楼梯、大厅等公共区域照明除保留部分值班照明外,其余的照明在下班后及夜间应关闭,人为的管理会有疏忽的情况发生,而楼宇自控系统可严格的施以定时、分区控制,以节约能源. 给排水系统

可以根据用水量控制给排水系统水泵的启停台数,从而降低能耗。 电梯及其它系统

电梯已成为高层建筑中必备的交通工具,包括普通客梯、观光梯、货梯以及自动扶梯等。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对电梯进行控制,按时间程序设定的运行时间表启停,在不同客流时期自动进行调度控制,达到既能减少侯梯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交通能力,又能避免数台电梯同时响应同一召唤造成空载运行、浪费电力.

冷水系统中可以根据供、回水温度差、流量计算冷负荷,合理控制设备的运行台数,在冷水系统供、回水总管上设置旁通阀,通过总供、回水压差调节旁通量,从而降低能耗。 管理高效

医养院这样大规模的建筑中,对于其内部的建筑设备进行人为地维护和控制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采用楼宇自控系统会对这些设备实现统一的管理和监视,操作人员可在中心控制室即可完成对设备的启停控制、监视设备运行状态、监视设备运行参数、控制设备运行工艺参数,而且设备还可以在已设置的时间表内自动启停、在预先编好的程序下自动、准确的运行.因此楼宇控制系统会大大的提高设备操作维护工作的工作效率,而且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降低运行成本。集中统一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自动生成各种报表,以便管理。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以最快时间发现及维修否则需较长时间才能找到故障点,提高了效率。 便于维护保养

以前由于没有采取自动控制,维护人员很难及时发现设备隐患,给设备管理造成很大的混乱,例如,由于灰尘、杂质等原因,过滤网会经常堵塞,当过滤网堵塞时不能及时发现,风机还在不停运转,过滤网上的灰尘会被吹入到我们的室内,污染我们的工作环境,严重时

37

甚至造成风机损坏。采用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以后,可以提前报警,以便维护人员及时处理,降低了二次维护费用,从而避免了设备的二次投资.

由于节能控制方式能有效的减少设备的运行时间,降低设备的磨损与事故发生率,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其间接减少设备维护与更新的费用。 安全可靠:

一些设备(如:冷水机组、水泵、风机等),必须在规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内运行,超过其范围,将会导致其运行工况恶化,降低使用寿命,甚至对设备造成严重破坏,一旦系统及设备出现故障,人员的安全是首要的.楼宇自控系统可以控制设备运行在合理参数范围内,保障了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并可在设备运行异常时,准确及时的判明设备故障的位置、原因,避免操作人员的盲动.

系统可以根据环境的参数自动对某些设备采取一些自动保护措施,如滤网堵塞报警等,可使设备在某些环境下不致损坏,还可以监测到设备的不正常运行情况,并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楼宇自控系统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特点,保证每个子系统都能独立控制,同时在中央工作站上又能做到集中管理,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完善、性能可靠。 环境舒适:

空调系统是以满足一定的人体舒适性为基本要求的。因此,舒适性也是自动控制系统设置时要考虑的首要原则。

如人为控制环境的舒适性,会使操作相当繁琐,且不准确,人们通常只会凭自身的感觉来判断室内环境是否舒适,然后再重复对设备的操作,调整时间长,工作量大。

楼宇自控系统可通过设置适当的自动调节,能使环境准确、快速稳定的达到符合我们需要的合理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人体舒适性指标。 集成:

作为建筑物最重要的系统,其它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物管理系统等均可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实现系统集成,实现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

如在物业管理方面出具各类报表、与办公自动化集成实现对设备预约控制,与安防系统集成实现报警联动等等.

楼宇自控系统是为保证整个建筑设备都能高效、精确、安全、可靠地运行,创造更适于人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医养院楼宇自动化系统功能包括:网络化

38

设备运行监控及管理平台、医养院空调及冷热源系统设备监控、给排水设备监控、变配电设备监控、照明及灯光控制管理、电梯运行监控,以及医养院设备节能管理,设备运行数据管理,设备故障报警管理等。

建筑面积较大,机组分布在地下至顶层不同区域,分布在建筑中任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工作是否异常,工作人员均可在控制室直接监测到,避免设备工作在非正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不清楚,或不清楚是何故障或那台设备故障,提高工作效率.

机组在程序下自动调节,无需人为操作各类阀门,控制精度高,舒适性好,且节能.即使在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到达故障点的情况下,系统会自动执行保护程序,避免设备损坏。 时间控制:

采用最佳启停控制程序对空调机组实行最佳时间启停控制。工作时间以前机组按时间表自动启动,完成对工作区域的预调节,使用者进入建筑中便能工作在舒适的环境中。非工作时间自动停机。无需人为操作,节能高效。

二、系统结构及技术

空调冷源监控系统、热水交换监控系统、空调及洁净空调监控系统、新风监控系统、送排风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电梯及扶梯监视系统、停车场照明监控系统.

系统构成符合国际和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以及本工程的需要。系统采用总线结构集散型总线的方式,以达到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减少故障风险,提高可靠性的目的,该系统主要由楼宇自控工作站、分布在各设备间的直接数字控制器(DDC)、通讯线路、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组成。具有适应最佳启停、工作循环、自动调节等能源管理功能,每个监控点应设置自动处理和设备安全保护功能。各个DDC控制器的输出/输入控制点有15%的余量。操作环境采用Windows 2000。系统为管理人员提供图形化操作方法,设计控制程序,编制符合现场综合要求的应用控制程序,具有动态图连锁功能。中央站停止运行,不影响各DDC之间的功能和设备运行。系统易于扩展和兼容。可以在工作站编程及在线传送软件到控制器不需到现场更改,不需停机,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延误,整个系统采用统一的编程语言,方便使用、学习、维护。考虑到系统的控制精度及阀门的使用寿命,调节阀采用电磁驱动或电动液压驱动。

39

三、系统监控点设置

空调冷源监控系统

➢ 冷水机组工作状态、故障报警

➢ 冷水机组启停次数、累计运行时间、发出定时检修提示; ➢ 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故障报警 ➢ 冷水机组冷冻水、冷却水泵水流状态; ➢ 冷冻水供、回水管压力、温度; ➢ 冷冻水流量

➢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

➢ 补水水箱水位监测等其他参数的监测.

➢ 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及流量计算实际制冷负荷,按冷水机组额定制冷量,调节

冷水机组运行台数;

➢ 根据DDC内部所存储的冷水机组累计运行时间,在不需要开启全部冷水机组时,启动

累积运行时间短的冷水机组,关闭累积运行时间长的冷水机组,自动进行时间均衡调节;

➢ 按正确顺序依次联锁启停外围设备(包括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和电动碟阀); ➢ 根据冷冻水供、回水总管压差,调节旁通阀开度,保持冷冻水供水压力的稳定; ➢ 根据冷却水供水温度,通过调节,使冷却水供水温度达到设定要求;

以上工作状况可用文字或图形显示于彩色显示屏上,也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作为记录.

