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要求:
1、通过认识儿童棋(了解儿童棋的特点及棋路的不同变化),来发展幼比较归类的能力。
2、在制作和设计新棋的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幼的合作能力及创造性思维,促进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培养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 活动一:认识棋 活动要求:
1、知道棋的特点、用途,比较棋的异同,发展幼儿综合归类和比较的能力。
2、知道棋是人创造出来的,棋路和规则是可以变化的。 活动准备:
1、请幼儿从家中带来各种不同种类的棋,并向家长初步了解自已所带棋的名称和一般规则(是儿个人一起下的棋, 棋子如何分布, 如何走棋, 输赢如何确定等)。
2、准备长桌摆放幼儿带来的棋, 初步布置成一个棋类展览室。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观棋类展览室,由棋的小主人向大家介绍所带棋的名称、下棋方法和规则,遇到幼儿介绍困难处,老师做补充说明。对平时接触棋少的幼儿,教师事先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去商店,让孩子挑选一副自己喜欢的儿童棋,家长帮助他熟悉棋的名称和玩的方法。在展
览室介绍前,教师对这部分幼儿先作个别了解,让他们介绍一遍给老师听,老师给予帮助和鼓励,使他们在介绍时也能达与别的幼儿一样的水平。
2、讨论棋的分类方法, 按共同确定的分类标准重新布置展览室。 提问
① 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种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力?(启发幼儿
说出各种棋都有棋盘,棋子和一定的规则)
② 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力?(启发幼儿说出各种棋有的是小朋友喜
欢玩的,有的是大人们喜欢玩的;有的棋根据骰子或转盘来走棋,有的是用棋子直接走棋;有的走棋过程中要相互吃掉对方的棋子, 有的棋相互不吃子⋯
③ 我们按怎样的标准来给棋分类?(启发幼儿说出可按上述找出的
不同点来分类) 分类:
先请能力差的幼儿按成人棋和儿童棋分类。分好后请其他幼儿在儿童棋这一类里按棋的不同式样(有骰子、棋盘走棋和棋子直接走棋)分类,再让能力强的幼儿按棋路的不同走法分类。分好后,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桌上,互相检查是否放对。 讨论:
① 棋有什么用处呢?
② 有骰子的棋中,它们各自是按怎样的路线来走棋的?是按什么规则来走棋的?(启发幼儿注意各种棋的棋路变化和走棋的规则变化)
幼儿讨论得出结论:棋是人发明出来的。用来进行娱乐活动,可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走棋路线和规则可按一定的条件变化,有了这些变化,就产生各种不同的棋。
活动二:学做棋盘 活动要求:
学习绘制登山棋棋盘,鼓励幼儿设计出不同的棋路。对于能力强的, 进一步要求他们确定棋子的起点与终点,对于能力弱的,要求模仿老师的范例完成半成品棋盘的绘制。 活动准备:
图画纸、彩笔、登山棋棋盘范例(具有不同棋路)、半成品棋盘。 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讨论制作棋盘的一般步骤。
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自己画一张登山棋的棋盘,想一想怎样画走棋的路线。(启发幼儿谈一下,准备把起点和终点定在什么位置,想画怎样的棋路等)在我们活动室的三排桌上有三种不同的图画纸,一种是空自的,一种是画好起点、终点的,一种是已画好一半的棋盘纸。小朋友可自己决定去哪一张桌子画棋盘。
二、分组作业:老师要求能力强的一组先在空自纸上定出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再画棋路。对能力中等的一组,要求幼儿先用单线画出棋路, 再用双线描画完成,提醒幼儿线路不要交叉,棋路要连接起点与终点。
对能力弱的一组,辅导他们把单线棋路画成双线棋路。
三、在幼儿完成作业时教师出示不同棋路的棋盘图范例,鼓励先完成作业的幼儿再画一张不同棋路的棋盘图。同时对照范例,检查自己棋盘上还缺少什么标记。
四、相互参观作品, 并介绍自己的登山棋规则。 活动延伸:
可组织幼儿白由结伴合作设计制作棋,让他们一起讨论制棋的步骤及分工。老师深入各组了解讨论情况,通报各组信息,启发各组幼儿制作与别组不同内容的棋。
制作完成后,各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新制棋的名称、规则等。老师祝贺小组合作成功,给每个幼儿发一件设计发明小奖品。 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自出结伴玩自己设计制作的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