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9 09:30 来源:中华佛光文化网 收藏 打印
浏览导航
佛教慈善:鼓励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 寺庙医院:弘法寺回应愿意支持 及学者观点 寺庙养老:善之大善 寺庙养老及观点 古刹新风:兴办养老机构佛教寺庙一览 慈善风暴:各地慈善事项一览 慈善新闻 慈善潮流:明星慈善一览 慈善也时尚
慈善是佛教通向社会的一扇大门是佛教的弘法之路,宣教之道。佛教慈善文化植根于佛教文化的沃土,吸取中华民族传统和文化的精髓,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融合众缘的顽强生命力,慈悲利他的观念,不但可以去除我等贪执之念,无形中也与大众广结善缘,是以推动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当以教化人心利济群生为前提,行慈善,布施之行,来为众生谋求福祉,以臻身、心、灵之和谐。 寺庙养老和寺庙医院,有人认为寺庙此举从根本上体现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做法,自福建沙县显密吉祥寺寺庙养老一事被关注以来,据国家宗教事务局统计,像瑞竹岩寺、灵隐寺、寒山寺等兴办养老机构的佛教寺庙目前仅浙江、江苏、福建三省就达22个。最近,北京、四川、山西、广东等地也传来佛教寺庙兴办养老院的消息——
对于8月19号弘法寺微博回应“寺庙医院”一事,有学者认为这或将是寺庙弘法的新型模式,应大力推广。但也有学者提出意见:劝捐要慎重,不要用“回
报社会”的大帽子压人,慈善捐助必是主动的行为,一旦被动就有可能变成“苛捐”,这不是社会之福,而是社会之祸。具体到宗教机构办医院,弘法寺说得没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民办医院、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民办慈善机构、民办公益事业……确确实实不是有钱有意愿就能办成,如果弘法寺的钱必须捐给政府指定的机构,怎么修建医院管理医院都得卫生主管部门说了算,若是最后弄个“二公办”的医院,那是没有多少意义的。[NextPage] 佛教慈善:鼓励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
海西州首家寺院慈善医院
佛教慈善:佛教的慈悲理念和社会承担
佛教界的善举,有力地实践了“人间佛教”的精神,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中国佛教的慈悲济世的襟怀与风貌,为佛教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事实证明慈善事业是佛教工作的一大特色,是弘法利生的一个窗口,感染与动员了更多的善心人士参与到公益事业之中,是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体现。
慈悲本为二个独立的概念,最早佛教只强调慈,稍后才以慈悲并称,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慈名爱念众生,当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所以龙树对慈悲的定义就是“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因此慈悲的定义就是“拔苦与乐”。
大乘佛教认为,只有智慧而没有慈悲,就会流于独善其身,佛陀的根本精神并不是教导众生只为自己着想,慈悲利他才是如来的本怀。实际上,大乘佛教的兴起就是慈悲的生起,慈悲思想的兴起实际也就是菩萨思想的兴起,因为菩萨的真实含义就是觉有情,慈悲就是菩萨的本质。但是大乘菩萨的观念并未出现在《四
阿含》中,在大乘经典出现以前,虽有一批《本生经》故事来讲述本生菩萨的行迹,但本生菩萨指的是世尊无数轮回的前生,这些《本生经》的故事其实并非佛陀所说,而是后世基于对佛陀的崇拜而创作出的。本生菩萨的故事很受普遍民众的欢迎和认同,这些故事满足了崇拜者的心理,同时也显示了佛陀伟大的人格精神。另外也为大乘菩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本生经》中本生菩萨唯有一人,就是世尊,但在大乘佛教中,菩萨的数目却是数不胜数,大乘菩萨是大乘修行者普遍的人格典范,从而逐渐建立了大乘佛教以慈悲为中心的基本特质。中国佛教信仰结构最终确立菩萨信仰为主体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国宗局:全国宗教界开展“宗教慈善周”通知
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举措。中央领导对宗教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十分关心,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鼓励有条件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救灾、助残、养老、支教、义诊等方面发挥有益作用。在宗教界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可以进一步探索宗教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方法与途径,逐步确定较为明确的范围,形成较为稳定的机制,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