热水交换监控系统

➢ 电热锅炉及蓄热循环水泵的状态及故障报警 ➢ 各换热机组的设备状态及故障报警 ➢ 蓄热水池的高、低液位及超高位报警 ➢ 分集水器的压力、温度 空调及洁净空调监控系统 ➢ 室外温湿度的测量; ➢ 风机的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

40

➢ 电加热器的开关状态

➢ 过滤器阻塞状态,并产生报警信号 ➢ 盘管的防冻温度,并产生报警信号 ➢ 回风的温度、湿度

➢ 送风机累计运行时间。当累计值达到设定值时,发出检修报警信号 ➢ 机组合理启停控制

➢ 按夏季、冬季、过渡季节,正确启停相关设备 ➢ 根据防冻温度,开关电加热器

➢ 根据回风温度与室内温度比较,调节表冷器达到设定温度要求 ➢ 根据回风湿度与室内湿度比较,调节加湿阀达到设定湿度要求 ➢ 新回风阀门比

➢ 与消防系统联锁,发生火警时,风机自动停机。 新风机组

➢ 风机的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 ➢ 电加热器的开关状态及故障报警 ➢ 过滤器阻塞状态,并产生报警信号 ➢ 盘管的防冻温度,并产生报警信号 ➢ 送风的温度、湿度

➢ 送风机累计运行时间.当累计值达到设定值时,发出检修报警信号 ➢ 机组优化启停控制

➢ 按夏季、冬季、过渡季节,正确启停相关设备 ➢ 根据防冻温度,开关电加热器

➢ 根据送风温度,调节表冷器达到设定温度要求 ➢ 根据送风湿度,调节加湿阀达到设定湿度要求 ➢ 新风阀与风机联动 送排风系统

➢ 地下停车场空气诱导器的控制及设备状态监视

➢ 按夏季、冬季、过渡季节,与空调机联动正确启停相对送排风机 ➢ 送、排风机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

41

➢ 送、排风机累计运行时间。当累计值达到设定值时,发出检修报警信号。 ➢ 电动风阀与风机联动运行;

➢ 与消防系统联动,发生火警时,风机工作状态自动转换。

以上工作状态、参数及流程图形可显示于现场控制器显示屏和中央监控微机的彩色显示屏上,并可经打印机打印出来作记录。 给、排水监控系统

➢ 水箱/水池高低水位监测;

➢ 各给水循环水泵的状态及故障报警; ➢ 根据集水坑水位,控制水泵的启停; ➢ 监测水泵运行状态; ➢ 排水泵运行时间的累积。 电梯及扶梯监视系统

➢ 对电梯运行状态、故障监测; 停车场照明监控系统 ➢ 照明的开关状态;

➢ 对停车场照明的合理控制,以达到节能目的.

第十一章、安全防范系统

一、需求分析

安全防范系统是医养院建设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养院安全、智能化管理的体现,对于监督医疗水准,提高医务人员办公效率,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医养院财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把罪恶的手伸到了医养院,严重危害了医养院和病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更好的改善医养院的环境,医养院应建设一套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医养院监控报警系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个可行的医养院监控报警系统,首先满足集中监控;系统容量大;防范功能齐全;传输方式简单;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维护方便;性能价格比高等要求.在监控系统中,集中监控方式能保证这些功能,既能保证低成本又能保证监控效果更佳,具有可扩展性,开放性

42

和先进性。

医养院的门诊部、住院部是医养院的窗口,这里的形象代表着医养院精神,医疗的质量和医生的医风医德,这里也是犯罪分子扒窃的重要场所,他们抓住病人复杂的心理,不良的身体状态和安全意识不强的缺陷进行扒窃活动.

医养院的手术室是医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部分,一般医养院的医患事故就发生在这里,医疗纠纷是长期困扰医养院管理工作,涉及到的经济损失很大,在这里加强管理是特别重要。

医养院的药房、药库是医养院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直接体现到医养院工作保障有力。

二、设计目标

1、设计目标

本安防系统主要包括: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入侵报警子系统组成。本设计提出如下主要设计目标:

建立硬盘录像系统,计算机数字监控系统是将数字化视频图像记录与多画面图像显示功能和监视报警功能结合在一起,具有灵活方便等特点.

采用视频线缆传输方式,因为医养院环境复杂,楼宇布局结构不尽相同,监控点分散与监控中心的距离较远.

系统设计静态监控和动态监控相结合.设计监控系统的监看方式采用电视墙监看,报警与图像联动。

设计的系统具有远程监控功能,使医养院监控系统通过网络可与附近的公安防护系统连为一体。

设计的系统容易扩充。增加监控点不需要更改主控设备。

2、设计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要求,本设计遵循可靠、先进、经济、兼容并举的方针,具体体现在如下:

可靠性——由于本系统用于不间断工作的情况,因此必须确保系统能够长时间无故障

43

工作。我们在系统硬件设备的选型上确保高质量,其中关键设备全部选用国内外知名厂商的产品和专用设备,以减少故障发生。

先进性—-系统各项功能齐全,所选用设备为目前本领域所能使用的性能优秀的产品,系统整体技术含量在今后五年内不落后,并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升级、完善.

经济实用性-—目前可用于本系统的设备器材品种繁多,性能、价格差别很大.在确保系统可靠、先进的基础上,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同时各项功能的设置都以满足大楼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对于不能给本工程带来实际应用价值和可能导致系统可靠性下降的技术一律不采用,避免浪费投资。

兼容性-—当今智能技术、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等发展迅猛,大楼内为适应形势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所以本系统必须是一个兼容性强的系统。

三、设计方案

1、系统概况

本系统由矩阵管理主机管理,视频监控画面由显示器显示。录像由硬盘录像机记录,监视视频画面。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无论从配套设施方面,还是从医养院管理角度出发,现代化的医养院都必须突出体现安全性、高效性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与入侵报警系统等安防子系统密切的相结合,保证整个医养院的安全,就必须有一套性能齐全,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监视区域的现场情况,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处理和取证能力,有利于及时发现事件将事件消灭在萌芽阶段,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录像取证工作,有利于为医养院创造一个安全稳定,长治久安的环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对大楼内各重要进出口通道,人行楼梯,主要技术区域、重要非技术区域,电梯前厅、轿箱及医养院周界进行电视图像监视,监视图像传送到大楼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整个医养院进行实时图像的监控和记录,使保安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医养院内的情况和动态。授权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浏览监控图像,以及调用历史监控图像资料。电梯摄像机要充分考虑抗干扰问题.

44

本系统摄像机设置位置包括:室外周边庭院、各楼出入口、电梯前室、电梯轿厢、楼梯前室,护士站、挂号、收款、重要出入口均设置摄像机,监控楼内的情况.

室外摄像机采用彩色转黑白低照度摄像机,满足昼夜照度变化大的监控环境。电梯前室、楼梯前室,护士站、重要出入口均设置定点半球摄像机,既能保证整体装修的效果,又可以满足监控环境的要求。挂号、收款等采用枪式摄像机便于安装到合适的位置.在所有电梯轿箱设置电梯专用摄像机,保证电梯内的安全。监控中心设置在医技楼一层监控室,并且在护士站设置本层分控.

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设置位置主要为医技楼和住院处各层走廊楼梯通道口、候诊、收款、药库等及电梯轿厢,大厅设置动点摄像机. 2。1、系统工作原理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由摄像部分、传输部分、显示控制记录部分三大块组成。系统摄像部分将被监视现场的情况转换成视频信号,通过系统的传输部分将该信号送到监控中心的显示记录部分,将该视频信号转换成图像显示出来,同时将图像信息记录下来。

系统设计考虑到系统先进性和稳定性,采用目前比较先进并最成熟稳定的模拟和数字相结合技术,可以保证在今后几年内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系统为有线星型拓扑方式,由矩阵主机管理视频的切换,显示有电视墙显示所需的图像,图像存储记录采用数字硬盘技术. 2。2、摄像部分

摄像部分包括:摄像机、镜头、防护罩、安装支架等。它主要负责摄取现场景物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经视频电缆将电信号传送到控制中心,通过解调、放大及将电信号转换成图像信号,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

本系统摄像机根据所监控的区域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快球彩色转黑白摄像机、彩色半球摄像机、枪式摄像机、电梯专用摄像机等. 2。3、传输部分

传输部分设计分为图像传输和控制信号传输两部分。本系统图像信号传输距离最远不超过300米,因此采用同轴电缆传输视频基带信号的传输方式,线缆室内为SYV75-5;系统的控制信号采用两芯屏蔽线将控制信号进行数字编码进行传输,采用总线制手拉手方式,传输距离最大为1200米,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视频电缆与电力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米;与通讯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1米. 2。4、控制及显示部分

45

控制及显示系统包括输入输出信号的切换、录像和报警处理等.控制主机采用矩阵系统,内部具有CPU控制,扩容冗余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容错检错能力(例如视频丢失报警等)能够输出RS485总线遥控编码信号,采用主同步方式稳定切换图像。具有内同步时间编码字符显示功能。可以通过通信控制模块进行内外通讯联络。系统功能遥控信号采用屏蔽双芯双绞线传输编码控制信号,在现场解码器解码后的控制信号用多芯控制电缆将控制信号送到执行机构如镜头、云台等.同时利用多媒体微机配合电子地图进行友好人机界面操作,只需用鼠标操作,就可以实现所有功能,便于运行和维护方便.数字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结合了传统监控系统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一般监控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

采用彩色监视器显示彩色或黑白图像.监视器的灰度等级、分辨率高于摄像机的灰度等级、分辨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摄像机的功能,因此本设计电视墙选用2*6=12台21英寸彩色显示器显示相关图像.控制台设置一台15寸监视器。录像采用9台16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用于24小时监视录像或报警录像,可以通过设置进行多种录像模式的选择.录像时间为15天24小时不间断录像。录像采用H。264格式.录像机对录制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压缩,具有存储量量大,回放图像质量高,不可编辑更改的特点.16路输入,总资源600帧/秒显示及回放可以达到全实时,无动画效果,图像平滑顺畅,并具有网络视频传输功能.录像机网络管理工作站与报警工作站共用.

