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停车设施合理性分析与优化研究
作者:李岩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22期
摘 要 本文以长春新天地购物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及问卷,分析了商业综合体停车常见的问题,针对其对周边道路交通运行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措施,并通过Vissim软件仿真验证了本文的交通组织优化方案对停车场周边路网运行改善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交通仿真;停车场;交通组织;商业综合体 1 研究背景
随着国内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大幅提升,停车难问题也愈发凸显,且尤常见于大城市的高强度开发地区,如大型的商业综合体等。
国内外对停车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1925年美国的《街道交通控制》提到需要对停车进行管理;1956年《城市停车指南》总结了美国停车特征与城市规模间的联系;国内对停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初期多以调查为主;1990年后,停车问题的研究开始向需求预测、公共停车场规划管理与停车政策等展开。针对停车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需求管理、停车场规划设计等,对交通影响的研究也集中于土地利用强度对商圈周边交通的影响,二者结合较少。
本文以长春新天地为研究对象,对停车设施的合理性进行评价,针对其对周边交通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并提出交通组织优化建议[1]。 2 商业综合体停车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现状调查
长春新天地建成于2006年,是集購物休闲等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商场毗邻多条主干道,节假日停车压力大,周边道路通行受阻显著。
根据调研,该商圈周边停车设施以路内、平面及地下停车为主,各类型停车位共计810泊,其中平面停车达62%,路内停车占15%;结合相关规范测算,该商圈应配建车位约1000泊,现状略有不足。
为进一步分析高峰时期周边停车特征,本文对各个出入口的进出交通量及流向进行了细致的调研,统计可知,机动车主要经北侧的东五马路出入,其流量占总量的29%,右转为主;部分出入口左转流量占比较大,对通行影响严重。经查,东五马路南侧道路路内停车较多,道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行空间狭窄,通行受阻。该出口与公交车进出站流线存在交织,导致节点通行情况较差,亟待改善。
本研究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了出行者最常遇到的停车问题,除停车供给失衡外,周边道路拥堵尤其常见。 2.2 问题分析
通过对停车设施及周边出行特征的调查,结合相关问卷调查,总结现状商场停车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问题:
(1)停车设施不足,供需失衡;
(2)出入口附近交通拥堵,周边道路运行受影响; (3)出入口不明显,车辆进出不便。
由于空间受限,提高既有商圈的停车供给困难较大,因此本文主要通过优化周边交通组织,降低商圈停车场对周边交通的影响,提高区域交通出行体验[2]。 3 停车问题优化与仿真分析 3.1 停车场交通优化建议
由交通流冲突理论可知,左转出入停车场的车流对周边交通影响最大。以商圈路外停车设施为例,出入口的设置考虑因素总结如下:
(1)出入口避免设置在主干道,且应远离交叉口、公交设施;
(2)泊位大于50时,出入口与交叉口距离应大于100m;大于100时,出入口数量应不低于两个;
(3)停车场车流应避免左转进出,采取其他方式组织进出;如难以避免,宜在高峰期设专有信号限制车流左转。
综上,针对新天地现状交通问题,优化交通组织,建立微观仿真模型,评估方案效果。 3.2 方案仿真及分析
本文利用vissim软件建立交通仿真模型,模拟进出停车场的车流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并对比优化前后周边交通运行,评估方案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路网的仿真情况与调查基本一致,路网拥堵现象明显,其中东五马路与长通路受左转车流影响,交织严重。
结合路网形态及交通出行特征,对停车场出入口车流进行组织优化,长通路原左转向北车流,优化后右转经东四马路绕行向北;东五马路原左转驶入地块车流,转而经长通路出入口右转进入地块停车场。
选取路径行驶时间为评价指标,对车流绕行方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绕行驶入车流的行驶时间较现状降低了46.2%;绕行驶出车流行驶时间较现状降低61.7%,提升显著,说明绕行方案虽增加了行驶距离,但交织较少,出行效率显著提升。
为了反映优化措施对周边路网整体运行情况的改善,对优化前后片区通行指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优化后片区交通平均延误较现状降低86.6%,平均车速提升6.1km/h,片区车辆总行程时间缩短74.1%,证明本文的交通组织方案对片区的整体交通出行具有显著的改善。 综上,通过优化商圈周边交通组织,调整进出地块机动车流线,降低车流交织,可以有效提高片区路网运行效率。该优化方案实施难度较低,改造成本可控。但绕行可能会对出行造成一定的不便,因而需补充设置清晰的诱导设施指示路径。
商圈停车问题的改善涉及诸多因素,是商圈对交通出行影响的体现之一,对于既有商圈停车场的交通组织优化可有效降低对路网运行的影响,实现交通的平稳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龙东华.城市中心区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2. [2] 陈俊,周智勇.城市停车设施规划方法与信息诱导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07. 作者简介
李岩(1992-),男,陕西宝鸡人;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理工程师,现就职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研究方向:交通规划相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