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是树立宗教界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服务社会、利益人群,是宗教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各宗教共同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宗教积极参与和开展赈灾救灾、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医疗卫生等公益慈善活动,产生良好社会影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和好评。通过举办“宗教慈善周”活动,继续广泛开展各类公益慈善活动,可以进一步促进宗教的健康发展,彰显宗教的社会价值,树立宗教的良好形象。[NextPage]
弘法寺方丈印顺法师
寺庙医院:弘法寺回应愿意支持 及学者观点
神奇的微博,将政协委员和寺院联系在一起,议题是建医院。@深圳政协委员金心异,在微博上呼吁@弘法寺要建一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三甲医院”。昨日下午,@弘法寺微博回应称,如有热心人士牵头,愿意支持。
本月19日,金心异在微博上表示,“深圳不是提倡社会办医院吗?我认为弘法寺最应该回馈深圳市民和社会,最佳形式,是由弘法寺出资成立基金会,办一座大型三甲医院,要广东一流水准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从明天开始,我准备每天一喊!直到被听见!”而后的两天里,金心异每天在微博上隔网喊话,并建议医院名字为“本焕长老医院”。
昨日(21日)下午,弘法寺正式做出回应。回应称,造福社会和大众是佛教寺院的分内事,但建设医院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如果有热心人士包括金委员在内,有愿意牵头此事的,弘法寺愿意支持”。 劝寺庙办医院,先来趟公章旅行试试
就事论事,此事看起来已经从“金点子”进展到达成共识的阶段,不过通观此事,我有些不中听话还是要说出来。
首先,金委员用微博公开点名劝捐,等于变相把弘法寺逼到了墙角,我以为不妥。没错,寺庙做善事是本分,相信弘法寺也秉持这一理念。但是慈善事业必须是自觉自愿的,不能逼迫,更不应该公开号召网友向弘法寺施加舆论压力。现在的情形,变成了弘法寺不得不应允,最后有可能出钱的是弘法寺,得名声的是金委员,这样对弘法寺其实很不公平。
劝捐要慎重,不要用“回报社会”的大帽子压人,慈善捐助必是主动的行为,一旦被动就有可能变成“苛捐”,这不是社会之福,而是社会之祸。在三公费用庞大,财政支出中公共福利比例偏低的情况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首先要把监督政府的职责履行好,先不忙寻找和点名合适做慈善的机构和个人。
具体到宗教机构办医院,弘法寺说得没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民办医院、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民办慈善机构、民办公益事业……确确实实不是有钱有意愿就能办成,如果弘法寺的钱必须捐给政府指定的机构,怎么修建医院管理医院都得卫生主管部门说了算,最后弄个“二公办”的医院,我觉得没有意义。(文:锐圆)
寺院投资医院能否“普度众生” 或成寺庙弘法新模式
佛法以普度众生为本,因而才有了“佛祖割肉喂鹰”的典故。不过,除了心灵的慰藉以及信仰的培植,“普度众生”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呢?在战乱时代,寺庙既是安身求保之地,也是解决饥荒的好去处。僧人们即便自己不吃不喝,也要救人于水火,寺毁人亡也义无反顾,正因如此,佛教才为人所敬仰而长盛不衰。 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要求来看,寺院投资医院是践行佛法宏旨的最佳方式。一者,医院是救死扶伤之地,侧重的是疾病的救治,保障的是身体的健
康,切合普度众生的要义,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二者,寺院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抛功利思维、构内心和谐之处,注重的是内外兼修,可谓精神世界的“医院”。两者结合,则实现了身心的结合与融洽。这是一种慈善的传递,也是一种道德的延伸。
事实上,教会医院早已是历史佳话。“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前身齐鲁医院,为近百年前美、英、加3国的基督教会联办,是近代中国四大教会医院之一,可谓声名显赫。虽然其创办在当时有着某种功利的目的,甚至包含一定的政治因素,但其运作模式及为民解忧的做法,还是相当值得肯定和效仿。(文:堂吉伟德) 寺庙投资医院是场慈善接力