3、入侵报警子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是防范非法入侵行为的报警系统.本系统报警探测器主要包括:报警按钮,报警主机。报警按钮主要设置在收款处、财务。该系统内的设计均考虑了各种复杂情况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并加入算法和处理器实现软硬件补偿,从而准确的区分各种人为入侵行为。

3。1工作原理

前端报警探测器的报警干接点信号由报警接口模块采集,转换为串行信号由总线形式传回监控中心报警主机,并由报警主机处理报警信号并做相应处理.报警信号通过报警接口设备传至矩阵并接入监控多媒体。通过报警多媒体可布防、撤防、电子地图及监控录像联

46

动设置及显示.

第十二章、一卡通管理系统

一、系统功能

市医养院国际医养、康复医养院及养老中心“一卡通”系统,覆盖了整个大楼内用户(职员)的身份识别、出入口控制与门禁管理、保安巡更、车辆进出管理等.门禁与视频监控联动。停车场管理系统与安全防范联动.通过一张感应卡实现一卡多用,通过正确无误地识别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身份,从而在门诊、住院、信息、病历、护理等方面实现准确有效地管理、引导等功能。医养院一卡通包含三个内容: 1)医养院工作人员一卡通

工作人员每人使用一张卡,用于开门、考勤、身份识别、通道控制(治疗室、器械室等)、就餐、停车场停车、内部购物等商务活动; 2)来院疗病患者一卡通

患者每人使用一张卡,用于挂号、门诊收费、门诊取药、费用查询、住院登记、住院收费、住院结算、住院/出院患者信息查询、病案查询、护理管理、病员引导等. 3)医疗救护车辆等医养院专用车辆的一卡通

每台医养院专用车辆配备一张卡,用于专用停车场管理、出诊管理、燃油管理等。

二、系统结构

本系统由门禁管理子系统、考勤管理子系统、消费管理子系统、停车场管理子系统、诊疗卡管理子系统组成.总体结构为总线加星型结构。

通过电脑对持卡人开门权限和进出时间进行设置.要求门禁与视频监控联动。在医养院的重要通道和办公室设置门禁系统,如医养院的手术区通道、挂号收款、药局、监护中心,无菌病房、计算机房、交换机房、配药室、实验室、器材室、药品库、血库等重要区域。手术区通道、监护中心、计算机房采用双向刷卡开门,以增加安全性。其它部分进门单向刷卡开门,出门按开门按钮开门。

在医养院大堂医护人员通勤口或电梯厅入口处设置考勤机作为主考勤点,对工作人员的

47

出勤情况进行最初的统计,同时,在各个楼层分别设置考勤机,使各楼层的医护人员可方便的在本楼层进行上班登记,这些数据统一汇总至考勤管理工作站,从而实现统计全员出勤情况,为财务部门电子化结算工资提供考勤的原始数据。

医养院停车场智能停车场设计,通过授权持卡人以区分停车场的使用权限.通过对医养院停车场出入口的控制,完成对车辆进出及收费的有效管理.车辆进出及存放时间的记录、查询;外来车辆收费管理;医养院内部员工车辆存放管理;医养院内停车场的出入口处设置非接触式感应卡控制器和闸门,以实施对停车场的车辆管理,以及持卡信息记录(持卡人姓名、进入时间、离场时间等);管理进入停车场车辆与闭路电视车牌识别系统联动,可以记录与进出车辆同步的车型与车牌号的影像资料,以强化进出停车场的核查,以防止盗车事件的发生;采用非接触式感应卡系统;

患者每人使用一张IC卡,用于挂号、门诊收费、门诊取药、费用查询、住院登记、住院收费、住院结算、病案查询、护理管理等。门诊管理工作站处理患者挂号、选择医生、就诊、接受治疗、交费、取药等事物;住院部管理工作站处理患者住院登记、接受手术治疗、护理、交费、取药、结算等。

三、系统技术

“一卡通系统\"的核心技术在卡片上,目前,世界上有IC卡、磁卡、ID卡等多种技术,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比较表: 序号 卡类名称 比较项目 MIFARE—1 IC卡 计费智能卡 LEGIC卡 (标签卡) ID卡 (早期标签卡) 磁卡 (符号卡) 1 卡片名称带运算程式CPU及属性 属智能卡 不带CPU不能称卡中仅带一组密最早期的带识智能卡,仅可称码,不能称IC卡,别卡片,卡中的IC标签卡 可读可写 不分区 更不是智能卡 只读不写 无区域 符号是公开的 只读不写 无区域 仅一组密码 几十个字节 取决于 2 3 4 5 读写功能 可读可写 存储区域 16区,各区独立,各自密码 仅一组密码 仅一组密码 1Kbit 几十个字节 单向读取 存储容量 8Kbit 读写可靠使用CPU数据运单向指令读 48

性 算保证,一旦确写,卡片晃动认,数据健全可太快,会出现靠 数据录入残缺不全,或反向充值 以CPU连点识别,防伪能力极强 卡片和读写器的CPU以固定密码可靠,但易 受干扰 磁带、磁 头质量 6 防伪能力 防伪,极易解无防伪能力 破 无防伪能力 7 卡片防伪相互以随机变换的模式 密码组合经双向多重的认证运算确认 单向固定 密码认证 卡片不认证 无认证 8 认证方式 多重双向 单向 此时会产生后台PC机 单向认证 后台认证 防冲撞能力 9 (多卡同在读写区) 读写器可令各卡冲撞,损坏读片有序读写工作 写器和卡片的数据 数据残缺不予录无CPU数据残不能工作 不允许 10 数据运算 判断能力 入,以CPU运算缺或异常仍卡片无判断能力 判断 能录入 无运算判断能力 49

卡内在相同的CPU之下有16个各自带密的区只能进行同区域独立性 域,各区域可以一软件数据各自以不同的方库内的交易,式,后台软件及而各自无防硬件进行独立交伪能力 易,相当于拥 有16张卡片 可以进行16种各只能进行同一卡多用功能 自授权,各自结一软件数据卡中仅存一组算交易,而享有库内的交易,符号,无区域可不能一卡多作 各自同等防伪能而各自无防言 力及可靠性 抗干扰能力 伪能力 卡中不存使用记录及数据 11 无区域 12 卡中带有CPU,能单向认证、读读写距离稍大,不能抗磁、电、很好地排除干写,无抗干扰即抗干扰能力水、潮、弯折、扰,正常工作 能力 较差 磁粉脱落的影响 淘汰产品,国外一些国家已明令禁止用新项目 13 在Legic卡(标Mifare—1的技术的先进性 签卡)的基础上前期过渡产最早期的标签发展完善而成,品,目前只有卡,已界定不宜得各国认可而风极少数公司用于款项交易 靡全球

14 生产应用 50

第十三章、病房呼叫系统

一、 系统概述

来邦智能医护可视对讲系统 基于局域网(可跨网段跨路由)传输技术,专门用于医院,可实现病人、护士、医生之间的求助呼叫及双向高清可视对讲;医生、护士可通过病床终端刷卡查阅医嘱、病历信息;病人可刷卡查看手术安排、治疗费用以及进行在线点餐;护士可扫描核对病人输液/发药信息;病人可服务评价、电视直播、视频点播、远程探视等。

