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周树人先生笔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男。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鲁迅的作品一直出现在我们的求学路上。鲁迅的文章,似乎成为了每个人一生中的必修课。从刚踏上求学之路的儿童,到60几的老爷老太,都知道鲁迅的大名。鲁迅的精神、文学甚至已经传向国外。至今,鲁迅思想也对韩国文化界有很深刻的影响。韩国当代著名作家崔仁浩在其长篇小说《商道》中将鲁迅称为“中国最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有韩国学者以一首诗中的陀螺形容鲁迅在亚洲的地位:转动的陀螺是东洋整体性的象征,而占据同心圆中心位置的,古代是孔圣人,现代则是鲁迅。鲁迅思想是20世纪留给人类的共同遗产,也使中韩文化交流更加深入。对于鲁迅思想和作品的研究可能成为中韩文化深层交流的切入点。鲁迅又是在日本留过学的,在日本求学了很久,对日本的影响也很深刻。可以说,日本和韩国对鲁迅的崇敬并不亚于中国。
鲁迅的作品,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刻薄犀利的文字,还有
无时无刻充斥着整篇小说或者整篇文章的他的爱国之情。只是,他的爱国之情,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他用他的尖锐,用他的刻薄,在讽刺着这个落后的中国,讽刺着麻木的人们。他希望革命,他希望麻木的人们清醒过来,和有为青年们一起革命起来,打击腐败的中国封建制度。在《阿Q正传》中,鲁迅描绘了一个我认为有些神经质的人物——阿Q。他心理畸形,即使被人打了也觉得是光荣的,自豪的。但是这也视打他的人是谁,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势利眼。鲁迅不止一次地对这种畸形变态心理作出精妙的概括:“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利,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阿Q的性格主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用现实的眼光看待世界。他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负弱小,害怕强势,用自欺欺人的方式来获得精神胜利。这种精神胜利法,概括了中国各个阶层的国民性的弱点。当革命党出现时,阿Q又投向革命党。但是阿Q只是纯属地想要保全性命,并没有真正的清醒。这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的麻木之深,中国的毫无生气的人心。还有赵太爷这个角色代表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凶暴的地主阶级,反映了封建思想在人们心中的根深蒂固。整篇小说采用了悲喜交融的表现手法。作品引起人们的阵阵笑声,但同时又是一出写得异常沉重的悲剧,寓庄于谐,亦庄亦谐,在笑声里隐含着深沉的忧郁与哀痛。《阿Q正传》的基调是悲喜剧相结合并且非常出色的讽刺艺术。其喜剧因素由夸张、幽默、滑稽、讥嘲、反
语等多种表现手法构成。讽刺艺术主要分两类:对赵太爷等重在揭露其贪婪阴毒的丑恶灵魂;对阿Q则是含泪的鞭挞,重在显示其虚妄、健忘和耻辱。 阿Q的悲惨结局,既表明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也显示出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这两个方面又是互相联系的。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应该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他们的政治经济要求应该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然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却忽略了这些。结果让封建势力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这场“换汤不换药”的情景,“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很显然,这场革命并没有给社会带来 实质性的变化,农民阶级的命运没有丝毫的改变。阿Q想参加革命,而不得其门,反而成为革命党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牺牲品,被推上了断头台,落了个“大团圆”的下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也如阿Q“大团圆”的命运一样,落了个失败的结局。因此,阿Q“大团圆”的结局,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作品正是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这场革命因为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从而也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鲁迅的文学作品我也看了一些,不多,但对鲁迅的一些基本思想大致了解了一点。我是喜爱的鲁迅的,并且认为当代人也仍要吸取鲁迅的一些对我们有利的思想。我们也该向鲁迅那样,对于当代的一些
时事就应该予以抨击,让世界,让社会,让人们活在更和美,更美丽的世界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