建设一所医院,从启动到长久普惠众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把硬件打造得足够好不是问题,资金兜底就能解决。难就难在作为非营利性医院,人才队伍与运营管理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各类大型公益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的很多,但进入医疗领域的并不多见,主要原因在于建医院提供的慈善公益,不是直接的捐赠或者施予,而是无法准确衡量的技术服务。医疗收费与成本核算直接关乎慈善的成色,意味着一个持久投入的过程,有别于“一锤子买卖”。
由此可见,寺庙投资医院是场慈善接力。首先,政策层面需要给予比公立医院更优惠的政策,减少政策性建设与运营成本;其次,需要更多社会公益力量的参与,尤其是医疗卫生与公共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建立一套有别于普通医院的运营以及慈善救助模式;第三,配套运营的监督机制,增加运营的透明度以及作为非营利性医院的公信度。
毫无疑问,寺庙投资医院是对公共慈善政策、社会公益力量以及慈善规则的全面检验。政协委员对弘法寺建医院的倡议,以及弘法寺正面的积极回应,自然令人欣喜。不过,善念与善行仅一字之差,实践却有诸多环节,行动之前不妨先对慈善相关的规则作个梳理,按照慈善公益的原理制定一个长远的“游戏规则”,防止在漫长的慈善接力中,掉了棒子、跑岔了道。(文:木须虫) [NextPage] 寺庙养老:善之大善 寺庙养老及观点
寺庙养老善之大善——福建显密吉祥寺养老院探访侧记
2012年3月上旬,沙县显密吉祥寺于沙县城关近10公里的琅口镇镇头村,背倚大青山,山上树木茂盛,山泉清澈,风景优美、景色清幽,可谓近小城而不喧,居尘寰而不染释能清院长介绍说,一开始养老院的服务对象是孤寡老人、贫困老人,后来名声在外,一些儿女在外经商、自己独自在家的老人,和一些被子女抛弃的老人,也慕名而来,规模日大,负担也日重。现在每位老人家每月各种费用加起来,约需要1500块钱,一个月就需要十多万元。而十几年来养老院的建设及日常运作费用,已达八百多万元,全部都是由释照禅方丈和释能清院长两位去香港、上海、广州等地化缘所得。能清师傅更是在化缘筹款路上遭遇三次重大车祸,幸吉人天相,皆逢凶化吉。
随着养老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年事已高的释照禅方丈和释能清院长渐有力不从心之感。于是去年,释照禅方丈的关门弟子释道给从贵州赶来沙县,辅助两位老人家。释道给到后不久,即力邀好友邓飞前来考察,并助养老院之长远发展一臂之力。而邓飞对寺庙养老这一模式也深感兴趣,遂成此行。
邓飞表示,此行收获极大,寺庙养老这一模式值得推广。他在微博中呼吁更多的网友帮助这一“温暖的寺庙”,并呼吁其他寺庙\"大规模跟进\".他还带回了擅长书画的释道给十几幅作品,准备在网上公开拍卖,善款全部用于寺庙养老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提出了一个鼓励宗教界参与社会养老的提案,少林方丈释永信则表示,少林寺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好。我们几年前办孤儿院的同时,也考虑过办养老院,因为僧人中的老和尚,他们的生活、衣食比较困难。面对全国,我们也考虑过,只是我们的院子太小,建筑太少。如果将来少林寺能恢复一部分建筑,我们就会考虑。到时可以收养一些僧人中的老年人。宗教机构办养老院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信众较多,可以吸引信众发善心,做慈善事业。”
“温暖的寺庙”寺庙养老将是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良药吗
养老问题是社会一大问题,沙县显密吉祥庙这种寺庙养老方式,则为破解这一难题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寺庙向有行善之风,仁慈之心,再加上有众多信众,确实具备办养老机构的良好条件。难能可贵的是,人力物力财力匮乏如显密吉祥庙者,尚可以办得如此之好,可见这一模式有复制之可能。我国有众多寺庙,分布极广,且不少位于乡野之中,非常有利于部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若其他寺庙,甚至是其他宗教场所都渐渐跟进,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但是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寺庙养老也许只是暂时的温暖。两会中,代表们也纷纷就“养老”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但不管结果如何,妥善处理好具有中国国情的养老问题是刻不容缓的。而寺庙养老,只是一个好的开端。(文/佛光文化编辑:清心) [NextPage] 古刹新风:兴办养老机构佛教寺庙一览
据国家宗教事务局统计,像瑞竹岩寺、灵隐寺、寒山寺等兴办养老机构的佛教寺庙目前仅浙江、江苏、福建三省就达22个。最近,北京、四川、山西、广东等地也传来佛教寺庙兴办养老院的消息——
前不久,台恩普教授随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调研组到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调研。一路走来,详细了解了当地佛教寺庙兴办养老机构的新鲜做法和实践。
瑞竹岩寺——养心苑设施先进
调研第一站是福建漳州。从厦门出发,车由东向西跨过九龙江,路北不远,即看到了坐落在半山腰上的瑞竹岩寺。