本系统核心产品有:护士站管理主机、服务器、液晶病员一览表、医生值班室主机、病房门口机、智能病床终端、卫生间呼叫按钮、走廊液晶屏、病房门口三色灯等。可实现病人在病房或卫生间有任何情况一键呼叫远程对讲、对医生/护士的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点播电视或视频;同时具有医生、护士刷卡查阅病人病历、医嘱等信息。

本系统采用来邦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技术,彻底解决了网络对讲时的回音、啸叫。视频采用H.264,广播采用MP3、通话采用32K音频采样。是目前国内医护对讲项目的首选产品

二、 系统连线图

本系统是基于IP网络和总线结合的传输方式。各级网络管理主机、智能医护终端、软件广播对讲主机、网络/模拟病房门口机、网络病区门口机、网络病床分机、多媒体控制盒、服务器等均利用网络进行

51

传输;

数字/模拟门口机与三色门灯是一根3芯线连接,与洗手间防水按钮是一根2芯线连接;

主机、病房门口机、智能医护终端、多媒体控制盒、服务器均配有专用电源单独供电,防水按钮、门灯均由病房门口机供电,病区门口机通过电源箱给电控锁及自身供电。系统内最大可配置600台管理主机。

三、 系统主要功能

呼叫对讲:

·可视对讲:护士与病人、医生与病人、护士与医生之间均可实现双向高清可视对讲。 ·移动终端对讲:医生、护士可通过PAD、手机与病人之间实现双向高清可视对讲.

·远程对讲:病人家属与病人之间可实现远程双向高清可视对讲;专家、医生、病人之间可实现三方远程高清可视全双工对讲。

·病床呼叫:病人通过智能病床终端可呼叫护士站或医生,并可实现双向高清可视对讲。 ·洗手间紧急报警:洗手间病人可向护士站主机紧急报警.

·病房门口机呼叫:病人、家属、护士通过病房门口机可呼叫护士站、医生。

·输液报警:输液完毕,智能病床终端通过外接的输液报警器可自动阻断输液,并向护士站主机报警。 ·呼叫护工:病人及家属通过智能病床终端上的手持呼叫器可呼叫护工.

·病区门口呼叫对讲:家属可通过病区门口机呼叫护士站,进行高清可视对讲及远程开锁,实现门禁管理功能。刷卡扫描:

·医生、护士通过在智能病床终端上刷卡,可查阅病人病历、医嘱等信息;也可用作统计查房记录,便于医院的日常管理。

·病人通过刷卡可查看手术安排、费用查询等信息;也可作为在线点餐时的身份确认.

·护士在对病人进行输液、发药时,通过智能病床终端手持自带的扫描器扫描药单的条形码,用于病人信息的核对。

·病人可通过智能病床终端手持自带的扫描器扫描药品的条形码,用于药品信息、价格等查询。 营养点餐:

·系统可以与餐厅订餐系统对接,实现患者在病房内就可以进行远程在线订餐。服务评价:

52

·病人及家属通过智能病床终端对医生、护士的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电视直播:

·通过接入有线电视信号到视频服务器平台,智能病床终端均可共享有线电视信号,实现电视直播功能。 视频点播:

·可点播VOD服务器中预先录制的节目、医院自办频道、科室自办频道等视频.远程探视: ·病人家属通过手机或电脑对住院病人进行远程探视,并实现双向可视对讲.远程会诊:

·系统支持会诊专家与医生、患者间的远程交互式音视频会诊,实现患者在病床上就能接受专家远程会诊服务。其他功能:

·信息发布:系统具有全区发布、分区分布、定时发布功能,可发布文字、图片、音视频信息;并可实时插播信息。

·信息查询:通过智能病床终端可查看病人的医嘱、费用、责任医生/护士等信息。 ·上网浏览:病人通过智能病床终端实现上网浏览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

·录音录像:①主机可对通话过程录音录像(本机SD卡录音录像),并能查询播放、储存、上传至服务器。 ②对讲分机可将自带摄像头所采集到的音视频,实时传输到网络硬盘录像机(NVR)上进行存储、回放。

·公共广播:主机可对终端进行全区广播、分区广播、定时广播;广播方式有MP3文件广播、喊话广播、外接音源广播.

·系统对接:智能医护系统可与医院的HIS、PACS等系统无缝对接。

四、典型案例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创办于1947年.2014年医院启动了改扩建工程,。医院首批开放床位800张,设有

多个临床医疗科室和高档次服务病房。为实现医院现代化、网络化管理,以及全面体现高质量服务体系医院以招投标方式选用了来邦智能医护可视对讲系统(IP网络)。 项目设计中,首批开放床位800张,共每个护士站各放置1台IP网络护士站主机、1台液晶病员一览表;800张病床,每张病床分别安装1台智能医护终端和1台输液报警器;300间病房,每间病房门口需安装1台病房门口机、1个门灯,同时每个卫生间需安装1台防水按钮;各病区门口可安装1台病区门口机;以及用于系统中其它相关设备。

53

系统基本功能需求如下:

1、要求每个智能医护终端可以与相应的病区医生、护士进行呼叫对讲. 2、各病房门口机可显示住院病人详细信息及责任医生、护士的信息和照片. 3、各护士站主机可相互托管,并可相互呼叫及双向可视对讲.

4、系统要与医院的HIS系统联用,读取病人的最新信息,显示到护士站站主机、病房 分机、液晶显示屏等设备上.

5、病人或家属可针对责任医生、护士进行评价,同时可进行观看电视直播节目。 6、病人可实现远程点餐

7、护士站主机可以将呼叫日志、通话内容录音并保存,以便日后查询.

8、可利用液晶显示器做信息看板、电子一览表、走廊显示屏;系统具有信息发布显示功能。 9、领导办公室与护士站以及护士站与护士站可相互呼叫、双向可视对讲。

第十四章、诊疗仪器机房屏蔽系统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手机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它有也着很高的变频和射频辐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这种辐射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可能大家不一定全知道。这种突变的辐射信号,轻者干扰周围的精密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如在医养院,会影响到心脏起博器、心电图记录仪等一系列精密的仪器,导致医生诊断失误。重者会产生静电火花,引爆可燃气体,对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对诊疗仪器机房进行屏蔽.手机信号屏蔽器能在指定的范围内形成表态屏蔽磁场,使移动电话在指定范围内无法打出和接入,也就无法形成突变的辐射信号,从而达到强制性禁用移动电话的目的,为医养院诊疗仪器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54

手机信号屏蔽器能在指定的范围内形成表态屏蔽磁场(即移动电话无法接收到此信号),使移动电话(包括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各种小灵通)在指定范围内无法打出和接入,也就无法形成突变的辐射信号,从而达到强制性禁用移动电话的目的,为医养院安全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1)频段覆盖全,屏蔽范围可选择

各种GSM、CDMA移动电话、包括小灵通均可屏蔽,并且只屏蔽基站信号的下行频率,不会干扰上行频率,不影响周围基站的正常工作. 2)对移动电话无损伤

手机信号屏蔽器只在移动电话进入屏蔽区内时使其无法发送或接收电信信号,一旦离开屏蔽区即可恢复移动电话的正常使用. 3)技术参数

发射频率 825~960MH,1800~1990MHz,AMPS, GSM,DCS,ETACS,TDMA,CDMA,WCDMA WLL, PHS WLL, PCS/TACS.总输出功率 1。0 / 3.0 W.信号干扰有效范围 0—25米半径(可以调节)并且带有红外感应。AC电源输入 90~240 V 50/60Hz。

第十五章、探视对讲系统

对于需要特别护理和隔离病房,探视者是不能进入病房的.为了使探视者与患者之间能沟通交谈,可分别在病房内及探视处设一套可视对讲机,探视者可与患者隔窗对话.为了在探视时间便于管理和减少交叉感染,可在隔离病房区设若干探视间,内装可视电话对讲系统,在非探视时间内或不能进入特护病房的家属可通过可视对讲电话和病人交谈。

第十六章、RFID射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是医养院机构的资产构成的最重要组成之一,是完成单位正常的管理和运行的重要保障。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发挥固定资产的最大效益,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和闲置,受到了广泛重视.国家出台了医疗等各行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保值、增值,正确核算资产的数量及价值,明确经济责任,监督并促进固定资产的妥善保管和合理

55

使用,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能,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

然而在当前,固定资产更多的借助于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和手段,数据的采集和录入一直以来都是手工操作,效率低下、差错率高。条形码技术的运用使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条形码技术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令它们无法全方位地进入到资产管理领域的工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前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固定资产管理的财务管理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之间缺乏业务联系和业务沟通,使得账面无法反映资产的存在;不少单位拥有大量的昂贵资产,但没有集成的信息系统,缺乏有价值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固定资产的管理困难,工作效率低;固定资产管理中资产卡片和资产实物不符;难以有效控制固定资产流失;资产清查费时、费力,效果有限,且“前清后乱”;运营成本难以及时、准确的核算.

近几年迅速兴起的RFID技术可以使上述情况得到彻底的改观,使进一步快速高效地实现资源管理真正成为可能。我们对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做了研究,设计开发了基于RFID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践证明,运用RFID技术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明显地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很好地实现各项管理目标。对用户而言,也使用日常的管理操作变得方便易用.

一、RFID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技术优势

条形码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已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运用这种条形码标签来标识和管理各类物品也被大家广泛地接受。但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固定资产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条形码标签的某些特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网络时代的高自动化智能管理要求,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在具备传统的条形码标签的同时,还能满足更高的自动化要求,正好可以取代传统的条形码技术.这种技术已日益成熟,应用成本越来越低,比较适合在部分自动化程度要求更高的领域取代传统的条形码技术.RFID 电子标签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

电子标签使用寿命长,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环境,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读取数据不需要光源,甚至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读取距离更远,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可以写入和存取大量数据,写入时间相比打印条形码更少;标签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能够同

56

时处理多个标签;标签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能够轻易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可以对RFID 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等。

RFID系统的缺点是标签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使用,其应用成本已在逐渐下降,部分管理领域中人们已开始接受这样的成本,相对于价值不菲的固定资产而言,电子标签的成本人们可以接受。RFID技术是随着现代固定资产管理对效率、信息流和灵活性的要求的提高应运而生,其应用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大大缩短资产管理各环节的时间,提高整个业务操作效率;并具有大批量数据实时采集能力,缩短库存盘点时间,增强库存盘点的准确性;借助于行业标准和信息共享,可以实现资产在整个流通环节的跟踪,明确出错环节,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二、系统设计方案

本设计基于RFID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覆盖了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所有业务,包括固定资产验收、增加、处置、变动、调剂、分布、清查、统计、分析、帐表、上报数据等各项功能,设计的目标是实现各种管理过程的自动化,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统计、查询和掌握资产的实时状态及使用情况。

基于RFID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数据统一存放在数据中心服务器,各部门(或区域)通过IE浏览器对本部门(区域)内的业务进行管理.该系统硬件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各区域管理计算机、打印机、出/入库读写器、位置读写器、移动读写器、RS-485接口卡、电动控制门和报警检测装置等。系统硬件结构如图所示:

系统硬件结构平面图

57

其中数据中心服务器是整个固定资产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固定资产信息数据库、部门信息数据库、资产知识库等数据。各区域管理计算机用于完成本区内的资产申购、申领、维修、保养登记等作业管理。区域管理计算机通过RS—485接口卡与各种读写器相连接并对它们进行控制,位置读写器记录和实时检测资产存放的位置,出/入库读写器控制电动控制门、采集资产出入库记录等。

本系统的软件采用B/S结构,软件架构如图2所示。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所用到的资产信息数据库、部门信息数据库、资产知识库等数据均存放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上,这样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统一维护。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功能在各区域管理计算机上均可进行操作,由于采用B/S结构,各台区域管理计算机是对等的,它们的操作对服务器来说也是平等的,各用户所能进行操作的功能根据用户的权限而定。

软件采用B/S结构的优势在于更加方便系统的升级和维护.对固定资产软件系统的修改只需要在服务器上进行操作即可,区域管理计算机上不做任何修改,大大减轻和系统的维护工作量。数据集中在数据中心数据服务器上,也便于数据的管理和共享,从服务器上随时取出的数据即是当前最新的数据,避免了以往的分散管理方式在不同计算机上可能保留着不同版本的数据,容易出现统计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系统中各主要模块的功能分别为:

用户管理模块只有系统管理员有权限操作,为各个用户分配进入系统后所能执行的权限。各用户的权限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分配,系统把用户分成超级用户组、高级用户组、管理组和普通用户组,各个组赋予不同的权限。系统创建用户时,首先指定该用户的组别,并把该组的所有权限分配给该用户,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对该用户的权限做进一步修改,可以增加或取消一些特定的操作权限。

58

采购申请模块由各部门的管理组人员进行操作,把所在部门需要购买的设备清单汇总后提交给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组人员通过申购审批模块,管理来自各部门的采购申请,对合理的申请予以批复,交相关单位进行集中或分散的采购。领用申请模块和申领审批模块的操作与此类似。

资产入库和出库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物品种类、数量较多,工作量较大,也比较容易出错,出错直接影响后续环节的操作,也可能造成资产的损失。本系统采用人工检查和自动化办公双重管理,严格资产实物和资产卡片信息一一对应,确保系统中的数据记录和实物相一致。

由于采用了电子标签,资产盘点模块的操作比传统的盘点方式要简便很多,这也是本系统的最大特点。对于资产集中放置的场所,如仓库、办公区、生产车间,可以利用位置读写器方便地读取各资产的信息。只需要发出盘点操作命令,盘点任务几秒钟内就可以完成.对于资产太分散且不适合放置位置读写器的地方,可以采用手持设备读取的方式,盘点操作的效率相对于传统的方式也有明显的提高。

资产的异动和维修,特别是报废管理,是容易造成资产流失的重要环节,系统均设置了较高的权限,只有高级管理组的用户有审批权限.查询和统计等功能模块在传统操作方式的基础上,设置了更加灵活的操作和报表方式,方便了用户的管理和操作。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申请、入库登记、申领登记、借用转让、维修保养、折旧报废、资产盘点、状态查询等主要功能模块。与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实现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定位:由于使用了RFID技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支持大范围的场所内定位,常用阅读器发送时所使用的频率基本上划分为3个范围:低频(30kHz—300kHz)、高频(3MHz-30MHz)和超高频(300MHz-3GHz).在较高的频段使用有源电子标签可以达到几十米的阅读距离。在各个部门或区域内安装位置读写器之后(如图1中只画出6个区),就可以随时读取所负责范围内的固定资产信息。通过使用防冲撞技术,系统还可同时处理多个标签,即同时读取多个资产上标签的信息并传输至管理计算机.

(2)资产移动:资产移动可以实时跟踪固定资产的位置变动信息.固定资产进出某区域时需经过该区的位置读写器,读写器记录此资产电子标签内的信息,由逻辑判断出资产进出的方向,如图3所示。管理机接收记录及进出标识,对数据库进行修改.若资产进入某区,就数

59

据库中将记录添加到该区;反之则删除记录。这就实现了固定资产的实际位置与数据中心内的信息一一对应,为管理人员查询、点验、寻找资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位置读写器工作原理图

(3)接口通信设计:管理计算机通过RS—232串行口或RS—485接口卡与出/入库读写器、位置读写器及移动读写器相连。读写器串口参数波特率为9600,8 位,命令/应答格式为“长度、命令字、地址、参数、校验数”。系统采用Windows API通信接口函数来实现计算机与各读写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4)对远、散位置的资产管理:对这些地方的固定资产,不适合安装位置读写器,其信息的读取采用PDA和盘点机等手持设备进行采集的方式进行。