确切地说,瑞竹岩寺位于龙海市板山镇梧浦村东的岐山西南麓,为五代僧人楚熙所建。楚熙剖竹引泉,而竹生笋,故名瑞竹岩。但见庙门石柱九皋居士题刻对联“夙根有慧皆森发,上善无声自广长”。庙内金柱陈天定明天启五年(1625年)题刻对联“风静潮初满,山空月正中”。庙址前有唐、宋时种的铁树两株。明东阁大学士林钎、吏部郎中陈天定曾于此读书。林钎还建八角凉亭,题名“介石云巢”;抗日战争时期弘一法师(李叔同)曾居于此。现岩上寺庙系上世纪90年代按原址重建,游客不断,香火称盛。
该寺大和尚普法下巴上蓄着茂密的美髯,性格开朗,行事豪爽。他面带笑容,好客而热情地介绍:“积德行善、普渡众生是我们佛教的宗旨,如今寺庙引导居士民众将化缘、捐赠得来的钱回报社会,奉献给老人,是一项应有的善举。”他指着山下的工地说,那便是瑞竹岩寺已办完征地手续、正在兴建中的养老机构——“瑞竹岩大家庭养心苑”。该苑占地120亩,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大家庭养心苑整个主体建筑呈圆环结构,象征团结、和谐的文化理念。建成后的养心苑内将拥有300多个房间,可容纳300至500位老人入住;大型文化活动剧场可容纳1000多人同时学习、娱乐;苑内设施齐全,设有无障碍楼梯、安全便捷的电瓶车,方便老人的生活起居。普法大和尚颇有信心地说:“养心苑正在施工,按计划争取今年年底前土建主体工程全部封顶,2008年进行内部装修和人员配套,年底让老人入住。该项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全部由瑞竹岩寺承担。” 陪同调研组而来的福建省民政厅负责人介绍,省委、省政府对社会兴办养老机构十分重视,对瑞竹岩寺兴办的大家庭养心苑,省里、市里都做了大量工作,形势发展不错。去年开工典礼十分隆重,大家对寺庙兴办养老机构积极性都很高,希望把它办好、办成功。 灵隐寺——安养堂办了15年
杭州灵隐寺,名山古刹,这座规模并不算大的寺庙由于建在美丽的西湖旁边而名声显赫。它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印度僧人慧理见这里景色奇幽,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
这里建寺,取名灵隐。五代时吴越国王钱叔崇信佛教,广建寺宇,当时灵隐寺规模宏大,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七殿堂,僧众三千,成为江南名刹。自创建以来,毁建10余次,1956年和1975年两次整修,成了现在的规模。
谈起养老院的事,该寺年轻的大和尚监院、杭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光泉说,杭州市灵隐寺佛教协会早在1992年便办起了主要供养老僧人的“安养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带领我们来到灵隐寺旁边的一个呈长方形的优雅小庭院——灵隐寺安养堂。这座养老院的院长周航中等个儿,圆脸儿,微胖,性格内向,是一位从市卫生局退下来的女干部、老医务工作者。13年前,她被聘请到安养堂。自来到这里,她与这里的老僧人、老尼姑和睦相处,一直无怨无悔地工作到现在。周院长说,1994年刚建立安养堂时,一共有27位老人,最大的99岁。现在只剩下了9名老人,其中有两个男的,7个女的,最大的94岁,最小的75岁。安养堂现有管理人员8名,其中,除了院长、助理、会计之外,还有3名服务员、两名炊事员。“现如今,老人过得十分安然,都感到很幸福。”周院长笑着说。周院长长期受环境的感染,性格平静,善心永驻。她像女儿般对老年人百般呵护,体贴入微。
光泉大和尚告诉我们,最近灵隐寺准备投资8000万元在杭州市江干区丁桥村,结合龙居寺的恢复重建,再建一座安养堂。如能买下200亩山坡地,计划60亩地建寺院,140亩地建安养堂。他企盼地说,只要政府支持,将地批下来,资金由寺庙出。新建成的安养堂将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园林式的养老院,床位可达400多张。浙江省民政厅负责人表示:“寺庙兴办养老机构是好事,我们一定积极支持。”
寒山寺——“一十百千万”慈善计划
以一首诗而闻名中外的寺庙,要数苏州寒山寺。唐朝诗人张继写了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很多到苏州游览的人,都把寒山寺列入日程,以便亲自体验一下诗中的意境。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5公里外的枫桥镇,始建于梁,原名“妙利普明塔院”。据传,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寺内主持,故名寒山寺。1000多年中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枫桥夜泊》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该寺慈眉善目、悠然大度的大和尚秋爽的一项方略宏图,不由使人对佛教寺庙转变了一些固有的看法。在颇具佛教特色的会客室里,面对中央、省、市领导,秋爽大和尚像对亲人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佛教寺庙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大有作
为,我们要以慈善养慈善。”简洁的话语,开门见山地道出了该寺兴办养老机构,做好老龄慈善的初衷。
秋爽大和尚豪迈地提出,到2010年寒山寺要实现“一十百千万”的慈善计划,即在5年内,寒山寺要为社会建立一座养老院;建立十所希望小学;资助一百名特困大学生读书;资助一千名外来民工的孩子读书;帮助一万个特困家庭。一片慈爱心,天下更美好。目前,这些慈善救助项目运转良好,不断扩大。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来到就在寒山寺旁边的一家慈善超市。这家慈善超市门面并不大,但居民家庭所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常用品货物也算得上应有尽有、基本齐全了。超市服务人员说,这里的物品主要供应给那些有困难的群众,来这里购物,不要现钱,只凭慈善机构发的购物代金券。秋爽大和尚说:“像这样的慈善超市全省共有4个,先期共投资80万元,每个投资20万元。慈善超市平均要为200户困难群众提供解决温饱的服务,资金由寒山寺提供。”碰上几位前来购物的附近村民,他们反映良好,说寺院和政府为老百姓着想,办了一件深得民心的善事。
对该寺兴办养老院等慈善事业,陪同调研的江苏省民政厅厅长、省宗教事务局局长,以及苏州市副市长等各级政府领导,都表示要给予积极支持。国家宗教事务局王司长说:“如今佛教的理念已融入到了兴办养老机构的活动中。”他解释道,在我国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信奉佛教。他们的晚年生活引起佛教寺庙的关注。佛教中的要报父母、众生、国土、佛祖“四重恩”,以及“普渡众生”的理念,与社会上提倡的养老、敬老、助老中华传统美德有相通之处,并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使佛教寺庙兴办养老机构成为一项众望所归的善行善举。而且,寺庙大都建在山高林深的清净之地,也正是老年人极为喜欢的生活环境。 王司长介绍,据国家宗教事务局初步统计,像灵隐寺这样办养老机构的佛教寺庙仅浙江、江苏、福建三省就已达22个。最近,北京、四川、山西、广东等地也传来了佛教寺庙兴办养老院的好消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原来对寺庙持有的一些陈旧观念,随着一步步深入调研,渐渐转变。世事不古风俗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创建和谐社会中的古刹新事,犹如一股清凉的新风沁人心脾,不由让人感慨万端! [NextPage]
慈善风暴:各地慈善事项一览 慈善新闻(部分)
蒋坚永副局长在协调会上讲话
我国宗教界将于9月中旬举办“宗教慈善周”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宗教局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推进我国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各全国性宗教团体及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决定于2012年9月中旬联合举办以“慈爱人间·五教同行”为主题的“宗教慈善周”活动。
严超议博士一行观看孩子们的艺术作品
佛光文化三周年 乳源特殊教育学校慈善活动
乳源瑶族自治县特殊学校属于残疾人教育学校,和一般的希望学校有所不同,在教育和教育设施上面所需要花费的心力和时间要更多。在发放完助学设备
和各种生活用品之后,杨翠萍校长引领助学爱心团一行参观了学校讲堂、操场、宿舍等教学设备。
严超议博士在参观学校时被学校简陋的教学环境、老师们无怨无悔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所深深震撼。他在谈到希望学校的教育问题时强调,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希望学校教育问题的重中之中。乳源特殊教育学校所要走的路肯定是艰难而又光明的,艰难所要面对的是如何将这种特殊教育学习面向整个社会,一个人、一部分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是整个社会应当参与的一种无形的义务和责任。严超议博士最后谈到我们在关注普通希望学校的各种教育问题的同时,更要关注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并建立一套完整可实行的模式,让慈善制度透明化,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此次活动是在中华佛光文化网成立三周年之际,由中华佛光文化网和六祖慈善普济会共同发起,针对残疾人儿童教育问题的一场慈善爱心助学活动。佛光记者了解到,六祖慈善普济会已经做了多年的慈善活动,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大小慈善助学和资助贫困地区活动,在慈善事业上有着突出的贡献。中华佛光文化网也将继续关注乳源特殊教育学校以及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解决,也希望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并贡献一份爱心。
西藏·玉佛禅寺“慈爱•吉祥之旅”
上海玉佛禅寺“慈爱•吉祥之旅”拉开序幕
至此,上海玉佛禅寺组织的西藏“慈爱•吉祥之旅”正式拉开了序幕。随后,觉醒法师将带领参访团一行在西藏林芝和拉萨举行一系列慈善活动:慰问某驻藏雷达部队;资助中佛协西藏分会强基惠民工作组为民办实事;资助琪琪幼儿园办
学环境建设,展开“你是我的眼”义诊活动后期项目;为德吉孤儿院“觉群福田果园”开园祈福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