第十七章、弱电防雷接地系统

一、需求分析

随着微电子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系统中。这些高精密的电子计算设备富含大量的CMOS半导体集成模块,耐过电压、过电流能力极低,无法保证在特定的空间里遭受雷击时仍能安全运行。而在城市建筑物高度和密度的增大,对落地雷的位置也起一定的导向作用,这也提高了雷击的机率。作为高科技发展先导的信息技术的基础,微电子技术具有很高的态势和影响。雷电或者更确切的说伴着雷电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和静电感应,对微电子危害更大。因此,当现代设施越来越依赖通讯、电子计算机等微电子设备时,雷电电磁脉冲以感应作用和过电压波等形式,威胁着整个电子系统的安全运行,这也是90年代雷电防护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60

雷电防护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保护生命财产免遭雷电灾害或减轻这种灾害的程度。实现雷电防护系统(包括雷电电磁脉冲)对地泄放的合理路径,而不是任期随意地选择放电通道。

二、设计原则

由于机房雷电防护系统对所保护系统的业务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防雷保护系统应具备先进性、可靠性、易维护、易升级等方面的突出特性。防雷工程设计及设备的选择应遵从以下的原则:

1.一切为客户着想原则

无论是多大或多小的系统防护工程,都应以一切为用户着想的原则做事,以用户需求作为准绳,本着务实,不追求豪华的思想,但又具扩展性,通过相互间诚恳的交流,协助用户,使其需求最终达到尽善尽美。

2.可靠性原则

设计系统防雷保护工程应最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可靠性。在工程的设计中不一定要求最先进,但一定要用最成熟可靠的产品和技术,有些新技术确实在某些方面有优势,但还需用更多的时间去考验,在网络系统的防雷保护中尽选择被广泛应用和证实的可靠产品和技术.

一个中大型计算机系统每天处理数据量一般都较大,系统每个时刻都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因此,任一时刻的系统故障都有可能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很多,一般的做法如下:

 选用备份回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并有适当的应急措施;  采用热插拔功能,故障处理无须停机;  采用声光报警功能; 3.先进性原则

采用当今国内、国际上最先进和成熟的技术,使新建立的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今后技术发展变化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从目前国内发展来看,系统总体设计的先进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采用的系统结构应当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

 采用的技术应当是先进的,可扩充的,能满足今后日益扩充的需要; 4.实用性原则

61

本着一切从用户实际角度出发,配置防雷保护系统不是给用户花钱,而是在保护用户的投资,保证网络系统的正确运行;实用性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个性能更加重要。

5.开放性,可扩充、可维护性原则

防雷保护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为了保证用户的投资,所选产品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及流行的工业标准。这样才能对网络的未来发展提供保证。

6.经济性原则

整个防雷保护的建设要坚持实用为主,根据投资的强度选择有实用价值,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性能价格最好,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的产品,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尽快投入使用,并使整个系统能安全可靠地运行,以便节省投资,以最低成本来完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保护的建设。

三、设计方案 1、系统构成

现代化智能系统集成了安保系统、消防系统、计算机网络楼宇自动化管理等若干子系统,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的微电子设备,由于微电子设备的抗击强度低,易遭到雷电侵害,致使检测失灵、信号中断、设备损坏,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尽可能的避免上述情况出现,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采用三级防雷系统、等电位连接及地网保护工程.

系统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电源一级、二级、三级防雷 2、接地系统工程等

2、设计指导思想

系统防雷保护的应用涉及很多行业,在这里我们重点描述的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设计原则。系统雷电防护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从系统论的角度上讲,系统结构愈合理,系统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就越合理,相互之间的作用就愈协调,从而才能使整个系统在总体上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具体到系统防雷保护设计工作中,我们认为防雷设计工作主要的目的是将个工作单元系统的防雷设计工作与第二个工作单元计算机信息系统根据客观实际条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工作单元要素,与第二工作单元相应的

62

要素合理配置,同时还应保障不能造成对第二个工作单元有任何的影响,使之溶为一体,从而发挥出系统防护工作最佳效果.

具体地说,防护工作的步就是首先应确认雷害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各种途径,在这个基础上,依据系统防雷的科学理论和我们丰富的防雷设计安装经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从而达到在雷电入侵时能够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

为此,首先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雷电入侵和危害,我们分别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电力线是雷电入侵电子设备的重要渠道: 1.1雷电远点袭击电力线:

我国电力线输电方式是由发电厂通过升压变压器升压后,输电至低压变压器,经低压变压器的输出给用户。由于我国的电压基本波形是每秒50Hz的正弦波形曲线,在电力线上形成每秒50次的交变磁场。如遇雷害发生时,在雷电未击穿大气时,将呈现出高压电场形式.根据电学基本原理,磁场与电场之间是相互共存可逆变化的,那么,雷击高压电场通过静电吸收原理,向大地方向运动。假设电力线杆有5米高,那么在相对湿度25%时,要击穿5米空气,需要15×106V雷击高压(3000V/mm)。如果在相对湿度95%时(下雨时),击穿5米空气需要5×106V雷击高压(1000V/mm)。电力线上的交变磁场对雷云的吸引小于大地的静电吸引。如果,雷云击穿5米空气入地,需要很高的电压,雷电首先击在电力线上,并从电力线的负载保护地线入地释放,这样就击穿了设备.在高压线上的表现为击穿变压器的绝缘,在变压器低压端与负载的连线上遭雷击,损失的是用电器。由于变压器低压输出端是三条相线,做一条地线,当作零地合一线,变成三相四线制零地合一方式给用电器供电,雷电击在火线与大地放电,就等于火线与零线放电通过电力线直接击穿用电器的电子元件。一般电子设备线与外壳的耐压为每分钟VAC1500V,火线与零线耐压为工业级Vdc550-650V,这么低的耐压一旦遭受远点雷击,必将击坏用电器。为此,在选择防雷器时,首先考虑远点雷击。

1.2雷电近点电力线的侵入:

所谓雷电近点袭击电力线,实际上是雷电袭击用电器所在的建筑物避雷针,从而引起的雷电电磁脉冲的保护问题。雷电打在建筑物避雷装置上,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定义大楼接闪电能力为波形10350S三角波,雷击电流为150KA.避雷针引下线由于线路电感的作用,IEC1312定义最多只能将50%的电流引入大地。100余米高的大楼它的引下线电感为155H左右(1.55H/米),IEC1312定义电感大于37。5H,则发生测闪雷击,也就是说,10350S直击雷引下线只能引下50%的电流,余下的电流将通过电力线

63

屏蔽槽、水管、暖气管、金属门窗等与地面有连接的金属物质联合引雷,但也只引下少部分雷电流,余下总电流的25%在大楼流窜至UPS输入输出负载的电源线、局域网线等,击穿小型机局域网端,最终由逻辑地线处下泄入地。对设备而言,部分雷电流将由UPS输入电源线对交流地线进行L-PE、N-PE泄放,UPS输出L-PE′(逻辑地〕、N-PE′泄放,小型机L-PE′ N—PE′泄放,局域网线对逻辑地线等进行泄放。最终结果,将击穿UPS输出对地线和输入对地线端、小型机电源对逻辑地线、网口对逻辑地线。为此,必须对UPS输入输出火线零线对交流地和直流逻辑地进行保护,必须对小型机、服务器及其它重要终端进行等电位保护,对网口进行保护,只有堵死一切雷电导入的端口,才能有效的保护设备免受雷电的侵害.

1.3错相位雷害

美国空军电磁兼容手册中,描述雷电发生时用肉眼可识别闪电为一组雷击,每次不少于26个雷,它有大小和发生先后的区别,如果一个高能量雷打在一条火线上,而另一个低能量雷打在另一条火线上,线线之间就会产生一个电压差,侵入设备。这种侵害设备的现象,称错相位雷击,又称雷电的二次破坏,对三相UPS而言,它的输入和输出端,应安装线与线之间的保护,才能更全面更立体的保护电子设备.

小结:堵死雷电由电力线入侵电子设备,应该从远点雷击、近点雷击和错相位雷击三种雷击现象入手,实施全方位的保护,才能在发生雷击时,有效的保护设备。

2)雷电作用下,建筑物内感应雷害

雷电击在建筑物避雷针上,由避雷针通过引下线,将雷电流泄放大地,引下线自上而下产生一个变化旋转快速运动磁场,建筑物内的电源线、网络线等相对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高压并沿线路传输击毁设备。

由此可知由雷电产生的感应电压无孔不入,它可以危及机房内所有的用电器,在上海一座邮电智能大厦一次雷击,4台服务器遭受雷击,80多条广域网络线端口及4台网络交换机的RJ45端口全部损坏;广东省1996年计算机系统遭受雷击损失五亿元人民币。感应雷的能量虽小,但电压较高。所以,对感应雷害的防护,应该是全面的防护,但防护的级别可以低一些。

3、电源系统防雷与过电压保护方案

根据IEC1312防雷及过电压规范中有关防雷分区的划分,将电源系统分为三级保护,可防范从直击雷到工业浪涌的各级过电压的侵袭。

64

3。1 级电源防雷:(针对总系统电源的初级防雷)

根据国家有关低压防雷的有关规定,外接金属线路进入建筑物之前必须埋地穿金属管槽15米以上的距离进入建筑物,且要在建筑物的线路进入端加装低压避雷器。必须做到在电源的进入端安装低压端的总电源防雷器,将由外部线路可能引入的雷击高电压引至大地泄放,以确保后接设备的安全。

对于楼内三相电源主级防雷器,三相进线的每条线路应有40—60KA的通流容量,可将数万甚至数十万伏的过电压限制到几千伏以内,防雷器并联安装在楼内的总配电室进线端处,做直击雷和传导雷的保护.可选用电源防雷箱或防雷模块,此级防雷器并联安装,对后接设备的功率不限,可以对通过线路传输的直击雷和高强度感应雷实施泻放保护.计算机机房直接从大楼配电室引来线缆,不涉及此部分。

3。2 第二级电源防雷:(针对设备的次级防雷和近距感应雷)

虽然已经在楼内的总电源进线端安装了级的防雷器,但是当较大雷电流进入时,级防雷器可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由地线泄放,而剩余的雷电残压还是相当高,因此级防雷器的安装,可以减少大面积的雷击破坏事故,但是并不能确保后接设备的万无一失;假设由配电室总电源拉至楼内的电源线路全部为三相走线,也存在感应雷电流和雷电波的二次入侵的可能,需要在管理处安装电源第二级防雷器。

第二级防雷器,作为次级防雷器,可将几千伏的过电压进一步限制到一点几千伏,雷电多发地带建筑物需要具有40KA的通流容量,将级防雷器泄放后出现的雷电残压以及电源线路中感应的雷电流给予再次泄放。三相线路选用DK—380AC40—4 SPD进行二级保护,加装在分配电柜的前端。此级防雷器并联安装,对后接设备的功率不限。

3。3 第三级电源防雷:

是系统防雷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现代的电子设备都使用很多的集成电路和精密的元件,这些器件的击穿电压往往只是几十伏,最大允许工作电源也只是mA级的,若不做第三级的防雷,由经过一、二级防雷而进入设备的雷击残压仍将有千伏之上,这将对后接设备造成很大的冲击,并导致设备的损坏。作为第三级的防雷器,要求有10KA以上的通流容量.

单相的用电设备,可以选用插座式防雷器作为第三级电源防雷器,其串联在设备前端,对内部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如感性或容性负载设备的启动或关机等)和高压静电有极好的防范效果。缺点是串联式防雷器对后接功率有所限制,后接设备功率不超过2000W。另外内部网络的网络设备、工作站、服务器、拨号MODEM等还可以选用带有网络保护端口的插座式防

65

雷器.选用兼有三级电源加网络或者通讯防雷的插座,可以同时解决工作站的各个引雷途径所带来的雷电侵袭,做到一项多能。配置产品为带有网络或通讯保护的防雷插座,采用DK—220AC10b防浪涌插座进行保护。

4、接地系统工程方案

防雷器件首先起到的作用是对雷电流的吸收和泄放作用,同时也是一种“等电位连接器”.所有的防雷产品器件的防护原理均是在雷击发生的瞬间内,迅速启动响应,保证设备、大地、建筑物及其附属设备之搭接构成一等电位体,从而避免过电压的损坏,实现均压等电位的关键就是整个机房的地线系统。

所以说接地系统在系统防雷中非常重要的. 3。1接地系统

理想的建筑物避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包括从接闪器及引下线的理想状态最好是无任何电阻,一旦雷击发生,避雷针接闪时,不论雷电流有多大,接地装置上任何一点对大地的电势差为零,因此,接地的阻值应尽可能的小。

依据国家标准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规定,交流工作接地和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均不应大于4,直流工作接地中,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GBJ79-85中规定电信站接地电阻要求≤1)。

根据IEC1024标准机房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

但是由于某些计算机设备的工作状态差异不同,接地系统共地很难实现时,我们建议应该采用等电位理论,达到瞬间等电位方式,常态独立接地方式(即机房接地系统与其他交流地、安全保护地、防雷地进行软连接)。

3.2地线装置

目前机房的市电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送入机房。机房地线接地电阻应〈1。地线与大楼避雷系统接地网相连,具体接地电阻不详,需要进行现场测量.地线为计算机系统的独立接地网,从现场情况看,机房应做等电位连接,安装均压等电位带。

3。3机房设备对接地系统的要求

安装要求UPS电源输入为三相四线制,输出为三相五线制,输出端为隔离变压器型,保证中线对地线电压小于1V,满足计算机系统的需要.

3.4均压等电位连接

66

另外,机房的各种地线间及地线与大楼结构的主钢筋之间,必须进行有效的连接,即全部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当雷电引起地电位高压反击时,整个大楼及机房呈现系统等电位,防雷系统呈现工作状态,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关于机房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在相关的国标与部标中均提出:机房设备的金属(导电)外壳必须接地的规定(通常称为保护接地,也就是用导线将外壳与PE线相连).这一要求的目的是将设备外壳与地线(PE)进行等电位连接,这样不但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触摸外壳时不会发生触电的危险);同时还将被保护设备的外壳(对于输入、输出线)的电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并将电磁干扰的大部分杂散电流导入大地。

3。5线路的屏蔽

关于均压等电位带的实施,在机房的地板下设均压等电位地线带,以30mm×3mm的铜带,在各室内分别形成网型(M型)结构的均压等电位带,且作好此带的绝缘支撑,最终以星形(S型)形式与机房的直流逻辑地线接通,另外机房供电系统电源插座及信号地均在最近的距离内与均压等电位带相连,避免因设备间电势差而使设备损坏.

关于线路的屏蔽情况我们是这样考虑的:感应雷击很多是由于传输线路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感应高压,使计算机系统遭到破坏,对传输线路采取屏蔽措施,是降低感应雷击破坏的有效方法。目前机房内的大部分线路采用穿管布线(金属软管或硬管),但从实际情况看,综合布线的金属护管的屏蔽接地需改进,使每根护管两端有效接地,并与均压等电位带连接,最大限度的减少感应雷击侵入的渠道。

第十八章、机房建设系统

一、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系统数量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计算机机房已成为各大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机房工程是一种涉及到空调技术、供配电技术、抗干扰技术、防雷防过压技术、净化技术、消防技术、安防技术、建筑和装饰技术等多种专业的综合性的产业。电子计算机的可靠运行要依靠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严格的技术条件来保证的。

根据以上论述,机房是计算机及重要设备所需要的特殊环境,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使机

67

房有更良好的环境,对设备故障,环境情况及安全性做出准确反映,通过对故障的分析,做到有目的的维护,提高网络系统、设备的管理质量,降低系统维护成本,同时保证系统运行处于良好状态.为今后的业务的进行和发展提供服务.数据中心机房项目建设要求提供可靠的高品质的机房环境。一方面机房建设要满足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安全可靠,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供一个符合国家各项有关标准及规范的优秀的技术场地.另一方面,机房建设给机房工作人员网络客户提供了一个舒适典雅的工作环境。说到底,计算机房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技术场地工程.

a、对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

b、对空气的洁净度、新鲜度和流动速度要求; c、对电源、电压、频率和稳定性、后备时间要求;

二、设计目标

机房工程是整个大楼智能管理系统的支撑体系,故机房规划设计应实现标准化,机房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高安全可靠灵活的、开放的。我们在进行设计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空间及系统扩展容量的预留。

1、实用性及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2、系统安全可靠性高: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3、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本工程是为机房工程,所以其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

68

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4、标准化:

在中心机房系统结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5、可管理性:

由于中心机房,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以在数据中心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采用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电脑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光、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这样可以迅速确定故障,提高运行性能、可靠性,简化机房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从而为其数据中心机房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三、设计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并参照GB 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的要求,中心计算机机房应分为主要工作区、基本工作区和辅助工作区。主要工作区包括主机房;基本工作区包括终端室、不间断电源配电间;辅助工作包括消防间、值班室和空调间等.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及计算机机房的组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各方面分别规划及论述要有明确的分析方法的论述.

a) 计算机机房的装饰系统 b) 计算机机房的配电系统 c) 空调环境系统 3.1机房装饰系统

◆机房室内装饰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具体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规划设计规范》

◆机房必须使用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的规格。性能应符合SJ/T10796—1996《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的规定。

69

◆活动地板下和吊顶上的建筑面应平整、光洁、防潮、防尘、下送风区应进行隔热处理. ◆机房吊顶面宜采用微孔铝棚板,方便换气、隔音及屏蔽等作用。本工程采用矿棉板,建设改为微孔铝棚板.

◆各功能区隔墙宜为12mm厚的大玻璃隔断。 3.1.1、隔断工程

推荐采用发纹饰面玻璃隔墙(可毕免产生眩光)

机房中的隔断采用不锈钢边框&12mm厚钢化玻璃。钢化玻璃隔断近年正逐渐引入到网络机房装修中。它具有隔音、隔热、耐压等特点,透视效果极佳,并增添机房的简练与豪华感。

整个机房四周的墙边、墙角均做防水处理。玻璃与吊顶、地板交接处安装亚光不锈钢踢脚板线.

机房及办公区内隔断采用不锈钢大框玻璃隔断,隔断与天花、地板交接处装不锈钢角线。 3.1.2、地面工程

机房地板采用架空地板,为使水泥砂浆地面达到不起尘、不产尘、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度,地面需要先涮防尘漆做防尘处理。

活动地板的种类较多,根据板基材料可分为:铝合金、全钢、中密度刨花板.它们的表面都是粘贴PVC抗静电贴面。我们为本机房选用全钢防静活动地板,可与地面装饰效果相协调.地板安装高度为0。3M.地板与墙体交界处用不锈钢踢脚板封边。机房大门入口处做踏步铺塑胶地板。

地面铜条铆接铜条铆接电阻<2欧姆机房专用地 3.1.3、门窗工程

整个机房区及办公区的不锈钢无框玻璃隔断上的门均为不锈钢无框玻璃自由门.主入口通道采用双开钢质防火防盗门. 3.1.4、天花吊顶工程

根据网络机房的具体建筑结构情况,整个机房为了确保机房的保温和消防需要;全部采用规格为600×600的微孔铝制天花板进行铺设,该天花板美观、耐用,防火、防潮,同时与

70

机房屏蔽网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具抗静电、抗干扰的作用。 3.1.5、墙面装饰工程

墙面处理是指采用在主机房建筑物的墙面、柱面上进行防尘、防潮、防水、保温处理,同时使房屋内部平整、光滑,清洁美观,改善采用光条件,增强保温、隔热、隔音、防尘等性能从而改善环境条件。主机房墙面、地面及梁面上刷防霉、防潮漆,涂防水油膏,进行防尘处理、确保洁净度高、不产生粉尘、耐久性高、不产生龟裂、眩光,同时起到防水、防潮、防霉的效果.

机房应采用国产优质铝塑板,在选择墙面板材料时,要求能满足屏蔽系统和等电位系统的需求.国产优质铝塑板生产流程采用目前最新技术及工艺,外观光亮,且性能价格比优,因此国产优质铝塑板无疑是最佳的方案。在现代科技及工业的高速发展,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国产优质铝塑板饰面光学效果,洁净程度、安全性,施工质量、施工条件均为最佳,国产优质铝塑板还能满足屏蔽系统的需求。

施工时,我们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平整墙面,使用水泥沙浆找平,为下一步提供良好的工作面;

2、采用2mm厚的轻钢龙骨,把它固定到墙面上,成为未来装饰墙面的骨架,同时预留屏蔽接地的引出线,(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六处地方,形成多点连接);

3、取10mm的优质石膏板,固定到龙骨上;选取3mm的银白色的国产铝塑板沾在石膏上,接封处采用银白色玻璃胶封边.

本工程机房墙面采用铝塑板墙面. 3.2计算机机房的动力配电系统

计算机房为保证信息传递的安全,系统电源采用集中供电,机房主电源由变配电室低压配电供电,双路电源末端自动互投,机房供电是整个机房工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供电的不间断性,为了使计算机系统可靠运行,我们对计算机采用了UPS供电方式。UPS采用的是同步静态开在电路(也称同步无瞬断开关电路),其切换时间小于0.01秒,也就是说小于1/2的周波的占有时间而不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各子系统另设有相适应的UPS和蓄电池组不间断电源,在市电停电情况下,系统持续运行时间1小时.

机房进线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机房内用电设备供电电源均为三相五线制及单相三线制;机房用电设备、配电线路装设过流过载两段保护,同时配电系统各级之间有选择性地配合,配电以放射式向用电设备供电;机房配电系统所用线缆均为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及阻燃交

71

联电力电缆,敷设镀锌铁线槽SR及镀锌钢管SC及金属软管CP。 3.2.1机房辅助动力设备

包括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系统,机房新风系统及排风系统等。由于机房辅助动力设备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机房其他用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所以要求配电系统安全可靠,因此该配电系统按照一级负荷考虑进行设计.

电源进线采用电缆或封闭母线(电源取自建设方变配电室母线),双路电源切换柜(AA1)与配电柜(AP1)并排安装于配电室,采取集中控制,便于管理机房空调设备. 3.2.2机房计算机设备动力配电系统

机房计算机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通讯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关系重大,所以对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最高.设计中采用电源由市电供电加备用供电这种运行方式,以保障电源可靠性的要求;系统中同时考虑采用UPS不间断电源,最大限度满足机房计算机设备对供电电源质量的要求.市电供电与备用供电电源引自两个不同的电源点,在机房配电室进行切换,再经过UPS不间断电源对计算机设备供电。

电源进线采用电缆或封闭母线,双路切换柜、馈线柜并排安装于配电室.配电系统采用集中控制,以便于管理设备计算机用电。 3.2.3机房照明配电系统

主机房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要求,照度为500Lx;电源室及其它辅助功能间照度不小于300Lx;机房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照度大于1Lx;应急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30Lx。;

灯具选择:

3*20W(600*600)与天棚顶板同一规格

灯具正常照明电源由市电供给,由照明配电箱中的断路器、房间区域安装于墙面上的跷板开关控制。应急备用照明灯具为适当位置的荧光灯,应急照明电源由双路电源供给。正常情况下荧光灯由市电供电,市电停电时,市电电源切换到备用电源,由备用电源供电,燃亮应急照明灯具.

3.3、空调、加湿环境系统

根据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规范第三章 环境条件的节 温、湿度的要求有如下规定: 第3。1。1条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内的温、湿度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

72

第3。1。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1的规定. 表3。1。2—1 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

级 别 项 目 夏 季 温 度 相对湿度 温度变化率 23 ±2 ℃ 冬 季 20±2 全 年 18-28℃ 40%-70% <10℃/h 并不得结露 A 级 B 级 45%—65% <5℃\\h 并不得结露 湿度是由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来决定。而且利用增加或减少水蒸气的量,可以调整湿度。

机房中的环境设备在运行中散热量大而且集中,散湿量极小。即机房设备散热量的95%是显热,热量大,湿量小,热湿比极大。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处理可近似作为一个等湿降温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的焓差小,要消除余热必然是大风量.

此外,因为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所以需要空调系统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运行。选用的机房专用空调,就是考虑到如何来满足主机房内设备对环境特殊的要求,这种空调带有先进的微处理控制板,模块化设计、能效极高及宁静的压缩机、远程监测系统、低噪音风机、超声波加湿器、可随时更换的过滤器、节能性多级加热器。

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